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写指南内容摘要:

油气田区域开发规划;水利水电项目,应符合流域 (河流、河段 )综合开发规划和国土整治要求。 2 符合资源综合利用的要求。 对多金属、多化学元素共生矿、油气混合矿等,应根据资源特征提出合理的综合利用方案,作到物尽其用。 3 符合节约资源和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在研究资源开发项目动用的资源规模和开采强度时,应处理好远期与近期的关 系,力求节约资源。 4.森林资源开发,应符合保护生态环境的要求。 5.资源的储量和品质的勘探深度,应达到规定要求,以确保资源开发项目建设的可靠性。 编制资源开发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时,矿产开采项目应附有国家矿产资源储量委员会批准的储量报告。 水利资源开发项目应附有关部门批准的水利资源流域开发规划,森林资源采伐项目应附有关部门批准的采伐与远地恢复计划。 (二 )资源评价 资源评价主要是对拟开发利用的资源的可利用量,自然品质、赋存条件、开发价值进行评价。 12 可行性研究指南 1.资源可利用量。 主要是研究矿产资源的可采储量,水利水能资源的蕴藏量和森 林资源的蓄积量。 矿产开采项目,应根据国家矿产资源储量委员会批准的储量报告,在进一步勘探核查的基础上,提出项目的矿产可采储量;水利水能开发项目,应根据流域开发总体规划,分析研究拟建项目河段内的年径流量、水位落差,并提出水利水能资源合理开发利用量;森林采伐项目,应根据森林蓄积量调查资料,以及有关部门批准的采伐与远地恢复计划,研究提出项目的原木可采伐量。 2.资源自然品质。 主要研究资源品质能否满足项目技术方案的要求。 金属矿和非金属矿开采项目,应分析 研究矿石品位、物理性能和化学组份、洗选唯易程度、煤炭开采项目,应分析研究其热值、灰分、硫分、结焦性能等。 石油天然气开采项目,应分析研究其化学组份、物理性能(粘度、凝固点等)。 水利水能开发项目,应分析研究河床稳定性、泥沙含量、有机物含量、水体形态(水位、水温、流速)等。 3.资源赋存条件。 主要研究分析资源地质构造和开采难易程度,以便确定开采方式。 矿产开采项目,应分析地质构造、矿体结构、矿层厚度、倾斜度、埋藏深度、岩体性质、灾害因素、涌水量等。 石油天然气开采项目,应分析研究油气藏压力、含油气地质构造、孔隙 率、渗透率等。 水利水能开发项目,应分析拟建项目区段内地质构造的稳定性、地震活动规律以及水能梯级分布情况。 4.资源开发价值。 应分析研究资源是否值得开发利用,能否取得预期的经济效益。 矿产开采项目,应分析计算每吨矿产品生产能力投资、每吨矿产品的开采成本、露天矿的采剥比、地下矿井的采掘比等指标。 森林采伐项目,应分析每立方米原木生产能力投资。 水利水能开发项目,应分析每吨供水能力投资、每千瓦电力装机容量投资以及防洪、灌溉、航运、养殖等的综合利用效益。 13 可行性研究指南 四、建设规模与产品方案 建 设规模与产品方案研究,是在市场预测和资源评价 (资源开发项目 )的基础上,论证比选拟建项目的建设规模以及主导产品和辅助产品的组合方案,作为确定项目技术方案、设备方案、工程方案、原材料供应方案及资金投入方案等的依据。 (一 )建设规模方案选择 建设规模也称生产规模,是指项目设定的正常年份可能达到的生产能力或者使用效益。 不同项目的建设规模的表述不同。 工业项目通常以年产量、年加工量、装机容量等表述;农林水利项目以年产量、种植面积、灌溉面积、防洪治涝面积、水库总库容量、供水能力等表述;交通运输项目以运输能力、吞吐能力 等表述;城市基础设施项目和服务行业项目以年处理量、建筑面积、服务能力等表述。 生产多种产品的项目一般是以主要产品的生产能力表示该项目的建设规模。 确定建设规模一般应研究以下主要因素和内容: 1 合理经济规模 合理经济规模是在一定技术经济条件下,项目投入产出比处于较优状态,资源和资金可以得到充分利用,并可获得较优经济效益的规模。 2 市场容量对项目规模的影响 根据市场需求预测的市场容量、目标市场和可能占有的市场份额,确定拟建项目的建设规模。 3 环境容量对项目规模的影响 根据拟建项目所必须又能够获 得的自然环境条件,确定建设规模。 