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福泽有机肉牛产业化示范基地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内容摘要:

49 万吨,人均占有量 ,分别比 1980年增长 倍和 18 倍。 与此同时,牛肉在肉类中的比重不断提高。 牛肉占肉类总产量的比重从 1980 年的 %提高到 2020 年的 %。 其次,目前我国人均牛羊肉消费量仅有 6kg 左右,为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 据新华社消息:我国牛肉人均占有量低,优质牛肉产量少。 今后很长一段时期,我国畜牧业将加快发展肉牛生产。 中国拥有世界上最大的牛肉消费 群体,消费市场空间巨大。 加之项目区地域广阔,有农区有牧区,有水浇地有山坡地,有林地和草地,所以饲草料资源丰富。 养殖有机肉牛所需成本低、效益高,产品极具竞争力。 第三节 区内市场分析 内蒙古拥有得天独厚的畜牧业生产条件, 肉类产业 呈现 强劲发展势头。 截至 2020 年 6 月末,全区牧业年度牲畜存栏达到 亿头只,使内蒙古牲畜存栏首次跨上 1 亿头只台阶,标志内蒙古畜牧业发展到新的阶段。 其中 大家畜 存栏 881 万头 ,出栏肉牛 万头 , 同比增长 %; 牛肉产量达到 万吨,同比增长 25%, 呈现出快速发 展的势头。 分析内蒙古当前肉类产业发展形势,主要有以下特点: ( 1)市场拉动,农牧民养殖积极性高。 近年来,受国内饮食习惯的变化和国内、国际牛肉市场价格上升的影响 , 内蒙古的肉类价格不断上升,形成了产不足需的局面, 2020 年 前 5 个月牛肉每公斤平均价格为 元,同比增长 %, 维持了比较高的增幅。 平均价格均高于 2020 年同期,上涨幅度在 11% 以上。 受比较效益驱动,养殖 肉牛 效益高,农牧民养殖的积极性高。 据分析农牧民养殖一头肉牛 纯收入为 300400 元。 ( 2)政策推动,肉产业成为产业化发展新的突破口。 各地党委、政府进一步加大对肉产业的开发工作力度,把该项工作作为产业结构调整、推进产业化经营、增加农牧民收入的重要工作来抓。 不断出台优惠扶持政策和强有力的措施,推进动物安全和良繁体系建设,加快肉牛生产优势区域建设,推广科学先进的饲养技术。 ( 3)投入驱动,加工企业逐步做大做强。 2020 年 上半年自治区本级财政投入资金近 万元,有的盟市也安排 万元产业化发展基金,重点支持肉类产业发展,拉动了金融、企业、个人等社会资金投入肉类产业中。 肉类企业的加工设计能力、科技创新、技术改造、产品研发能力 大幅度提高。 ( 4)各环节联动,促进肉类产业化经营水平的提高。 随着 市场经营水平的提高,为了能有效解决分散养殖户和加工企业的产销衔接,肉类产业中介组织和经纪人队伍不断发展壮大,通过建立协会、企业联合会等中介组织,使企业与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更加紧密,生产的区域化、专业化,农牧民的组织化程度逐步提高。 为了得到更多的、稳定的 牛 源,肉类加工企业更加重视产业的产前、产中、产后的全程服务。 使肉类产业生产、加工、市场和服务等每一个环节达到利益的一体化,企业增效农牧民增收,农村经济得到发展。 本项目依托赤峰市肉牛资源优势、基 础设施优势和市场优势进行建设。 据 2020 年 6 月末统计, 赤峰市 肉牛饲养量达到 万头;牛存栏量实现了历史性突破,首次突破百万头,达到 万头,其中基础母牛存栏 万头,牛存栏数和基础母牛存栏数分别比 2020 年同期增加 万头和 15 万头;肉牛良改率达到 %,比 2020 年同期 %提高了 个百分点;赤峰市各级财政及社会各界和农牧民自筹投入肉牛产业开发方面资金达到 万元;全市用西门塔尔和夏洛来牛冻精四年共冷配母牛 万头,受胎率 90%以上,生产优质改良犊牛 75 万头 ;培训牛冷配技术员 6879 人次 , 现上岗从事肉牛改良冷配的技术员1441 人;建设标准化牛人工授精站 1225 处;建设标准化肉牛养殖小区 142 处;发展育肥肉牛养殖大户 8808 户;牛冷配区域苏木乡镇达 232 个,无种公牛苏木乡镇达 228 个。 在资金投入上,全市用于推广体系牛冷配的专项资金 万元,其中市级及上解资金 万元,部分旗县区财政投入 万元,用于肉牛育肥、加工的资金投入共 亿元。 