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会区睦洲镇污水处理厂可行性研究报告内容摘要:

池 :  与进水一起,将回流污泥的 10%送入预缺氧池,同时与进水搅拌均匀;  在缺氧环境下,回流污泥中的氮氧化物进行反硝化反应,以降低氮氧化物的含量,方便后续 聚磷菌 的成长。 4. 经过预缺氧池的污水自流进入 厌氧池 :  在 厌氧发酵菌的作用下,废水中易生物降解的大分子有机物转化为VFAs 这一类小分子有机物。 聚磷菌可吸收这些小分子有机物,并以聚β 羟基丁酸( PHB)的形式贮存在体内,其所需要的能量来自 有机物聚磷链的分解 ,使得有机磷得以释放。 5. 厌氧池出水自流进入 缺氧池 :  按 200%的比例将好氧生化池混合液回流至缺氧池,同时利用 水下推流搅拌机将来水和回流液充分混合。 由于回流混合液含有一定的溶解氧,在与厌氧来水混合后, 导致氧气消耗,从而形成缺氧环境;  在缺氧环境下, 反硝化菌利用废水中的有机基质对随回流混合液而带来的 氮氧化物 进行反硝化 ,废水中氮氧化物得以去除,同时废水的有机物浓度得以降低。 6. 缺氧池 出水自流进入推流式 活性污泥池 :  利用好氧微生物吸附、吸收、降解污水中的低分子有机污染物质,污水中的 可好氧降解 有机污染物得到彻底地 去除 ;  在此阶段, 聚磷菌主要是通过分解体内的 PHB而获得能量供细菌增殖,同时将周围环境中的溶解性磷吸收到体内,并以 聚磷链的形式贮存 在活性污泥中;活性污泥 经沉淀 再 以剩余污泥的形式 从系统 排出 ,从而实现除磷的目标。 7. 好氧生化池出水含有好氧生化过程形成的、凝聚沉降性能较好的生物活性污泥,进入 竖流式 沉 淀 池 后,在重力作用下实现固液分离: 3000吨 /日 镇级污水处理厂可研报告 12  沉淀池上部出水 进入下一处理工序;  下部 沉积的 生物 污泥 排入 污泥 回流 池 ; 8. 次沉淀池出水自流进入 紫外 线 消毒池 ,利用 紫外线破坏病毒、细菌和其它微生物的遗传物质 DNA,使其失去活性,无法复制和再生,从而达到消毒的目的。 9. 收集于污泥回流池的活性污泥,部分( 5090%)回流至预缺氧池和厌氧池(其中的 10%回流 至预缺氧池, 90%回流至厌氧池);部分( 5010%)送入泥渣浓缩池。 10. 进入 泥渣 浓缩池 的剩余污泥, 经自然浓缩后再 送往 带式 压滤机压滤脱水, 实现泥渣干化。 干渣 按有关规定 ,经集中收集后送有 “ 固废处理资质 ”的 专业单位 集中处置。 11. 其它  在 沉砂配水池旁设置 贮砂槽;  设置 泥渣 脱水沉淀池,沉淀 回收 带式机冲洗水所夹带德 跑冒滴漏泥渣,收集可能的场地污水 ;  竖流沉淀池出水管道上设置电磁流量计,方便计量瞬时和总出水量。 工艺设计参数 选取及 计算 : 3000 m3/d Ns= kgBOD5/ HRT: t= 污泥 浓度 X=3300 mg/l R=5090% Xr=( 1+R) X /R=10000 mg/l 3000吨 /日 镇级污水处理厂可研报告 13 内回流比(计算得出) RN=200% : V=3000 A1:A2:O=1:1:4,即预缺氧、厌氧 ,缺氧段 ,好氧段 1) 降解 BOD生成污泥量 W1=a(LoLe)Q= () 3000=297Kg/d 2) 内源呼吸分解泥量 W2 Xv=fX=3300=2640 mg/l W2=bVX v= 1450= Kg/d 3) 不可生物降解悬浮物量,该部分占总 TSS的 50% W3=Q(SoSe)50%= 570 Kg/d 4) 剩余污泥量 W=W1W2+W3=+570= Kg/d(干重) 5) 每日形成活性污泥量 Xw=W1W2= Kg/d 6) 剩余 湿污泥量(按含水率为 %计 ) Qs=W/(1P)= m3/d 经压滤脱水后的干渣为 : 吨( 85%含水率) 7) 污泥泥龄 Tn=XV/W= 1450/= d 理论需氧量 O2=a,QLr+b,Nrb,NDc,Xw=445 实际需氧量 R0=R 采用微孔曝气器,氧利用率为 8%,实际鼓风曝气量为 Q=R0/()=1200 m3/h=3000吨 /日 镇级污水处理厂可研报告 14 污水处理构筑物参数 按照前述处理工艺 流程和工艺参数计算, 本污水处理工程主要构筑物 设计参数详细参见 表 5。 