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产10万吨氯酸钠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内容摘要:

c) 降雪量 最大积雪厚度 50mm d) 湿度 历年平均相对湿度 81% 年最小相对湿度 9% e) 气压 历年平均气压 f) 风向及风速 全年主导风向 . 最大风速 年平均风速 g) 特殊气象 常年平均霜日 常年平均日照对数 常年平均雷暴日 地震设 防:本地区地震基本烈度 6 度,本工程按 6 度设防。 公用设施条件 建设厂址位于 县双江镇蜀光村 ,公用配套系统较完善,可满足施工、生产需要。 19 5 物料供应 本项目主要 外购件及供应商 详见表 51。 表 51 部分 物料 供应 表 序号 名称 供应商 1 食盐水 从地下开采岩盐 2 电解槽 南京化工设备制造公司 3 转子流量计 杭州 化工设备制造公司 4 盐 酸 三阳化工有限公司 5 锅 炉 湖北孝威 锅炉 厂 6 Na2Cr2O7 东风化工有限公司 7 灯 具 海星灯具电器公司 8 电缆、电线 扬州光明电缆公司 9 盐水精制剂 长寿化工有限公司 20 6 设计指导思想和主要设计原则 本次设计以提高技术水平为导向,通过 引进先进技术 ,达到生产要求,优化企业产品结构,积极开拓市场。 合理规划、 合理购置现代化设备,提升企业综合实力,加快企业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步伐,进一步把企业做大做强。 7 工艺设计方案 生产工艺和设备 本项目拟选用双设备型复极式电解槽制氯酸钠工艺 ,结晶工艺选用真空冷却法工艺。 工艺流程简述:原盐制成饱和盐水进入反应槽,同时加入精制剂以除去钙镁离子,经反应后的混盐水经过折流槽进入道尔顿澄清桶,靠重力沉降澄清为清盐水,经过滤后用泵送至电解工序。 自盐水工序来的合格精制盐水,按一定量加入 Na2Cr2O7,并用稀盐酸调节 PH至 6 左右,经转子流量计计量进入反应器,再经下循环进入电解槽。 电解反应物在反应器里进行一系列化学反应生产 NaC1O3,由于重力作用,分离出 H2 的电解液,再经下循环管进入电解槽进行电解。 来自电解工序的电解完成液,用加料泵送至电解液预热器、蒸发器 ,用蒸汽加热,使其浓缩液氯酸钠含量达 880g/L,然后冷却、结晶、干燥后即为成品。 主要设备: 复极式 电解槽 ( 36 套)、 道尔顿澄清桶 ( 4 套)、 转子流量计 (36 台 )、 加料泵 (12 台 )、 电解液预热器 ( 6 套)、 蒸发器 ( 4 套)、包装设备 (1 套 ),锅炉( 1 台)、配电室、过滤设备( 4 套)、浓缩设备( 4套)、 盐水高位槽( 4 套)、 各种储罐 (若干 )。 7. 2 工作制度和年时基数 工作制度:全年 300 天,二班工作制。 年时基数:设备: 7200h, 工人: 7200h。 设计原则 1) 采用成熟、可靠的备料和 工艺, 生产线能适合 层状结晶硅酸钠的生产,工艺水平与生产纲领相适应,并在保证产品质量的前提下,力 21 求降低工艺投资。 2) 各分 设备、管线 尽量 排成一条直线 ,以使物流短捷顺畅。 减少物流量,降低生产成本。 3) 充分考虑设备配置的生产能力,挖掘设备潜力,提高设备的利用率,满足生产需要,降低投资。 4) 本次设计主要工艺设备的选用充分考虑技术的先进、高效、节能和可靠性。 5) 本车间建成后,其工艺及装备达到国内同规模行业的先进水平。 技术检测中心 理化室 ⑴ 根据生产车间的特点和工厂的性质,设置 主要实验室和相关的辅助部门。 主要实验室有: 电解 实验室、 液体 物理实验室、 氯酸钠 性能实验室、 气体 实验室等。 ⑵ 采用先进的检测手段,提高整体检测水平。 ⑶ 设备选型立足于国内,采用高精度、高效率、数控、综合检测仪器。 