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qt4279-20xx汽车制造业建设项目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专篇编制细则doc内容摘要:

降噪、减振设施控制性能 宜从隔声量、消声量、固体声控制或结合现有同类生产的检测数据、运行管理经验对所 提出的各项防护措施的预期效果进行分析,说明能否满足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的要求。 防暑设施设计及其控制性能 应对烘干室、热处理区、锅炉房、热交换站等会产生高温危害的区域采取防暑降温设计。 设计内容应明确工作环境、使用状况(连续或间隙)、温度、使用能源、散热面积,并对其 保温材料、厚度、面板状况进行说明;烘干室、热处理区等生产加工区应对被加热工件的温 度、冷却、存放进行说明。 整车烘干后的强冷段应说明强冷方式。 如果空调设计、全面通风、 局部排风、岗位送风对防暑有直接或间接作用,应简述参见的章节及系统内容。 应说明上述 防护设施设计的预期效果能否满足相关法律、法规和标 准的要求。 防非电离辐射设施设计及其控制性能 对焊接、变配电站等产生紫外辐射、高频、中频、低频、工频电场等职业病危害因素的 工段或区域,应明确采取的屏蔽、吸收、隔离、距离等防护措施及布局情况。 应说明上述防 护设施设计的预期效果能否满足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的要求。 建设期防护设施 根据建设内容以及建设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的识别,宜对建设期职业病防护设施进行设 计。 对于初步设计阶段施工方案尚未确定的情况,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专篇可作简要说明, 但应明确建设单位相关管理职责。 应对设备安装调试过程以及利旧设备翻新过程进行职业病 防护设施设计。 应急救援设施、仪器、设备 对本项目设计范围内可能产生急性职业损伤的场所采取的冲淋、洗眼设施,报警装置, 事故通风等进行设计,设计内容和要求如下: a)应针对可能产生或存在毒物、酸碱等强腐蚀性物质的区域或实验室设置冲淋、洗眼 设施,并明确冲淋、洗眼设施数量,同时应附冲淋、洗眼设施平面布置图。 冲淋、洗眼设施 设计宜参照表 的样式和要求填写。 汽车制造业冲淋、洗眼设施应主要针对涂装工艺储 调漆室、前处理区、喷漆室; 总装工艺涂胶区、加注区;动力总成制造工艺乳化液集供区; 废水处理站等区域进行设计。 b)应针对会产生高毒气体的场所设报警装置,应明确报警装置名称、类型(型号)、数 量,以及探测头设置位置与高度、报警方式、预报值、报警值和高报值,并附报警装置平面 布置图。 报警装置设计宜参照表 的样式和要求填写。 发动机热试区、锅炉房和废水处 理站等区域应细化报警装置设计。 c)在生产中可能突然逸出大量有害物质或易造成急性中毒的化学物质的室内作业场所, 应设置事故通风装置及与事故排风系统相连锁的泄漏报警装置。 应 明确事故通风触发的条件 和事故通风设置。 事故通风设置包括事故通风风机的选型,达到的换气次数,事故通风口的 布置,事故通风启动装置的位置。 事故通风设计宜参照表 的样式和要求填写。 涂装工 艺储调漆室和化学品库(油化库)等应细化事故通风设计。 职业病防治管理措施 职业病防治管理措施设计内容和要求如下: a)包括建设单位拟设置或指定职业卫生管理机构或者组织、拟配备专职或兼职的职业 卫生管理人员情况;拟制定职业卫生管理方针、计划、目标、制度;职业病危害因素日常监 测、定期检测评价、职业病 危害防护措施、职业健康监护等方面拟采取的措施;其他依法拟 采取的职业病防治管理措施。 6 b)对存在或者产生职业病危害的工作场所、作业岗位、设备、设施设置警示图形、警 示线、警示语句等警示标识和中文警示说明,并对存在或产生高毒物品作业岗位中高毒物品 告知卡的数量和位置进行设计。 c)在采取防护设施设计措施后,仍无法达到职业病防护要求时,应采取个体防护措施, 并对个体防护用品参数提出要求。 d)应明确 ~ 所涉及的职业病防护设施的日常运行管理以及维修要求和措施; 对备品备件提出储存要求;对职业病防护设施监控提出建设性要求。 e)应对建设期的个体防护和现场管理措施、化学品储存管理措施、应急救援措施进行 设计。 辅助卫生设施 应依据 GBZ1 的要求,结合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识别车间的卫生特征等级设计车间卫 生用室(浴室、更 /存衣室、盥洗室以及在特殊作业、工种或岗位设置的洗衣室)、生活用室 (休息室、就餐场所、厕所)、妇女卫生室等辅助用室的设置情况,宜参照表 和表 的样式和要求填写。 