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县垃圾分离堆肥厂可行性报告内容摘要:
个单元的工艺技术。 由于垃圾中适合堆肥的组分占三分之二左右,还有三分之一不适合堆肥的垃圾需要采用卫生填埋的方法进行最终处置。 本方案采用卫生填埴工艺和渗滤液回流工艺,通过渗滤液的回流工艺可以从根本上减少渗滤液的产生量,改 善渗滤液的水质,解决渗滤液处理难题。 卫生填埋最为主要的是防渗问题,按国家标准生活垃圾填埋污染控 制标准( GB1889- 1997),垃圾卫生填埋场防渗层的渗透系数要小于10- 7cm/s。 而现场不具备这种渗透系数小于 107cm/s的粘土层。 因此卫生填埋采用人工防渗层 ——高密度聚乙烯( HDPE)。 在八五和九五期间,清华大学与有关企业对人工衬层进行攻关,取得了很好的成果,目前国内已经可以生产与国外产品相媲美的人工衬层,但价格与国外产品相比,大大降低。 在生化制肥阶段采用的是高温间歇好氧堆肥工艺,堆肥时间短,肥料质量高。 在医疗废物焚烧工艺采用的是国内工艺先进的设备,效果良好价格低廉。 垃圾 处理总工艺流程 垃圾处理总工艺流程的图见图 6- 1,处理工艺春、秋、冬生产物料平衡图见图 6- 2,夏季生产物平均图见图 6- 3 生活垃圾经环境卫生系统收集运输进场后,经称量计量、成分检验后,进行分选,将其中的废塑料、废金属、废玻璃、废纸等有用物质分离出来,出售给有关工厂作为原料使用。 经过分选后的垃圾进行垃圾生化制肥车间,进行好氧发酵处理。 生化制肥工艺工序分为熟堆肥和复合肥生产二个阶段。 筛余物进入垃圾填埋场填理。 填埋场采用卫生填埋工艺和渗滤液回流工艺以利于渗滤液水质水量的调节,减少渗滤液处理费用。 填埋作业采 用分区和单元分层作业并每日覆上,以减少渗滤液的产生量和垃圾的气味传播。 医院临床废物属于国家环保总局明文规定的危险废物,因此不能同城市生活垃圾混合并采用卫生填埋的方法处理。 医院临床废物应专门收集、运输,然后采用焚烧的方法集中处理。 焚烧采用间歇式热解气化焚烧工艺。 这种焚烧炉具有操作简单、处理量可调性强等优点。 焚烧灰进入填埋场处置。 总平面布置 垃圾处理场区按功能化分主要有五部分组成:管理区、生化制肥区、焚烧区、填埋区、废水处理区(见表 6- 2)。 垃圾分离堆厂长总平面布置见图 6- 4。 表 6- 2厂区 布置功能分区 区划 设施设备 管理区 综合办公室、计量站、(地磅房)、加油站、洗车台、配电站、消防水泄、食堂等。 生化制肥区 分选车间、筛分设备、发酵车间、复合肥生产车间、成品仓库 焚烧区 焚烧车间 填埋区 填埋场及配套设施 废水处理区 调节池、生化处理设施、回流泵房等。 管理区 管理区主要包括综合办公室以及计量站、加油站等设施。 综合办公楼主要包括管理办公室、公议室、监测分析实验室等行政管理设施;计量站和中油站位于进场通道口,供垃圾进场计量和设备、车辆加油,并设置停车场。 管 理区与进场道直通,并有专用道路与场区道路连接。 生化制肥区 生化制肥区主要包括分选车间、一次发酵车间、二次发酵车间和复合肥生产车间、进场垃圾车辆经称量后垃圾先卸入堆放库,然后用装载车运至分拣车间,分拣出塑料、废金属等物品。 分拣后的垃圾进行发酵堆肥;分拣出来的不可用于堆肥的残余物则运往垃圾填埋场进行卫生填埋。 焚烧区 焚烧区内主要包括间歇式热解焚烧炉一座和相应的附属设施,其主要功能是焚烧那些属于危险废物的医院垃圾。 填埋区 生化制肥区每天有约 25吨不适合用 于堆肥的垃圾产生,这些垃圾都须进入填埋区进行卫生填埋处理。 填埋区设置集排水系统收集渗滤液,渗滤液流入污水处理站进行处理达标后排放。 渗滤液处理场区 渗滤液处理场我们于埴埋区下游,充分利用地形高差实现渗滤液自流,减少渗滤液提升费用。 生化制肥工艺 垃圾堆肥工艺根据微生物作用条件的不同可分为:厌氧和好氧两大类。 厌氧堆肥是在堆内不设通气系统,垃圾中的有机物通过厌氧微生物厌气条件下进行厌氧发酵。 