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xx04石马3、4号路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内容摘要:

) 项目的建设是集约城 镇 建设用地,满足城 镇 发展的需要 近几年来,随着绵阳市经济 的快速发展,随着绵阳 建 设 四川省副中心的城市发展战略 、“百万人口大城市”规划战略的实施,城市化进程将进一步加快,经济发展带来的机会,优美的人居环境,将吸引大量区县人口和市外人口进入城市就业、居家。 经济发展与市民对住宅、城市基础设施等建设需求将不断增长,对绵阳城市土地资源需求也随之不断增大。 石马镇地处绵阳城北, 成绵广高速公路在石马北部自西向东横穿镇域,并在镇区东北部设有出入口,宝成铁路复线四级货站石马火车站设在镇区, 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绵阳市游仙区石马 镇 4 号路 灾后恢复重建项目 的落实,一方面改善当地居民生活环 境条件,为当地第二章 项目提出的背景及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6 安置区居民提供配套齐全、环境良好的居住环境;另一方面加提高现有土地使用率。 绵阳市游仙区石马 镇 4 号路 灾后恢复重建项目 建成后,将使游仙区石马工业集中发展区 的地块价值进一步提升,充分发挥 石马镇建设用地的价值,有利于 石马镇 建设资金的筹集,促进 该镇 建设良性循环,有利于绵阳市经济发展规划的实施,促进全社会、经济、环境全面协调和谐发展。 3) 项目建设 是 大地震后,灾区人民重建美好家园的需要 汶川地震给绵阳造成的经济损失是比较严重的,同时地震所带来的潜在影响更是极其深远的。 绵阳作为四川省第二大城 市,也是四川重要的工业及科技城市,重要的科研、经济、交通中心、是国家重要的科研基地之一,受地震的影响,许多基础设施受到严重的破坏,本项目的实施不仅可以恢复完善受到破坏的市政基础设施,更为绵阳人民的灾后恢复重建带来巨大的信心和力量。 本项目是绵阳市 游仙区 重要的灾后恢复重建项目。 本项目的实施是恢复、完善和提升灾后城市市政基础设施的重要部分;是构建和重塑灾区人民生活信心的需要;也是大灾难后,体现党和政府对灾区人民切实关怀,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需要。 综上所述: 绵阳市游仙区石马 镇 4 号路 灾后恢复重建项目 ,其实施对促第二章 项目提出的背景及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7 进 游仙区石马镇的经济发展 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对整个绵阳经济灾后复苏,度过金融寒冬都有一定贡献。 同时,本项目也是符合绵阳城市总体规划、 绵阳市游仙区石马镇总体规划的 ,无论是从居住、交通,还是从改善城 镇 环境,拓展和推动城 镇 建设等方面都起到重大作用。 因而本项目的建设是非常必要的。 第三章 承办单位的基本情况 8 第三章 承办单位的基本情况 主管 单位基本情况 “ ” 特大 地震给 绵阳市游仙区石马镇造成了重大损失,公用基础设施遭到很大破坏, 尤其是镇区交通道路损害严重, 城建交通地震灾害直接经济损失 万元 , 让交通条件变得更 加困难,就 为了确保石马镇辖区内灾后重建运输工作的顺利进行, 促进石马镇经济的持续发展,提高镇区的土地利用率, 石马镇交通道路的重建迫在眉睫 , 本项目正是石马镇交通道理灾后重建的一部分。 这就 需 确立 一所统管上述 事业的机构,该机构是 绵阳市游仙区 石马镇人民政府。 绵阳市游仙区石马镇人民政府 位于 游仙区 石马镇甘泉街 38 号 , 下设党政办、经发办 (安办 )、社计办、财政所、农业服务中心、社会事务服务中心、村建环卫服务中心 等 组织机构。 主要职能如下: 1) 执行上级国家行政机关的决定、命令和国家制定的法令、法规,接受同级党委的领导,执行 本级人民代表大会的各项决议,并报告执行决议、决定和命令的情况。 2) 制定并落实本行政区域的经济计划和措施,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及其他经济保持平衡协调发展,全面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 3) 承担国有资产、集体资产管理、监督及保值增值责任;保护公民私人所有合法财产,保障集体经济组织应有的自主权;监督企业和各第三章 承办单位的基本情况 9 种经济联合体、个体户认真执行国家的法律、法令和政策,履行经济合同。 