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研报告某污水厂可行性研究投标书内容摘要:

含聚磷菌的回流污泥与污水混合后,在初始阶段出现磷的有效释放,随着时间的延长,污 水中的易降解有机物被耗完以后,虽然吸收和贮存有机物的过程基本上已经停止,但微生物为了维持基础生命活动,仍将不断分解聚磷,并把分解产物(磷)释放出来,虽然此时释磷总量不断提高,但单位释磷量所产生的吸磷能力随无效释放量的加大而降低。 一般来说,污水污xx 市 xx 污水处理厂及配套管网收集系统一期工程设计项目投标文件 第一篇 工程可行行研究大纲 17 泥混合液经过 2 小时厌氧后,磷的释放已甚微,在有效释放过程中,磷的释放量与有机物的转化量之间存在着良好的相关性,在有效释放过程中,磷的厌氧释放可使污泥的好氧吸磷能力大大提高,每厌氧释放 1mgP,在好氧条件下可吸收 ~ mgP,厌氧时间加长,无效释放逐渐增加,平 均厌氧释放 1mgP,所产生的好氧吸磷能力将降至 1mgP 以下,甚至达到。 因此,生物除磷并非厌氧时间越长越好,同时在运行管理中要尽量避免 pH 的冲击,否则除磷能力将大幅度下降,甚至完全丧失,这主要是由于 pH 降低时,会导致细胞结构和功能损坏,细胞内聚磷在酸性条性下被水解,从而导致磷的快速释放。 在生物除磷系统中,由于存在磷的厌氧释放,出水含磷量难以达到较低值。 一般若要求出水 TP 达到 ,需增加后续化学除磷设施。 本工程要求出水 TP≤ ,采用生物除磷不能使出水 TP 稳定达到 ,须辅以化学除磷。 工艺方案的比较 污水 处理工艺的选择是根据进水水质情况和出水水质要求来确定的,根据上述 章节分析,本工程采用生化处理,不仅投资省、运行费用低、管理方便,更主要的是处理效果较稳定。 近几年,由于大量化学用剂大量用于日常生活,城镇污水中的氮磷含量大大超标,对自然水体 造成严重的污染,在《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对氮 磷的排放指标也做了规定。 因此,本次污水处理厂的工艺必须具有良好的除磷脱氮效果。 根据类似污水处理工程的工艺结合本工程的实际情况,采用二级强化处理(既能 去污水中含碳有机物,也能脱氮除磷的二级处理)工艺,选用 AAO 法同步脱氮除磷工艺、氧化沟工艺和 CASS 工艺进行方案比较。 AAO 法同步脱氮除磷工艺 AAO 法同步脱氮除磷工艺,即厌氧 缺氧 好氧工艺,是 20 世纪 70 年代同美国学者 Barnard 在 AO 工艺基础上开发的三段生物脱氮除磷技术。 该工艺根据活性污泥微生物在完成硝化、反硝化以及生物除磷过程对环境条件要求的不同,xx 市 xx 污水处理厂及配套管网收集系统一期工程设计项目投标文件 第一篇 工程可行行研究大纲 18 将不同的池子区域分别设置厌氧区、缺氧区和好氧区。 AAO 工艺应用较为广泛,历史较长,已积累有一定的 设计和运行经验,通过精心的控制和调节,一般可以获得较好的除磷脱氮效果,出水水质较稳定,在国内外的污水处理工程中常有采用。 但 AAO 工艺也有一定的缺点,主要表现为: ( 1)污泥回流需用泵提升; ( 2)生物池和二沉池单独设置,占地面积较大; ( 3)抗冲击负荷的能力不如 SBR 工艺和氧化沟工艺。 氧化沟工艺 目前在国内外较为流行的氧化沟有:卡罗塞尔氧化沟、奥伯尔氧化沟、双沟式氧化沟、三沟式氧化沟。 氧化沟是活性污泥法的一种改进型,具有除磷脱氮功能,其曝气池为封闭的沟渠,废水和活性污泥的混合液在其中不断循环流动,因此氧化沟又名“连续循环曝气法”。 过去由于其曝气装置动力小,使池深及充氧能力受到限制,导致占地面积大,土建费用高,使其推广及运用受到影响。 近十年来由于曝气装置的不断改进、完善及池形的合理设计,弥补了氧化沟过去的缺点。 卡罗塞尔氧化沟是荷兰 DHV 公司开发的。 该工艺在曝气渠道端部装有低速表面曝气机。 在曝气渠内用隔板分格,构成连续渠道。 表曝机把水流推向曝气区,水流连续经过几个曝气区后经堰口排出。 为了 保证沟中流速,曝气渠的几何尺寸和表曝机的设计是至关重要的, DHV 公司往往要通过水力模型才能确定工程设计。 最近 DHV 公司又开发了卡罗塞尔 2020 型,把厌氧 /缺氧 /好氧与氧化沟循环式曝气渠巧妙的结合起来,改变了原调节性差,除磷脱氮效果低的缺点,但水力设计更为复杂。 卡鲁塞尔氧化沟的缺点是池深较浅,一般为 ,占地面积大,土建费用高。 