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定资产投资技巧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完整版内容摘要:

案比选,提出推荐方案。 价格预测 产品价格现状及预测 分析产品在国际市场上价格历史演变过程和变化规律,预测在项目计算期内产品价格的变化趋势。 23 分析产品在国内市场上价格历史演变过程和变化规律。 分析产品价格形成机制。 分析与国际市场价格的联动性。 分析与主要原材料价格走势的关联性。 预测在项目计算期内产品价格 的变化趋势。 结合产品市场调查与分析,给出可行性研究报告中产品的销售价格范围。 主要原辅材料、燃料、动力价格现状及预测 分析主要原辅材料、燃料在国际市场上价格历史演变过程和变化规律,预测在项目计算期内国际市场价格的变化趋势。 分析主要原辅材料、燃料、动力在国内市场或地区市场上价格历史演变过程和变化规律。 分析与国际市场价格的联动性。 分析与主要下游产品价格走势的关联性。 预测在项目计算期内国内价格或地区价格的变化趋势。 结合主要原辅材料、燃料、动力的市场供需平衡分析,给出可行性研究报告中原辅材料、燃 料、动力的采购价格范围。 可行性研究报告中采用到厂入库价格,说明主要原辅材料、燃料价格构成及供应方式,包括出厂价、运杂费、贸易费用等。 进口原辅材料和燃料,要说明 FOB 价格、 CIF价格构成、贸易从属费用、国内运杂费用等。 市场风险分析 市场风险分析包括识别风险因素、估计风险程度、提出风险对策。 风险因素的识别 分析技术进步和新技术进展,预测新产品和新替代品投放市场后,对市场产生的影响,一方面影响市场份额,另一方面影响价格,最终导致影响项目目标产品的销售和收益。 分析各种新竞争对手的加入 对市场的影响,市场过于饱和,竞争者的相对优势,将 24 导致项目目标产品的市场占有份额减少。 分析市场竞争的程度,市场出现恶性竞争或出现垄断竞争对市场的影响。 出现产出品买方垄断,产品价格急剧下降,出现投入品卖方垄断,使得产品成本大幅上升。 最终导致项目预期收益减少。 分析国内外政治经济以及政策条件的稳定性,政治动荡、经济波动、政策多变,将引起市场激烈震荡,导致产品销售和投入品供应不稳定或中断,影响项目的预期收益。 风险程度估计 估计各风险因素对项目的影响程度,判定风险等级,确定项目的主要风险因素。 风险程 度估计可以定性描述,也可以定量计算,要结合项目具体情况确定。 风险对策与反馈 研究风险对策,提出针对性的风险规避对策,避免市场风险的发生或将风险损失降低到最小程度。 将信息反馈到有关专业人员或投资者,指导改进项目方案、完善营销策略、落实有关对策,促使项目成功。 3 建设规模和产品方案 建设规模和产品方案 建设规模也称生产规模,根据市场预测与产品竞争力、资源配置与保证程度、建设条件与运输条件、合理的经济规模、技术设备满足程度与水平、筹资能力、环境保护以及产业政策等提出生产规模。 对于生产 规模的不同方案,进行方案比选。 明确各生产装置的规模,包括中间产品生产装置规模。 不同方案的建设规模需列表。 见表。 表 方案建设规模 序 号 装置名称 产品名称 建设规模 年操作时 备 注 25 1 2 3 „„ 论述确定产品方案的依据,提出不同方案主要产品、副产品的规格、数量和质量指标。 对单位产品生产能力投资,投资效益,在进行方案比选的基础上,提出推荐方案并简述推荐产品方案的理由。 分别列出不同方案主要产品的规格和数量。 见表。 建设规模和各装置的规模以年生产能力和日计。 表 方案主要产品的规格和数量 序 号 产品名称 规格(执行的质量标准号) 数 量 备 注 1 2 3 „„ 技术改造项目特点 改、扩建和技术改造项目要描述企业目前规模和配套条件,结合企业现状对产品方案和生产规模作方案比较,进行优选。 对改造前后的生产规模和产品方案列表对比。 见表 ;表。 表 方案改造前后装置能力变化 序 号 装置名称 改造前能力 改造后能力 新增能力 备 注 26 1 2 3 „„ 表 方案改造前后主要产品的数量变化 序号 产品名称 改造前质量指标 改造后质量指标 改造前数量 改造后数量 新增数量 备注 1 2 3 „„ 4 工艺技术方案 技术、设备是项目主体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项目的技术和工艺水平,决定项目是否经济合理的重要基础。 技术 方案选择要具有先进性、适用性、可靠性、安全性及经济合理性。 对于由多套工艺装置组成的大型联合装置,需要按工艺装置分册详细叙述的,在本章可只对各工艺装置进行综合简要介绍。 各工艺装置分册的编制,按照本章内容要求。 对于改、扩建和技术改造项目,要叙述原有工艺技术状况,说明项目建设与原有装置的关系,结合改造具体情况编制本章内容。 若有设备利旧问题,应列明利用原有设备清单,说明使用年限,表明设备原值和净值,并提出由于利旧节省的投资额度。 27 要重视工艺技术方案的比选,工艺技术方案的选择与确定要在多方案比选的基础上进行。 引进 技术必须货比三家,要参考国内外同类技术设备的成交价格,分析历史成交价格和相关技术设备成交价格。 要重视软件的引进,注意引进软件的费用和使用条件,了解国际惯例。 