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地产可行性报告内容摘要:

为”的核心价值,精心打造老年乐园; ( 2)注重人文关怀,尽可能为老年人提供邻里交流、人际交流的公共交往空间和环境; ( 3)安全理念为第一原则,考虑空间、装置、设备、管理等方面对老年人日常生活的安全性; ( 4)结合场址和现有条件,依据工程标准规范和经济合理性原则的同时,充分考虑大多数老年人常年形成的居 住习惯。 项目用地面积 m2,总建筑面积 m2,其中地上建筑面积 m2, 架空层面积 m2, 地下建筑面积 m2,绿地面积 m2。 项目机动车停车位 个。 项目主要建筑物及功能布置 项目共建设 幢多层和高层养老公寓及门球活动区、风雨连廊、休闲绿地等配套功能和地下车库。 点式高层连廊式公寓 幢,建筑层数 层,建筑高度 米。 多层连廊式公寓 幢,建筑层数 层,建筑高度 米。 其中公寓面积共 m2,包 括生活居室,内含生活起居室、独立厨房、独立卫生间。 文化娱乐设施用房面积共 m2,其中分散主要设置在高层建筑每一层, 总建筑面积 m2,集中式娱乐用房设置在架空层, 面积 m2。 其他附属设施包括物业管理用房、物业经营用房、社区管理用房、 门卫及地下室,面积分别为 m2 建筑物结构特征 ( 1)项目结构设计要求 建筑物设计使用年限 50 年,建筑结构安全等级二级。 ( 2)抗震设计要求 本工程所在地区的抗震设防烈度为 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 g,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 组。 ( 3)抗震等级 多层公建、 7层以下的公寓采用现浇纯框架结构,框架抗震等级为四级;其余 7 层以上建筑均采用现浇框架剪力墙结构,框架抗震等级为四级,剪力墙抗震等级为三级;地下室结构为框架为主钢筋混凝土墙围护的结构,结构抗震等级与上部主楼相同,其余结构均为四级。 ( 4)基础设计 多层建筑拟采用浅基础,部分可能需要换土垫层。 小高层及高层建筑及下部大底盘地下室拟采用以岩基为持力层的浅基础、人工挖孔桩基础或两者相结合的基础形式。 ( 5)主体结构设计 高层结构采用框架剪力墙结构 ,多层结构采用纯框架结构。 楼面结构采用经济合理的主次梁现浇板体系。 主要建筑设计要点 ( 1)出入口设置 项目居住建筑出入口,均采取阳面开门。 出入口内外留有不小于 的轮椅回旋面积。 老年人建筑出入口门前平台与室外地面高差不大于 ,并采用缓坡台阶和坡道过渡。 缓坡台阶踏步踢面高不大于 120mm,踏面宽不小于 380mmm,坡道坡度不大于 1/ 12。 台阶与坡道两侧设栏杆扶手。 出入口平台、台阶踏步和坡道均选用坚固、耐磨、防滑的材料。 ( 2)过厅与走道 户室内门厅部位均设置更衣、换鞋用橱柜和格凳的空间,户室内面对走道的门与门、门与邻墙之间的距离,不小于 ,以保证轮椅回旋和门扇开启空间。 户室内通过式走道净宽不小于。 ( 3)楼梯及电梯 老年人通行的楼梯踏步面均按平整防滑无障碍,界限鲜明。 电梯厅及轿厢尺度必须保证轮椅和急救担架进出方便,轿厢沿周边离地 和 高处设介助安全扶手。 电梯速度直选用慢速度,梯门采用慢关闭,并内装电视监控系统。 ( 4)室内安全 室内配备呼叫报警系统按钮、夜间照明地灯。 卫生间采用防 滑地砖,安装安全扶手,呼叫报警系统按钮等。 总图布置 ( 1)平面布置 小区采用院落围合式布局,并形成北高南低的高低层次变化布局,其中北面为点式高层连廊式公寓,南面为多层连廊式公寓。 小区内部通过南北向景观大道分成东西两个院落组团。 各单体建筑底层均设有架空层,并用风雨连廊将架空层串连起来,组成了丰富便捷的室外活动空间,且建筑每层均设施活动间。 ( 2)出入口设置 本项目共设两个车行主入口和一个次入口 ,主出入口位于地块北侧和东北侧,次出入口位于南侧,与 老年城康复中心相接。 ( 3)交通组织 小区用地四周均有市政道路环绕,内部道路沿地块周边环状布置,并设置南北向景观道路,主干道设计为 7 米。 小区内部实现人车分流,其中机动车主要在地块北侧及东北侧通过,经外环路直接进入地下车库。 ( 4)竖向布置 小区内地形适度平整,除山地景观外,主要步行通道坡度控制在2%以下。 ( 5)景观设置 小区内设置区域中心景观和院落绿化景观两个层次,南侧老年城三个功能区中心设置大面积水景湖畔公园,区域中心景观从视觉和空间将湖畔公园和院落绿化景观有机的 融合渗透在一起。 区内地下车库顶均覆土≥ 1 米以上, 在院落内采用精细的园林绿化设计,在外围采用绿化护坡设计。 公用工程 ( 1)供、配电 1)负荷级别 本项目根据建筑物的特点及用电负荷性质 ,确定用电负荷等级为一级,二级、三级相混合,其中消防设备负荷等级为二级。 2)供电 本项目从城市电网引入两路独立 10kV电源供电。 变压器配置方案详见节能篇章。 变电所设置于地下一层,供电半径小于 150米。 3)配电 项目区域内对容量较大和重要负荷,以变电所为中心,采用放射式供 电;对消防、供水、电梯等一、二级负荷采用二路供电,并在最末级配电箱进行切换。 其余负荷采用以电缆分支箱为中心的放射式供电。 ( 2)给排水 1)水源 项目从前应路市政给水管网引入一条 DN200 的给水管作为水源。 供生活与消防用水使用。 