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路数据采集系统的设计毕业设计论文内容摘要:

表,用来完成检测电路中是否存在断路 或者短路情况等。 在买好所需元器件后 ,我把每一个不管大小元器件都认真的检测了一下 ,在确保好的的情况下 ,开始焊接电路。 完成焊接后 ,通过万用表的检测 ,没有发现短路和断路的地方了,电路基本正常。 上电后的调试 在确保硬件电路正常,无异常情况 (断路或短路 )方可上电调试,上电调试的目的是检验电路是否接错,同时还要检验原理是否正确。 在本次 毕业 设计中,上电调试主要是检测单片机部分与外部输入、输出电路是否接对。 本次调试需要通过软硬件联调来实现。 一、 显示 电路 的调试 通过编写按键 /显示程序来对此部分硬件电路进行测 试,其程序见附录 4。 二、 ADC0809数据采集的调试 在确保按键 /显示软件及硬件的前提下,通过 ADC0809数据采集程序的编写来对此部分硬件电路进行测试。 其程序见附录 4。 三、 RS232串口通信的调试 在确保 ADC0809各通道采集数据基本正确的前提下,通过通信发送程序的编江苏技术师范学院毕业设计说明书(论文) 第 22 页 共 50 页 写来对此部分硬件电路进行测试。 其程序见附录 4。 故障分析 本项毕业设计是由我一人完成的,一个真正的系统都是由个部分小的系统模块合并起来的,只有确保了各子模块无误的情况下才能进行整个系统的联体调试。 故障与分析: 键 盘 /显示模块一开始数码管并没有显示,而且 HD7279A 芯片没有烧,我就把与单片机相接的 端 改接成了 端 ,得到了正确的结果。 分析可能是仿真头的原因, P0 口是作为系统扩展的地址总线口。 但把程序烧到片子里 ,再改接 得到了正确了结果,进一步证明了仿真头的原因。 , 开始 没有采集到数据。 检查了电路 时电路 发现有两根线接反了 , 改正 后 显示出 了 转换 结果。 串口通信时,由于晶振的使用不当使得波特率错误,出现了一连串的乱码。 改掉 晶振后,得到了正确的通信结果。 焊接好的电路板并不能直接使用,可能存在很多的问题,比如说在焊接过程中出现虚焊、引脚的焊锡碰到了导线引起的短路等等。 这些都需要细心的检测和调试以后才能使用,所以 在调试之前要对板子上所有的元器件进行检查,导线与焊点的检测 :将元器件焊上插槽后要检查导线是否导通以及是否有虚焊,这可以借助万用表来测量,元器件的引脚上已经焊好了焊锡,但是如果你用万用表测量他的引脚和旁边的导线,有时你会发现本来该导通的,却不导通,这有可能是虚焊,这是我们新手经常出现的问题。 江苏技术师范学院毕业设计说明书(论文) 第 23 页 共 50 页 结束语 短暂的毕业设计已经结束了,这是对我四年来学习情况的一次综合性考核。 历经两个多月的毕业设计,在最大程度上锻炼了我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我在即将到来的社会实践工作中有一个良好的开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在指导老师的帮助下,我进行了“多路数据采集系统”的设计、调试以及最后的验收工作。 在这次毕业设计中,我综合运用了前段时间所学的编程知识完成了此次设计。 同时,通过这次毕业设计,我在各方面的能力都有了很大的提高,尤其在理论联系实际方面得到了一次锻炼。 对于用 LCA51 仿真软件进行软硬件联 调,则先根据现有 的资料和老师的指导,提出了 分块子程序 调试方案,先用简单子程序对硬件电路进行调试,确保硬件电路正确后,再对本系统软件进行调试。 证实了设计方案的可行性,同时也说明了设计的正确性。 当然,由于各方面水平有限,电路设计中可能还有一些有待优化的地方。 毕业设计任务的圆满完成,让我感受到了设计课题之外的累累硕果,研究过程不仅锻炼了我的自学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创新能力,而且与其他组员间的共同探讨与研究,使我在各方面都上升了一个新台阶。 更是意识到了自己很多的不足,比如知识面的狭隘,以前所学知识的遗忘。 但这些都会激励 我在以后的工作和学习中更加努力的充实自己,拓展自己的知识面,更好的掌握所需要的各种知识。 江苏技术师范学院毕业设计说明书(论文) 第 24 页 共 50 页 参考文献 [1] 马明建 , 周长城 编 .数据采集与处理技术 [M]. 西安: 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 , 1998. [2] 王建业 ,王和明 . 用 89C51 实现的异步无线数据通信接口 [J]. 电子技术应用 ,1998, 2(16) : 4041. [3] 张培任主编 .MCS51 单片机原理与应用 [M] . 北京 :清华大学出版社 , 2020. [4] 高吉祥等编 .电子技术基础实验与课程设计 [M] . 北京 :电子工业出版社 , 2020. [5] 李 朝青编 .单片机原理 [M] . 北京:北京航天大学出版社 , 2020. [6] 楚萍 ,赵维琴 . 串行 A/D、 D/A 转换器与 89C51 单片机的接口设计 [J]. 仪表技术 , 2020, 2(01) : 68. [7] 李玲等 编 .单片机串行数据采集 /传输模块的设计 [M]. 西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 , 2020. [8] 张洪润 ,易涛编 .单片机应用技术教程 [M] . 北京 : 清华大学出版社 , 2020. [9] A. J. Andrews, S. Pieyns and E. Servat. The Design of an International Real Time Data Collection System: SADCHYCOS[J]. Journal of Network and Systems Management , 1999,8: 253268. [10]. Marlow. PC/VAX or standalone PCbased general purpose biological data collection system[J]. Personal and Ubiquitous Computing , 1993,7:2230. [11] 孙洪明 ,骆雷飞 ,王雨 ,王逸军 . 