工艺技术方案的选择 原料路线确定的原则和依据 简述国内外不同工艺的原料路线,包括现状、特点、发展变化趋势及前景等。 经综合比选,提出推荐的原料路线。 国内、外工艺技术概况 国外工艺技术概况 介绍国外技术现状、特点和主要技术经济指标、所建装置数量、技术覆盖率、发展变化趋势及前景等。 国际最先进技术特点介 绍。 国内工艺技术概况 介绍国内技术现状、特点和主要技术经济指标、所建装置数量、技术覆盖率、发展变化趋势及前景等。 国内最先进技术特点介绍,与国际先进技术比较。 工艺技术方案的比较和选择 对不同工艺技术从来源、产品质量、主要技术参数、消耗、投资及成本等方面进行对比,评价其技术的先进性、可靠性、适用性、安全性及经济合理性并列表。 见表。 在综合比选的基础上提出推荐技术路线,简述推荐的理由。 表 工艺技术方案对比 序号 指 标 单 位 方案一 方案二 备 注 28 1 技术来源 2 产品质量 3 主要技术参数 „„ 4 主要原料单耗 „„ 5 主要动力单耗 新鲜水 循环水 电 蒸汽 燃料 „„ 6 装置投资 装置 A 装置 B „„ 7 单位成本 29 产品 A 产品 B „„ 初步评价 工艺技术描述 简述推荐技术的工艺流程,介绍其特点,分析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 将技术评价列表。 见表。 表 推荐工艺技术综合评价 序号 项 目 评 价 1 技术先进性 2 技术适用性 3 技术可靠性 4 技术安全性 5 技术成本的合理性 6 技术进展前景 7 单位产品技术 投资水平 8 单位产品投资 30 9 产品质量水平 10 产品质量提高前景 11 技术对产品质量保证程度 12 技术对原料的适应程度 13 工艺流程的合理性 14 工艺符合清洁生产的程度 15 工艺技术的可得性 16 工艺技术能耗水平 17 工艺技术与自然条件的适合性 18 生产成本水平 19 产品竞争力 20 降低成本的可能性 21 其他 22 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方向 „„ 若引进国外技术和进口设备,需说明引进方式、引进和进口的范围、内容及理 由。 提出对可能引进技术的初步意见和建议。 注意进口设备必须有适量的备品备件。 工艺流程和消耗定额 31 工艺流程概述 装置规模和年操作时数 确定装置规模和年操作时数,当生产不同规格产品对装置生产规模有影响时,应按产品规格分别列出并给出最可能的产品方案下的装置规模和对应的年操作时数,或者按照行业习惯,给出代表性的产品或折算成某一产品的规模。 装置组成 装置组成包括生产单元(或工序)和为生产装置直接服务的辅助生产单元等。 大型联合装置按照不同产品生产装置列出,每 套装置根据工艺特点,按照工序列出装置组成。 独立单元生产装置,根据工艺特点,按照工序列出装置组成。 原材料、辅助材料、燃料和动力 对主要原料、辅助材料、燃料和动力的使用,要说明执行的质量标准。 并列出项目所需的主要原料、辅助材料、燃料和动力的数量以及规格(性质)。 见表 和表。 表 主要原材料、辅助材料、燃料和动力用量 序 号 名 称 单 位 数 量 来 源 备 注 1 2 3 „„ 表 原材料、辅助材料、燃料和动力规格、性质 序 号 指标名称 单 位 指标数值 备 注 32 1 2 3 „„ 产品、副产品及主要的中间产品 说明产品、副产品及主要的中间产品执行的质量标准。 列出项目产品、副产品的数量和性质(规格)。 见表 和表。 对重要的中间产品,列出其数量和性质(规格)。 表 产品、副产品及主要的中间产品数量 序 号 名 称 单 位 数 量 备 注 1 2 3 „„ 表 产品规格、性质 序 号 指标名称 单 位 指标数值 备 注 1 2 3 „„ 33 工艺流程说明 简述主要工艺过程、操作参数和关键的控制方案。 分装置画出工艺流程图。 物料平衡说明 简述进出装置的物料平衡,大型联合装置要说明各装置间的物料互换关系。 一般可以列表或用物料平衡图表示。 物料平衡图要根据具体项目情况画 出。 物料平衡表格式见表。 表 物料平衡 序 号 装置名称 ` 进 装 置 出 装 置 物料名称 数 量 物料名称 数 量 1 2 „„ 改、扩建和技术改造项目,要说明原装置物料平衡情况,并根据工艺流程,叙述改造后(有项目)、无项目和增量的物料情况。 工艺消耗定额 简述各装置消耗定额,对主要产品列出其消耗定额。 见表 和表。 在表中可以列出国内外先进水平消耗量(定额),简要说明与项目对比情况。 表 装置消耗量 序 号 名 称 规 格 单 位 小时耗量 年耗量 备 注 1 原材料及辅助 34 材料 „„ 2 燃料及动力 „„ „„ 3 副产品 „„ 注:表明该装置产品数量与规模。 表 产品消耗定额 序号 名 称 规 格 单 位 消耗定额 备 注 35 1 原材料及辅助材料 „„ 2 燃料及动力 „„ 3 副产品 „„ 主要设备选择 设备方案比选 简述关键设备选择的依据,主要设备应满足项目投产后生产要求,主要设备与辅助设备相互配套,设备质量可靠,符合国家技术标准,力求经济合理。 结合工艺技术方案进行关键设备方案比选,考察成熟可靠、安全实用、投资造价、运行费用等因素,确定 36 关键设备选型。 大型超限。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