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和畜牧可行性研究报告内容摘要:

性季风显著,四季分明。 春季干旱多风,雨量多集中于夏季;秋季天高云淡,昼暖夜凉;冬季寒冷,干燥少雪。 多年平均降水量 米,平均气温 ℃ ,极端最低气温 ℃,极 端最高气温 26 ℃,全年以东北偏北风与西北偏北风为主导风向。 ( 3)地形、地势 滦县地势北高南低,沙河以西及白龙河、横河以东为山丘区,面积 平方公里,其中山丘面积为 平方公里,占全县面积的 22%, 主要山脉有罗家岭、青龙山、魏峰山、风山、横山等。 境内最高峰城山 峰海拔高程 米,一般山丘海拔高程 200— 30 米之间。 中部平原区 面积 平方公里,占全县总面积的 %,京山铁路以北 ,地面高程在海拔 50米以上,局部有山丘出露,地势较为平坦,京山铁路以南地面 高程一般在 30— 50米,由于受风沙影响及河流切割,沙丘沟谷出现较多。 ( 4).水利情况 滦县地下水资源充足,其补给主要靠大气降水入渗,因河床切割较深,产生的地下水大部分汇入河道,地表水主要是滦河,滦河水量丰富,常年有水,汛期最大流量可达 万立方米 /秒,是县内最大河流。 ( 5).地质条件 滦县地区地层古老,地质复杂,土壤以淋溶褐土、风沙土、草甸褐土、生草棕壤为主。 地基承载力 15t /m2 以上,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 构(建)筑物抗震按 8度设防。 ( 6)矿产资源 滦县的强项和优势就是矿产资源丰富,铁矿是滦县一大 27 资源优势 ,其大小产地达十四处;滦县石灰岩矿产资源也很丰富,现已探明总储量为 亿吨。 其中制碱灰岩 5000 多万吨,主要分布为西灰山石灰岩矿、杨柳庄石灰岩矿、雷庄石灰岩矿;滦县石英砂岩和石英的储量也相当丰富,石英矿总储量达 6000 万吨。 据地质部门勘探,石英砂岩的化学成分二氧化硅的含量均能满足玻璃工业的技术要求,可以生产特种工业玻璃,工业技术玻璃。 此外,我县还有青龙山花岗岩矿山。 以及长石矿、油磨石、大理石等矿产资源 历史沿革 滦县于辽代天赞二年建州,古称滦州。 其间历经元、明、清各代,隶属过不同的地区,其辖区也不断改 变。 民国二年改为县,始称滦县,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行政区域多次变动。 1948 年 11 月 29 日,县城解放。 1949 年 3月 26 日,滦西县并入滦县; 1954 年 6月,滦南县并入滦县。 1958 年 11月 21 日,滦县划入唐山市为滦州区, 1959 年 6月 23 日,复建滦县。 1983 年,实行市管县制,滦县遂隶属于唐山市至今。 社会经济概况 近年来,在县委的正确领导下,团结依靠全县人民,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以“全面加速、奋力赶超”为主基调,按照“两带隆起、三点联动、两翼齐飞、全面崛起”的战略部署,开拓创新,真抓实干,全县呈 现出经济快速发展、社会全面进步、人民幸福感不断增强的良好局面。 全年完成地 28 区生产总值 146 亿元,比上年增长 18%;完成全部财政收入,其中县级一般预算收入 亿元,比上年分别增长 %和 26%;完成固定资产投资 62 亿元,比上年增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 10934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 5528元,比上年分别增长 23%和 12%。 项目建设地 茨榆坨 镇位于滦县西 南 部, 东邻小马庄镇,南与滦南县青坨营镇接壤,西、北毗邻唐山市古冶区。 1996年 3 月,原塔坨乡与原茨榆坨镇合并成立茨榆坨镇,政 府驻地茨榆坨中街。 到 2020 年底,辖区面积 69 平方公里,辖 28个行政村,人口 ,耕地 58578亩。 地势北高南低,较为平坦,土壤为草甸褐土,有沙化现象。 境内河流有岳家河和沙河。 经济以农业为主,主要粮食作物有小麦、玉米,其余为花生、大豆等经济作物。 改革开放以来,不断加大对农业的投入,农业生产条件有了很大改善,粮油产量有了很大提高。 