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交通站场枢纽站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内容摘要:

场站首末站、换乘枢纽站同城市改建、新建小区、大型交通设施同步进行规划建设。 新建的停车场、首末站、换成枢纽站位置尽可能选择靠近道路的地点,以便于车辆组织出行, 减少对城市交通干道的干扰。 停车场的布局考虑以下三种模式: 模式一:高度集中的模式。 在城区范围内布置 12 个大型的停车场服务整个城区公交车辆的停靠。 模式二:分散服务模式。 停车场服务小范围区域内车辆的停靠,形成均匀分布形态,以减少车辆空驶里程。 这即是通过增加停车场数量来解决运营车辆夜间停车问题。 模式三:复合分散模式。 停车场的建设分为两个层次,对于现有的停车站场,主要通过挖潜改造,增加车辆停放能力,而已建成的首末站停放的车辆及新增车辆由外围新建的大型停车场解决。 综合分析上述三种模式,模式一高度集中,有一定 优点,但没有与已建成站场设施衔接,实施起来难度较大,模式二充分考虑了与已建成场站的衔接但没有因时而变,在中心城区解决相当大的停车面积存在很多困难;模式三首先解决了与已建成站场很好的衔接,在现有站场充分发挥作用的同时,在外围新建大型停 24 车场来解决新增和调整的运营车辆问题。 通过停车场规模的扩大,可以带来车辆使用效率的提高,而且,随着调度水平的提高,也使得停车场规模的扩大成为可能。 为此,本项目拟选择模式三作为停车场空间布局的模式。 场站用地指标 建设标准( 96)按照建筑用地、停车区和回车道用地分级分类计算:要 求超过 600 辆标车规模时,每标车按照 200M2 控制。 计算的幅度在每标车 186—210 M2,对于停车区和回车道用地可分项按停车比例计算。 《 城市公共交通站、场、厂设计规范 》 ( CJJ15— 87)规定在用地紧张的城市综合用地控制在每标车 200 M2。 但场站用地合计为每标车 440— 450M2,(其中:首末站(枢纽站) 90— 100、停车场 150、保养场 200 M2/标车),主要在于分项用地重复考虑停车用地。 结合 ******用地实际和规范要求,本项目场站建设用地指标按照:首末站、枢纽站建筑用地面积按照 17 M2/标 车,停车场建筑用地面积 30 M2/标车,回车道面积按照 13 M2/标车,停车坪面积按照 80M2/标车,合计 193 M2/标车。 公交站场设施规划设计方案 用地需求 根据公交线网规划及公交车辆发展预测,到 2020 年公交车辆将达到 660 辆,拟规划公交站场 4 处、枢纽站 3 处,停车场 1 处, 25 其中:场站中心站、黄河路站、中原路站、绿城路各占地 50 亩,枢纽大庆站、中心站、总站站各占地 5 亩,停车场占地 30 亩。 规划设计方案 拟建地点选择 拟建场站中心站位于站前路与开州路交叉口的西南角,黄河路站 位于黄河路与老东环路交叉口西北角,中原路站位于中原路与西环路交叉口东北角,绿城路站位于京开路与绿城路交叉口西北角。 拟建枢纽站大庆站位于大庆路与中原路交叉口西南角,中心站位于胜利路与京开路交叉口西北角,总站位于大庆路与胜利路交叉口西南角。 停车场位于胜利路与盘锦路交叉口西南角。 总平面布置 场站根据用地位置布置如下:大门入口处建设办公宿舍楼,在办公宿舍楼场地对过建设职工食堂、仓库,后侧建设维修车间,旁边建设配电室,后部建设停车场。 枢纽站布置如下:大门入口处建设调度室一座,旁边建设厕所和配电室,后部建设 停车场。 停车场入口处建设调度室,旁边建设厕所和配电室,后部建设停车场。 