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安康地理信息空间框架建设项目技术设计书a内容摘要:
.................... 83 附件 A6:GPS 野外观测记录表 .......................................................................................................... 85 附件 B:地形图测绘 ...................................................................................................................... 87 附件 B1:图 幅结合表 ......................................................................................................................... 87 附件 B2:地形图检测记录表 .............................................................................................................. 88 附件 B3:地形图勘丈检查记录统计表 ................................................................................................ 89 “ 数字安康 ” 地理空间框架数据生产 技术设计书 4 一、概 述 概述 项目 概述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测绘工作的意见》和《关于 开展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建设试点工作的通知》精神, 2020 年 02 月 8 日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国发 [2020]33 号文批复同意数字安康地理空间框架立项建设,并将安康市纳入 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数字区域 地理空间框架建设推广城市。 “数字安康”的建设有利于提升安康市整体管理水平, 对于 增强安康市科学决策、应急保障、公共服务等方面的能力,促进城市信息资源共建共享 和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项目名称 项目名称 : 数字安康 地理空间框架数据生产 项目内容包括: 1∶ 500 航空摄影测量, 1∶ 1000 DEM、 DOM数据生产, 1∶ 2020 地形图整合生产。 测区 概况 安康市位于陕西省最南部,我国版图中部,属 秦岭 、 巴山 山地,属北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无霜期长。 汉江由西向东横贯中部,河谷盆地居中,构成“两山夹一川”的自然地 貌。 安康 市 地缘和区位优势独特,位于川、陕、鄂、渝四省市的结合部,地处西安、武汉、重庆三大经济区的几何中心。 安康市 城区地理位置为东经 108176。 52′ 10~ 109176。 06′ 40,北纬 32176。 37′ 30~ 32176。 46′ 10, 市内 绿树成荫、花草遍地,是一座环境优美的园林城市。 测绘工作范围为安康市建 设 规划区, 约 52 平方公里。 测区路 网 发达,交通方便。 周边地形为低山丘陵,中间为河川洼地。 “ 数字安康 ” 地理空间框架数据生产 技术设计书 5 测区 地形类别 和 困难类别 的划分 1) 测区地形 按地面坡度划分 为 平地和 丘陵地,局部为山地。 2) 根据国家测绘局《测绘工程产品困难类别 细则》规定,测区的困难类别为 Ⅲ 类。 主要 任务 1) 在 安康市 城市建成区范围内布设 四等 GPS 点 20 个,其余区域布设 30 个,共布设50 个 四等 GPS 点;在城市建成区范围内布设一级导线点不少于 440 个,其余区域布设一级导线点或 E级 GPS 点不少于 150 个。 2) 测绘安康市 107 平方公里 内 1:500 地形图,对 城市 建成区 55 平方公里重点区域进行 1:500 全野外数字化测量,包括 38 平方公里地名 、 地址数据采集; 其余 52 平方公里采用航 空摄影 测 量 方法测图,精度应满足 1:500 航测规范的要求。 3) 编绘安康市 190 平方公里 1:2020 地形图。 对 5 平方公里无图区 采用航测方法 进行1∶ 2020 测图, 其余 185 平方公里 范围, 利用已有成果( 1:1000 航测地形图 73 平方公里,1:2020 航测地形图 65 平方公里及 107 平方公里 1:500 实测 、航测地形图) 进行 缩编 整合完成。 