财务管理-税收优惠政策指南内容摘要:
财务管理-税收优惠政策指南 目录总序自序 第一章 中国税制制度第一节 中国税制概述一、税种设置二、税收立法 三、税收管辖 四、涉外税收第二节 流转税制度一、增值税二、消费税三、营业税四、关税五、资源税六、农业税七、农业特产税八、牧业税第三节 所得税制度一、企业所得税二、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得税三、个人所得税第四节 财产税制度一、房产税二、城市房地产税三、城镇土地使用税四、车船使用税五、车船使用牌照税六、车辆购置税七、契税八、耕地占用税九、船舶吨税第五节 行为税制度一、城市维护建设税二、印花税三、固定资产投资方向调节税四、土地增值税五、屠宰税六、筵席税 第二章 税收优惠概述第一节 税收优惠的概念第二节 税收优惠的作用一、配合经济体制改革的作用二、促进经济结构调整的作用三、促进对外开放的作用四、促进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的作用第三节 税收优惠的分类一、按税种分类二、按优惠方式分类三、按纳税人分类四、按行业分类五、按优惠期限分类六、按审批程序分类七、按法律地位分类第四节 税收优惠的方式一、免税二、减税三、缓税四、出口退(免) 税五、再投资退税 六、即征即退七、先征后返八、税额抵扣九、税收抵免十、税收饶让十一、税收豁免十二、投资抵免十三、保税制度十四、以税还贷十五、税前还贷十六、亏损结转十七、汇总纳税十八、起征点十九、免征额二十、加速折旧二十一、存货计价二十二、税项扣除二十三、税收停征第三章 分税种税收优惠第一节 增值税一、免税二、进口货物免税三、减税四、出口退(免) 税五、即征即退六、先征后返七、起征点八、以税还贷九、税额抵扣第二节 消费税一、免税二、进口免税三、减税四、出口退(免) 税 五、先征后返六、以税还贷七、税额抵扣八、税项扣除第三节 营业税一、免税二、减税三、先征后返四、起征点五、税项扣除第四节 关税一、减免税二、进口免税三、出口免税四、减税五、先征后返第五节 资源税一、免税二、减税三、税额抵扣第六节 农业税减免税第七节 农业特产税一、免税二、减税三、税额抵扣第八节 牧业税一、免税二、减税第九节 企业所得税一、减免税二、先征后返三、税额抵扣四、税收抵免五、税收饶让六、投资抵免七、再投资退税八、亏损结转九、汇总纳税十、加速折旧十一、存货计价十二、税项扣除第十节 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得税一、减免税二、再投资退税三、税收抵免四、税收饶让五、投资抵免六、亏损结转七、加速折旧八、存货计价九、税项扣除第十一节 个人所得税一、免税二、减税三、税收抵免四、免征额五、亏损结转六、加速折旧七、税项扣除第十二节 房产税一、减免税二、税项扣除第十三节 城市房地产税减免税第十四节 城镇土地使用税减免税第十五节 车船使用税减免税第十六节 车船使用牌照税减免税第十七节 车辆购置税减免税第十八节 契税减免税第十九节 耕地占用税减免税第二十节 船舶吨税减免税第二十一节 城市维护建设税减免税第二十二节 印花税一、减免税二、缓税第二十三节 土地增值税一、免税二、税项扣除第二十四节 固定资产投资方向调节税一、停征二、免税第二十五节 屠宰税免税第二十六节 筵席税一、免税二、起征点第四章 分行业区域税收优惠第一节 农林牧渔业一、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关税二、农业税、农业特产税、牧业税三、所得税四、财产税、行为税第二节 能源交通运输业一、流转税二、所得税三、财产税、行为税第三节 金融保险证券业一、增值税、消费税、关税和营业税二、所得税三、行为税第四节 科技及新兴产业一、流转税二、所得税三、财产税、行为税第五节 文教体育卫生一、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关税二、所得税三、财产税、行为税第六节 民政福利与社会保障一、流转税二、所得税三、财产税、行为税第七节 行政司法及公共事业一、流转税二、所得税三、财产税、行为税第八节 出口税收优惠一、增值税、消费税、关税、营业税二、所得税第九节 进口税收优惠增值税、消费税、关税第十节 