腐熟及无害化时间长,一次发酵时间需一个月左右,封堆一个月后还埯要翻堆一次,整个堆肥时产星 期达数个月。 此法不得盱机械化流程作业,只适合农村垃圾的分散处理。 好氧高温堆肥法是在有氧环境下通过高温菌的作用,使垃圾中有机成分快速降解。 此法发酵周期短、占地少、易控制、适合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资源化的工厂式机械化处理。 高浊堆肥的微生物学过程为:垃圾推制后,由于微生物的积极活动的结果,温度短期内就可上升达 60~70℃,直到达 80℃,然后逐渐降 温而达腐熟。 从堆积到腐熟,堆肥中的有机物质与无机物质发生复杂的分解和合成变化,微生物的组成亦发生改变。 整个微生物学过程可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 1)发热阶段,堆积初期微 生物利用垃圾中之可溶性物质迅速繁殖,同时有机物(如淀粉、其次是纤维素)分解迅速,释放出热量使堆肥温度不断提高。 而温度的升高,又促进微生物的活化,加快生化反应。 此阶段微生物以中温性、需氧性种类为主,通常是一些无芽孢细菌。 ( 2)高温阶段:堆肥温度升高到 50℃以上进入高温阶段。 堆肥有机物中除残余的和新形成的可溶性有机物继续分解转化外,复杂的有机化合物,如纤维素、半纤维素等也开始遭受到强烈的分解,并开始出现能溶解于弱碱中的黑色物质。 ( 3)降温和座腐熟保肥阶段 当高温持续一段时间后,易于分解的或较易分解的有机质 已大部分分解,剩下难分解物(木质素)和新形成的腐殖质。 此时微生物活动碱弱,产热量减少,温度逐渐降低,中温性微生物又复成为优势种。 残余物质进一步分解,腐殖质积累不断加大,堆肥进入腐熟阶段。 垃圾分离堆肥处理工艺流程 自八十年代至今我国已有十几个城市建设了具有各自特色的好氧(高温)堆肥工厂,根据当地条件在上述两个典型流程的基础上去繁就简和创新,经过不断研究和生产实践,堆肥技术已日趋成熟,并且主要工艺参数已基本得到可靠印证。 根据建设部最近对我国堆肥工艺技术示 范工程和生产设备性能的评价,结合 XX县 的实际条件,我们拟选用间歇式动态高温发酵堆肥工艺。 其主要生产工艺流程见图 6- 5. 图 6- 5间歇式动态高温发酵堆肥工艺流程图 (1)前处理工序 每天收集来的生活垃圾由汽车运至厂区堆放场,然后用装载机运至给料斗;通过给料斗上的板式给料机和提升皮带输送机送至破袋机;没有破袋的袋装机;没有破袋的袋装垃圾在此破袋,使垃圾分散开来,促进分解作用进行,使发酵更加充分;经破袋后的垃圾在双层振动筛上过筛,筛上物由提升皮带输送机至一次发酵仓,筛下物则由人 工分拣,将其中的金属、玻璃、塑料、纸张等分别回收。 ( 2)一次发酵工序 一次发酵阶段主要是微生物将垃圾中的糖类、脂肪、蛋白质等易分解的有机物首先分解,难分解的有机物,如纤维素、半纤维素、本质素、单宁酸等只能部分解。 微生物在分解这些有机物的同时获得各种营养物和能量,得以生长繁殖,这里堆肥的温度为 30~40℃,称中温阶段,这阶段起分解作用的微生物属中温菌。 以后由于热量继续产生,温度逐渐升高到 60~70℃,高温菌取代了中温菌,在此温度或更高温度下能进行 高效率的分解。 高温阶段时把垃圾中的寄生虫卵和有害微生物杀死。 一次发酵是发酵仓内进行,每个发酵仓的总容积为 120m3,在顶部设有长方形加料口,加料完后由板链式封口盖将各仓顶部加料口封闭。 一次发酵仓共设 6个, 3个仓为一列,分两列布置。 高温好氧发酵的主要影响因素如下: :堆肥的含水最对发酵过程影响很大,水分含量过高则堵塞垃圾空隙,造成通气不良而厌氧发酵,使发酵周期延长并产生恶臭。 水分过低会阻止微生物的生长。 根据基础研究结果,经预处理的垃圾极限含水率为 51%左右,波动范围在 41~65%之间,适宜含水率为极限含水率的 60~80%,则一次发酵的适宜含水率应控制在 30~50%。 