但对于国内无法满足要求的设备,可适当考虑引进。 计量室 根据生产车间的特点和工厂的性质,设置主要测量室和相关的辅助部门。 主要测量室有:基准室、精密测量室、量具工装检定室、仪器鉴定室等。 22 8 总图 厂区现状概述 本项目 地址位于 市 县境内 , 厂址位于 县双江镇蜀光村 , 用地 紧 靠 彭溪河, 建设场地坡度较 小 ,现状多为农用地。 其间分布多处农村居民点。 设计原则 a) 符合生产工艺流程、联系方便、物料管线输送短捷。 b) 执行防火、防爆、安全及卫生有关规范标准。 c) 结合工业区总体规划,近期建设与预留发展合理布置。 d) 与工业区内外交通运输相适应,合理选择工厂运输方式和道路布置。 总平面布置 总体布局形式 全厂分为四大区:办公区、生活区、生产区、仓储区。 用地 北 侧布置 技术检测中心, 与厂外道路相衔接; 南面布置滑 道, 紧靠 彭溪河。 建筑防火间距为 32 米,厂区道路宽度为 9 米、道路转弯半径为 10 米 ,均符合生产工艺和消防要求。 人流、物流组织 厂区 北面 设置 一个出入口 ,与城市道路取得联系 ;在 厂区 南面预留一个出入,分别形成 物流 口、 人流 口, 厂区 内部形成环道 ,使交通合理有序。 竖向布置 竖向设计根据工厂生产工艺、物料输送及场地排水的要求,结合厂 23 区地形、工程地质、水文地质等条件情况进行综合考虑。 a) 场地竖向设计的采用平坡式和混合连接。 b) 厂区排水采用生活污水与雨 水合流方 式,暗管排水。 c) 道路系 统呈垂直网状结构。 道路为城市型双坡立道牙混凝土路面。 主要道路宽度为 9m、次要道路宽度为 7m,建筑物室内外地坪高差为 ~ m,车间引道及入户道路宽度与大门及楼梯间相适应。 总图主要数据 (见下页 表 81 总图主要数据及技术经济指标表 ) 绿化布置方案 绿化布置采用点、线、面结合方式。 在建筑物四周空地种置绿篱,草坪,行道树,并配置观叶、观花植物和花卉。 绿地设有庭院灯及喷灌系统,达到环境简捷、整齐的目的。 表 81 总图主要数据及技术经济指标表 序号 名称 单位 工程量 备注 新建 规划 合计 1 总用地面积 m2 133400 133400 合 200 亩 1)建筑物占地 m2 69000 69000 2)道路广场占地 m2 28600 28600 3)绿化占地 m2 23500 23500 4)其他占地 m2 12300 12300 2 总建筑面积 m2 94000 94000 3 建筑密度 % 51. 7 51. 7 4 容积率 1: 5 绿地率 % 24 6 停车位 m 100 100 7 围墙长度 m 3000 3000 9 土建 建筑 设计 设计构思 本项目所在地区的地震烈度为 6 度,由于本项目主要生产装置按建筑设防分类标准为甲类建筑,建筑场地土类别为Ⅳ类,原有的各类建、构筑物的抗震设计按抗震设防 6 度考虑,并采取相应的构造措施,满足要求。 土建工程方案的选择和确定,应遵循国家现行颁布实施的有关规范或规定,以满足工艺生产要求为前提,同时兼顾其他各有关专业,结合石化生产实际情况,对不同生产要求的建、构筑物,选择合理的结 构形式,做到经济、合理、实用。 建筑物的结构形式为钢框架结构及砖混结构。 操作平台、设备支架、管道支架一般采用钢结构,构筑物为钢筋混凝土结构。 平面设计 厂房由 生产 车间、技术检测中心、动力中心等组成,均为矩形平面。 生产 车间 长度为 176m,为 22 个 8 米柱距,宽 36m, 为 2 个 18 米跨,建筑面积为 6336m2, 为 门式轻钢结构 ,单层轻钢厂房 ,屋架下悬高, 建筑高度 ,生产火灾危险等级为丁类,工程等级二级。 技术检测中心为 3 层, 长度为 90m,为 10 个 6m 柱距,宽 18m,为2 个 , 1 个 柱距 ,建筑面积为 5240m2, 为混凝土框架结构,建筑高度 , 耐火等级为 二 级, 工程等级三级。 