2020年,粮食种植面积 45202亩,单产 374公斤,总产 16911吨;油料种植面积 20200亩,单产 213公斤,总产 4260吨;瓜果面积 1520亩,单产 3223公斤 ,总产 4898吨;蔬菜面积 14280亩,单产 3550公斤,总产 50691吨。 林地面积达到 5694亩,花卉大棚 80个,食用菌 30万棒,果园 500亩。 该镇 把 养殖业作为四大支柱产业之一重点发展 , 畜牧业发展较快,奶牛存栏量 7300头,建成养殖小区 21个,挤奶大厅 4个。 29 项目实施的配套设施完善 ( 1)供水 : 本项目供水由 公司院 区内自有水井供水。 ( 2)供电 : 本项目 原有变压器 可以满足项目用电需要。 ( 3)供暖 : 本项目牛舍、饲料加工厂等不需供暖;办公室、兽医室、化验室、宿舍等供暖,由配套沼气工程产生的沼气经燃气 锅炉供暖。 ( 4)道路交通:项目旧址原有道路可以满足本项目使用需求。 ( 5)排水:本项目 新增 生产用水 15000 吨 /年 ,污水 全部排入沼气池,所产生的沼液 全部 用于周围农田灌溉、施肥 ,雨水汇集后排入附近排水沟。 项目场地附近没有水源地、自然保护区、文物景观及其它环境敏感点,施工过程中不会对环境产生危害。 场区地基土的类型为中软场地土,类别 为Ⅱ 类,符合地基土质要求,不会由于项目建设实施而引起土质灾害问题。 项目与当地环境的互适性分析 随着农村经济发展,农民对奶牛养殖业的积极性不断提高 ,传统的一家一户生产方式已经难以满足市场需求,规模化奶牛养殖基地基地的建设势在必行。 该建设项目是利用先进的饲养技术,以农作物秸秆等废弃物为主要饲料,同时配套建设大型沼气工程,对养殖场粪 30 便进行废物利用,生产出的沼气作为厂区和周边农户生活用气。 将为当地居民生产方式的转变提供借鉴。 既是农村经济发展的迫切需要,又是节能减排、保护环境、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需要。 对当地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 项目建设减少了养殖业“三废”产生量,改善了周边地区环境。 该项目的实施,做到资源的开发利用与生态环境保护并重,走 新形势下经济、社会和环境协调发展的道路。 31 第五章 总平面布置与公用工程 总平面布置 ( 1)分区明确, 符合生产 流程,并留有发展余地。 ( 2)运输线路顺畅、便捷,无交叉,无迁回。 ( 3)布置紧凑,使工艺管线布置简洁,为节约材料、减少能耗、节约用地创造有利条件。 ( 4)配置合理,确保 卫生防疫和 消防安全。 ( 5) 充分利用场地、气候等自然条件,并满足日照通风、卫生等节能的要求,创造良好的生产环境。 本项目总平面布置主要有 钢结构牛舍 、 成母 牛舍 、 产房 、犊牛舍、病牛隔离间、机械化挤奶厅、饲料加工厂、配种室、办公室、 兽医室、化验室、宿舍、 院内 道路等组成。 在满足生产 要求 的前提下,公司划分为生产区、办公区两部分。 公用辅助工程 本项目牛舍 、饲料加工厂等 不需供暖;办公室、兽医室、化验室、宿舍等供暖,由配套沼气工程产生的沼气经燃气锅炉供暖。 32 ( 1)给水 该项目年新 增用水量 4000吨, 公司内原建深水井一眼,出水量为 50 立方米 /小时,可以满足项目建成后生产用水和消防用水的要求。 ( 2)排水 排水系统采取清污分 流综合治理方案。 生产用水循环使用不外排,生活污水用于路面喷洒和绿化不外排,雨水经汇集后排入厂区外排水沟。 本项目预计年用电量 万度, 本项目原有变压器可以满足项目用电需要。 在建筑物易受雷击的部位装设避雷带作为防雷接闪装置,并把突出屋面的风管放散管、扶梯等金属物体与避雷带妥善连接。 项目消防重点为饲料仓库、沼气储气罐。 沼气是可燃气体,与适量空气混合,遇明火便会发生爆炸,因此,仓库、厌氧消化器、贮气柜、沼气净化室等场所严禁明火。 并采用高压消防系统,按《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 规范》 的规定,设置有火灾自动报警装置。 设消防蓄水池一座,水池容积 108立方米(消防用水 15L/s,延续时间 2h),并设有补水设施, 33 保证使用后的补给恢复时间小于 48 小时; 各建筑物设给水环状管网。 本工程配有消防水路及消防栓各一个,以供消防配用。 同时备齐 CO2 灭火器和干粉灭火器材,并由专人负责,定时检查,确保安全。 仓库、厌氧消化器、贮气柜、沼气净化室等设施必须设有避雷装置,并每年测试一次,保证接地良好。 