4) 对 52 平方公里 规划建设区范围 1:500 航测测图区域 实施 1:500 航摄, 对 55 平方公里 建成区范围 实施 1:1000 航摄并进行野外像控点测量和 内业 空三加密,生产 107 平方公里 1:1000 DEM(数字高程模型)和 DOM(数字正射影像)数据。 已有资料情况 及分析利用 控制测量成果 1) 平面控制点成果 (补充 ) 2) 高程控制点成果 “ 数字安康 ” 地理空间框架数据生产 技术设计书 6 (补充 ) 3) 已有控制点成果的利用 (补充 ) 图件成果 1) 1:1000、 1:2020 地形图成果 安康市 现有 1:1000 航测地形图 73 平方公里 、 1:2020 航测地形图 65 平方公里。 上述地形图成图时间较早,所在区域地形地物已发生了很大变化,使用前首先要对其进行修 测和 补测。 此地形图可做为 1:2020 地形图缩编 和编绘 的基础 底 图。 2) 1:10000 地形图成果 安康市 现有 的 1:10000 数字地形图 可 作为本项目测区范围划分、基础控制网布设 和 技术设计的 基础 底 图 及 参考。 项目技术依据 ( 1)《城市测量规范》( CJJ 899);(以下简称《规范》) ( 2)《 1:500 1:1000 1:2020地形图航空摄影规范》 (GB/T 69622020); ( 3) 《 1:500 1:1000 1:2020地形图航空摄影测量内业规范》 (GB/T 7930— 2020); ( 4) 《 1:500 1:1000 1:2020地形图航空摄影测量外业规范》( GB/T 7931— 2020); ( 5) 《 1:500 1:1000 1:2020地形图航空摄影测量数字化 测图规范》( GB 159672020); ( 6) 《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图图式第一部分 :1:500 1:1000 1:2020地形图图式》GB/; (简称《图式》); ( 7)《卫星定位城市测量技术规范》( CJJ/T 732020); ( 8) 《全球定位系统实时动态测量 (RTK)技术规范》 CH/T20202020。 ( 9)《 1:500 1:1000 1:2020外业数字测图技术规程》 GB6962。 ( 10) 《基础地理信息要素分类与代码》 GB/T139232020; “ 数字安康 ” 地理空间框架数据生产 技术设计书 7 ( 11)《 基 础地理信息数字成果 1:500 1:1000 1:2020数字高程模型》。 ( 12)《 基础地理信息数字成果 1:500 1:1000 1:2020数字正射影像图》。 ( 13) 《测绘成果质量检查与验收规定》 GB/T243562020; ( 14) 《数字测绘产品检查验收规定和质量评定》( GB/T 183162020); ( 15) 《 数字高程模型质量检验技术规程 》 CH/T10262020; ( 16) 《 数字正射影像图质量检验技术规程 》 CH/T10262020; ( 17) 经批准的项目 技术设计书; ( 18) 其他技术要求。 采用的坐标系统和高程基准 坐标系统 平面坐标系采用 1980 西安坐标系。 高程系统 高程系统采用 1985 国家高程基准。 主要技术要求 控制测量的要求 本项目首级控制测量采用在原城 市二 、三 等 GPS 测量基础上加密四等 GPS 网,四等 GPS网 相邻点距为 2~ 4km。 一级 导线 点在 二、 三、 四等 GPS 网的基础上进行加密,采用 光电测距导线测量或 GPS 测量。 四等 (D 级 )GPS 网 , 城区内 一级 导线 点的高程采用四等水准测量 , 其余区域采用 光电测距高程 导线测量或 GPS高程拟合。 四等 ( D 级) GPS 网中最弱相邻点的相对中误差不大于177。 5cm,一级网中最弱点的点位中误差不得大于177。 5cm;四等水准网中最弱点的高程中误差相对于起算点不得大于177。 20mm。 地形图的要求 1) 基本等高距 : “ 数字安康 ” 地理空间框架数据生产 技术设计书 8 1:500 地形图的等高距 为 1米。 1:2020 地形图的等高距 为 2 米。 基本等高距应在同种比例尺的地形图上保持一致,不绘制间曲线。 2) 地形图的分幅及编号 1:500 地形图按 50cm179。 50cm 正方形分幅,图号按 X在前、 Y 在后,中间加图上 5mm 长的横线;坐标值以公里为单位, 1:500 图 廓点 坐标取 2 位小数。 1:2020 比例尺地形图按 50cm179。 50cm 正方形分幅,图号按 X 在前、 Y 在后,中间加图上 5mm长的横线,坐标值以公里为单位, 图廓点 坐标取至整公里数。 3) 1:500、 1:2020 比例尺地形图的精度 1:500、 1:2020 比例尺地形图应满足以下平面精度 :单位 :图上 mm 地区分类 点位中误差 地物点间距中误差 建筑区、平地、丘陵地 ≤ 177。 ≤ 177。 旧街坊内部和山地高山地 ≤ 177。 ≤ 177。 注: 森林隐蔽地区按上述要求放宽 50% 高程精度 : 城市建筑区高程注 记点高程中误差不得大于177。 其 它 地区地形图的高程精度应以等高线插求点的高程中误差来衡量。 等高线插求点相对于邻近图根点的高程中误差应满足下表 : 单位 :m 地区分类 平地 丘陵地 山地 高山地 高程中误差(等高距) ≤ 1/3 ≤ 1/2 ≤ 2/3 ≤ 1 注 :隐蔽及坡度大于 40176。 