也有将卡罗塞尔氧化沟池深设计为 6m 或更深的情况,但需采用潜水推流器提供额外动力。 双沟式( DE 型)氧化沟和三沟式( T 型)氧化沟是丹麦克鲁格公司开发的。 DE 型氧化沟为双沟组成,氧化 沟与二沉池分建,有独立的污泥回流系统, DE 型xx 市 xx 污水处理厂及配套管网收集系统一期工程设计项目投标文件 第一篇 工程可行行研究大纲 19 氧化沟可按除磷脱氮(或脱氮)等多种工艺运行。 双沟式氧化沟是由两个容积相同,交替进行的曝气沟组成。 沟内设有转刷和水下搅拌器,实现硝化过程,由于周期性的变换进、出水方向(需启闭进出水堰门)和变换转刷和水下搅拌器的运行状态,因此必须通过计算机控制操作,对自控要求较高。 三沟式氧化沟集曝气沉淀于一体,工艺更为简单。 三沟交替进水,两外沟交替出水,两外沟分别作为曝气或沉淀交替运行,不需设二沉池及污泥回流设备,同 DE 型氧化沟相同,需要的自动化程度高。 由于这两种氧化沟采用转刷曝气, 池深较浅,占地面积大。 双沟式和三沟式由于各沟交替进行,明显的缺点是设备利用率低,三沟式的设备利用率只有 58%,设备配置多,使一次性设备投资大。 奥伯尔( orbal)氧化沟是氧化沟类型中的重要形式,此法起初是由南非的休斯曼构想,南非国家水研究所研究和发展的,该技术转让给美国的 Envirex 公司后得到的不断的改进及推广应用。 奥伯尔氧化沟是椭圆型的,通常有三条同心曝气渠道(也有两条或更多条渠道)。 污水通过淹没式进水口从外沟进入,顺序流入下一条渠道,由内沟道排出。 奥伯尔氧化沟具有同时硝化、反硝化的特性,在氧化沟 前面增加一座厌氧选择池,便构成了生物除磷脱氮系统。 污水和回流污泥首先进入厌氧选择池,停留时间约 1 小时,在厌氧池中完成磷的释放,并改善污泥的沉降性,然后混合液进入氧化沟进行硝化、反硝化,实现除磷脱氮。 奥伯尔氧化沟的缺点是池深较浅,一般为 左右,占地面积较大,因为池型为椭圆型,对地块的有效利用较差。 综上所述,氧化沟因具有池深浅,占地面积大的缺点,又因采用表面曝气,具有能耗大,经常运行费用高的缺点。 CASS 工艺 CASS工艺是于 1968年由澳大利亚开发的一种间歇运行的循环式活性污泥法,是 SBR 工艺的一种变型。 1976 年建成了世界上第一座 CASS 工艺的污水处理厂,随后,在日本、加拿大、美国和澳大利亚等得到了广泛推广应用。 目前,在全世xx 市 xx 污水处理厂及配套管网收集系统一期工程设计项目投标文件 第一篇 工程可行行研究大纲 20 界已建成投产了 300 多座 CASS 工艺污水处理厂。 1986 年,美国环保局正式将该工艺列为革新技术。 1988 年,在计算机技术的支持下,使该工艺进一步得到发展和推广,成为目前计算机控制系统非常先进的生物脱氮除磷工艺。 CASS 生物池由选择区和主反应区两部分组成。 污水连续不断地进入选择区,微生物通过酶的快速转移机理,迅速吸附污水中约 85%左右的可溶性有机物,经历一个高负荷的基质快速增长过程,对进水水质、水量、 PH 值和有毒有害物质起到较好的缓冲作用,污水再通过隔墙底部的连接口进入主反应池,经历一个较低负荷的基质降解过程,并完成泥水分离。 CASS 工艺的运行模式与传统 SBR 法类似,由进水、反应、沉淀和出水及必要的闲置等五个阶段组成。 从进水至出水结束作为一个周期,每一过程均按所需的设定时间进行切换操作,其每一个周期的循环操作过程如下: ① 充水 /曝气 在曝气时同时充分,充水 /曝气时间一般占每一循环周期的 50%,如采用 4 小时循环周期,则充分 /曝气为 2 小时。 ② 沉淀 停止进水和曝气,沉淀时间一般采用一小时,形成凝絮层,上层为清液。 高水位时 MLSS 约为 ~ ,沉淀后可达 10 g/l。 ③ 撇水 继续停止进水和曝气,用表面撇水器排水,撇水器为整个系统中的关键设备,撇水器根据事先设定的高低水位由限位开关控制,可用变频马达驱动,有防浮渣装置,使出水通过无渣区经堰板和管道排出。 ④ 闲置 在实际运行中,撇水所需时间小于理论时间,在撇水器返回初始位置三分钟后即开始为闲置阶段,此阶段可充水。 在 CASS 系统中,一般至少设两个池子,以使整个系统能接纳连续 的进水,因此在第一个池子进行沉淀和撇水时,第二个池子中进行充水 /曝气过程,使两个xx 市 xx 污水处理厂及配套管网收集系统一期工程设计项目投标文件 第一篇 工程可行行研究大纲 21 池子交替运行。 