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商品批发市场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内容摘要:

地土的构成及特征 项目区地形平坦,场区地貌单元属于第四纪淄河 小清河新近冲积平原。 勘探点地面标高为 ~ ,地表相对高差。 勘探前场地北侧有一取土坑,勘探期间已填平,勘探过程中未发现有不良地质现象。 (三)场地岩土工程地质条件 根据野外钻探揭露及室内土工试验结果,构成拟建场地的主要地层属于第四纪淄河 小清河新近沉积土层。 按一般工程地质性质的差异,分述如下: 1 层:耕植土( Q4ml),以粉质粘土为主,夹 粉土团块,土质不均匀,含少量植物根系,结构松散,局部为素填土,以粉土为主。 厚度为 ~ ,层底标高为 ~。 2 层:粉质粘土( Q4al),红褐色 黄褐色,均匀,蜂窝状结构,局部粉粒含量稍高,夹粉土薄层或粘土团块,含 Fe 质条斑,可塑,稍有光泽,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 埋深为 ~ ,厚度为 ~ ,层底标高为 ~ ,部分钻孔缺失该层。 3 层:粉土( Q4al),黄褐色,均匀,粘粒含量稍高,夹粉质粘土微薄层,场区北侧局部颗粒较粗可达粉砂,主要成分为 长石、石英、云母等,含 Fe 质条斑,湿,密实,无光泽,干强度低,韧性低。 埋深为 ~ ,厚度为 ~,层底标高为 ~ ,部分钻孔缺失该层。 4 层:粉质粘土( Q4al),红褐色 黄褐色,均匀,粉粒含量稍高,夹粉土薄层,含 Fe 质条斑,可塑 硬塑,稍有光泽,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 埋深为 ~,厚度为 ~ ,层底标高为 ~ ,部分钻孔缺失该层。 5 层:粉土( Q4al),黄褐色,均匀,夹粉质粘土微薄层,含 Fe 质条斑,湿,密实,无光泽,干 强度低,韧性低。 埋深为 ~ ,厚度为 ~ ,层底标高为 ~ , l),黄褐色 灰褐色,均匀,粉粒含量稍高,夹粉土薄层,含 Fe 质条斑及少量有机质,可塑,稍有光泽,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 埋深为 ~ ,厚度为 ~ ,层底标高为 ~。 7 层:粉土( Q4al),黄褐色,均匀,夹粉质粘土微薄层,含 Fe 质条斑,稍湿,密实,无光泽,干强度低,韧性低。 埋深为 ~ ,厚度为 ~,层底标高为 ~。 8 层:粉质粘土( Q4al),黄褐色 灰褐色,均匀,粉粒含量稍高,夹粉土薄层,含 Fe 质条斑,可塑,稍有光泽,干强度低,韧性中等。 埋深为 ~ ,厚度为 ~ ,层底标高为 ~。 9 层:粉土( Q4al),黄褐色,均匀,夹粉质粘土微薄层,含 Fe 质条斑,湿,密实,无光泽,干强度低,韧性低。 埋深为 ~ ,因各勘探孔均未揭穿该层,故厚度不详。 (四)场地岩土工程条件分析与评价 地基土分析评价 场地内各层地基土分布均匀且较稳定,属均匀地基,按照《岩 土工程勘察规范》( GB500212020)和《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GB500072020)之规定,对各层土压缩性、均匀性分析评价如下: 第 1 层耕植土:结构松散,承载力低,分布不均匀,不宜作为天然地基持力层; 第 2 层粉质粘土: a12 ,属中压缩性土,土质均匀; 第 3 层粉土: a12 ,属中压缩性土,土质均匀,局部缺失该层; 第 4 层粉质粘土: a12 ,属中压缩性土,土质均匀,夹粉土薄层,局部缺失该层; 第 5 层粉土: a12 ,属 中压缩性土,土质均匀,局部缺失该层; 第 6 层粉质粘土: a12 ,属中压缩性土,土质均匀,夹粉土薄层; 第 7 层粉土: a12 ,属中压缩性土,土质均匀; 第 8 层粉质粘土: a12 ,属中压缩性土,土质均匀; 第 9 层粉土: a12 ,属中压缩性土,土质均匀; 地基土承载力评价 根据野外钻探、原位测试及室内土工试验结果,按照《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GB500072020)确定地基承载力的方法,结合本地的建筑经验,综合确定各层地基土的 承载力特征值及压缩模量值如表 41。 表 41 各土层的承载力特征值 fak 及压缩模量值 Es 层号 2 3 4 5 6 7 8 9 土名称 粉质粘土 粉土 粉质粘土 粉土 粉质粘土 粉土 粉质粘土 粉土 Fak( kPa) 100 120 115 130 120 150 130 160 Es( MPa) 地震效应评价 ( 1)场地土类型和场地类别的划分 本场地覆盖厚度大于 50m,且地表以下勘探深度范围 内主要是新近沉积的粉土、粉质粘土组成,该拟建场地范围内土层的等效剪切波速( m/s)范围为 140 Vse 250,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GB500112020)中有关规定,该场地土的类型为中软场地土,场地类别为Ⅲ类,为抗震一般地段。 ( 2)饱和粉土的地震效应评价 该场地基本地震烈度为 7 度,抗震设防烈度为 7 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设计地震组为第一组,其水平地震影响系数最大为 ,场地的特征周期值为。 按照《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GB500112020)第 第 3 条规定,因在 该场地范围内未见到地下水,可不考虑饱和粉土的液化影响。 地基及基础形式分析与评价 ( 1)地基土承载力特征值的修正 根据工程概况、场地工程地质条件及设计要求,按照《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GB500072020)第 条规定,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应进行修正。 本场地地基承载力修正后的特征值为。 根据设计要求,拟建中心市场部分基础荷载假设为 100KN/m2,拟建商住楼部分基础荷载假设为 64KN/m2,则其基底压力分别为 120KN/m 84 KN/m2,小于修正后的地基承载力,可知修正后 的天然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可以满足设计要求。 当假设条件改变时,需重新进行估算;同时设计时应增强建筑物的整体刚度,以抵抗建筑物的不均匀沉降。 ( 2)地基处理方案分析与评价 根据设计意图,拟建中心市场部分拟采用干作业成孔灌注桩基础。 采用干作业成孔灌注桩方案,施工简便,快捷,造价低,成桩质量好,具备良好的承载能力,且对环境影响较小。 结合本场区的工程地质特点,可以 7 层粉土或 9 层粉土作为桩端持力层。 经对干作业成孔灌注桩单桩极限承载力标准值进行估算,为 1000~ 2020KN/根。 进行桩基处理及施工时,应严格按照《建筑 桩基技术规范》( JGJ9494)有关规定进行施工。 水文地质条件及地下水的腐蚀性评价 ( 1)水文地质条件 该场地地下水类型属于第四纪孔隙潜水,主要靠大气降水补给,以大气蒸发为主要排泄方式,在本次勘察深度范围内未见到地下水。 ( 2)地下水的腐蚀性评价 因在本次勘察深度范围内未见到地下水,可不考虑地下水的腐蚀影响。 (五)地质勘察结论与建议 该场地地质条件稳定,适宜该建筑物的建设。 地基土土质松软,固结性一般,本场地处于抗震一般地段。 该场地 1 层耕植土土质松软,固结性差,地基承载能力低,施工时应全部 挖除。 在本次假设条件下,拟建商住综合楼(五层)部分可采用天然地基,以2 层粉质粘土作为其持力层;根据设计意图,拟建中心市场部分拟采用干作业成孔灌注桩基础。 设计时应增强建筑物的整体刚度,以抵抗不均匀沉降。 勘探期间在场地北侧发现分布有坟墓,墓底标高为 ~ 之间,场地东北部原有一取土坑,建议此处场地基槽开挖时,挖至原土,垫以中粗砂或素土、灰土,分层夯实至基底设计标高。 基槽开挖后应组织勘察设计单位验槽后方可施工。 桩基施工时,应严格按照《建筑桩基技术规范》( JGJ9494)有关规定进行施 工,确保施工质量,保证建筑物的安全使用。 开挖基槽时,应避免对槽底土层的扰动,防止雨水或施工用水流入基槽,以免因地基土浸水软化而导致地基土承载力降低。 该场地环境类别为Ⅱ类,因在勘察深度内未见到地下水,可不考虑地下水的腐蚀性影响。 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GB500112020),拟建建筑物设防类别为丙类,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为 7 度,其地震作用和抗震措施均应符合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要求,其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 ,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其水平地震影响系数最大值为 ,场地的特征周期 为。 第二节 本次可行性研究的规划建设内容 本项目建设中心市场一栋,地上 5 层,无地下室,采用干作业成孔灌注桩基础,框架结构;建设商住楼 1000 户,地上 5 层,无地下室,采用天然地基,框架结构。 第三节 主要建筑规划设计方案 根据项目承办单位的设计意图、项目区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等条件、国家及省市的相关规定,本项目主要建筑设计方案如下: 一、中心市场 在项目区靠近潍高路的中间地带建设中心市场楼一栋,长 ,宽。 建筑耐火等级:二级;建筑耐久年限:二级;建筑物抗震设防烈度: 7 度;建筑抗 震设防类别:丙类建筑;建筑层数:地上 5 层,无地下室;建筑高度: ;主要结构类型:框架结构;基础方案:干作业成孔灌注桩基础;基础荷载假定为200KN/m2,基础埋深假定为。 二、商住楼 在中心市场东西两侧及北侧建。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