土建工程 建筑物的类型、结构、特点和建筑面积详见下表: 26 主要建筑物一览表 序号 名称 占地面积 ( m2) 建筑面积 ( m2) 单价 (元 /m2) 造价 (万元) 结构 备注 公交场站 1 办公楼 1320 2640 1000 264 框架 4 座 2 维修车间 800 800 900 72 框架 4 座 3 职工宿舍 1600 3200 900 288 框架 4 座 4 职工食堂 2400 2400 1200 288 框架 4 座 5 公厕 600 600 1200 72 砖混 4 座 6 仓库 1600 1600 900 144 框架 4 座 7 大门 40000 32 砖混 8 座 8 硬化停车场 33320 33320 110 4 处 9 简易停车场 77720 77720 30 4 处 10 变配电室 240 240 900 砖混 4 座 11 围墙 2880 2880 220 12 绿化 20200 20200 40 80 13 配套费 33335 33335 30 100 枢纽站 14 调度室 360 360 900 框架 3 座 15 厕所 90 90 1200 3 座 16 配电室 120 120 900 砖混 3 座 17 硬化停车场 9600 9600 110 3 处 27 停车场 18 调度室 120 120 900 框架 19 厕所 90 90 1200 20 配电室 90 90 900 砖混 21 硬化停 车场 5400 5400 110 22 简易停车场 12600 12600 45 设备购置 根据项目规划设计方案并结合当地实际,该项目需购置 主要设备的规格型号、价格等内容详见下表。 主要设备一览表 单位:万元 设备名称 型 号 单 位 台 数 单 价 金 额 网络互联设备 套 36 变配电及配套 S950KVA 套 8 28 计算机调度 套 1 16 16 空调 台套 32 柴油发电机组 2020Kw 套 8 36 环保设施 套 8 20 高压进线 千米 8 3 24 照明灯具 套 80 8 合计 给水工程 28 用水量及水质、水压要求 ①用水量估算 根据《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 GB1588 估算,各用水单位用水量估算见下表: 项目用水量估算表 序号 用水项目 平均用水量 (立方米 /天) 最大小时用水量(立方米 /时) 备注 1 公交场站 90 15 2 枢纽站 12 2 3 绿化 40 5 4 停车场 40 5 5 其它 10 2 合计 192 29 ②水质、水压 本项目各种用水均为城市自来水,水质标准应符合《国家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GB57492020)的要求。 各用水点供水管道进水口处压力应不小于。 水源工程 项目用水由 ******自来水公司供应,就近从主干供水管网引接,配套建设供水管网,可以满足生产、生活等用水的要求。 管道连接 在项目区内,办公楼及职工食堂、职工宿舍的管道直接接干 29 管,再分支 ,环网布置。 消防 ①根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500162020),项目火灾按同一时间内一次火灾概率计算,设计固定式消防栓。 A:室外消防栓用水量 25L/S,建筑面积 1000 m330000 m3,根据防火级别及要求,行政管理房、武警营房等按二级耐火等级设置,其它用房按三级耐火等级。 B:室内消防栓用水量 10L/S。 新建供水设施可满足消防要求。 ②灭火器 根据《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 GB501402020),在办公楼、职工宿舍、职工食堂、仓库等处等处设置一定数量的便携式泡沫灭水 器,并指定专人作兼职消防员,定期检查消防器材,并进行消防宣传。 排水 排水量估算 由于绿地用水基本不外排,因此估算项目排水量为:每日 104立方米。 排水系统 区内污水排放主要为生活污水,拟建设污水管网,将污水经常规处理后排放至市政排水管网,可满足排水要求。 建筑物内楼房卫生间设管道井,卫生间污水管下设有隔板, 30 以保证安全。 雨水:雨水采用地面散流方式自然排放至市政雨水管网。 供电 供电设计依据 根据《供电系统设计规范》( GB5005295)和《 10KVA 及以下变电所设计规范》( GB5005394)等现行电气设计规范及工艺、暖通等专业提供的用电资料及防雷接地等进行设计。 