4. 资金、原材料以及主要外部协作条件等对项目规模的影响 不同行业不同类型项目建设规模的确定,除需考虑上述因素外,根据项目的特点,还应考虑其他因素。 煤炭、金属矿山、非金属矿山、石油天然气等矿产资源开发项目,应根据资源合理开发利用要求和资源可采储量、赋存条件、开采年限等条件确定建设规模。 水利水电项目,应根据水的资源量、可分配量、可开发利用量、建设条件、工程淹没对生态的影响、占用土地,以及移民安臵的等确定建设规模。 14 可行性研究指南 铁路、公路项目,应 根据对一定时期运输量的需求预测,以及该项目在综合运输系统和本运输系统中的作用确定线路等级、线路长度和运输能力。 技术改造项目,应充分考虑现有企业改造的可行性、合理性和经济性,以及现有生产装备、公用工程和辅助设施可依托程度确定建设规模。 (二 )产品方案选择 产品方案是研究拟建项目生产的产品品种及其组合的方案,对生产多种产品的拟建项目,应研究其主导产品与副产品及其生产能力的合理组合,为下一步研究工艺技术设备,原材料燃料供应等方案提供依据。 确定产品方案一般应研究以下主要因素和内容。 1. 市场需求 项目产品方案应以市场需求确定产品品种 、数量、质量,应能 适应市场多变的要求。 2. 国家产业政策 项目产品方案应符合国家发布的产品发展目录,使产品具有先进性和市场竞争力。 3. 专业化协作 项目产品方案应考察是否有利于专业化协作,以及上下游产品链相衔接。 4. 资源综合利用 对含有多种成分的资源或者在生产过程中产有副产品的项目,在确定产品方案时,应考虑资源的综合利用,提出主导产品和副产品的组合方案。 5. 环境制约条件 项目产品方案的确定,应考虑环境保护要求,可能获得的环境容量,以及治理 环保措施投资等因素。 6. 原材料燃料供应 项目产品方案的确定,应考虑项目所采用的原材料燃料的可得性及其数量、品质、供应的稳定性。 7.技术设备条件 项目产品方案应与可能获得的技术装备水平相适应。 8.生产运输包装储存条件 15 可行性研究指南 对产品生产、运输包装、储存有特殊要求的项目,确定产品方案时,应考虑满足这些条件要求的可能性。 (三 )建设规模与产品方案比选 根据选择项目建设规模与产品方案的主要因素和内容要求,提出两个或两个以上方案进行比选,分别说明各方案的优缺点,并提出推荐 方案。 比选内容主要有:单位产品生产能力 (或者使用效益 )投资效益(即投入产出比、劳动生产率等);生产多产品项目资源利用的合理性和利用程度。 建设规模与产品方案的经济比选方法见附件 7 “多方案经济比较方法 ”。 16 可行性研究指南 五、场址选择 可行性研究阶段的场址选择,是在初步可行性研究(或项目建议书)规划选址已确定的建设地区和地点范围内,进行具体坐落位臵选择,习惯上称工程性选址。 (一 )场址选择的基本要求 ,少占耕地,建设用地应因地制宜 ,先利用荒地、劣 地、山地和空地,尽可 能不占或少占耕地,力求节约用地。 ,工程布点、选线应着眼于少拆迁、少移民, 尽可能不占用和穿越人口密集的城镇。 ,场址选择应满足生产工艺要求,场区布臵合理,有利于安全生产运行。 ,有利于保护风景区和文物古迹。 (二 )场址选择研究内容 不同行业项目场址选择研究的内容和方法,遵循的规程规范不同,其称谓也不同。 例如,工业项目称厂 址选择,水利水电项目称场址选择,铁路、公路、城市轨道交通项目称线路选择,输油气管道、输电和通讯线路项目称路径选择。 场址选择研究内容如下: 1 场址位臵 研究拟选场址坐落的位臵是否符合当地发展规划 ,与周边(村镇、工矿企业等)的关系是否有协调,当地政府和群众对项目能否接受,以及场址能否满足项目建设和生产的要求。 2 占地面积 根据项目建设规模,主要建、构筑物组成,参照同类项目,计算拟选场址需要占用的土地面积,研究拟选场址面积能否满足项目的要求。 对分期建设的项目,占地面积应考虑留有发展余地。 貌气象条件 研究拟选场址的地形、地貌、气象,如:主要指标高、坡度、降水 17 可行性研究指南 量、日照、风向等,能否满足拟建项目建设规模的要求,并计算挖填土石方工程量及所需工程费用。 研究拟选场址所在地区及其周围的地震活动情况,包括地震类型,地震频率,震级烈度,以及抗震设施要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