区域税收优惠一、经济特区二、经济技术开发区三、沿海经济开放区四、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五、沿海开放城市六、沿江开放城市七、内陆开放城市八、边境对外开放城市九、国家旅游度假区十、苏州工业园区十一、福建台商投资区十二、上海浦东新区十三、海南洋浦开发区 十四、出口加工区 十五、保税区 十六、中西部及贫困地区十七、农村税费改革试点地区附表 1:中国税制体系附表 2:中国税收立法体系附表 3:中国税收管辖体系附表 4:中国税收管理组织体系附表 5:中国分税制体系总序税收优惠是政府根据一定时期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目标,对某些特定的课税对象、纳税人或地区给予的税收鼓励和照顾措施,是政府调控经济的重要手段。 税收优惠作为重要的调控手段,自古有之。 早在我国战国时期的秦国,有名的“商鞅变法”中规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史记·商君列传.。 对努力耕织增产粟帛的,免除其徭役负担。 这可以看作是早期的税收优惠形态。 现代社会中,税收优惠已成为许多国家和地区吸引投资、引导和促进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 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的经济发展状况下,税收优惠有不同的表现形式,概括而言,主要有以下几种:税收减免,指对特定的纳税人和征税对象部分或全部免除应纳税额。 税收豁免,指在一定期间内,对纳税人的某些应税项目或应税来源不予征税,以豁免其税收负担。 包括关税、货物税豁免和所得税豁免等。 税收扣除,指准许纳税人将符合规定的特殊支出,按一定的比率或全部从应税对象中扣除,以减轻其税收负担。 税收抵免,指准许纳税人将其符合规定的特殊支出,按一定的比率或全部从其应纳税额中扣除,以减轻其税收负担。 主要包括投资抵免和国外税收抵免。 优惠税率,指对特定的纳税人或经济活动采用较一般税率为低的税率征税。 延期纳税,指准许纳税人将其应纳税额延期缴纳或分期缴纳,从而减轻当期税负。 加速折旧,指允许纳税人在固定资产使用初期提取较多的折旧,从而使其税负得以递延。 盈亏相抵,指允许纳税人以某一年度的亏损冲抵以后年度的盈利,从而减少其以后年度的应纳税额;或是以某一年度的亏损冲抵以前年度的盈余,从而申请退还其以前年度已纳部分税款。 优惠退税,指政府为鼓励纳税人从事某种经济活动而将其已纳税款按相应程序予以退还,以减轻其税负。 主要包括出口退税和再投资退税。 我国现行税收优惠政策尤其是涉外税收优惠政策的大规模制定与实施始于 20 世纪 70年代末 80 年代初,是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入和经济体制的转化而逐渐推开和深化的。 几十年来,税收优惠对加快我国经济发展,推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对吸引外资、促进经济增长;对促进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推动科技进步;对国家阶段性政策目标的实现,发挥了巨大的历史性的积极作用,并为下一步政策目标的实现奠定了基础。 我国目前主要的税收优惠政策有以下特点:涉及税种多,以所得税优惠为主;税收优惠方式多样,以直接优惠为主;实行区域化、产业化的税收优惠,以区域化的税收优惠为主;税收优惠面向各类型经济,以外向性税收优惠为主。 由于税收优惠政策颁布于不同的历史时期,针对的是不同的对象,政策趋向不同,而且数量大、变化多,因此往往使人无所适从。 为帮助广大纳税人、税务干部以及注册税务师等财税从业人员掌握我国现行有效的税收优惠政策,及时了解最新政策变化,更好地执行和运用优惠政策,在 2001 年版的基础上,我们组织编写、修订了税收筹划与优惠政策丛书,包括税收优惠政策总览、税收优惠政策与操作实务、纳税筹划理论与实务、税收优惠指南等 4 本,分别从不同角度介绍了截止到 2004 年 3 月 31 日的现行有效的税收优惠政策,以及有关的申请、操作程序,或辅以案例详细讲解,或附有相关专题的优惠政策。 为使读者及时了解最新政策变化,我们将跟踪搜集,定期补充、调整。 限于时间,以及对政策的学习、理解水平,书中遗漏、差错之处请予谅解,并欢迎指出,以利于今后修订。 