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产30万吨环氧丙烷项目初步设计说明书内容摘要:

了满足场内以外事故的处理,我们设置了消防中心,消防中心在生产区的西侧,与生产区相隔一条场内公路。 其主要内容有:消防车、消防车库及人员宿舍。 消防中心靠近生产区和原料产品储存区,能保证出现以外事故能第一时间赶往事故现场处理应急情况。 ( 4)循环 水站和应急水池 循环水站和应急水池都相对的靠近厂前区,在生产区与厂前区中中间。 这样不仅能满足厂前区人员相对较多用水频繁的需求,同时也不影响生产区用水的需要。 ( 5)维修站 维修站在循环水站与生产区的中间,这样能同时满足场内不用地方的维修需要。 ( 6)空压站 空压站位于生产区的北侧,这里是主导风向的平行侧,这样能保证生产区的生产进行。 ( 7)热电站 考虑我们项目的用电量非常的大,我们自行建设了热电站。 热电站位于厂区的东 年产 300kt/a 环氧丙 烷项目 18 南角落。 因为热电站声污染和固体烟尘污染相对较重。 不宜布置在主导风的上风侧。 并且我们在热电站周 围建设了围墙,进一步阻止污染物的扩散。 厂前区布置 综合楼位于厂区的西北角,四周厂外道路包围,全年主导风向的上风侧,环境条件好,交通 及对外联络方便。 综合楼设计成矩型建筑使之围成一个独立的空间。 综合楼为五层,在入口处抬高, 综合楼建筑物为橘红色,配以白色及米黄色分格带,蓝色玻璃幕墙,形成立面上的变化,整个建筑与绿地、树木融合 , 给人以明快宁静的的气氛。 综合楼采用这样的布置加大了建筑的整体空间形象又在周围高大塔建筑的环境中,作到以小见大,取得均衡的效果。 职工宿舍楼及食堂位于厂区的西南角,与生产 区相隔比较远。 宿舍周围柳荫环绕,而且靠近食堂,为员工提供了舒适、便利的环境。 绿化布置 总厂布局充分考虑到“以人为本”的生产理念,厂区绿化面积达 5460 m2,绿化系数 %。 绿化植物以法桐和铁树为主。 法国梧桐可以在最大程度上吸收空气中的酸性氧化物,能够有效净化空气隔离噪音。 而铁树除了具备净化空气的效果外,植栽于建筑物外围,还有非常好的美观作用。 同时,在生活区内,设有多处花圃,有效美化厂区环境,为职工提供了优雅的生活环境。 在生产区和生活区之间,设计了浓厚的绿化隔离带,防止生 产区的噪音、粉尘等对职工的生活、办公造成影响。 因此,在厂区总平面布局中,结合效益优先和以人为本的理念,在不影响车流、人流、管道布置、交通运输、设备维修、排污和采光的前提下,对厂区进行合理绿化,将生产过程中所带来的污染降至最低,是符合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需要的。 竖向布置 竖向布置和平面布置时工厂布置不可分割的两部分。 平面布置的任务是确定全厂建、构筑物、铁路、道路、码头、装卸站台和工程管道的平面坐标,竖向布 年产 300kt/a 环氧丙 烷项目 19 置的任务则是确定他们的标高。 竖向布置的母的是合理的利用和改造厂区的自然地形,协调厂内外的高程关 系,在满足生产工艺、运输、卫生安全等方面要求的前提下使工厂场地的土方工程量最小,使工厂去的雨水能顺利排除,并不受洪水淹没的威胁。 竖向布置的要求 ( 1) 应满足生产工艺布置和运输、装卸队高程的要求,并为他们创造良好条件。 ( 2) 因地制宜,充分考虑地形及地质因素,合理利用和烦躁地形,使场地的设计标高尽量与自然地形相适应,力求使场地的土石方工程总量为最小,病史整个工厂去和各分区填挖方基本平衡。 ( 3) 要求充分考虑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满足工程地质,水文地质的要求,提出合理的对应措施。 ( 4) 要适应建、构筑物的基础和 管线埋设深度的要求。 ( 5) 场地标高和坡度的确定,应保证场地不收洪水威胁,是雨水能迅速顺利排除,并不受雨水冲刷。 ( 6) 应保证厂内外的出入口,交通线路由合理的衔接,并使厂区场地高程与周围也有合理的衔接关系。 ( 7) 要充分考虑并遵循有关规范。 厂区布置技术指标计算 厂区面积计算 厂区总面积 =500*200=100000( m2) 构建物面积 =控制室 +原料区 +工艺车间 +成品区 +行政楼 +综合楼 +装卸车辆停车场+停车场 +三废处理厂 +应急水池 +配电室 +热电站 +空压站 +装卸平台 +维修站 +消防中心 +循环水 站 +研发室 +宿舍食堂 =59670m2 道路面积 =9945m2 绿化面积 =16906m2 经济技术指标 序号 指标名称 单位 数量 年产 300kt/a 环氧丙 烷项目 20 1 厂区占地面积 m2 99450 2 建筑占地面积 59670 3 绿化面积 16906 4 道路面积 9945 5 道路用地系数 % 6 绿化系数 7 建筑物系数 工厂运输设计 场内外运输方式应根据工厂的货运数量,货运流向,货运性质,货物的单位质量和尺寸,以及工厂所在地区的交通条件等因素选定。 