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蒜深加工扩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内容摘要:

品市场供求现状 ( 1)国际市场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保健意识的不断增加,国外市场对大蒜、生姜等保健食品的需求越来越多。 据欧美等发达国家有关部门统计,居于保健功能的功能性食品的消费水平呈明显增长的趋势,预测大蒜、生姜等制品的需求将以超过 10%的速度增长。 特别是 90 年代以后,以天然提取 物作为保健品已成为时尚,大蒜素和姜油的消费量按每年 8%的速度在不断增加。 国外对大蒜的开发主要有:以大蒜素成分为原料的抗癌制剂,无臭大蒜粉保健品,含大蒜素成分的滋补品,提取大蒜硒用于抗血栓和肝脏疾病,含大蒜提取物治疗高脂蛋白症的药物、调味品、生发剂,含蒜素的杀虫药以及含大蒜粉所吸附香烟和烟草气味的抗烟草蜡烛等,但售价相对较高。 美国大蒜及含蒜商品总的贸易额为 40亿美元,欧盟大蒜总贸易额为 50 亿美元,其中 65%为大蒜加工制品,而中国的出口额仅为 5亿美元, 90%的产品作为原料出口。 仅印尼每年就要消化掉 40 万吨大 蒜。 国际市场对大蒜及其制品的需求量和消费量在快速增长,在 2020 年德国食品博览会上,公司各种含油大蒜产品订单近 2020吨,超过现有生产能力的一倍,加大投资力度,提高加工生产能力已迫在眉睫。 23 近几年我国大蒜、生姜出口情况 年份 数量(万吨) 出口创汇额(万美元) 1999 9817 2020 2020 53 18012 2020 103 31000 2020 112 33898 2020 111 40000 2020( 110月) 95 45000 由上表 可以看出,我国近几年出口不断增长,由于我国大蒜、生姜出口量不断扩大,而国外则因为种植成本加大、农民利润减少等原因,种植面积大面积减少,如韩国政府决定在未来 4年内种植面积减少 20%,这对我国大蒜、生姜的种植和出口是一个很好的机遇。 大蒜、生姜系列调味品的出口从 2020 年的 万吨增加到 万吨,今年预计会增加到两万吨,原料的出口价格平均 400美元 /吨,而深加工制品约为 3000 美元 /吨,价格差价之大可看到市场前景。 24 ( 2)国内市场 据统计 2020年世界大蒜种植面积约为 1500万亩左右,主要分布于亚洲,而我 国大蒜种植面积 为 691万亩(联合国粮农组织统计我国大蒜面积为 735 万亩),其中山东、河南、江苏三省大蒜面积占全国总面积的 80%以上 ,山东种植面积为 350万亩左右,占全国产量的 50%左右。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大蒜消费国。 随着食品工业的改革与结构调整,我国的食品工业产业得到了快速的发展。 尤其是国家农业产业化政策的出台,使食品工业跃升为我国国民经济的第一大支柱产业,同时也成为发展市场经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增加财政税收收入的重要保障。 市场潜力相当巨大。 ( 3)国内同类生产企业状况 目前国内的大蒜加工企业主要经营 保鲜蒜(姜)、蒜(姜)片、蒜(姜)油、蒜(姜)粉、蒜(姜)茸等 20 多个品种,目前还尚无大规模生产企业,大蒜、生姜初级加工上规模的出口企业大约有七、八家,年加工能力 3 万吨左右,但这些企业大都建厂时间早、规模小、设备老化、工艺落后,以粗加工为主,没有向深加工延伸,无法形成龙头带动作用,以现有加工规模水平,迟早会被市场淘汰。 因此面向国际市场,投资建设现代化水平较高的农产品精深加工龙头企业迫在眉睫。 本项目的建设以保鲜加工新技术作为技术质量保证,充分利用了山东省丰富的大蒜、生 25 姜资源,开发和生产大蒜、生姜、花生等深 加工系列产品,本项目特别是在大蒜深加工领域在国内是第一家,在世界上也是领先水平。 产品市场前景分析 最近几年来,由于应用高新技术,特别是引进国外先进的食品加工设备和技术,食品工业企业和技术队伍异军突起,百家争鸣。 