为防止进水对沉淀的干扰和出水水质的影响,一般在沉淀和撇水时须停止进水和曝气,在设有四个 CASS 池子的系统中,通过选择各个池子的循环过程可以产生连续的进出水。 对于四个池子的 CASS 工艺,若采用 4 小时循环周期,其循环运行的相关顺序如下: 0 1 2 3 4 小时 充水 /曝气 充水 /曝气 沉淀 撇水 池子 1 沉淀 撇水 充水 /曝气 充水 /曝气 池子 2 撇水 充水 /曝气 充水 /曝气 沉淀 池子 3 充水 /曝气 沉淀 撇水 充水 /曝气 池子 4 其中每一循环周期中,始终有两个池子处于充水 /曝气顺序,另两个池子分别处于沉淀和撇水顺序,沉淀和撇水顺序均需停止充水和曝气,这样的组合可以实现 CASS 系统的连续进出水。 与传统活性污泥法相比, CASS 工艺有下述特点: ① 出水水质好 当污水流入预反应区,使活性污泥在高负荷条件下强化了生物吸附作用,并促进了微生物的增殖,有效地抑制了丝状菌的繁殖。 整个反应池内微生物一直可保持较高浓度,低水位时其 MLSS 常控制在 45g/l 左右,低食料比使处理过程较为稳定彻底。 池内污水的流速为 ~。 即使有一小部分水在滗水阶段后期进入主反应池。 也因经过污泥沉降层的阻挡而改变了运动的方向,不会形成短路。 反应池在沉淀阶段时起沉淀池作用。 由于此阶段已停止曝气,只有进而无出水,沉淀过程处于半静止状态。 其水力负荷为 ~ h,固体表面负荷值为 10~ 15kg/m2 h。 因此污泥沉淀时间充分, 固液分离效率高。 系统通过控制合适的曝气、停气,为硝化细菌和反硝化细菌创造了适宜的反硝化脱氮条件。 此外还利用污泥在厌氧和好氧不同环境中吸收和贮藏磷的能力不xx 市 xx 污水处理厂及配套管网收集系统一期工程设计项目投标文件 第一篇 工程可行行研究大纲 22 同而达到脱磷的目的。 ② 抗冲击负荷能力 除具备 SBR 工艺一般特点外, CASS 反应池兼有推流式和完全混合式活性污泥法的优点。 由于存在基质浓度梯度和溶解氧浓度梯度,所以具有推流性质。 因而其处理效果较好,具有抗冲击负荷的能力,适应水质的变化。 ③ 活性污泥性能好 已有的运行资料表明, CASS 工艺中活性污泥沉降指数 SVI 均小于 150,已建成的处理厂中从未发生污泥膨胀的异常现象。 ④ 投资和占地面积小 CASS 工艺不设初沉池、二沉池、污泥消化池等构筑物。 污泥不需回流,减少了构筑物及管道。 其投资和占地面积大大减少。 ⑤ 能耗低 CASS 技术是一种改进的延时曝气系统,运行时,曝气时间短,氧利用率高,且无回流设备,故其能耗较低。 ⑥ 每座池子都需安装曝气设备、沉淀的滗水器及控制系统,间歇排水,水头损失大,设备的闲置率较高、利用率低,设备投资大,要求自动化程度相当高。 工艺方案比较及推荐方案 从污水处理工程项目建议书的初衷考虑,选择一套适合实情的污水处理工艺,对今后污水处理工程的建设以及正常运行都起到重要的作用。 本着实事求是的态度,从技术经济的角度出发,我们对上述三个工艺进行了详细的论述比较,见表 ,从投资小、技术合理、运行管理、适合本地实情等综合考虑,推荐采用 AAO 法同步脱氮除磷工艺 表 各种污水处理工艺经济技术性指标 xx 市 xx 污水处理厂及配套管网收集系统一期工程设计项目投标文件 第一篇 工程可行行研究大纲 23 深度处理工艺选择 由于本工程要求的出水水质需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一级标准的 A 标准。 常规或强化的二级生化处理工艺 不能或难以稳定地达到此要求,必须进行深度处理,通过深度处理进一步去除二级处理不能完全去除的污染物,以最终满足出水水质要求。 根据《污水再生利用工程设 计规范 ( GB503352020) 》 ,城市污水再生处理宜选用:①直接过滤工艺,②混凝沉淀过滤工艺,③微絮凝过滤工艺。 根据国内污水处理工程的回用中试实验及运行实例,上述三种深度处理工艺都适合于城市污水深度处理。 根据不同的二级处理出水水质及污水深度处理主要去除的指标,可选择上述任何一种深度处理工艺。 当出水水质要求更高时,还可在深度处理工艺中增加新技术,如活性碳吸附工艺、离子交换工艺、膜分离技术、反渗透技术及生物处理工艺等。 直接过滤工艺简单,运行费用低,适用于夏季二级出水水质较好。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