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县烈士陵园建设项目内容摘要:
作会议对项目的建设内容、规模和投资计划都明确提出了建设方案。 项目建设依据充分,具有客观的可能性和方案的可操作性。 Xx 县烈士陵园改造 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WSWX 10 四 、问题与建议 xx 县烈士陵园 改造 项目 ,既是一个认真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民心工程,又是 固 土戎边的军心工程,项目的建设非常必要。 但是,由于地方财政困难,在财政状况最好的二 00 九 年财政自给率仅 %,连人头经费都不能自给,由地方投资建设烈士陵园实有困难。 建议把本项目列为省、州社会事业重点项目,从政策上资金上给予倾斜扶持。 即在项目总投资 1133 万元中 ,申请国家 补助 900 万元,地方配套 233 万元。 第 二 章 需求分析与建设规模 一、需求分析 烈士 陵园 是各级人民政府为献身 于 无产阶级革命事业和人民大众利益的烈士而修建的纪念性建筑设施。 它 将 形 象地记录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 无数革命先烈为了实现祖国的和平 、尊严、领土完整, 为实现共产主义理想 , 建设社会主义 而 前仆后继的斗争史实,再现了革命烈士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国际主义和共产主义精神。 爱国主义是动员和鼓舞中国人民团结奋斗的一面旗帜,是推动我国社会历史前进的巨大力量,是各族人民共同的精神支柱。 要培育广大 群众 爱国主义热情,提高他们的爱国主义觉悟,树立正确的 理想 、Xx 县烈士陵园改造 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WSWX 11 信念和价值观 、 人生观 ,把人民群众的爱国热情引导和凝聚到建设 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上来,引导和凝聚到为祖国的统一、繁荣和富强作贡献上来,做 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为实现四化、振兴中华的共同理想团结奋斗。 xx 县烈士陵园 改造 项目 是褒扬先烈、教育后人的重要阵地 ,是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一新的历史条件下 , 把零星分散安葬在各乡镇的烈士迁葬于 xx县城郊 湾里坡 烈士陵园规划区 ,把 湾里坡 烈士墓 改造 成符合规范的烈士陵园 是 非常 必要和迫切的。 二、建设规模 xx 县 烈士陵园 占地面积 9430 ㎡( 亩 ,其中原有 6000 ㎡为 9 亩,需要征地 3430 ㎡ 为 亩 ), 总建筑面积 3280 平方 米,建筑占地 1265 平方米,道路占地 2335 平方米,广场占地 1500 平方米,停车场占地 1100 平方米,绿化 3230 平方米,绿化率 %,容积率 ,建筑密度 %。 三、 主要 建设内容 (一) 一期工程 陵区大门 一道, 高 8 米,宽 14 米。 人民英雄纪念碑 一座 ,碑高 米 (象征 1979 自卫还击 作战 )。 Xx 县烈士陵园改造 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WSWX 12 67 冢 烈士墓 修缮。 烈士墓区改造 2020 平方米 纪念广场 1500 平方米。 公共 厕所 40 平方米。 停车场 100 平方米。 道路 平方米。 绿化 2600 平方米。 给水工程。 1 排水工程。 1 供电工程。 (二)二期工程 烈士陵园管理 业务楼 960 平方米。 纪念馆( 陈列室 ) 2020 平方米。 204 冢烈士墓 新建。 迁坟 9 冢。 亭子 20 平方米。 休息长廊 200 平方米。 停车场 1000 平方米。 道路 平方米。 绿化 630 平方米。 给水工程。 排水工程。 