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项目技术管理制度汇编内容摘要:
、相关人员参加。 内容为:工程概况、工程特点、设计意图、施工方案及施工组织计划、总体进度计划安排、资源配置、主要项目的施工方法和施工工艺、质量验收规范与技术标准、重大安全、技术措施及环保措施,重难点工程的施工方法及特殊过程控制和 “四新 ”成果特殊规定等。 项目技术交底应 形成会议纪要。 ⒊ 对施工队伍技术交底 对施工队伍的技术交底,由工区技术负责人组织施工队长、技术员、施工员及有关人员进行。 交底应详细说明工点的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设计意图、质量验收规范、施工方法及技术标准、施工工艺及质量安全环保措施等。 ⒋ 对施工操作层进行技术交底 对施工操作人员技术交底必须由工区技术主管以书面形式针对各工序进行。 技术交底包含设计技术参数、空间位置、施工方法、施工工艺、质量要求、安全注意事项及操作技术要点、环保措施等。 技术交底必须认真履行编制人、复核人、接受人签字手续并按技术资料管理要 求妥善存档保存。 十一、施工工艺流程设计、试验制度 开工前项目经理应组织各专业技术干部编写《施工工艺标准》,对本项目涉及到的各项施工工艺流程进行设计。 编写时依据国家行业有关标准、规范并结合本项目具体情况和企业施工经验,通过反复研讨,使施工工艺流程具有可操作性。 各项工程全面开工前,根据《施工工艺标准》要求先在试验段进行工艺试验,确定施工工艺参数。 完成施工工艺试验后,应写出工艺试验报告,然后全面推广。 通过工艺试验,对施工工艺流程进行完善,然后下发《施工工艺标准》并严格实施。 十二、材料 计划台帐管理制度 编制好物资计划是保证工程正常进展的前提,也是合理安排利用资金的需要。 根据物资管理必须坚持先计划后采购供应的原则,项目要依据施工组织设计,严格根据设计图纸计算各种材料总需用量并编制年度材料总用量计划、月度材料用量计划,材料计划须建立总台帐及工点台帐。 材料计划编制的范围:钢材、水泥、火工品、木材、地材、防水材料、土工材料、锚杆、锚具、线上料、周转材料、小型机具、砼外加剂等由项目部供应的物资材料。 ⒈ 材料计划的编制 ① 《项目主要材料总需要量表》在施组方案确定后,由工程部、合同部负责共同编制 ,经项目总工审批后报物资部。 由于工程变更,数量发生变化时要及时对材料计划进行更新。 ② 《工点材料总需要量表》由工程部、合同部依据任务划分进行分解,定额核算后编制出相应各工点最低消耗量提供给物资部作为成本归集,成为控制材料消耗的依据(此计划之和应与《项目主要材料总需要量表》相符)。 ③ 《月度工点材料计划表》由工点技术负责人依据施工任务计划安排进行编制,每月 25日前报工程部复核、总工程师审核, 28 日前分工点提供给物资部。 ④ 《项目周转材料、小型机具配置计划表》由工程部依据施组方案编制报物资部 ,由物资部编制配置计划报公司批准后组织调配、采购、供应。 ⒉ 为便于分清责任,所有材料计划采用逐级审核签字制度,谁签字谁负责,确保材料计划准确性。 计划所列的物资品种、规格及材质应满足设计单位提供的技术标准、交货条件、技术建议和设计图纸要求。 计划发生变更时要及时补报变更计划,并注明原因。 十三、隐蔽工程、关键部位验收及旁站监理制度 隐蔽工程及关键部位是项目施工管理的关键环节,也是工程质量控制的重点和难点。 推行和实施隐蔽工程旁站监理制度,是强化施工过程质量控制,防止和杜绝质量通病、质量缺陷、质量隐患及事故发 生,确保工程质量始终处于受控状态和一次达标的需要。 项目经理部在项目开工前须根据项目特点建立旁站监理制度。 旁站监理制度应包括:旁站监理的内容;旁站监理的要求;旁站监理的督查组织机构及职责;奖罚措施。 