4) 开展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的宣传教育,保障公民的权利;制定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和平安创建工作规划并组织实施 ;加强社区管理工作,依法管理外来流动人口,处理人民来信来访,调解民间纠纷,打击违法犯罪,维护社会稳定。 5) 制定社会各项事业发展计划,发展教育、卫生、科技、民政、广播电视、文化、体育事业;组织实施义务教育和其它各类教育;加强计划生育工作;推进社会保障、社会福利和养老保险工作;做好安全、劳动、保障、科普、老龄及宗教、侨务等工作。 6) 保障宪法和法律赋予妇女的男女平等、同工同酬和婚姻自由等各项权利。 7) 加强镇级财政的监督和管理,按计划组织、管理镇财政收入和支出,执行国家有关财 经纪律和政策,保证国家财政收入的完成;做好统计工作。 8) 指导、支持、帮助村(居)民委员会的组织制度建设和业务建设,促进村(居)民委员会民主自治。 9) 制定和组织实施镇村建设规划;加强公用、市政设施、水利建设和管理以及房屋土地管理和环境综合整治工作,保护和改善生活环境和生态环境。 第三章 承办单位的基本情况 10 10) 协助和支持设置在本行政区域内不隶属于镇的国家机关和企事业单位的工作,监督其遵守和执行国家的法律、法规和政策。 11) 承办 上级 人民政府交办的其它事项。 主管 单位现状 绵阳市游 仙区石马镇人民政府 现有工作人员 36 人,其中公务员 19名,事业人员 17 名;拥有固定资产 290 万元 , 镇 机关现有办公用房 500 m2。 第四章 建设条件分析 11 第四章 建设条件分析 区位优势与发展机遇 区位优势 绵阳市是四川省经济发展战略中“成德绵”经济走廊上重要的一环,成绵高速公路开通后,拉近了绵阳与成都的距离,公路里程约 100 公里,促进了两城市间的交流与互补,进而加快了绵阳的经济与社会事业的全面发展。 连接重庆的绵遂高速公路年内动工,公路里程仅 280 公里,使绵阳的交通地位进一步提升。 区内经 济基础好,发展潜力大 绵阳自 1985 年撤地建市以来,坚持实施“军转民”科技兴市战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经济建设、科技、社会事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国内生产总值 GDP 以年均 %的速度增长。 加强市政基础设施灾后恢复重建,得到国家大力支持 地震灾害过后,绵阳市立即投入了灾后重建工作当中,并得到国家及全国人民大力支持和帮助。 根据国办 [2020]53 号,编制了《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对口支援方案》,明确了灾后恢复重建对口支援的基本原则,对口支援的支援方和受援方,对口支援的内容、方式和任务及工作要求。 对绵 阳灾区,山东省援建北川县,河北省援建平武县,辽宁省援建安县 ,河南省援建江油市。 根据要求,年底前,绵阳将新开工项目 713 个,总投资 亿元。 第四章 建设条件分析 12 而在明年,各类建设项目将排着队开工。 在两年时间里,绵阳将完成投资 3000 亿元。 巨大的投资将成为灾后重建的发动机,推动绵阳各项经济指标在三年重建完成后恢复并超过震前水平。 环境及自然条件 镇域概况 1) 区 位交通 石马镇位于 绵阳城区东北部近郊,西与涪城区 石马镇 、 青义片区(绵阳的大学城) 隔江相望,南与中心城区的小岛组团隔水相邻,东南与中物院科学城相 连,东与游仙区新桥镇接壤,北邻游仙区东林乡。 南距市区中心(临园路) 14 公里(车程 15 分钟车程)。 成绵广高速公路在石马北部自西向东横穿镇域,并在镇区东北部设有出入口,宝成铁路复线四级货站石马火车站设在镇区,是绵阳市东部地区的重要铁路站场。 全镇幅员面积 平方公里。 2) 自然条件 石马镇是浅丘河谷地带,呈坝丘相间地形地貌;气候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 ,雨量充沛 ,年均降雨量 987 毫米 ,日照充足 ,无霜期 272 天。 3) 行政区划 全镇幅员面积 平方公里,下辖 1 个 社区 , 9 个行政村, 72 个村民小组 , 2 个居委会。 2020 年底全镇总人口 22518 人,(其中非农业人口 6279 人 1570 户 )。 场镇共有耕地面积 公顷 ,人平耕地面积 243第四章 建设条件分析 13 平方米。 镇政府驻地位于镇域中部的 甘泉社区。 