但是,由于食品产业结构、产品结构及区域型经济结构优化配置不够理想,我国食品工业的产业规模经营尚存在很大的困难,多数食品企业仍采用落后的加工技术和设备,农副产品的加工技术水平与生活水平不相适应,综合利用和规模化加工能力低,产品成本高,加之卫生管理体系跟不上,产品质量低下,难以打入国际市场,最终导致 农副产品以原材料的形式出口,产品附加值低。 蔬菜种植业和加工业极不协调的现状,使寻找新的增长点、实现国内产销一体的规模化和产业化,形成了新一轮创业的整体优势所在。 我国大蒜、生姜出口产品多为原料及初级加工产品,产品附加值低。 国外大蒜、生姜产品已涉及到多个领域,产品达上百种,而我国大蒜加工水平非常落后,近年来加工出口的大蒜、生姜产品主要以粗加工为主,如蒜(姜)粉、蒜(姜)片、盐渍蒜(姜)等,而深加工产品市场基本上是空白。 该项目的建设,填补了国内空白,其产品因功效高、价格低,在国际市场上具有较强的竞争力,根据近两 年在欧美与东南亚市场的开发、在国际市场的前 26 景十分看好,对国内市场有很强的拉动作用。 项目产品市场竞争优势 2020 年,公司的出口量在全国大蒜、生姜出口企业中排名第六,在山东排名第三位,出口平均单价全国第一,大蒜、生姜出口效益全国第一,产品市场竞争力明显。 深加工产品更是技术、品种、规模、效益均为第一,是中国大蒜业的龙头老大。 ( 1)市场优势 经过近十年的努力,公司拥有了稳定的国际农产品的销售渠道和客户资源,公司的产品中深加工制品已经成功的开发和占领了美国、欧盟、日本、韩国等国家的市场,原料市场也已开发了包 括美国、欧盟、日本、韩国等国家和地区。 ( 2)价格优势 公司通过“公司 +科研 +农业专业合作组织 +农户”的组织模式建立了大量的标准化生产基地,拥有不可替代的原料、成本和价格优势,在取得反倾销胜诉获得零税率的基础上,能够占领目标市场的各个层面。 而深加工的大蒜产品的价格更是达到了初级产品的 810 倍,生产能力小制约了迅速抢占国际市场的能力,尽快扩大生产规模可谓机会难得,机不可失。 ( 3)产品优势 公司通过与荷兰皇家科学院、中国农科院、山东省农科院和山东农业大学联合开发和合作,解决了大蒜、生姜的保鲜难题, 27 开发了大蒜 软胶囊和大蒜、生姜及花生等系列调味品产品,产品不断的更新换代,质量优势明显,国际市场畅销,从而能够开拓和占领目标市场。 深加工制品的潜在市场优势很大,已得到十几个国家的欢迎,形成了稳定的市场并已打入国外超市。 ( 4)原料优势 公司通过引导农户建立“生产合作社”,实行统一品种种植、统一生产资料、统一技术管理、统一收购价格、统一技术服务,进行标准化、规范化、集约化和有计划生产种植,建立了稳定的基地,确保了原料的质量和供应。 二、产品生产及销售方案 2020 年 12月正式投产,年生产保鲜大蒜、生姜 10000吨,年产 大蒜、花生等系列调味品 3500吨。 预计年销售收入为 11600万元。 项目产品主要销往日本、美国和欧盟等市场,同时进一步拓展国内市场,增加国内市场的占有率。 三、销售策略及营销模式 实施品牌战略,通过向市场提供优质产品,提高产品市场竞争力,大力开拓产品销售市场,主要模式有:实施品牌战略,通过向市场提供优质产品,提高产品市场竞争力,大力开拓产品销售市场,主要模式有: 在目标市场建立公司分支机构,与国际一、二级市场批发商联合经营,参与目标市场产品流通,不断地、逐级地深入到 28 市场流通中,直至控制市场终端。 大蒜深加工 制品已在欧美等十几个国家有很大的前景市场。 利用国际贸易规则,积极主动争取市场准入,如美国反倾销应诉的胜诉,美国 FDA、欧洲 GAP和 GEP等认证,有力开辟了美国及欧洲等市场,大幅度提升了市场占有率,使产品有垄断的规则优势。 通过参与目标市场的行业组织化倡议和建设,确立和增强了公司在目标市场行业内的影响力,从而提高市场占有率;如倡议和参与了印尼成立大蒜进出口商会,规范了该国进口市场。 坚持自主品牌建设,充分发挥自主品牌优势,为长期占有目标市场打下了坚实基础。 市场经营中强烈的服务意识;通过人文 关怀、情感沟通以及在产品质量控制、合理价格机制等措施真诚为客户服务,与客户共图发展。 四、销售队伍和销售网络建设 为了保证该项目的实施,成立了专门的经营公司并为之配备了高素质的经营队伍,并针对市场组织稳定的经营网络,实现高标准运营。 本项目建成后,引进一批具有丰富销售经验的市场开发人员,打造一支高素质的专业销售团队,建立广泛的销售网络,同时组建市场信息部,及时监控市场并反馈,使公司可以在第一时间及时调整销售策略,开发新产品,及时占领第一市场。 