运输条件 新疆隶属西北内陆地区,交通运输方式单一。 工厂年运输量较大,因此我们选择公路运输与铁路运输相结合。 产品先由公路运至铁路站口,再由铁路运输辐射销售地区。 运输量及运输方式 工厂年运输量约为 70 万吨,但是我们的原料由母厂直接提供,氢气也是由液空集团直接运输至项目地,本项目的运输只考虑我们成品的运输。 产量为 30万吨每年,所以运输量约为 33万吨每年。 场区内道路设计要求 运输线路的布置,应符合下列要求: 满足生产、运输、安装、检修、消防及环境卫生的要求,线路短捷,人流、货流组织 合理; 划分功能分区,并与区内主要建筑物轴线平行或垂直,宜呈环形布置,使厂区内、外部运输、装卸、贮存形成一个完整的、连续的运输系统; 年产 300kt/a 环氧丙 烷项目 21 与竖向设计相协调,有利于场地及道路的雨水排除; 与厂外道路连接方便、短捷; 建设工程施工道路应与永久性道路相结合。 厂区内道路设计 本设计中,厂区内道路总体呈网格状布置,并均已其走向进行命名,易于识记和辨认;主干道(东西一路、南北一路)设计宽度为 12米(双向四车道),次干道(东、南、西、北环路)设计宽度为 6 米(双向两车道)。 道路宽度均大于 米,满足消 防车道宽度的要求。 道路采用水泥混凝土路面主要道路宽度 12 m,次要道路宽为 6 m,转弯半径为 12 m ,道路等级为汽 20 级,结构层从上至下依次为: C30 混凝土 25 cm、级配碎石 30 cm。 本设计方案中共设置了两个出入口(西正门、东后门),分别位于主干道东西路两端。 其中,西正门主要服务人流,东后门主要服务物流。 同时,为了满足进出厂货物的计量,在工厂的货流出入口均设置了电子汽车衡。 本设计中,装卸区设置在厂区的东侧,紧邻东门(主要货流运输出入口),同时远离人流较多的道路和可能产生明火 和散发火花的地点。 专用于货物运输车辆的停车场位于装卸台的东侧,卸货后的车辆可以直接停在这片停车场内。 而专属于生产管理区的车辆拥有独立的停车场,紧靠西正门和周围各生产管理部门,交通极为便利。 这样的设计有利于人流与货流的分离。 厂内所有的道路最窄处不小于 ,可允许检修车辆的通行及确保消防车能够迅速地抵达失火地点。 本厂地面全部达到无土化,地面以水泥和柏油两种组成,可以承受最大载重汽车引起的压力,同时利于清洁。 年产 300kt/a 环氧丙 烷项目 22 年产 300kt/a 环氧丙 烷项目 23 第三章 原料催化剂及产品路线 催化剂和原料的采购与运输 原料与催化剂的 主要技术规格 表 15 丙烯技术规格 表 16 双氧水技术规格 项目 指标 % 30% 35% 50% 70% 序号 指标名称 指标 试验方法 优等品 一等品 1 丙烯含量, ≥ %( V/V) GB/T3392 2 烷烃, %( V/V) 余量 余量 GB/T3392 3 乙烯, ≤ ml/m179。 50 100 GB/T3392 4 乙炔, ≤ ml/m179。 2 5 GB/T3395 5 甲基乙炔 +丙二烯烃, ≤ ml/m179。 5 20 GB/T3392 6 氧, ≤ ml/m179。 5 10 GB/T3396 7 一氧化碳, ≤ ml/m179。 2 5 GB/T3394 8 二氧化碳, ≤ ml/m179。 5 10 GB/T3394 9 丁烯 +丁二烯, ≤ ml/m179。 5 20 GB/T3392 10 硫, ≤ ㎎ /㎏ 1 5 GB/T11141 11 水, ≤ ㎎ /㎏ 10 10[185。 ] GB/T37271983 12 甲醇, ≤ ㎎ /㎏ 10 GB/T12701 注 [185。 ]:该指标可由供需双方协调确定 年产 300kt/a 环氧丙 烷项目 24 优等品 合格品 过氧化氢的质量分数 /% 游离酸(以硫酸计)的质量分数 0 0 0 0 不挥发物的质量分数 /% 稳定度 /% GB/T 16162020 表 16氢气技术规格( GBT 36342020) 项目名称 指标 优等品 一等品 合格品 氢气( H2)的体积分数 /10189。 ≥ 氧( O2)的体积分数 ≤ 氮加氩( N2+Ar)的体积分数 ≤ 露点 /℃ ≤ 43 —— —— 游离水 /( ml/40L 瓶) —— 无游离水 ≤ 100 注:管道输送以及其他包装形式的合格工业氢的水分指标由供需双方确定。 表 17 甲醇技术规格( GB 3382020) 项目 指标 优等品 一等品 合格品 色度 /Hazen 单位(铂 钴色号) ≤ 5 10 密度(ρ 20) /g/㎝ 179。 2 沸程( 0℃, ,在 ℃ 65..5℃范围内,包括 ℃177。 ℃) /℃ ≤ 高锰酸钾试验 /min ≥ 50 30 20 年产 300kt/a 环氧丙 烷项目 25 水混溶性试验 通过实验( 1+3) 通过实验( 1+9) —— 水的质量分数 /% —— 酸的质量分数(以 HCHO 计) /% ≤ 或碱的质量分数(以 NH3 计) /%。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