动力中心为单层,混凝土框架结构, 火灾危险等级为丁类, 工程等级三级。 建筑立面造型 该厂区力 求表现工业建筑现代、简洁、朴实的特征,又考虑与工艺 25 要求相适应。 尽量利用构件本身的雕塑感,通过虚实变化、体量塑造来体现现代工业建筑之美。 建筑剖面设计 生产 车间 为 门式轻钢结构 , 单层轻钢厂房 , 屋架下悬高 , 建筑总高度为 ; 技术检测中心 为三层钢筋混凝土框 架结构,层高一层为 ,二至三层层高 ,建筑总高度为 ;动力中心 为1 层混凝土框架结构 ,层高为 ,建筑总高度为。 结构 结构特征及选型: a) 生产车间 为单层轻钢结构厂房,安全等级二级,生产类别为丁类。 b) 技术检测中心、 动力中心 等 为钢筋砼框架结构,安全等级二级,生产类别为丁类。 c)各个子项基础型式暂定为采用柱下独立基础和挖孔桩基础。 主要结构材料: a) 混凝土强度等级 : C20~ C50 b) 砖砌体和砂浆强度等级 : MU10; M5~。 c) 钢筋混凝土预制构件 : 选用国标图集。 d) 钢筋 : 选用热轧 HPB235 级钢筋 fy=210N/mm2, HRB335 级 CRB550 级 (用于板钢筋 ) 10 公用系统 给排水 设计依据 26 a) 建设方提供的相关资料和设计要求。 b) 国家现行的给排水设计规范和标准。 GB 500132020 室外给水设计规范 GB 500142020 室外排水设计规范 GB500152020 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 GB/T 501022020 工业循环水冷却设计规范 GB500162020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设计范围 a) 新建厂区室内给排水系统。 b) 新建厂区室内消防系统。 c) 新建厂区室外给排水及消防系统设计。 给水 a) 水源、水压 采用城市自来水,市政供水压力大于 , 能满足厂区生产、生活及消防供水需求。 b) 水质 工厂采用城市自来水,其水质满足生活饮用水水质标准,能满足一般生产、生活用水水质要求,对工业用水水质有特殊要求的用户采用自行处理措施。 c) 水量 1) 用水量标准: 车间生活用水: 150L/人178。 班 K= 办 公: 150L/人178。 班 K= 单身宿舍 : 250L/人178。 日 K= 绿化、道路浇洒: 2L/ 生产用水量由工艺专业提供资料统计。 2) 用水量表 设计最大小时用水量 q=179。 ≈ 27 最大消防小时水量 q=+144= m3/h。 表 10— 1 全厂用水量估算表 序号 用水名称 用 水 量 (m3) 备注 小时最大 (m3/h) 昼 夜 (m3/d) 全 年 (m3/a) 1 生产用水 50 12550 2 生活用水 176 3 绿化、道路浇洒 329 65800 小 计 78526 4 未预见水量 38 7853 小计 x10% 5 合 计 86379 6 消防用水量 288m3/次 其中 室外 25L/S 室内 15L/S d) 给水技术要求 1) 新建厂区水源 由工业园区给水管引入,引入管两条,管径为DN100mm。 2) 厂区给水管网为生产、生活与消防给水合一制 , 管网呈环状敷设,管径为 DN150mm, 管道覆土深度大于 ; 单体建筑给水从厂区给水管上就近引入。 3) 对独立用户装设水表计量水量 ,以利管理考核和节能。 e) 管材 室外给水采用钢丝骨架增强聚乙烯复合塑料管,电热熔连接。 室外排水设计方案 a) 排水量 1) 生活污水:排水量按给水量的 90%计 ,每天约 45m3/d。 28 2) 雨水量: 采用 市暴雨强度公式,即: q=2822( 1+) /( t+) (升 /秒 公顷) 其中 P=3 年,地面迳流系数取。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