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理特色花卉产业化示范基地建设项目内容摘要:

工期产生的废水主要为施工及管理人员的生活污水和施工过程产生的工程废水。 ①生活污水 参照同类规模工程,设本项目平均每天安排施工人员 20 人,用水量按照 50L/人 d 计,排水量按照 40L/人 d 计,则施工期间排水量约为。 施工人员使用旱厕,减少生活污水的排放。 建设方可修建临时沉淀池,生活污水经沉 淀处理后用于场内道路清洗和地面洒水。 ②工程废水 施工废水主要来源于修建基础设施时地基的开挖、施工工具的清洗等施工过程。 由于项目工程量不大,施工现场不设置混凝土拌合场,外购商品混凝土,节约施工耗水。 工程量小 , 产生的废水也较少。 较集中的废水经沉淀池收集后用于场地抑尘,少量不集中的废水经 土地吸收、蒸发消耗, 项目施工废水 不外排。 废气 施工期废气主要包括施工扬尘和施工车辆尾气。 ①扬尘 施工期扬尘主要来自场地平整、施工中的土方运输、施工材料装卸和车辆运输等,同时,施工场地道路与黄沙、石料堆场遇风亦会产生扬尘, 均为无组织排放。 ②汽车尾气 施工车辆一般都为载重车,尾气的主要污染物为 NOX、 CO 和烃类等。 机动车辆污染物排放系数见表 51。 表 51 机动车尾气排放污染物系数 25 污染物 以汽油为燃料( g/L) 以柴油为燃料( g/L) 小汽车 载重车 机车 CO NOX 烃类 施工 车 辆一 般 都为 载 重车 , 如黄 河 重型 车 ,其 额 定燃 油 率为(等速),按上表测算,单车 100km 污染物平均排放量为: CO:、 NOX: 、烃类物质 :。 经相关资料类比后适当简化。 设本项目日平均同等作业车辆 6 辆次,平均行驶约 100km,则本项目施工车辆日均排放污染物分别为 CO: ; NOX: ;烃类物质:。 年排放量为: CO: ; NOX: ;烃类物质:。 项目 所处地域 地势平缓开阔,年平均风速较高,空气自净能力较强,总体有利于污染物的稀释扩 散,可有效降低其不利影响。 且施工期结束后,不利影响将随之消失。 固体废弃物 施工 期 固体废弃物主要包括施工人员的 生活垃圾和 施工渣土及损坏或废弃的各种建筑材料。 ①施工人员的生活垃圾 按每人每天产生生活垃圾 计,施工期间施工人员 20 人,产生垃圾量为 10kg/d。 项目区 的生活垃圾经收集后,委托当地环卫部门定期清运。 ②建筑垃圾 建筑渣土等建筑材料及时清运到指定地点;可回收废料如钢筋头、废木板等应尽量由施工单位回收利用;其它废弃的土方、灰渣及边角料等,可用于回填;不能回收利用的废料垃圾 委托当地环卫部门 清运到生活垃圾处理场处理。 本项目挖、填 土 方量基本平衡,产生弃土很少,通过夯实处理后不需 26 外运,也不需场外取土回填。 噪声 项目在建设施工期,噪声污染主要来源于以下几个方面:土石方开挖阶段推土机、挖掘机等引起的噪声;结构施工阶段吊车、振捣棒、电锯、焊接机等引起的噪声;设备安装阶段电锤、焊接机等引起的噪声。 施工期 施工机械的运行噪声在 8595dB 之间。 5.社会影响 由于项目临近 大理古城至才村的 道路,在施工期需注意安排好运输施工材料与过境车辆之间的协调关系,不得影响过 往 车辆与行人的正常通行。 二、营运期 污染源分析 本项目产品为商品盆苗,即由置于温室内原生种苗繁殖出盆的成品苗,成品苗置于 温室大棚 内再繁殖生产出商品苗,按 兰花栽培标准装盆进入市场或提供给核心种植户。 其 生产工艺流程 图 如下 : 废水 废水 原生种苗收集 种苗繁殖、选育 成品苗 成品苗繁殖 成品苗 按标准 盆栽 市场(或核心种植户) 固废 固废 27 图 52 国兰生产 (培育) 工艺流程图 主要污染工序: 废水 营运期 用水有生产用水和 生活用水。 ⑴、 生产废水: 本项目的生产用水主要为兰花灌溉用水、 肥料 和农药配制用水等。 ① 灌溉用水 兰花种植过程中,根据盆土的干湿程度决定是否进行浇水。 浇水严格按照基本原则“见干见湿,干湿交替,干透湿透”,阴天遵循“可浇可不浇,则不浇”的原则。 