Xx 县烈士陵园改造 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WSWX 13 供电工程。 1消防工程。 第 三 章 场址选择 一、选址原则 本项目为 烈士陵园 改造 项目 ,因此建设场址 选择应遵守国家有关规定,同时结合当地实际综合考虑 ,其选址原则是: (一) 场址 环境 优美,并远离工业区。 (二) 避开风景名胜和自然保护区。 (三) 不在水库、湖泊、河流、铁路、国道、省道及其它干线公路两侧。 (四) 交通方便,水、电能畅通的城市非规划区。 (五) 宜选择不受山洪影响和不产生滑坡等地质灾害的地区。 二、场址现状 (一) 地点与地理位置 xx 县 烈士陵园 选址于 xx 县城 西北 郊 , 具体位置为 xx 县 江那镇湾里坡 北 侧 山坡。 距 xx 县城 公里,场址在 国道 323 线 xx 至 炭房(岔路口) 方向 公路 约 1 公里 处北侧 , 场地海拔 米,比县城( 1540 米) 高 米。 ( 二) 场址土地权属及占地面积 场址 总用 地 亩,其中 9 亩 为 烈士陵园所有 土 地 , 已 取得永Xx 县烈士陵园改造 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WSWX 14 久性土地使用权, 本次 需 新征 土 地 亩 , 作为纪念馆、管理用房、停车场、纪念广场、休息长廊等的建设用地。 拟征土地权属为 xx 县江那镇秀源社区 湾 里坡村集体所有荒山。 三、场址条件 (一) 地形、地貌条件 场 址 位于 缓坡之上 , 呈由 白 鸽坟向灯笼山走向的龙岗山脉, 东 北高 西 南 低, 中 部略高于 东、西 两侧 ,总体向 南 倾斜 ,南北高差约 15米。 为岩溶丘陵地貌。 (二) 工程地质、水文地质条件 拟建场址目前尚未专门进行 工程地质和 水文地质详勘工作,对 其岩土结构的设计参数掌握不全。 但经地质工程技术人员现场踏勘和收集场址附近 公墓管理所业务用房等 建筑工程有关资料表明,拟建场址位于岩溶低山丘陵地带 , 没有地下溶洞、断裂、滑坡等不良地质构造,又无 膨胀土、湿陷土 等不良地质特征。 项目工程 全 为 三 层 楼 以下 建筑,对地基性能没有特殊要求。 场址附近无河流,地下水深埋,地表水流失迅速,适宜 建设 烈士陵园。 (三) 气象 xx 县 属 北 亚热带低纬度 高原 季风性气候。 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四季温和,雨量充沛,无霜期长。 年平均气温 ℃ ,极端高温 ℃,极端低温 ℃。 年平均 降雨量 966mm,年平均日照时数 1950h,相对湿度 77%,无霜期 302 天左右。 适宜工程建筑。 Xx 县烈士陵园改造 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WSWX 15 (四)地震 根据国家地震局和建设部批准, 1992 年发布的《中国地震烈度区划图( 1990)》划分范围, xx 县属于六度烈度区。 从有关地震资料中查明, xx 县城远离丘北 广南 富宁断裂带 和文山 麻栗坡断裂带,解放 60 年来,没有发生过强烈的地震,只发生过几次四级左右轻微地震。 设计基本地震动峰加速值为 ,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二组,项目地震设防类为乙类,根据国家颁布的《建筑工程 抗震 设防分类标准》( GB502232020)及云南省 发改委、建设厅、地震局联发的《关于加强建设工程项目地震安全性评价管理工作的通知》(云发改投资[2020]1071 号)精神,项目需 按乙类标准 作 六 度地震设防。 (五) 城市规划要求 xx 县城处于 丘陵坝子 ,城之四周 为山坡 ,城市规划用地主要安排盆地以内及边沿地势较低地带。 场址 由于距县城较远,且相对高差达 20 余米,故在城市规划范围之外,不影响 城市发展。 (六) 交通条件 场址距县城 公里,附近有 国道 323 线国境线( xx 环城路 ) 至炭房(岔路口) 三级公路经过, 环城 公路到场地现有简易 小 路一条,建设期运料 交通基本满足使用要求 ,项目实施中只需 部分 投资对道路进行拓宽、整修 , 建成沥青 路。 (七) 公共设施条件 给水: 施工期间 用水量很小, 在花里冲水库坝下低凹积水处提取即可。 运行 期用水 考虑与骨灰公墓管理所协作,由县城区七乡大道供Xx 县烈士陵园改造 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WSWX 16 水管网接入,或 规划水源从 场址西面 花里冲 水库 提取 接入,与场地相距 均在 1 公里 以内。 可安装 PE 塑料 水管引 入。 排水:项目投入使用后, 污、废水经化粪池 沉降 处理达标后排放,地表水量不大,且无害,依据地形就近排入山坡低处,自由排放入沟道。 供电:由 市政 电 网 接入,现有 10 千伏 高压电沿公路架设,可就近搭接供电。 也可对骨灰公墓输入电线实施改造,使之满足用电 需求。 (八) 施工条件 建筑所需的沙、石料、砖块、木材等建筑材料,当地有生产厂家。 运输半径小于 10 公里。 钢材、水泥、彩钢瓦可直接向当地供应商购买,建筑材料供应有保证。 施工道路利用现有便道公路进入施工场地,施工用电、用水 可 由公墓管理所 就近搭接,施工条件较好。 四 、场址条件比选 场址 总用地 亩,其中 9 亩 为 烈士 陵园原有土地, 新征土地 亩, 位于场址南面,紧挨烈士陵园原有土地, 符合选址条件,无需另选。 五 、推荐场址方案 本项目推荐 在现有土地 东面和 南面 新征 土地 亩, 作为纪念馆、管理用房、停车场、纪念广场建设用地, 其余 在原址建设。 Xx 县烈士陵园改造 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WSWX 17 第 四 章 建筑方案选择 一、 建筑 指导 思想与原则 根据 “ 环境园林化、陈列艺术化、功能多样化、景点群体化 ”的指导思想,努力提高烈士陵园纪念建筑物和陈列展示的文化品位、艺术品位、科技品位,把 烈士 陵园建设成为一流的标志性建筑物和著名的革命传统教育基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国防教育基地。 二、 项目总体规划方案 (一)总平面布置和功能要求 依据 场址 地形 ,在场址 南 侧 修建 烈士纪念广场 , 纪念广场旁边为停车场 ,东面 为 陈列室和业务用房, 中部 顺山而上 的宽阔平台台阶 延伸至陵区北部中央位置的 景观亭, 周围 设置 烈士墓 墓区 ,并配套水、电、路、通讯、广电、消防、环卫等公共实施,以满足陵园功能要求。 (详见总平面布置图)。 (二)规划设计方案描述 xx 县烈士陵园分为 纪念 广场 区、 展览 及业务管理 区 、墓区 三 大部分。 停车场 及烈士纪念广场 布置在陵区 南面 ; 东面布置展览及业务管理区, 景观亭 布置于陵区最顶端,周围为烈士墓墓区, 形成由 纪念广场、 烈士塔(纪念碑)、 陵园大门 、山顶景观亭为中轴线的景观轴。 并利用陵区原有绿色生态和 就地移 栽 松树和种植 大量 松柏类树木 及Xx 县烈士陵园改造 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WSWX 18 花草等 植物,将陵园建成花园式烈 士陵园。 三、 建筑 方案 (一) 建筑方案描述 建筑艺术与风格 陵区门庭和人民英雄纪念碑用大理石打磨抛光后镶嵌于四周,并雕饰 烈士壁画或珍贵历史记录 ;中央台阶用形式古朴的石材铺设;烈士墓墓碑均按地方民族特色用大理石 或墨玉石 打磨雕刻制作而成。 使陵区 具有 独特的 民族风格和鲜明 历史 特色 , 创造出 烈士陵园 庄严肃穆的环境。 建筑特征与结构 陵 区建筑力求简洁、明快,并应具有 庄重、肃穆的气氛。 陵区门庭:门宽 14 米,高 8 米, 横式牌坊园标 “xx 县 烈士陵园 ”七 个烫金大字。 纪念广场 建有 米高的 人民英雄纪念碑 ,寓意 1979 年对越自卫反击作战, 纪念碑 的四周用 大理石 抛光板材装镶, 碑身 正面 雕刻 是毛泽东 主席手笔 “ 人民英雄永垂不朽 ”8 个金色大字 ,底部四周雕刻烈士 壁画和英雄 事迹 简介。 烈士墓墓碑: 每冢墓碑 碑顶均雕刻鲜红的五角星,并 用大理石或墨玉石 碑身 精雕烈士生平。 中央台阶:中央台阶 选用普通石材粗加工后直接铺设。 