税收筹划与优惠政策丛书编委会2004 年 4 月 自序依法纳税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享受税法规定的各项税收优惠也是每个纳税人的权利。 为了宣传和普及税法知识,增强公民依法纳税意识,使人们在自觉履行纳税义务的同时,及时了解和掌握国家规定的各项税收优惠,指导广大投资者和社会各界人士合法运用各项税收优惠,正确选择投资领域和投资方式,分析税收政策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影响,本人编著了税收优惠指南一书。 税收优惠是国家根据一定时期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要求,在税收方面给予纳税人和征税对象各种优待的总称,是政府调控经济、促进社会发展的重要手段。 改革开放 20 多年来,国家制定了大量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税收优惠政策。 实践证明,这些税收优惠措施对吸引外资和技术,扩大对外开放,配合经济体制改革,促进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促进经济结构、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的调整,促进经济与社会各项事业协调发展和社会进步等方面都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人们普遍认识到,税制改革和税收政策的调整,不仅在宏观上对经济和社会发展产生重大影响,而且在微观上影响着个人和各类企事业单位的经营活动和收入水平。 但是,在税收政策调整频繁的经济转型时期,成千上万条或废止、或更新的税收法规条款,即便是“税务专家”也常常如坠五里雾中,茫然不知所措。 与社会各界人士交往,偶有求教税收优惠政策者,大多仅涉及减税、免税优惠,而对先征后返、即征即退、税收抵免、投资抵免、加速折旧、亏损结转、汇总纳税、税项扣除等其他税收优惠方式,则鲜有问津者。 这使我感到一名税务工作者的责任。 继而扪心自问,倘若遭遇质疑问难者,而不能应答,似有损税务工作者之形象。 故而感到,不可等闲视之。 于是,夜以继日,逐条整理自税收立法以来各个税种以及各个行业、区域现行适用的税收优惠政策及其优惠方式,日积月累,积铢累寸,辛勤笔耕,乃成拙作。 税收优惠指南(修订版)以国家发布的税收法律、法规和有关规定为依据,本着“全面、准确、简明、实用”的原则,对现行适用的各项税收优惠进行了分类、归纳和整理,以适应不同领域、不同层次读者的需要。 本书共分四大部分。 第一部分,择要介绍中国税收制度,包括税种设置、税收立法、税收管辖、涉外税收以及 26 个现行税种的纳税人、税目税率和计税方法等基本内容。 第二部分,概述税收优惠,重点介绍免税、减税、缓税、出口退税、先征后返、再投资退税、税额抵扣、税项扣除、加速折旧、税收抵免等 23 种中国主要的税收优惠方式。 第三部分,全面、系统地介绍各个税种的税收优惠,对现行 26 个税种分别按其优惠方式的不同进行条目式的介绍,并在每一优惠条款后注明优惠政策文件的出处。 第四部分,分行业、分区域介绍农林牧渔、能源交通运输、金融保险证券、科技及新兴产业、文教体育卫生、民政福利与社会保障、行政司法及公共事业、进出口税收优惠和经济特区等 17 个区域税收优惠政策,以方便读者了解各个行业和特定地区的税收优惠规定。 税收优惠指南(修订版)是对本书 2001 年版所进行的一次全面修订,在保持原来体式的前提下,收集整理了截至 2003 年 12 月 31 日前发布,现行适用的各项税收优惠政策法规。 为及时反映税收制度和税收改革的最新变化,本书计划根据法规变化情况及时修订,以满足广大读者及时了解和掌握最新税收优惠政策的需要。 本书于匆忙中编著,加上作者水平所限,疏漏、不足和失误之处,恳请读者不吝赐教。 伍舫2004 年 4 月于北京 第一章中国税制制度第一节 中国税制概述一、税种设置目前,中国的税收制度共设有 28 个税种,按征税对象的不同,大致可以分为四大类:括 7 个税种:(1)增值税;(2)消费税;(3)营业税;(4)关税;(5)资源税;(6)农业税(含农业特产。财务管理-税收优惠政策指南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