兰花浇灌用水量约为 5m3/d,只有约 8%的水量 从盆底滴 出 ,即 m3/d,汇集后进入废水收集处理系统的集水池中。 ② 肥料和农药配制用水 肥料的使用根据 兰花 品种、不同生长期,有一定的差异,不过总体使用量不高,配制所需用的水量也很少。 现代栽培管理提倡水肥同施,即浇水即施肥。 根据经验, 灌溉用水可以完全配制好所用的肥料 ; 病虫害防治遵循“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通过对环境因子的有效控制就可以避免很多病虫害的发生或降低其危害程度。 农药的使用量根据季节的不同有很大 差异,总体使用量很 低 ,配制需用的水量也很少,根据经验,平均约为。 综上 ,生产过 程中 用水量约为 m3/d, 产生的废水主要为灌溉过剩水。 肥料和农药等由于使用量少,安全间隔 时间 长,效率高,只有极少 量 随灌溉过剩水流走进入集水池。 因此,生产期废水的产生量约为 m3/d,144t/a。 废水汇集后进入 废水收集处理系统的 集水池 中 , 通过回收装置,对回收的废水进行自动测试,对已消耗的配比元素进行补充,再 经紫外 杀菌 后再进入喷、滴灌 等生产工序。 28 ⑵、 生活污水 : 主要来自 项目区 工作人员的生活 用 水。 项目建成后 共有职工 20 人 , 均在 项目区内 食宿。 根据《云南省地方用水配额》 , 用水量按100 L/人 d 计, 排水量以 用水量的 计, 则本 项目 工作 人员 生活用水量为 , 720t/a; 污水排水量为 , 576t/a。 生活 污水经 化粪池 处理后 进入 项目区内 的人工湿地 , 最终用于项目区内的绿化, 不外排。 类比化粪池水污染物去除率分别为: CODCr: 15%、 BOD5: 9%、 SS: 30%、 NH3N: 3%,经化粪池处理后污染物浓度如表 52: 表 52 生活污水排放浓度 项 目 CODCr BOD5 NH3N SS 总量 t/a 处理前 污染物浓度( mg/L) 326 221 26 332 576 污 染物产生量( t/a) 处理后 污染物浓度( mg/L) 污染物产生量( t/a) ⑶ 项目用水平衡见图 54。 图 54 项目用水平衡图 单位 m3/d 废气 0. 4 0. 4 0. 4 绿化 人工湿地 自来水 生活用水 生活污水 化粪池 净化 装置 生产用水 生产废水 废水收集处理系统 吸收 29 本项目在 生 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气主要为 项目区内 砂石路面 的扬尘和职工食堂的炊事油烟。 ① 由于生产需要, 项目区内 的道路为 砂石路面 , 遇 干燥、大风天气 时会产生一定量的扬尘,属无组织排放。 因此,项目区在生产过程中应注意 项目区 内的洒水降尘。 ② 职工食堂每天提供 20 人的三餐,设一个灶头,属于小型厨房,能源供应为电力和天然气,油烟排放量很少。 表 53 居民炊事油烟等污染物排放因子( kg/t 食用油) 油烟 TSP PM10 居民炊事 固体废弃物 本项目 营运期 产生的固体废物主要 为生产过程中 种苗选育 环节 剔除的病株、枯叶、烂根等和商品苗按标准盆栽 环节 产生的少量废弃基质以及职工管理人员产生的生活垃圾等。 ① 种 苗选育过程中剔除的病株、枯叶、烂根等,产生量约为 20kg/d( ) ,这部分废弃物应做好收集、隔离工作,避免交叉感染。 设置专门堆放点,委托大理镇环卫部门当日运离 项目区。 ② 商品苗按标准盆栽过程中会有废弃基质产生,产生量约为 40kg/d( )。 这些废弃基质已经丧失了其功能,委托环卫部门做卫生填埋。 ③ 项目区 工作人员为 20人,生活垃圾以 1kg/人天计,则产生量为20kg/d,。 这部分垃圾经收集后委托环卫部门统一清运,并进行卫生填埋。 噪声 本项目 营运期 主要的 噪声设备 是温室大 棚内的排气风扇 , 其 源强 约为70dB( A)。 经过 温室 大棚的隔噪和 项目区 的距离衰减后, 可满足《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 GB 123482020)中 2类标准。 