表 5 各构筑物设计参数一览表 名 称 净 结构尺寸 (长 宽 高 )m 结构 形式 工艺参数 备注 有效 水深 (m) 停留 时间( h) 其 它 格栅集水井 钢砼 1 80m3 设置格栅 沉砂池 钢砼 预缺氧池 钢 砼 有效容积 65m3 设潜水搅拌机 厌氧池 钢砼 有效容积 182m3 设潜水推流器 缺氧池 钢砼 有效容积 240m3 设潜水推流器 好氧池 钢砼 有效容积 970m3,污泥负荷 设微孔曝气器 配回流泵 二沉池 ,2座 钢砼 表面负荷为 紫外线消毒槽 钢砼 60S 设紫外灯 污泥回流池 钢砼 有效容积 27m3 设污泥回流泵 泥渣浓缩池 3 3 钢砼 有效容积 27m3 设泥浆泵 积水池 2 砖砼 有效容积 14m3 设提升泵 泥渣脱水间 ,层高 混合 建筑面积 设带式脱水机 鼓 风机房 7,层高 混合 建筑面积 设鼓风机 高低压配电房 ,层高 混合 建筑面积 29m2 设变压器及低压控制柜 值班 控制 室 ,层高 混合 建筑面积 设模拟显示屏和电控柜 宿舍和食堂 15 4,层高 混合 建筑面积 仓库 /机修 3 ,层高 混合 建筑面积 化验 会议接待室 ,层高 混合 建筑面积 3000吨 /日 镇级污水处理厂可研报告 15 配套设备和器材 按照设计工艺流程要求,本污水处理工程要求配套的设备和器材的型号、规格及数量等参见表 6。 表 6 污水处理系统主要配套设备和器材 序号 设备器材名称 型号规格 数量 性能参数 安装 或 使用部位 备 注 1 细格栅 HAZ1000 1 B=10mm, 集水井 进口 不锈钢 2 电动吊葫芦 1 H=9m ,N= 集水井上部 3 潜水污水泵 WQ1501011 2 N=11Kw Q=125m3/h H=12m 集水井 潜水式 4 潜水搅拌机 1 N= 预缺氧池 江苏 5 潜水推流器 、缺氧池 江苏 6 潜水回流泵 1 N= Q=200m3/h∆H= 好氧 缺氧池 江苏 7 鼓风机 GRB1251390 2 N=30Kw Q=25m3/min ∆P=6m 好氧池配套 台湾川源 8 微孔曝气器 YMB215 400 好氧池池底 浙江产 9 积水池提升泵 AS102CB 2 N= Q=10m3/h H=10m 积水池内 江苏 10 污泥回流泵 GW80407 2 N= Q=40m3/h H=7m 污泥回流池 上海 11 泥浆泵 GW502015 2 N= Q=20m3/h H=15m 压滤机配套 上海 12 带式压滤机 CPF1000 1 N=, B=1000 韶关 13 压滤机反洗泵 GD5040 2 N= Q=18m3/h H=40m 广州 14 压滤机投药泵 1IB, 2 N= Q=15 空压机 16 紫外消毒灯 NLQ40K/320型 16 N=80W /盏 消毒池内 中山 3000吨 /日 镇级污水处理厂可研报告 16 主要仪器仪表 表 7 工艺控制仪表 设备 一览表 序号 费用名称 型号规格 数量 安装部位、功效和产地 1 污水流量计(出水) LDBE200,电磁 1 安装于沉淀池总出水管,用以测定总处理水量和瞬时 处理量,台湾产 2 污泥流量计(回流) LUGB2210,涡街 1 安装于污泥回流管路,用以测量污泥回流量,台湾产 3 污泥流量计(回流) LUGB2208,涡街 1 安装于预缺氧池进泥管路之上,用于控制进泥流量,台湾产 4 空气流量计 LUGB2230,涡街 1 安装于鼓风机出气干管上,用于测量和控制鼓风曝气量,台湾产 5 低压配电屏 150Kw 1 控制污水处理厂各用电设施,非标 6 动力控制柜 非标立式 6 各动力设备启闭控制 7 工艺流程模拟屏 1 按污水处理流程,设置指示灯和过 程仪表,用以监控污水处理流程和参数变化,非标 8 9 10 11 过程仪表和设备合计 3000吨 /日 镇级污水处理厂可研报告 17 :通用工程设计 平面及高程布置 1. 建设用地 污水处理构筑物及配套设施 占地面积为 4084m2,即。 2.平面布置 处理站区总平面布置按功能分为 三 个区域: 污水、污泥集中处理区, 变配电、 电控值班区和办公生活辅助 区 等。 3.高程设计 针对 构筑物布局特点, 为了节约能源,高程设计遵循一次提升、重力出流的原则 : 具体就是 污水处理厂不设泵站,处理污水 由截污泵站直接送往污水处理厂第一级构筑物,即格栅池,然后按照格栅、沉砂、厌氧 、 缺氧、好氧和沉淀 等 顺序 依次 重力 流入各 处理池。 建筑设计 在总平面布置、构造处理和承重结构上充分考虑了安全生产的因素,如防腐蚀、防噪音、洁净、抗震设防。 公用工程系统的自来水、供电等由厂区统一供给。 埋设于地下的工艺。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