有利 地 促进了全市 畜牧业结构调整,有效地提高了赤峰市肉牛的整体改良水平,壮大了农村牧区经济,提高了 农牧民的经济收入,扩大了肉牛的外贸出口量,使全市肉牛业的发展取得了战略性突破。 肉牛产业的发展,使肉牛养殖的基础条件得到进一步改善。 全市已建饲养肉牛青贮池窖 万 m3,购置饲草料加工机械6759 余台套,建设肉牛饲养棚舍 万 m2,肉牛舍饲育肥进展迅速,全市已建成肉牛养殖小区 105 处,育肥肉牛养殖大户已发展到 12020 户,全市年生产优质育肥牛规模已达 20 万头以上。 肉牛加工企业、肉牛营销市场和肉牛经济人队伍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壮大。 全市肉牛屠宰加工企业年屠宰加工能力已达 10 万头以上,建成以营销肉牛为主的活 畜交易市场 4 处,活牛市场年交易达 8 万头以上;在肉牛养殖专业村及养殖小区发展肉牛协会等经济合作组织 30 多个,从事肉牛交易经济人队伍已达 8000 多人。 肉牛产业从良种繁育、饲草料生产加工和市场营销等环节都得到了发展和壮大。 目前内蒙古 自治区和赤峰市 肉类产业发展态势非常好,但也有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肉类产业链条短、企业科技创新能力不强, 有机牛肉 产品少;基地的原料供应不足,难以形成四季出栏的态势,不能满足加工企业发展的需要;种源匮乏,肉牛改良程度低,个体生产性能差;市场与中介组织不完善,产业链各环节连接不够紧密,利益 分配不均。 特别是在肉牛主产区赤峰市缺乏可以整合全市肉牛养殖、加工资源优势,开辟良好销售渠道,提升肉牛产业整体竞争力和效益的大型龙头企业。 内蒙古福泽农牧业有限责任公司顺应赤峰市乃至全区肉牛 产业化发展的迫切需求,提出建设有机肉牛产业化示范基地项目,以整合全市肉牛养殖加工的优势,加大有机肉牛销售渠道资金投入,创建福泽有机肉牛品牌,提高有机肉牛产业的竞争力,故此建设本项目是十分必要的。 第四章 项目建设内容、规模 第一节 建设项目功能定位、发展战略及目标 一、项目功 能定位 项目建设单位 —— 内蒙古福泽农牧业有限责任公司依托内蒙古农牧产业已形成规模发展的势态和在国际、国内市场的知名度,以巴林右旗农牧业为平台,在整合巴林右旗、赤峰市以及内蒙古自治区现有的肉牛产业基础上,扬长避短,建设优势互补的产业链,整体提升肉牛产业的市场竞争力和产业效益。 本项目通过建设适合有机肉牛养殖的优质饲草料供应基地及有机肉牛养殖基地,以有机牛肉市场开发为核心,实施内蒙古福泽有机肉牛产业化示范基地项目。 与国家专项扶持政策对接,与国际国内市场对接,带领农牧民脱贫致富奔小康,加速推进内蒙古有机农业发展进程。 项目建设单位采用国际有机肉牛认证体系,不断地向市场提供优质有机牛肉系列产品;避开国内现有肉牛产业的弱点,资金重点放在市场开发、广告宣传、市场维护、市场推广上,建设稳固的终端连锁市场。 在项目未达产前每年投入 万元,在赤峰户外宣传“福泽”品牌,通过“福泽”品牌战略和终端连锁经营战略,利用信息经济产业和知识经济产业的手段及资本运营形式,吸收国际国内先进技术、人才、资金,完成现阶段农牧业转化、示范、推广的使命,逐步使企业发展成为大型有机农业产业化集团。 二、项目发展战略 品牌战略 企业要发展,必 须将品牌战略放在经营中的重要地位。 企业确定品牌战略的核心是树立“福泽”企业品牌。 企业品牌是以满足市场需求为目的,企业品牌的树立是通过产品精品、产品名牌以及市场网络建设、物流配送、终端销售、公共关系、售后服务等环节实现的。 本企业将品牌战略作为企业发展的基本战略,培育“福泽有机肉牛”品牌,使其最终成为继“科尔沁牛业”之后,内蒙古自治区培育的又一个全国驰名的有机肉牛和牛肉品牌。 规模经济战略 规模经济战略是项目建设单位制定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之一。 企业根据有机肉牛养殖业与其它产业联动形成的产业链条来设计项目建设 单位的规模经济框架,它是完成企业品牌战略的重要措施。 确定有机肉牛养殖业上游产品在进入市场时,应与文化传播产业、旅游产业、餐饮产业等配套,使企业基础产业在经营中内在联动其它产业,形成最大的经济规模构架,充分利用资源,坚持可持续发展、追求利润最大化,逐步使企业发展成为国际化、现代化的大型产业化集团。 科技战略 确定依托国家各级政府、科研院校、专业机构,在有机牛肉产业链涉及到的饲草生产、肉牛养殖、屠宰加工、储藏运输、烹调加工等关节环节采用高新技术,直接与国际接轨的经营策略。 