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c控制八层电梯毕业设计内容摘要:

1665变频器的特点如下 :。 ,因此,功能全、体积小。 、维修性能好。 LCD操作装置,可提高操作性能。 (二) VS61665 变频器的参数 61665变频器共有 9组参数,每一组参数的设定都具有特定的含义。 常用参数如表 22 表 22 变频器参数 参数 功用 A组 确定控制模式 B 组 选择运动功能 C 组 确定加减时间及转矩补偿时间 D 组 选择频率 E 组 确定运行压频曲线 F 组 保护设置 H 组 确定偏压标准 (三) 61665 型变频器的标准规格 61665 型变频器的标准规格如表 23 表 23 61665 型变频器的标准规格 电压 200V 400V 容量范围 — 10KVA 电 源 电压频率 200V: 三 相 200/208/220V 400V: 三 相 380/400/415/440/460V 电压允许变动 +10%— 15% 频率允许变动 177。 5% 控制方式 正弦波 PWM 控制:无传感器矢量控制(无 PG) 带传感器矢量控制(带 PG) v/f 控制 带传感器 v/f 控制(用参数切换) 控 制 特 启动转矩 150%/1 HZ(无 PG) 150%/0 r/min(带 PG) 速度控制范围 1: 100(无 PG) 1: 1000(带 PG) 速度控制精度 177。 %(无 PG) %(带 PG) 9 性 速度响应 5HZ(无 PG) 30HZ(带 PG) 转矩极限 有 转矩精度 177。 5% 转矩响应 20HZ(无 PG)以上 150HZ(带 PG)以上 频率控制范围 — 400HZ 频率精度 (温度变动) 数字式指令 177。 %( 10C+40C) 模拟指令 177。 %( 25C177。 10C) 频率设定分辨率 (运算分辨率) 数字式指令 模拟式指令 输出频率分辨率 过载量 额定输出电流的 150%/min 频率设定信号 10V10V 010V 420mA 加减速时间 制动转矩 约 20%带制动选择 150% 抑 制 高 次谐 波 电源 直流电抗器 200V 24KVA 400V 26KVA一下可选择 12 相整流 不能变动 主要控制功能 瞬停再启动,下降控制,转矩控制,零点伺服控制等 操作设置 16 自 X2 线日语液晶显示器 接通插件板可选择 10 种(最多可装 3 块) 保护功能 电机保护,变频器过载,瞬间过电流,电压下降,过电压,输入缺相 四、 变频器自学习功能的应用方法 为了使变频器工作在最佳状态,在完成参数设置后,需使变频器对所驱动的 电动机进行自学习,而 61665就具有曳引机参数自学习的功能,其方法是 :将曳引机制动轮与电机轴脱离,使电动机处于空载状态,然后启动电动机,让变频器自动识别并存储电动机有关参数,变频器将根据识别到的结果调整控制算法中的有关参数。 显然,这一组自学习到的参数,是和变频器匹配的最佳参数,使变频器能对该电动机进行最佳控制。 五、 通用变频器的功率输出驱动技术动向 采用变频器的调速传动技术,近年来取得惊人的进步。 从技术发展动向来看,大致有 10 如下几个方面 : (一) IGBT的应用 最近几年来, IGBT的应用正在迅 速推进。 其显著的特点是 :开关频率高,驱动电路简单。 用于通用变频器时,有如下明显的效果 : (20KHz或更高 ),负载电动机的噪声明显减少,实现了低噪声传动。 电动机的金属鸣响声因振动频率超过了人耳可感知的程度而“消失”。 ,使电动机的电流 (特别是低速时的电流 )波形更加趋于正弦波,因而减少了电动机转矩的脉动和电动机的损耗。 IGBT 为电压驱动型,因而简化了驱动回路,使整个装置更加紧凑,可靠性提高,成本降低。 IPM(智能功率模块 ),上述效果将更加明显。 (二) 网侧变流器的 PWM 控制的变频器 目前上市的绝大多数通用变频器,其网侧变流器采用不可控的二极管整流器。 虽然控制简单,成本较低,但也有它的缺点。 比如,网侧电流波形严重畸变,影响电网的功率因数,谐波损耗大,电动机制动时的再生能量无法回馈给电网等。 现已开发出一种新型的采用 PWM控制方式的自换相交流器,并己经成功地用作变流器中的网侧变流器。 电器结构形 式与逆变器完全相同,每个桥臂均由一个自关断器件和一个二极管反并联组成。 其特点是 :直流输出电压连续可调,输入电流 (网侧电流 )波形基本为正弦,功率因数可保持为 1,并且能量可以双向流通。 