4) 经济状况  经济构成 石马镇 2020 年实现工业总产值 亿元,其中规模企业产值 亿元,同比增长 79%;实现农业产值 亿元,同比增长 %;引进项目 19 个 ,协议引资 亿元,到位资金投资 亿元,完成全年任务的 107%,同比增长 67%,其中技改项目资金投入 亿元,完成全年任务的 132%,同比增长 278%;实现财政税收 770 万元;农民年人均增收440 元,人均年可支配收入达到 5674 元,人口自然增长率为 2‰。  各产业现状 第一产业: 种植业以经济作物、粮食作物、蔬菜水果为主。 石马镇各村都大量种植了小麦、豌豆、葫豆、洋芋、稻谷、再生稻、红苕、玉米等粮食作物;其他经济作物中蔬菜的产量较大;水果的品种主要有柑橘、西瓜、梨子、李子等。 2020 年粮食产量 4595 吨,水果 726 吨、蔬菜42672 吨,油料 275 吨。 近几年来,肉食品市场需求量不断增大,石马镇的牲畜饲养量实现了较大程度的增长,有力的推动了农村经济的发展,使农民收入不断增加。 2020 年主要畜产品产量为:生猪 7970 头、家禽1451 只、奶牛 878 头。 第二产业: 石马处于城市近郊,近年来,全镇工业得到突飞猛进的向前推进。 截止 2020 年底,工业年总产值达到了 亿元,拥有工业企业近 20 个,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了 10 个,主要产业为建材、电子、机械、化工等。 第四章 建设条件分析 14 第三产业: 商业零售主要集中在镇区,主要满足当地 居民的日常生活需要。 商业多以店铺经营为主,规模普遍较小,主要经营日常生活用品(粮油、食品、副食品、日用工业品)及农业生产资料(农具、种子、肥料等);镇区建有一个市场,主要进行农副产品交易;服务业以餐饮为主。 基础设施配套条件 交通运输 镇 区内 绵阳至广元的高速公路横贯东西 ,有 一 条高等级公路从市区和车站抵达机场,外联宝成铁路、九寨环线,距绵阳火车客站 20 公里,距火车货站 15 公里。 本区交通运输较为便利快捷。 水、电、气及通讯 1)供水 镇区 内有广阔的水域, 西 临涪江 ,水资源丰富。 目前, 石马镇 在解放村 现有自来水厂一座, 紧邻 石马镇政府旁,水源取地下水,水厂设计规模 5200 吨 /日,实际供水量 2020 吨 /日,主要供应石马城镇居民用水。 现状供水规模 只 能够满足城镇居民要求, 根据石马镇总体规划,规划中的石马水厂在镇区北面,规模为 万吨 /日,占地面积为 公顷。 2)电力 现本区原有一个 110KV 的变电站 ,拟 建成全区的输电网,扩大变电站的容量,以保证全区的生产生活用电。 3)天然气 第四章 建设条件分析 15 区内 规划有一 个气源供气,高、中、低天然气管线均通过区内,其质量、气压和气量足以满足各类生产和居民生活用气,规划 日供气量为60 万立方米。 绵阳燃气集团下属热电厂可提供区内企业的生活、生产用气。 4)通讯 依托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铁通、广电中心、中国邮政等系统,在区内形成完备的数控交换、移动通讯、宽带互联网、广播电视等系统。 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条件 工程地质条件 项目 周围 目前主要为农地,分布有农村居民点和部分企业。 开发区区域地貌为涪江二级阶地,地势较平坦开阔,沿河岸阶地为第四系全新统冲洪积层,粘土、粉土、粉沙土,砂卵石层,基岩地层以侏罗系紫红色泥岩为主,间有长石石英砂岩。 其中泥岩易风化,砂 岩抗风化能力较强,地层承载力高,工程地质条件较好。 地质构造及不良地质 拟建工程地区地质构造处于川北台陷绵阳帚状构造带,西北侧紧邻前龙门山褶断带,东南云风场向斜以南,出现成群的新月型平缓褶皱,呈半环状排列,靠近绵阳附近褶皱大部分收敛,地层趋于平缓,地层倾角 34 度,近于水平,倾向北西,区内未发现断层构造。 自中更新世起,区内地壳的运动方式以间歇性整体升降为特征。 由于是整体运动,区内第四章 建设条件分析 16 未发现明显断裂构造,自有记录以来,区内未发现大规模的地震灾害,表明区内地壳相对稳定,地质构造条件较单一,新构造运动不 明显,未见滑坡、崩塌等不良工程地质现象,区域相对稳定,适宜建筑。 据《中国地震烈度区划图》( 2020 版 ),本区地震基本烈度为 VII 度。 水文地质条件 区域内水资源丰富, 不仅与涪江相邻 , 而且 地下水源充沛,沿涪江岸有冲积而成的河滩,砂石资源极为丰富。 本区域水文地质条件简单,对路基和路坡的稳定有利。 场地地下水主要赋存于地基下部砂卵石层中,为松散岩类孔隙潜水,主要接受大气降水和地下侧向径流补给,以地下径流排泄或从井中人工排泄。 水位变化受季节控制, 据区域水文地质资料,地下水位年。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