等困难地区上述精度放宽 50%。 1:500、 1:2020 比例地形图高程注记点的密度,平均每格 8— 15 点。 DEM 的要求 A、 DEM 格网点相对于附近野外控制点的高程中误差按下表执行: DEM 格网点高程中误差 单位 : m 地形类别 基本等高距 高程中误差 平地 1 丘陵地 1 “ 数字安康 ” 地理空间框架数据生产 技术设计书 9 山地 2 密林等隐蔽地区高程中误差按表 1- 1数据 倍计。 DEM 内插点的高程中误差按表 1- 1 数据 倍计。 B、 数字高程模型( DEM)成果格网间距为 2 米。 采用 ArcInfo grid 文件格式,最终成果 以 标准图幅 内图廓线外扩 2 个格网点范围为单位存储数据。 C、 几何精度应符合下列要求 : I、规则格网点的高程精度应符合 A 的规定; II、特征点的精度 应与相应的规格格网点的高程精度一致; III、相邻存储单元的 DEM 数据应平滑衔接。 D、 DEM数据的边界线标识符应正确无误。 边界线必须为封闭多 边 形。 一个 DEM数据集,只有一个外边界线,但可以有多个内边界线,不同的内边界线可以相邻,但不得相交。 E、静止水域内的 DEM格网点高程应一致,流动水域的 DEM格网点高程应成梯度下降,关系合理。 F、完整性应符合以下要求 : I、除内边界线范围内格网点数据可能存在中断外,存储单元内不得存在数据漏洞; II、相邻存储单元之间不得出现漏洞, DEM数据应覆盖整个区域范围,接边范 围的数据应 有 一定的重叠。 DOM 的要求 A、 数字正射影像图( DOM)成果地面分辨率为 ,采用非压缩 TIFF文件格式(带*.tfw定位 文件),以 标准图幅 内图廓线 外扩 10像素 范围 为单位存储 ,真彩色。 DOM整饰文件格式为 DWG ( AutoCad 2020) 数据。 B、 DOM 产品数据精度要求按 下 表执行: DOM 平面位置中误差及接边限差 单位 : m 地形类别 平面中误差 图幅接边限差 平地 2 像元 丘陵地 2 像元 “ 数字安康 ” 地理空间框架数据生产 技术设计书 1。数字安康地理信息空间框架建设项目技术设计书a
相关推荐
网络接点 手术间 共有 9 个 RJ45 网络点 (可扩增 ),其中麻醉塔 3 个、外科塔 (腔镜塔 )2 个、特殊塔 2 个、墙壁 2 个 麻醉准备室 每张床位布 2 个 RJ45网络点 麻醉恢复室 每张床位布 2 个 RJ45网络点 手术示教室 6 个 RJ45 网络点 办公室 每张办公桌 2 个 RJ45网络点 无线网络 每半径 2O 米区域分布一个接入点 音视频接点 视频接点
. 适用范围 1) 本招标文件仅适用于投标邀请中所叙述项目的 货物 及相关服务采购。 2) 本招标文件的解释权 在采购人。 . 定义 1) “采购人”、“甲方”系指 广元市规划和建设局。 2) “集中采购机构”系指 广元市规划和建设局 ,本次招标采购项目活动的组织方。 3) “投标人”系指 接受邀请的合格 供应商。 “乙方”系指中标的投标人。 4) “ 货物 ”
认证 2020 年 7 月 30 日, 公司获得北京中设质量认证中心颁发的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证书。 4. 保密资质 2020 年 12 月 31 日,公司获得国家保密局颁发的涉及国家秘密的计算机系统集成资质证书。 四、 经济指标 (何军) 企业主要经济指标 五、 本项目已经具备的条件 1. 产品的成熟程度 HIEP 软件自 1999 年 11 月开始立项开发,于 2020 年 3 月完成 HIEP
量扩大时,能方便地在各个层次进行扩充。 当系统扩容时,可以方便地通过增加各层的服务器(如 WEB 服务器、应用服务器、数据库服务器)数量,实现应用负载均衡,将系统的应用负载扩展至多台服务器承担,实 现各层服务器的集群部署,有效提高系统总体的负荷,保证系统合理的响应时间和吞吐量。 移植性要求 ****市数字城管内外网系统除了要具备良好开放性之外,同时要保证系统具有良好的移植性、扩展性
应, 与日趋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还不相适应,与现代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及广泛应用还不相适应,与我国对外开放不断扩大的新形势还不相适应。 当前,国际金融危机仍未见底,并对文化产业发展产生诸多影响,但困难和挑战中蕴含着新的机遇和有利条件,文化具有反向调节功能,面对经济下滑,文化产数字化影院建设 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 7 业有逆势而上的特点,这为创新文化体制机制、做大做强文化产业带来了契机。
.................................................................. 14 第七章 投资计划 ....................................................................................................... 15 投资金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