另外 进出 项目区 车 30 辆行驶时 也 会产生一定的噪声, 其源强 大约在 65~ 70dB左右,本项目 区内地势开阔 ,并规划好绿化方案,保持进出车辆限速禁鸣,对周围环境影响不大。 31 六、 项目主要污染物产生及预计排放情况 内容 类型 排放源 污染物 名称 处理前产生浓度 及产生量 处理后 浓度及排放量 大 气 污 染 物 施工期 运输施工 扬尘 、废气 无组织排 放 无组织排放 营运期 食堂 油烟 ≥ ,少量 ≤ 3,少量 项目区内 道路 扬尘 无组织排放 无组织排放 水污染物 施工期 施工 过程 工程废水 少量 0 生活污水 营运期 职工 生活污水 CODcr BOD5 NH3N SS 污水量: 576 t/a 326mg/L、 221mg/L、 26mg/L、 332mg/L、 0 生产 过程 生产废水 144t/a 0 固 体 废 物 施工期 施工人员 生活垃圾 10kg/d 合理处置 施工过程 建筑垃圾 少量 营运期 职工 生活垃圾 种苗选育 病变株体 商品苗盆栽 废弃基质 t/a 噪 声 施工期 建筑施工 机械 噪声 8095 dB(A) 达到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 营运期 温室大棚 排气风扇 70 dB(A) 达标排放 其他 32 主要生态影响(不够时可附另页) 建设项目 的 施工阶段由于对地基的开挖和填埋,造成局部土层疏松、裸露、若在雨季会引发水土流失。 施工期建筑材料运输及堆置,会暂时性侵占工地周围的空地,对周围局部环境产生 影响。 基础开挖工程,可做到取用平衡。 对生态环境无显著影响。 项目的建设对周围生态环境不会产生大的负面影响,相反,项目建成后,通过人工绿化 、景观建设 ,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该区域的生态功能。 33 七、 环境影响分析 施工期环境影响分析: 废水影响分析 废水主要来自 项目区内 施工人员生活污水及建筑施工废水,根据工程规模,需 20 人在项目内施工, 用水量按照 50L/人 d 计,排水量按照 40L/人 d计,则施工期间排水量约为 ,主要污染物为 CODCr、 BOD SS 、 NH3N等,经隔油、沉淀处理后用于道路冲洗和地面洒水降尘,不外排。 由于本项目工程量较小,建筑施工废水量不大,排放时间有限,污染负荷不高, 较集中的废水经沉淀池收集后用于场地抑尘,少量不集中的废水就近场地吸收、蒸发,不外排。 废气影响分析 项目施工期对空气环境影响的主要污染物为 施工扬尘和施工车辆尾气。 在项目的施工建设过程中,土石方的堆存、施工车辆、施工机械运行,构筑物的建设、建筑材料的堆存、使用过程都将产生不同影响程度的粉尘。 在风速较大的情况下,以上过程中产生 的粉尘会导致施工现场尘土飞扬,使空气中的颗粒物的浓度增高,影响所在区域的空气环境质量。 因此在施工中要加强管理,采取对建筑场地周围进行围护;并合理安排施工时间,尽量缩短施工场地的裸露时间等措施。 在产尘量较大的时段、作业面进行洒水抑尘,同时注意对建筑材料的使用与建筑垃圾的收集,可大大减少施工扬尘产生的影响。 施工期扬尘产生的影响一般限于施工区域及附近,在风速较小或下雨时,粉尘对空气环境的影响范围将减小,影响的程度也将减轻。 因此施工期的扬尘对南国城和车邑村最近居民点影响很小。 项目的施工期施工机械在运作中产生的机械 烟气和运输车辆在运输中产生的尾气,会对施工区域附近的空气环境质量产生一定的影响,但由于烟气 34 量不大,对 项目区 附近居民点影响很小,且随着施工的结束,影响将随之消失。 固体废弃物影响分析 施工期产生的固体废弃物主要来源于项目建设过程中废弃的建筑材料和施工人员产生的生活垃圾。 本项目废弃的建筑材料先考虑回收利用,未利用的作为固废处理。 挖、填方量基本平衡,不产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