电防火设备用干粉灭火器备用。 办公楼等公用设施按《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 的规定,设置有火灾自动报警 装置。 室内消防、生活用水管网合一,每间房设一个消防开关。 该项目利用原有通讯设备。 、通风 ( 1)采暖 厂区冬季供热利用沼气为动力,采用燃气锅炉供暖,附属工程采用散热器采暖系统。 ( 2)通风 牛舍 通风采用屋顶风机换气方式。 为美化和改善 院内 环境,在道路两旁种植行道树、绿篱等。 在生产和办公设施周围重点绿化,充分利用 院 内零散地段种植花草,使绿化用地率达到 10%。 34 土建工程 该项目土建工程严格执行国家现行建筑与结构规程的规范。 在满足工艺上的技术要求基础上,充分考虑职工劳动保护。 为工人创造安全舒适的工作环境,以提高生产效率。 并接合当地的具体情况,尽可能利用当地材料,力求建筑物的安全适用、经济、美观。 该项目 牛舍 及库房采用 钢 结构,轻体小型砌块为添充墙体,屋面为轻钢彩钢瓦。 办公室、兽医室、化验室、宿舍等采用砖混结构。 安全疏散距离及防火区面积(防火墙设置)等均满足《建筑设施防火规范》( GBJ168)要求。 本项目拟建设高标准牛舍 10栋,建筑面积 18000平方米;饲喂棚 1250 平方米;饲料间 720 平方米;病牛隔离舍 200 平方米;双坑道挤奶大厅一座, 450 平方米;购买四套制冷设备及挤奶设备;解放运输车辆两台; 12 吨运输罐两个。 兽医室、消毒室 50 平方米,化验室 30 平方米;办公室、宿舍等 480平方米;建青储池 1个,草料库 1个,建 500 立方米青贮池 2座;建 20 立方米啤酒糟池 2座;铺设污水排放管道 1200 米;铺设电线 1000米;路面硬化 12020米。 35 第六章 生产方案及设备选型分析 ( 1)根据饲养工艺和建筑物功能不同,场区分为生活区、管理 区、生产区、粪便污水处理区、病畜管理区。 ( 2)新增主要设备要满足企业不断发展和扩张的需要。 生产方案 首先选择优种母牛进场进行隔离检疫, 15 天后进入饲养区进行饲养,育成牛进入待配舍进行人工授精,转到孕育牛舍, 产后母牛进入产奶阶段 ;母犊牛一部分转回到牛群饲养成为新的待育母牛,另一部分分散到联盟农户去饲养,然后回收犊牛。 奶牛养殖工艺流程图示 购入青年孕母 待产房 产房 断奶牛舍 挤奶厅 泌乳母牛 干奶母牛 配种牛舍 育成母牛 主要设备的选型 36 根据项目生产工艺要求,结合公司实际情况 , 本项目拟充分利用企业原有生产技术装备,新购置设备如下:见表 61 表 61 名称 规模 /型号 数量 产地 饮水器 非标 70 套 自制 饲料粉碎机 2 台 河北 TMR 发料机 TMR 1 套 河北 储奶罐 CS 3T 4 个 天津 直冷式挤奶缸 6 套 进口 烘干炉 1 台 自制 沼气混料池 1 座 500m179。 ,其余均为 100m179。 11 座 河北农业大学提供设备和技术,并负责安装 圆盘机 2 台 包装机 4 台 37 第七章 项目建设目标 建设总体目标 本项目依据 《全国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 2020—2020年)、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以建立规模化奶牛生产基地,促进奶牛产业化经营水平,开展奶牛改良应用示范为目的,提高农作物秸秆循环利用、改善畜牧业生 产结构、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农民增产增收。 技术经济目标 本项目建成后,年可养殖良种奶牛 3000 头,奶牛平均获利 2500 元,按 60%产奶计算,每年可实现销售利润 450 万元。 社会及环境效益目标 社会效益: 1)充分发挥养殖基地作用, 扩大饲养规模和饲养水平 项目实施后 ,按照规模化、标准化、集约化的要求,引导广大农户由兼营兼业和小规模分散养殖逐步向专业化经营、适度规模饲养方向转变,不断扩大养殖规模,带动一方农民致富。 同时,按照营养平衡原理,开发和推广科学、经济、实用的饲料配方,提高饲料的配合化、全 价化水平,为提高养殖效益和饲料利用率创造条件。 项目的建设具有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