2)给水 项目采用市政水压直接供水和无负压设备供应,利用市政水压直接供应地下室和四层以下的生活用水,其余楼层由无负压设备供应。 3)排水 项目采用雨、污分流方式。 室外污水就近、分散排放,室内污水采用污废合流,经处理达标合格后排入市政污水管网。 建筑屋顶及室外场地雨水均采用有组织排水,汇集后就近排至附近市政雨水管网。 ( 3)消防 工程建筑消防涉及地下室和地上两个部分。 地下室车库均设有自动喷淋系统及单出口消火栓系统。 地上部分设置室内、室外消火栓及安全疏散通道,消火栓布置间距不大于 120 米,保护半径不大于 150米。 ( 4)天然气 项目燃气气源为城市低压天然气,由小区外市政燃气管网接入。 项目拟设置调压站,中压燃气管道压力约为 ,经小区内调压站调压至 3200Pa后,由低压管网供给用户。 室外天然气管道均敷设于覆土层 中。 ( 5)防雷系统 项目建筑根据防雷等级规范设计防雷,以建筑物内金属构件为防雷装置,屋面敷设避雷针避雷带。 以建筑物金属体、构造钢筋和金属钢筋为接地体,接地电阻不大于 1 欧姆。 建筑物做总等电位连接,所有弱电机房、电梯机房等处做局部等电位连接。 ( 6)弱电系统 项目拟配置通信网络系统、有线电视系统和安全防范系统,其中电话线路引自市话网,有线电视信号引自城网,安全防范系统包括访客对讲系统、防盗报警系统、电视监控系统、周界报警系统、电子巡更系统和紧急报警系统、床头呼叫对讲系统等。 本项目实施单位为民营企业,根据《 北京 招标投标条例》 ,项目建设单位可以自愿采用招标的方式进行工程建设、货物和服务采购。 本项目将根据实际情况,对项目勘查、设计、建筑工程、安装工程、监理、主要设备和重要材料采购采用适当的招标形式。 项目建设周期 个月, 其中 年 月开始项目前期工作, 年 月开始施工, 年 月竣工完成并交付使用,项目施工期为 24个月。 1 前期工作 2 勘察设计 3 招投标 4 土建施工 5 安装工程 6 竣工验收 6节能分析 本项目以合理利用能源、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为原则,重视采用各种先进的节能技术和节能管理措施。 项目在设计、建设与运营过程中主要遵循以下节能规范。 相关法律、法规和规划 ( 1) 《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 ; (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法》 ; ( 3)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 法》 ; ( 4)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 ; ( 5) 《国务院关于加强节能工作的决定》 (国务院令 28 号 ); ( 6) 《节能中长期专项规划》 (发改环资 [2020]2505 号) ; ( 7) 《 “十一五”十大重点节能工程实施意见》 (发改环资 [2020]1457); ( 8) 《民用建筑节能管理规定》 (建设部令第 143号 ); 产业政策和准入条件 ( 1) 《中国节能技术政策大纲》 ( 2020 年修订版)。 ( 2) 《国家鼓励发展的资源节约综合利用和环境保护技术》 (国家发改委、 科技部、国家环保总局 [2020]65号令)。 建筑类相关标准及规范 ( 1) 《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 GB501892020) ; ( 2) 《民用建筑热工设计标准》 ( GB5017693) ; ( 3) 《建筑照明设计标准》 ( GB5000342020) ; ( 4) 《建筑采光设计标准》 ( GB/T500332020) ; ( 5) 《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 ( GB500152020) ; ( 6) 《采暖通风与空调设计规范》 ( GB500192020) ; ( 7) 《外墙外保温工程技术规程》 ( JGJ1442020) ; ( 8) 《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 ( JGJ162020) ; ( 9) 《建筑给水及采暖工程质量验收规范》 ( GB502422020) ; ( 10) 《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程》 ( GB502432020) ; ( 11) 《空调通风系统运行管理规范》 ( GB503652020) ; ( 12) 《综合能耗计算通则》 ( GB/T25892020) ; ( 13) 《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 节能专篇》 ) ; 况和能耗指标分析 项目能源品种选用及使用分布 ( 1)选用原则 本项目在选择能源品种时,采用因地制宜,就地取能,尽量使用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原则。 能源使用考虑环保、高效;尽量减少能源转换,以避免能源转换带来的。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