根据实践经验,在生产中水分控制在 40%左右。 由于生活垃圾含水量随季节及天气的变化,有较大波动,因此,当原始含水量在低于 35%时,就应添加适量粪水,其作用不但能调节含水量,还能调节 C/N比,提高堆肥质量。 堆肥物含水量在 35~40%,则不必加水。 水分过高时,采用减少进料量,降低料层高度,增加通风时间,以加速水分散失,必要时还可添加一部分比较干燥的成品堆肥,以降低含水量。 堆肥物调节水分,应在物料进仓时分二次喷洒,使上、中、下层水分含量比较均匀。 :通风是好氧堆肥工艺中很重要的环节。 其目的是向堆层中好氧微生物不断供氧,保证堆肥反应以最高速率进行。 停止通风后,堆层氧浓度的下降与微生物利用空隙中氧的速率直接有关。 根据基础研究结果,当堆层氧浓度大于 10%时,耗氧速率与堆层氧浓度成正比。 所以在发酵的大部分时间应保证堆层浓度在 10%以上。 :耗氧速率是指堆肥中微生物对氧的消耗速度,可以看作是堆肥中好氧微生物活动强弱的宏观标志。 工程上习惯用相对耗氧速率表示,即以单位时间内堆层氧分压的下降率( O2%/min)表示。 耗氧速率在开始时很高或很快升高,然后迅速下降,在发酵的第四至 第第五天开始趋于平缓最后趣于稳定。 在正常通风供氧的情况下,耗氧速率的变化,反映了微生物对有机物的分解情况,当耗氧速率趋于平缓和稳定的状态,也表明有机物已接近初步稳定。 因此,在实际生产中,经常测定堆层的氧浓度,掌握测定堆层的氧浓度,掌握耗氧还原的变化,可以针对垃圾成分的变化而调整工艺操作要求。 :堆肥由于微生物代谢产热,温度升高很快,一般 2~3天堆温可升至 65℃以上,堆肥正是利用这点,达到无害化要求。 但温度继续升高,对高温微生物的生存也有害,因此必须适当控制堆层温度。 通常把 65~70℃看作 是高温菌生长的生理上限温度。 所以当堆温升到 65℃之后,通风的主要任务由供氧转为控温。 但是,由于发酵池容积大,堆层热惯性很大,延长通风时间对降低堆肥温作用不明显,经试验,连续通风 10h,堆温下降 7~10℃。 因此,在堆层温度达 60℃时,就 应适当延长通风时间,有利于温度 的控制。 在实际生产中,我们在一次发酵的最后一、二天,适当延长通风时间,打开发酵池盖,加速水分散失,使之降温并降低水率,满足后处理机械对含水率的要求( 30%)。 从生产实践来看,尽管有时发酵温度高出温度较多,但无论从发酵过程或堆肥制品中,都未发现有 明显的不良影响。 ( 3)中间处理 经一次发酵仓出来的原料由螺杆出料机和皮带输送机送至双层滚筒筛筛分,过筛后的物料由皮带输运机送至二次发酵仓,筛余物则经磁选和手工艺和检回收有价值的废品,无用的废弃物送至堆场填埋。 ( 4)二次发酵工序 经筛分后的物料送至二次发酵仓,尚未分解的有机物如纤维素、半纤维素、本质素等在此工序进一步分解,使其变成腐植酸、氨基酸等比较稳定的有机物,二次发酵约需 15天。 为使二次发酵更充分,定期向二次发酵仓鼓入空气。 ( 5)后处理工序 经二次发酵腐熟的垃圾堆肥已成为成熟堆肥,由铲车送至 成品仓库堆存,一部分直接外售,另一部分则制成复合肥外售。 (1)一次发酵主要参数 ① 含水率 : 35~50% ② C/N: 30~35 ③温度: 55~70℃, 5~7天 ④ 周期 : 5天 ( 2)一次发酵终止指标 ①无恶臭 ②容积减量: 30% ③水分去除率约: 10% ④ C/N: 15~20 ( 3)二镒发酵主要参数 ① 周期 : 15天 ②发酵温度: 40℃ ③ 含水率 :35% ④ C/N: 20 ⑸ 肥率分熟化 设备选择 (1)设备选择原则 ①根据垃圾堆肥生产的 实际情况,选择稳定性好、适应能力大的设备,同时在参数选择上留有余。 ②所选设备在稳定性可靠的基础上,尽可能选用具备当前选进技术的设备。 ③设备选择立足于国产,以节省投资。 ④工序尽量减少,以节省投资,减少维修工程量,并节约能耗。 故本项目从综合效能考虑未配置破碎及去石等设备。 