网侧变流器采用 PWM控制交流器又称为“双 PWM控制变频器”。 这种再生能量回馈式高性能通用变频器,代表着另一个新的技术动向。 它的大容量化,对于制动频繁的或可逆运行的生产设备十分有意义。 但因其价位高、投资大,所以在某种程度上限制了它的发展速度。 (三) 矢量控制变频器的通用化 在造纸、轧钢等应用领域,要求精度高,响应快,一般性 的通用变频器已经不能胜任,往往要采用矢量控制方案。 但是矢量控制往往需要速度传感器,运算复杂、调整麻烦,对电动机的参数依赖性较大。 目前,国内正在努力使矢量控制变频器实现通用化。 因此,对无速度传感器的矢量控制系统的理论研究和实用化的开发代表着另一个新的技术发展方向。 保护功能、电机保护、变频器过载、瞬间过电流、电压下降、过电压、输入缺相电梯的调速要求除了一般工业控制的静态、动态性能外,他的舒适度指标往往是选择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本设计中拖动调速系统的关键在于保证电梯按理想的给定速度曲线运行,以改善电梯 11 运行 的舒适感;另外,由于电梯在建筑物内的耗电量占建筑物总用电量的相当比例,因此,电梯节约用电日益受到重视。 考虑以上各种因素,本设计选用安川 VS61665型全数字变频器,它具有磁通矢量控制、转差补偿、负载转矩自适应等一系列先进功能,可以最大限度地提高电机功率因数和电机效率,同时降低了电机运行损耗,特别适合电梯类负载频繁变化的场合。 第三章 可编程序控制器 (PLC) 一、 可编程序控制器 (PLC)的选择 (一) 轿厢楼层位置检测方法 : : (1) 用干簧管磁感应器或其它位置开关 :这种方法直观、简 单,但由于每层需使用一个磁感应器,当楼层较高时,会占用 PLC太多的输入点。 (2) 利用稳态磁保开关 :这种方法需对磁保开关的不同状态进行编码,在各种编码方式中适合电梯控制的只有格雷变形码,但它是无权代码,进行运算时需采用 PLC指令译码,比较麻烦,软件译码也使程序变的庞大。 (3) 利用旋转编码器 :目前, PLC一般都有高速脉冲输入端或专用计数单元,计数准确,使用方便,因而在电梯 PLC控制系统中,可用编码器测取电梯运行过程中的准确位置,编码器可直接与 PLC高速脉冲输入端相连,电源也可利用 PLC内置 24V直流电源 ,硬件连接可谓简单方便。 由以上分析可见,用旋转编码器检测轿厢位置优于其他方法,故本设计采用此法。 根据选择的轿厢楼层位置检测方法,要求可编程控制器必须具有高数计数器。 又因为电梯是双向运行的,所以 PLC还须具有可逆计数器。 综合考虑后,本设计选择了日本三菱公司生产的 FX系列机。 : ( 1) 体积极小 ( 2) 先进美观的外部结构 ( 3) 提供多种子系列供用户选用 ( 4) 灵活多变的系统配置 ( 5) 功能强、使用方便 12 二、 PLC控制系统设计 电梯 PLC 的控制系统和其他类型的电梯控 制系统一样主要由信号控制系统和拖动控制系统两部分组成。 图 31为电梯 PLC控制系统的基本结构图,主要硬件包括 PLC主机及扩展、机械系统、轿厢操纵盘、厅外呼梯盘、指层器、门机、调速装置与主拖动系统等。 系统控制核心为 PLC主机,操作盘、呼梯盘、井道及安全保护信号通过 PLC输入接口送入 PLC,存储在存储器并由 PLC软件运算处理,然后经输出接口分别向指层器及召唤指示灯等发出显示信号,向拖动和门机控制系统发出控制信号。 三、 系统结构框图 系统由轿厢、开关门机构、曳引机构、控制系统等组成,如图 32 所示。 第四章 电梯继电器控制系统 一、 电梯继电器控制系统的特点及存在问题 (一)电梯继电器控制系统的优点 ,线路直观,易于理解和掌握,适合于一般技 术人员和技术工人所掌握。 13 、维修及故障检查无需较高的技术和特殊的工具、仪器。 ,更换方便,价格较便宜。 ,技术成熟,已形成系列化产品,技术资料图纸齐全,熟悉、掌握的人员较多。 (二)电梯继电器控制系统存在的问题 、接线线路复杂、触点容易烧坏 磨损,造成接触不良,因而故障率较高。 ,使系统的控制功能不易增加,技术水平难以提高。 ,机械和电磁惯性大,系统控制精度难以提高。 ,能耗较高,机械动作噪音大。 ,易出现故障,因而保养维修难,费用高,而且检查故障困难,费时费工。 电梯继电器控制系统故障率高,大大降低了电梯的可靠性和安全性,经常造成停梯,给乘用人员带来不便和惊忧。 且电梯一旦发生冲顶或蹲底,不但会造成电梯机械部。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