实行旁站监理的隐蔽工程和关键部位,除进行认真的隐蔽工程检查签证外,整个旁站监理过程必须记录在案,在工程日志中详细记录,主要内容包括:时间、地点、监理项目、检查签证情况、劳务队负责人、技术负责人、旁站监理人、施工方法及工艺标准、施工过程情况、质量控制情况、其他须记录事项等。 十四、超前地质预报制度 在隧道 与地下工程施工中 ,超前地质预报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尤其是地质复杂隧道及地下工程施工必须把超前地质预报作为必不可少的施工工序对待。 项目经理部须根据地质钻探报告、设计文件要求,针对项目特点制定适宜的地质超前预报制度。 项目经理部应成立地质超前预报组织机构,配置适当的物探、 地质、工程、测试技术人员及适宜的地质探测设备,按照设计文件要求因地制宜制定探测方法和工作制度。 对采集到的数据要认真汇总分析,以供设计单位作出正确判断,及时调整支护参数和施工方案,真正做到信息化管理与施工。 每循环地质探测与预报应 形成书面报告。 十五、监控量测制度 监控量测工作是隧道开挖、软土地基土方填筑、地铁车站基坑开挖等工程施工过程中不可或缺的施工工序,不仅是控制工程质量、避免安全质量事故的需要,而且与工程成本控制密切相关。 项目经理部应根据项目特点、设计文件要求建立合适的监控量测机构,配置专职或兼职量测工程师及量测人员和量测仪器,建立严格的工作制度。 量测人员要按照既定监控量测方案进行监控量测工作,及时汇总、分析监控量测数据,切实做到信息化管理和施工,保证施工安全和工程质量。 十六、技术资料管理制度 技术资料指招投标文件、 设计文件、施工图纸、标准设计图、通用图、变更设计文件、设计技术交底、施工规范、质量验收标准及项目进展过程中形成的施工组织设计、作业指导书、施工技术交底、工程日志、质量证明资料等。 各类技术资料须按照公司相关规章制度和《工程项目质量 环境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及项目业主、监理单位的相关要求,进行登记、归档、保存、管理。 十七、工程日志填写 ⒈ 工程日志是项目施工过程中逐步形成的重要技术资料之一 ,也是编制竣工文件的重要资料。 项目经理部应加强管理 ,建立定期和不定期检查制度 ,确定各单位工程、分部工程工程日志填写责 任人,保证工程日志规范记录、及时记录、完整记录。 ⒉ 工程日志填写内容应包括: ① 工程期内每日气候、施工组织、劳动力安排、机械设备投入、施工作业情况、工程数量、工程进度、工程质量、隐蔽工程检查验收、关键工序及隐蔽工程旁站监理情况等事项。 ② 对施工中遇到的重大技术问题、变更设计、主要工程材料的使用、代用等情况及所采取的主要措施和效果的记录。 ③ 施工过程中发生的工程质量事故情况和处理情况的记录。 ④ 有关领导、监察人员检查意见和采取的措施记录。 ⑤ 施工中采用的新工艺、新材料、新技术情况。 ⑥ 其他主要事项记录(值班技术人员、现场监理等)。 ⒊ 工程日志应按不同类别项目分单位工程或分部工程结合项目业主或监理工程师要求分别建立。 ⒋ 工程日志应统一记录格式及填写内容。 十八、变更设计、索赔、补差工作制度 变更设计、索赔、补差工作是项目管理的重要内容,也是项目创效的重要途径,做好变更设计、索赔补差工作也是项目正常进展的需要。 项目应建立变更设计、索赔补差工作责任制,明确有关部门及人员责任,确保变更设计、索赔补差工作正常及时开展。 ⒈ 建立变更设计、索赔补差工作责任制 ① 项目经理 项目经理是变 更设计、索赔补差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必须加强对变更设计工作的领导,全面主持变更设计、索赔补差工作,经常督察业务人员变更设计、索赔补差工作情况。 ② 项目总工程师、项目总经济师 项目总工程师具体负责变更设计工作,项目总经济师具体负责索赔补差工作,项目总工程师、项目总经济师应认真阅读合同文件,积极寻找变更设计和索赔补差途径,督促业务人员及时整理有关资 料并报批。 项目总工程师、项目总经济师应对变更索赔资料认真审核,确保变更索赔理由充分、计算正确、图表清楚,并追踪变更索赔批复情况,使变更索赔及时得到批复。 ③ 有关业务人员 工程部、物资部、合同部及技术主管应具体负责变更索赔资料的收集和整理、签认,及时上报项目总工程师、总经济师进行审核。 ⒉ 变更设计实施原则和要求 ① 变更设计必须遵循 “先变更、后施工 ”、按设计、按规范施工,本着保证质量,有利施工、提高效益的原则,按业主变更设计管理有关规定和程序进行。 各类变更设计资料齐全。 ② 变更设计尽可能在开工前提出,一项工程避免反复变更。 ③ 各类变更设计应按有关规定和要求完善手续,要有充分的理由及完整的签认,充分体现变更设计的科学性、合理性。 ④ 做好变更设计统计工 作,项目工程部应按公司技术部提供的台帐样表结合项目实际建立变更设计统计台帐,统计台帐应分工程类别详细统计。 十九、工程数量台帐管理制度 为了加强各种工程数量的预控,杜绝 “对外少计量,对内多计量 ”的现象;为了切实执行项目月度成本核算分析制度 ,掌握成本节超原因 ,及时纠偏 ,使成本始终处于受控状态;为了清楚反映设计变更、索赔、补差工作的全面情况,体现变更索赔补差工作的质量;项目部必须建立工程数量台帐管理制度、工程数量控制责任制、工程数量逐级控制制度。 ⒈ 项目应建立的工程数量台帐 ① 业主验工计价工程数量台帐; 外包计价工程数量台帐;变更、索赔补差台帐;。工程项目技术管理制度汇编
相关推荐
仔细看图,找出 9大步骤: 切麻、洗涤、浸灰水、蒸煮、舂倒,打浆、抄纸、晒纸、揭纸。 掌握历史人物的基本信息 了解蔡伦改进后的造纸术的相关知识点。 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想象能力。 后来中国的传入西方。 造纸术的发明是 我国人民对世界文化的巨大贡献。 展示《造纸术传播图》。 观看图片,理解造纸术的意义。 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2. 医学 —— 张仲景和 华佗 (1)张仲景 ①多媒体 展示
量安全部门带头和施工人员进行现场测量检查,并做好监控管理,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第五,严格规范,提高作业水平。 在质量管理中要求大家要严格按规范去验收,把住每一道工序 ,要把标准落实到操作面,使参建人员都知道,做出什么产品才能达到我们的要求,使产品一次合格,尽量杜绝二次修补。 第六,层层管理,人人把关。 坚持在项目上形成人人把关的质量管理氛围。 质量管理不单是质检员一人的工作
家具的要求。 重庆理工大学毕业论文 模块化家具设计 12 深入设计方案展示及说明 针对初步选定的三个方案,我进行了三维模型的建立、颜色的搭配和 结构等多方面的分析,如下: 方案一 方案一尺寸 方案一效果图 方案一效果图 重庆理工大学毕业论文 模块化家具设计 13 方案一效果图 连接方式 可实现功能 材质 颜色搭配 插接 搁物架、书立、桌子等 工程塑料、木材、竹制板材 多种颜色,任意搭配
砂浆后砌筑,具体砌筑方法如下: ( 1)平整 同一层面应大致砌平,相邻砌筑石块高差不超过 2~ 3cm。 ( 2) 稳定 块石安砌必须稳定,一定要大面朝下,并适当摇动或敲击。 砌体在砂浆初凝和终 凝时间内严禁扰动。 ( 3)严禁块石直接接触 砌筑时严禁块石直接接触,即座浆和竖缝砂浆填塞应饱满密实,铺浆应均匀,竖缝填塞砂浆后应插捣至表面泛浆为止。 ( 4) 错缝 同一砌层内,相邻块石应错缝砌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