今后企业根据实际情况也可适当添置。 厂区布置预留有发展余地。 (2)主要设备 ①破袋机 规格 :处理能力 15t/h。 数量 :1台。 ②双层振动筛 规格 :处理能力 15t/h。 筛除 60mm的粗大物。 数量 :1台。 ③一次发酵仓 规格 :L6000 W4000 H4500mm,有效容积 :120m3。 结构 :箱型发酵仓,三面围墙为混凝土结构,每仓设有排气、通风管 道、测试孔和检修人孔等。 数量: 6座。 ④双层滚筒筛 规格 :处理能力 15t/h,D1000 60mm,第二层筛网孔径≤ 15mm. 数量 :1台 ⑤二次发酵仓 规格 :L16000 W4000 H4500mm,有效容积 :100m3. 结构 :箱型发酵仓 ,三面围墙为混凝土结构 ,底部设有通风沟 . 数量 :16座。 生化制肥区的主要设备见表 63,平。xx县垃圾分离堆肥厂可行性报告
相关推荐
,保障企业的生存和发展。 产品开发同时必然促进企业自身的技术改造,相应提高企业的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 最后,产品开发可以不断繁荣经济。 不断推出新产品,就可以把更多物美价廉的消费品供应市场,更好的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的需 要,活跃市场,繁荣经济 [10]。 JIT理论 JIT 的产生背景 准时生产方式是起源于日本丰田汽车公司的一种生产管理方法。
术运算符、比较运算符、连接运算符和逻辑运算符。 当表达式包含多个运算符时,将按预定顺序计算每一部分,这个顺序被称为运算符优先级。 可以使用括号越过这种优先级顺序,强制首先计算表达式的某些部分。 运算时,总是先执行括号中的运算符,然后再执行括号外的运算符。 但是,在括号中仍遵循标准运算符优先级。 当表达式包含多种运算符时,首先计算算术运算符,然后计算比较运算符,最后计算逻辑运算符。
若为 0则不能把对 DS1302 进行读写数据。 对于位 6,若对程序进行读 /写时 RAM=1,对时间进行读 /写时, CK=0。 位 1 至位 5指操作单元的地址。 位 0 是读 /写操作位,进行读操作时,该位为 1;该位为 0 则表示进行的是写操作。 控制字节总是从最低位开始输入 /输出的。 表3为 DS1302 的日历、时间寄存器内容:“ CH”是时钟暂停标志位,当该位为 1时
理员 /教师 /学生),实现教学资料互动,实现课题讨论、在线答疑等功能。 因此通过老师上传的教学资料及学生上传资料,方便学生上网查询,问题求解,及问题解答。 业务流程分析 详细调查的重点是对管理业务流程进行详细,描述通过采用系统流程图形描述工具来描述管理业务活动、进行规范化说明。 业务流程图是系统各部门、人员之间关系业务关系、作业顺序、 管理信息流动的数据流程图。
要功能是提供用户的签约信息 的 存放、鉴权 的增强 、新业务支持 等功能。 陆地无线接入网 UTRAN的英文全称是 UTRAN UMTS Terrestrial Radio Access Network UMTS, 即陆地无线接入网, 由 无线网络控制器 (RNC)和 基站( Node B) 组成 [5]。 RNC,即 Radio Network Controller, 是无线网络控制器,
如数据更新不及 时、空间资源的冗余和访问效率低等等。 Microsoft 公司考虑到使所有的数据库访问标准化 (不管是否来自数据库 )而不是把相关数据库标准化,随后推出了 UDA(Universal Data Access,一致数据访问 )技术,从而较好地解决了这些问题。 UDA 技术使得应用通过一致的接口来访问各种各样的数据,而不管数据驻留在何处,也不需要 进行数据转移或复制、转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