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补充措施及 建议的采纳情况说明 对于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中职业病危害控制措施及建议的采纳情况,应分别明确落 实、部分落实或不落实。 落实的措施和建议应说明防护设施及所在章节。 部分落实、不落实 的措施,应说明理由,或说明替代方案。 职业病防护设施投资概算 职业病防护设施投资应针对职业病防护设施及防护措施分别进行概算。 职业病防护设施 及防护措施费用包括装置、设备、工程设施、应急救援用品、个体防护用品等。 职业病防护 设施投资概算应按 ~ 中逐节逐项内容分列,宜参照表 的样式和 要求填写。 预期效果 对本建设项目设计中所采取的职业病防护设施的设计参数,从工艺、建筑、暖通工程、 职业病防护、生产技术的角度出发,结合现有同类生产的检测数据、运行管理经验,由设计 单位对所提出的各项防护措施的预期效果进行分析,应明确拟建项目各作业岗位职业病危害 因素的预期浓度(强度)范围,并明确各工作岗位在不采取个体防护措施情况下的接触水平, 以及设计了个体防护的工作岗位在采取了该措施后的接触水平,评价其能否满足相关法律、 法规和标准的要求。 应说明每个防护设施符合或者高于国家现行有关法律、法规 和部门规章 及标准、设计手册的具体条款,或者借鉴国内外同类建设项目所采取的防护设施的出处。 宜 参照表 和表 的样式和要求填写。 5 职 业 病 防 护 设 施 设 计 专 篇 编 制 章 节 和 内 容 组 成 主报告章节和内容 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专篇的主报告只保留结论性内容,表述简洁,以利于阅读和审查。 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专篇主报告的主要章节和内容组成参见附录 A。 资料性附件章节和内容 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专篇的资料性附件应包括:设计依据、工程分析、生产工艺分 析、 职业病危害因素分析、原始资料、数据计算过程等技术性过程,附件应单独成册。 资料性附 件的章节、内容及深度要求可参照本标准 ~。 报告格式 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专篇的格式要求见附录 C。 7 附 录 A ( 资 料 性 附 录 ) 职 业 病 防 护 设 施 设 计 专 篇 主 报 告 章 节 和 内 容 建设项目概况 建设项目概况应包含但不限于以下内容: a)应简述项目名称、建设性质(新建、扩建、技改)、建设地点、产能规划及生产纲领、 总投资(固定投资、流 动资金)、主要技术经济指标、项目组成、建设内容、项目涉及的车 型、产量、生产节拍(小时产量)、作业时间、岗位设置与劳动定员、生产班次、设备年时 基数。 b)应简述本项目设计范围内生产工艺及公用辅助设施的设备情况,区分原有设备和新 增设备。 c)应简述本项目设计范围内生产工艺及公用辅助设施的主要技术方案及生产工艺流程。 针对技术改造项目,应说明新增工艺或改造工艺段在整个生产工艺流程中的位置。 d)应简述原辅材料的用量、包装、储存方式及储存地点、储存量等。 职业病危害因素分析及危害程度预测 应列举包括项目设计范围内建设期和建成投入生产或使用后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 素的种类、来源、特点、分布、接触人数、接触时间、接触频度,并分析预期浓度(强度) 范围、填写职业病危害因素一览表,表格内容可参见表。 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 构(建)筑物设计 构(建)筑物设计内容和要求如下: a)应明确本项目厂界范围内主要建筑单体的平面布置;应说明本项目涉及的新建、改 建和利旧建筑,建筑朝向、建筑面积、层数、用途等。 b)应明确本项目设计范围内的建筑单体或区域采取的采暖、通 风、空调形式,以及采 暖、通风、空调的基本设计参数,基本设计参数应包括温度、相对湿度、换气次数、人均新 风量等。 c)应明确本项目设计范围内的建筑单体或区域采取的采光方式,以及自然采光、人工 照明的基本设计参数。 特殊工作岗位如打磨房、喷漆室、报交线、发动机和变速器箱装配区 域、整车总装、模具维修等应作岗位照明设计。 防护设施设计 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内容和要求如下: a)应根据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表,明确产生尘毒的设备或生产工艺,明确各尘毒的捕 集、处理、通风方案。 b)应根据职业病 危害因素识别表,明确噪声和振动源,对噪声和振动源分别作降噪、 减振设计。 c)应对烘干室、热处理区、锅炉房、热交换站等会产生高温危害的区域采取防暑降温 设计。 d)对焊接、变配。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