用电负荷 项目中公交站场设备及照明装机容量估算为 ,其中备用负荷 ,计算有功功率为 ,功率因数补偿到 以上;枢纽站设备及照明装机容量估算为 ,其中备用负荷 ,计算有功功率为 ,功率因数补偿到 以上;停车场设备及照明装机容量估算为 ,其中备用负荷 ,计算有功功率为 ,功率因 数补偿到 以上; 负荷等级 根据项目用电需求状况,项目用电负荷等级 II 级,供电参数为 380/220V, 50HZ,三相四线制。 供电电源 本项目用电就近从市政主干道路 10 千伏高压电源线引接,10KV 电源线采用直埋电缆引入,可以满足要求。 供电方案及供电系统选择 31 本工程在每个场站、停车场、枢纽站均设计 10/变配电室一座,其中场站和停车场变压器容量 50Kva、枢纽站变压器容量为 20Kva,可以满足项目的用电需求。 电力变压器选用 S9 型产品,该产品是国家推 荐的节能型产品。 高压配电柜选用五防式( G1ACF),低压配电屏选用 PGCJ2型,低压电容器屏选用与低压配电屏配套的 PCJ1 型。 动力供电线路由配电室向各用电设备及用电点以放射状方式供电。 关键设备及设施采用专线供应,以保证其运行所需的电压稳定,用电有保证。 接地防雷及地震设防 接地防雷 配电室高压侧设避雷专柜,以保证项目运行安全。 在配电室设计五防式人工接地装置,接地电阻不大于 4 欧姆,各用电点重复接地电阻不大于 10 欧姆。 地震设防 根据现行的“中国地震裂度区域图( 1999)”显示 ,本项目区所在地地震裂度为 7 度,建筑抗震设计按国家要求,项目建筑抗震设计按 8 度地震区设防。 第七章 环境保护、劳动安全与节能 32 环境保护 依据 “关于《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办法》 ”( 86) 国环字 003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 《水土保护工作条例》(国务院颁布); 项目施工及运营对环境的影响 施工期的环境影响 填、挖处的植被破坏和水 土流失,传染性疾病公害,简陋住房带来的公害,有害材料的逸漏,逸出的气污染物(包括粉尘),噪声与振动。 营运期的环境影响 噪声与振动,大气污染,不断的水土流失,路面径流的污染,营运有害物的汽车发生事故,造成有害物遗漏的污染。 项目施工及营业对环境影响分析表 33 阶段 种类 来源 主要组成 排放位置 污染程度 特点 建 设 期 噪声 运输、施工机械 施工路段 严重 间断性 大气 运输、施工机械 TSP 施工便道、施工路段 扬尘严重 线污染 配料 TSP、 NOX、Bap、沥青烟 搅拌站 点污 染 废水 施工人员生活配水、构造物施工 BOD5 、COD、 SS、油 施工营地搅拌站、施工场地 点污染 固体废物 生活垃圾、公路废方运输散落 施工营地配取站场挖方路段运输路段 运 营 期 噪声 车辆行驶 公路沿线 持续性 大气 尾气 CO、 NOX、HC、 WOX 道路沿线 CO 、 NOX较严重 线污染 废水 路面雨水径流 Pb、油类 道路沿线 轻微 线污染 固体废物 运输散落、生活废弃物 有害物质事故 运输有害物、汽车发生事故 气、液、固 事故发生点 严重 不确定 环境保护措施 根据各个阶段的不同污染特征,采用相应的措施进行环境保护。 施工期的环保措施和建议 ( 1)施工噪声是短期行为,主要是夜间干扰当地居民的休息,当距施工场地 50 米范围内有集中大片居民区时,建议夜间停止该路段的机械施工。 ( 2)石灰土拌和时应尽量采取集中拌合方式,集中拌合的搅拌机应有二级除尘装置,灰土搅拌站设置在风向 200 米范围内无大片居民区、学校和医院等敏感区域的地方,采取路拌方式时必须选用带有密闭罩的路拌机。 设置水泥搅拌站应选择在 200 米范 34 围内无集中大片居民或对噪声敏感建筑的地方。 料 场应距居民区有一定距离,并加以遮盖。 在运输易飞扬物时,应采取封闭或遮盖措施,防止沿路抛撒。 ( 3)在施工中为确保路面泾流对路基冲。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