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急诊科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评分标准内容摘要:

分封顶 3 分; 评估 前 3 年, 获得省级科研成果二等奖第一作者、国家发明专利 1 项以上得 1 分。 9 学术 骨干( 20) 数量 5 有明确的学术骨干,从事急诊专业 5 年且副高职称≥ 3 人得 5 分,能够满足急诊(但人数 3)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得 3 分。 学术地位 5 任包括中华级杂志期刊编委通信编委及全国青年委员:每 项每人职务得 2 分,不符合需要不得分。 临床能力 5 能够掌握代表其专业方向先进水平的技术得 1 分;具有对疑难病种较高的诊治能力,效果好得 1 分; 评估 前 3 年, 有全国年会大会发言得 1 分; 评估 前 3 年, 年主持开展新技术新业务 1 项者得 1 分;评估 前 3 年, 年主持科内专科查房平均每周一次,得 1 分。 取所有学科骨干的平均分。 教学科研水平 5 指导研究生毕业 1 名得 1 分; 评估 前 3 年, 主持省部级以上课题得 1分; 评估 前 3 年, 获得省部级科研成果二等奖以上第一完成人得 1分; 评估 前 3 年, SCI 收录论著 1 篇得 2 分,无者不得分。 取 所有学科骨干的平均分。 7 序号 检查内容 标准分 评分标准 备注 10 人才培养 ( 10) 有专科人员培训计划并保证落实 7 培养方向明确得 3 分;规划合理得 2 分;落实到位得 2 分。 人才进修学习情况 3 评估 3 年内,到国外专业进修( 3 个月)人次数超过 3 人次得 3 分,1 人次得 1 分。 三 医疗服务能力与水平 485 11 整体实力救治水平( 120) 平均年急诊人数 15 评估前 3 年 , 急诊 年均 人 次 每年 8 万人次得 10 分,每增加 1 万累加1 分。 低于 8 万人次不得分, 直至封顶分,除外儿科急诊人数。 平均年抢救人次 15 评估前 3 年 , 每年急诊人数 5%为抢救病人次得 10 分,每增加 1%加 1分,直至封顶分,每降低 1%减 2 分。 除外儿科急诊抢救人数。 抢救成功率 15 评估 前 3 年, 抢救成功率≥ 92% ,得 15 分;≥ 85%,得 10 分, 85%不得分。 观察室出观人数 15 评估 前 3 年, 每年出留观总人数 1 万得 12 分,每增加 1 万得 1 分满分 ,不超过最高分。 急诊病谱 30 评估前 3 年急诊收治急性冠脉综合症、心力衰竭、急性脑卒中、呼吸衰竭、肺动脉栓塞、多发伤、急腹症、消化道出血、肾功能衰竭、急性中毒 的 住 院 病例占入院 15%得 20 分 , 每 增加 %加 1 分 , 直至封顶分。 8 序号 检查内容 标准分 评分标准 备注 危重病例比例 30 评估前 3 年,急诊监护室收治病种清单涵盖疾病 少于 20 种, 或 病例少于 200 例 /年 不得分。 收治病例 APACHEⅡ评分≥ 18 分 的, 比例 60%得 30 分,每下降 5%扣 3 分,低于 30%不得分。 12 急诊诊治及急救技术应用能力( 150) 能否全面开展成人急症的诊治工作 30 能够全面开展成人诊治的专业(内:神经、心脏、呼吸、消化、血液、内分泌、风湿免疫、急性中毒,外:神外、心胸外、腹部外科、泌尿外、骨、血管外、及妇产、眼、耳、鼻、皮、口腔) , 齐全得 30分,缺 1 项专业扣 2 分。 疑难病种诊治能力(明确由急诊收住各科病例) 30 提供 5 份 疑难病种 病例,反映本科最高诊疗水平的疑难病种病历。 根据 疑难病种总体情况以及诊疗方案合理性,核心技术应用合理性,诊疗效果(综合好转率、死亡率、并发症或合并症发生率判断)等打分。 每 1 份病例 6 分, 酌情打分。 提供 5 份 疑难病种 病例 危重病诊治能力 30 提供 5 份 危重病 病例,反映本科最高诊疗水平的危重病种病历 ,根据 危重病种总体情况以及诊疗方案合理性,核心技术应用合理性,诊疗效果(综合好转率、死亡率、并发症或合并症发生率判断 )等打分。 每 1 份病例 6 分, 酌情打分。 提供 5 份 危重病 病例 9 序号 检查内容 标准分 评分标准 备注 基本急救技术应用 30 评估前。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