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扁杏基地建设可行性报告内容摘要:

,随着国内外杏 仁饮料、杏仁油、杏仁香精等深加 7 工产品的开发,国内外 对杏仁的 需求量大增,并造成了出口价格上涨。 因此, 发展大扁杏生产基地 具有十分广阔的市场发展前景。 第三 章 总体方案设计 一、 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针,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尊重农民意愿,维护农民利益,以产业结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壮大地方经济为 切入点 ,以改善生态环境,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实现林业可持续发展为先导,把 大扁杏基地建设与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生态建设相结合,着力构建 较为稳定的 林业生 态和产业体系,推进全 县退耕还林及其林业后续产业发展的战略性转移, 实 现 “绿色子洲、生态子洲、富裕子洲”的 发展 目标。 二、 建设原则 大扁杏开发,总体而言在我县是个新鲜事物。 面对其产业周期长,涉及面广,目前农民认识程度 不够 ,管理水平 较低的实际,必须坚持以下六个原则:一是因地制宜,科学种植;二是生态为主,效益优先;三是政府推动,农户开发;四是产权明晰,责任到户;五是 典型引路 ,稳步推进;六是常抓不懈,持之以恒。 三、 项目建设内容与规模 (一)实施 山杏改优 8 万亩。 逐步把全县现有 低 产、低效的山杏 改优为优一 、 华山大结杏、曹杏 等优良品种的仁用 8 杏 、 食用杏 ,其中何家集镇 4000 亩、驼耳巷乡 6000 亩、砖庙镇 4000 亩、老君殿镇 4000 亩、瓜则湾乡 5000 亩、苗家坪镇 4000 亩、裴家湾镇 4000、淮宁湾乡 4000 亩、三川口镇6000 亩、水地湾乡 4000 亩、马岔乡 5000 亩、高坪乡 5000亩、城关镇 5000 亩、马蹄沟镇、 6000 亩、槐树岔乡 3000 亩、周家硷镇 3000 亩、电市镇 5000 亩、李孝河乡 3000 亩。 (二) 新建 大扁杏 种植基地 2 万亩。 在全县范围内选择群众积极性高、立地条件较好的乡镇、村, 10 年内实施栽植大扁杏 2 万亩。 四、 主要技术内容 (一) 山杏改优 嫁接方法 由于我县山杏生长年限均在 310 年,适宜采用高枝嫁接方法,每亩嫁接 33 株,每株嫁接 3 枝。 ● 劈 接 : 嫁接前将接穗剪成段,每段带 1~ 2 个芽。 芽离接穗下端切口处的长度一般在 5 厘米~ 6 厘米。 然后在接穗的下部(离芽 1 厘米~ 2 厘米)各削一刀,削成长 1 厘米~3 厘米的楔形。 如果接穗与砧木等粗,楔形两边的厚度要相等。 如果接穗比砧木细,削成的楔形要做到内薄外厚。 选择健壮的分枝将其上部剪掉, 剪切面要平,用刀从砧木中央部位劈开,劈开长度应和接穗削面的长度一致,然后将削好的接穗插入砧木劈口。 接穗插入时,一般要求接穗的削面上部 9 露白 厘米,如果接穗比砧木细,要靠劈口的一边插入;如果接穗与砧木同等粗,插入时要使两边对齐,要求使接穗形成对接。 接穗插入后,用条形塑料薄膜(宽度 10 厘米左右)自上而下进行包扎,要结实、严密,完全将嫁接部位包扎起来,接穗的顶端切口也要包扎,以防止水分的散失。 ● 腹 接: 选择健壮的分枝 将其上部剪掉,选平直光滑的一面, 在剪口下方 l 厘米左右处,用刀呈 30 度角由浅入深向下斜切一长约 2. 5— 3 厘米的斜切口。 切口深达砧木直径的 1 根至 l/ 2,切口要求平直。 在接穗下端的一侧用刀呈30 度角切削一长约 2. 5 厘米左右的平直削面,在该削 面的对面用刀呈 45 度角斜削一比前一削面稍短的削面,接穗上留 2— 3 个芽。 接穗削好后,将接穗下端的长削面.向内插入砧木切口中,使接穗和砧木一侧对齐。 然后用塑料条将接合部位绑紧扎严。 嫁接后管理 ● 清除萌蘖和抹芽:嫁接后砧木上的潜伏芽萌发产生萌蘖,为了集中养分和水分供给嫁接成活后的新枝迅速生长的需要,防止萌蘖对养分和水分的无益消耗,嫁接后要随时清除萌蘖。 嫁接成活后,将接穗上多余的芽抹掉,保留 1 个芽,以促其加速生长。 ● 解除绑扎物:在地面以上进行枝接和芽接,均用塑料条。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