高端战略 当今肉牛终端市场千 篇一律,没有特色,没有创新,没有活 力。 为避免同类同档产品泛滥,造成价格恶性竞争,公司在成立之初就制定高端战略,着力打造“福泽”有机肉牛特色市场,引导健康消费,要充分利用自治区各级政府和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及振兴东北战略实施中确定的各种优惠政策和资金,使项目建设单位确定的各个产业与草原生态建设、饲料种植产业建设、有机特色畜产加工产业建设、市场商业推广产业建设结合起来。 企业确定的各个项目应在自治区、盟市有关部门立项,以便获得国家政策和资金的支持,同时更利于招商引资,促进地协合作。 企业(项目)与国际、国内科研院校、 专业机构、专营公司建立工作联系,引进和采用高新技术,最终使企业发展成为有机产业集团。 项目建设单位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始终贯穿民族文化特色、天然草原特点以及有机特色系列农畜产品等内涵的经营策略,充分利用内蒙古民族文化特色、特点和天然草原形成的畜牧产业发展的优势以及内蒙古在市场已形成的知名度,打造高端品牌。 循环经济战略 养殖有机肉牛不仅对养殖过程中的饲草饲料加工贮藏、饲养技术和疫病防治等技术环节有着严格的要求,同时对养殖环境的要求也非常苛刻。 养殖企业或基地需要解决的首要环境问题就是家畜的粪便和冲洗圈舍的废水 污染。 本项目通过多方调研后决定,在项目建设过程中引入循环经济的思路,投入一定的资金建设与养殖基地配套的沼气设施,生产沼气和有机肥,沼气作为清洁能源产品直接销售,有机肥则施入种植基地。 最终实现以农养牧,以牧促农,将养殖基地污染物变废为宝,不仅解决了环境污染和有机肥储备问题,还生产项目 副产品 —— 沼气,成为项目新的经济增长点。 三、项目发展目标 项目建设单位以天然、无污染草原生态资源和已形成畜牧业发展的规模,以及民族文化特点为基础;以有机食品认证体系为标准;以“福泽有机肉牛”为品牌,通过现代经营理念和运营机制及 现代商业流通销售手段,确定以国际市场为导向,以国内市场为经济增长热点,最终形成国际、国内市场联片的发展格局。 第二节 项目建设内容、规模及布局 一、建设内容、规模 根据项目建设产业化、一体化布局,资源循环利用的思路,本项目建设内容包括有机肉牛养殖基地、优质饲草饲料生产基地、沼气和有机肥生产基地、有机牛肉市场化推广及终端销售体系和技术服务保障体系等 5 个主体内容的建设。 详细内容如下: (一)优质饲草饲料生产基地 该基地为本项目有机肉牛养殖基地提供全部的青贮饲料和部分青干草。 基地内规划建设优质高产青贮饲料田 5000 亩,改良天然草地 9000 亩。 基地内需要建设基础设施包括网围栏、防护林、机电井及其灌溉设施、电力工程设施;需要购置的设备有盘耙 、 播种机 、 五铧犁 、 割草压扁机 、 方草捆打捆机 、 搂草机 、大拖拉机 、 小拖拉机 、 草捆二次加压设备 等。 建设规模详见表 1。 表 1 有机饲草饲料种植基地建设内容和规模 建设内容 建设规模 计量单位 建设内容 建设规模 计量单位 平整土地 14000 亩 围栏 15 km 林网建设 15 km 青贮玉米种子 20200 kg 苗木 95000 株 牧草种子 4500 kg 打机井 配泵 35 眼 架高压线 km 增变压器 5 台套 圆盘耙 4 台 架低压线 15 km 播种机 4 台 井房 35 座 五铧犁 4 台 管道 20200 m 割草压扁机 6 台 喷灌设施及配件 14 台套 方草捆打捆机 6 台 干管槽开挖 31500 m3 搂草机 6 台 支管槽开挖 164000 m3 大拖拉机 6 台 分支管槽开挖 175000 m3 小拖拉机 12 台 毛管槽开挖 70000 m3 二次加压设备 2 台 (二)有机肉牛养殖基地 本项目建设有 机肉牛养殖示范核心基地 1 处,养殖基础母牛3400 头,种公牛 50 头,年出栏有机肉牛 3000 余头。 并以该基地为核心在项目区周边 500km 半径内发展带动具备每年养殖出栏 30 头以上有机肉牛的养殖户 500 户,保证本项目每年出栏 2万头有机肉牛的规模。 有机肉牛核心养殖基地基础设施建设内容包括:基础母牛舍、产房-犊牛舍、青年牛舍、后备母牛舍、种公牛舍、。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