89C51 数据采集的 C 编程 [J]. 现代电子技术 , 1999, 1 (08) : 1416. 江苏技术师范学院毕业设计说明书(论文) 第 25 页 共 50 页 致 谢 在为期两个月的毕 业设计过程中,我 得到 指导 老师的悉心指导。 指导 老师多次询问研究进程,并为我指点迷津,帮助我开拓研究思路,精心点拨、热忱鼓励。 他一丝不苟的作风,严谨求实的态度,踏踏实实的精神,让我受益菲浅。 身边的朋友也不时地帮助我,解决我在做课题时遇到的问题。 实验室的其他同学共同营造了良好的学习和讨论环境及融洽的氛围,使我在完成课题的过程中受益不少。 在课题完成写论文时,指导老师对我的论文不厌其烦的细心指点,他首先细致地为我确定提纲,梳理脉络,使我确立了本文地框架。 论文写作中,每周都得到指点。 从框架地完善,到内容的扩充;从行文 的用语,到格式的规范都严格要求,力求完美。 我再次为指导老师的付出表示感谢。 四年的本科学习,使我学到了很多,无论是理论知识还是实验能力,在此我要感谢各位老师四年来对我的悉心教导以及各位同学好友的热忱帮助,谢谢你们。 江苏技术师范学院毕业设计说明书(论文) 第 26 页 共 50 页 附录一 元器件明细表 元件名称 数量 规格型号 作 用 单片机 1 AT89C51 主芯片 芯片 1 HD7279 键盘 /显示 芯片 1 HD74LS02P 4输入或非门 芯片 1 ADC0809 模数转换 芯片 1 MAX232 串口电平转换 芯片座 3 40 脚 /14 脚 方便插卸芯片 电阻 12 10KΩ 按键上拉电阻 电阻 1 100Ω 为发光二极管分压 九脚排阻 1 330Ω 数码管显示上拉电阻 晶振 1 11. 0592MHz 组成时钟振荡电路 瓷片电容 16 20PF 发光二极管 1 上电指示 电解电容 1 10uF/25V 复位电容 按键 16 四脚 控制 导线 若干 元器件连接 江苏技术师范学院毕业设计说明书(论文) 第 27 页 共 50 页 设备明细表 设备名称 设备型号 数量 电脑 Lenovo 一台 仿真器 AEDK51HB 一台 稳压电源 DW1型 5V 一台 万用表 MF47 一台 示波器 YB4320A 一台 工具明细表 工具名称 数量 烙铁 一把 烙铁架 一个 钳子 一把 剪刀 一把 螺丝刀 一把 江苏技术师范学院毕业设计说明书(论文) 第 28 页 共 50 页 附录 二 HD7279A 译码明细表 d0d3(十六进制) d3 d2 d1 d0 7段显示 00H 0 0 0 0 0 01H 0 0 0 1 1 02H 0 0 1 0 2 03H 0 0 1 1 3 04H 0 1 0 0 4 05H 0 1 0 1 5 06H 0 1 1 0 6 07H 0 1 1 1 7 08H 1 0 0 0 8 09H 1 0 0 1 9 0AH 1 0 1 0 0BH 1 0 1 1 E 0CH 1 1 0 0 H 0DH 1 1 0 1 L 0EH 1 1 1 0 P 0FH 1 1 1 1 空 (无显示 ) 江苏技术师范学院毕业设计说明书(论文) 第 29 页 共 50 页 附录 三 毕业设计实物图 江苏技术师范学院毕业设计说明书(论文) 第 30 页 共 50 页 附录 四 系统设计 源 程序 //**********************变量定义 ************************* include include include //nop。 延时函数用 define uchar unsigned char define uint unsigned int define AD_address 0x7fff//总线方式,并送选择的通道 sbit EOC=P3^2。 //1:转换好, 0:高阻 sbit A=P1^0。 sbit C=P1^1。 sbit cs=P2^3。 sbit clk=P2^2。 sbit dat=P2^1。 sbit key=P2^0。 uchar bdata d_out。 uchar bdata d_in=0x00。 sbit d_out_7=d_out^7。 sbit d_in_0=d_in^0。 extern uchar data buf[8]={0}。 extern uchar data buffer[4]={0}。 unsigned long int num,num0,num1。 uchar h,date。 //**********************函数 声明 ************************* void send(uchar dout )。 void rec(void)。 void work_num(void)。 void disp_num(void)。 void del_ms(uchar d)。 void key_disp(void)。 void work_temp(uchar num )。 江苏技术师范学院毕业设计说明书(论文) 第 31 页 共 50 页 void test(void)。 //****************串行 初始化 ************************** void Init_Com(void) { TMOD = 0x20。 PCON = 0x00。 SCON = 0x50。 TH1 = 0xFd。 TL1 = 0xFd。 IE=0x92。 TR1 = 1。 } //********************发送子程序 ************************* void TxData(uchar dat) { SBUF=dat。 while(TI!=1)。 TI=0。 } //**********************发送数据转换 ********************** void send_Data(void) { TxData(num1+48)。 TxData(0x0a)。 TxData(buf[2]+48)。 TxData(0x2e)。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