景观亭:景观亭建于陵区坡顶上,为富有当地文化特色的仿古Xx 县烈士陵园改造 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WSWX 19 建筑。 居高临下,观城全景。 房屋建筑应遵循战争 时代 刻苦、 朴素的原则 ,墙体选用灰白 色调 ,均为框架结构。 建筑功能 烈士陵园为褒扬先烈的纪念性建筑,是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一 个凭吊烈士,弘扬烈士精神和爱国主义的 重要 教育场所。 (二)道路 道路设计 陵区道路以中央台阶为中轴线,呈井字形向两边延伸。 中央台阶宽度为 米, 墓。xx县烈士陵园建设项目
相关推荐
动资金占用情况,根据企业提供基础数据,结合项目本身实际情况,采用分类详细估算法估算,项目生产 共需流动资金估算为 390 万元。 (二)资金筹措 项目总投资 1850 万元,申请银行贷款 1020 万元,企业自筹440 万元,争取政府扶持 390 万元。 第五章 劳动保护、职业安全及工作卫生 本工程将遵守“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 T13679)”及国家精品报告 精心打造 有关防止各种公害
的主要健康问题,面向全体居民免费提供的最基本的公共卫生服务。 谁能享受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 凡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公民,无论是城市或农村、户籍或非户籍的人口,都可享受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 谁来提供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 主要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负责具体提供。 居民享受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需要付费吗。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所规定的服务内容由国家为城乡居民免费提供
见,填写【装修设计方案定稿审批表】,经地区公司评委会确认后上报。 发标前 10 个工作日上报 填报评审表,评审意见 各方案 提出评审意见后 3个工作日内上报 填报评审表,评审意见 及时上报各阶段优化意见 填报评审表,评审意见 装修设计阶段设计管理 设计前期准备 编制装修工程设计管理进度计划,拟定设计任务书 直接委托设计 负责将方案评审的修改意见 方案设计的修改和施工图设计
m/s 最大风速 m/s 基本风压 40 kg/m2 常年主导风向、频率 西南风 、 % ( 6) 历年平均雷暴日数 天 ( 7) 年平均日照时数 h ( 8) 无霜期 天 水文条件 项目区内地下水类型可分为第四系构散岩类孔隙水及碎屑岩类孔隙裂隙水。 第四系土层的孔隙潜水,主要分布于人工填土层中。 经地面调查,区内未见井、泉点出露,表明其地下水较为贫乏。 项目地水文条件简单,适合该项目建设。
形象。 工程建设的可行性 ( 1) 巨大的业务发展空间是扩建的前提条件 根据国内外近几年业务发展经验来看,我国 Inter 的发展遵循“摩尔定律”发展,用户数大体每 6 个月就翻一番,业界人士普遍认为最近几年还会保持相当发展速度,国内目前的网络传输带宽和接入带宽仍无法满足用户调整发展的需求。 同时, 随着 IP 技术的创新,新业务、新应用的不断出现,形成强大的市场需求驱动力,潜在市场发展空间巨大
17 和评价地基的稳定性、均匀性及其承载力。 ③查明地下水的 蕴 藏条件、特征,提供地下水位及其变化幅度,对施工的影响及处理措施,本项目有较大面积的地下建筑,地下水对建筑物及施工季节的影响应予充分说明。 ④判断场地土和地下水对基础材料的腐蚀影响。 ⑤查明场区地有无对工程不 利的地下埋藏物,如防空洞、墓穴、孤石、旧沟浜等。 拟建项目兴建后。 经评估, 对地质环境破坏影响不大, 做建设用地是最适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