29 第六章 项目建设方案 一、 建设任务和规模 建设任务:一是土建工程 ,本项目作为大蒜等农产品深加工系列产品项目的总规划用地 100亩,建筑面积 43400平方米;二是购置先进加工设备、配套部分辅助设备;三是完善农产品质量检测、化验体系。 建设规模:工程建成投产后,一方面具有了 年生产保鲜大蒜、生姜 10000 吨,年产大蒜、花生等系列调味品 3500 吨 的能力,另一方面为大蒜深加工系列产品的开发提供了原料和基础。 二、项目规划和布局 项目规划区分为生产区、科研办公区和生活服务区三大功能区。 生产区位于厂区西部,建设生产车间、冷库、仓库;科研办公区和生活服务区位于厂区东部,建设办公楼 、科研楼和专家职工公寓、食堂、变配电室、锅炉房等。 厂区主出入口设在厂区正北面,在厂区的西北面设一个次出入口。 三、生产技术方案与工艺流程 技术方案 30 本项目采用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进口先进关键设备及国内最先进的技术工艺方案。 按照食品生产的有关要求和标准,制定合理科学的生产技术方案,对每道工序严格按照标准实行标准化生产,建立严格的质量检测制度,严把产品质量关,确保产品质量和卫生,整个生产过程由莱芜市出入境检验检疫局监管把关。 工艺流程 ( 1)真空脱水保鲜大蒜、生姜生产工艺流程 分拣 清洗 沥干 减菌处理 真空脱水 充气包装 成品 ( 2)大蒜、花生等系列调味品生产工艺流程 去皮 清洗、风干 制粒(泥) 调配 包装 成品 油炸 四、项目建设标准和具体建设内容 建设标准 项目建设标准严格执行国家农产品加工的有关标准,厂房建设按照加工车间建设的标准和有关规定,项目建设所需原料由企业建设标准化农产品生产基地。 该项目从基地建设、土建工程建设、原材料采购、生产加工到产 品储运,均按 ISO14000环境质量体系认证、 ISO9001- 2020国际质量管理体系标准和 HACCP危害分析关键控制点规范进行管理和控制,项目建设达到国内同行业先进水平,采用国际先进的加 31 工技术和方法,产品的安全卫生保证符合国家出口保鲜质量技术标准及欧盟标准。 通过该项目的实施,将在山东省建成一个世界级的农产品深加工龙头企业,将带动山东省乃至整个中国的蔬菜种植业和加工业的发展。 具体建设内容 ( 1) 土建:主要为厂房,生产车间 17500m2,冷库和成 品库 20200 m2,科研办公楼 2020 m2,锅炉房 200 m2。 ( 2) 设备:主要设备有清洗漂烫机、低温油炸设备、斜切机、直切机、真空包装机等;辅助设备由蒸汽锅炉、供变电设备、计量设备和运输设备等。 一部分采用进口设备,一部分采用国产通用设备。 (详细内容见附表 121,附表 122) (3)科技措施:购置仪器设备,气相色谱仪、农药残留检测仪、电子分析天平、高速组织捣碎机等;技术开发,大蒜、生姜调味品的研制和开发;技术培训,员工和基地农民培训 2020 人次。 五、项目实施进度安排 项目建设工期为 1 年,共分四价段。 具体实施进度计划见下表: 第一阶段 建设生产加工车 间和恒温库。 首先由工程技术人员规划出合理的布局之后,按照图纸和建筑规程组织专业建筑队施工。 这个阶段大约需要工期 6个月。 32 第二阶段 设备购置蔬菜脱水生产线,姜泥、蒜泥、蒜米加工设备从专业生产厂家购置,同时,购置配套设备。 这个阶段大约需要工期 1个月。 第三阶段 安装调试。 脱水生产线及供水、配电、质检、化验等设备同时进行安装,并搞好有关设备的维修和维护,做好相应的防护措施。 安装后,逐项进行调试,培训员工。 这个阶段大约需要工期 4个月。 第四阶段 试运营并投产。 安装调试后,在有关技术人员指导下,进行试运营,所有设备进 入良好状态后,投产生产。 这个阶段大约需要工期 1个月。 项目实施进度表 阶段内容 2020 年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可行性研究审批 初步设计审批 土建 设备引进与购置 设备安装 人员培训 设备调试及试运行 投产准备及投产 第七章 投资估算和资金筹 措 一、投资估算编制依据 33 本报告依据国家计委和。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