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单片机红外防盗报警器毕业设计内容摘要:
”时,内部上拉电阻把端口拉高,此时可以作为输入 口使用。 作为输入使用时,被外部拉低的引脚由于内部电阻的原因,将输出电流( IIL)。 在访问外部程序存储器或用 16 位地址读取外部数据存储器(例如执行 MOVX @DPTR) 时, P2 口送出高八位地址。 在这种应用中, P2 口使用很强的内部上拉发送 1。 在使用 8 位地址(如 MOVX @RI)访问外部数据存储器时, P2 口输出 P2 锁存器的内容。 在 flash 编程和校验时,P2 口也接收高 8 位地址字节和一些控制信号。 P3 口: P3 口是一个具有内部上拉电阻的 8 位双向 I/O 口, P2 输出缓冲器能驱动 4 个 TTL 逻辑电平。 对 P3 端口写“ 1”时,内部上拉电阻把端口拉高,此时可以作为输入 口使用。 作为输入使用时,被外部拉低的引脚由于内部电阻的原因,将输出电流( IIL)。 P3 口亦作为 AT89S52 特殊功能(第二功能)使用,在 flash 编程和校验时, P3 口也接收一些控制信号 [13]。 如下表 31所示。 表 31 P3 口 的引脚号及其第二功能 引脚号 第二功能 RXD(串行输入) TXD(串行输出) INT0 外部中断 0 INT0 外部中断 0 T0(定时器 0 外部输入) T1(定时器 1 外部输入) WR 外部数据存储器写选通 RD 外部数据存储器写选通 RST: 复位输入。 晶振工作时, RST 脚持续 2 个机器周期高电平将使单片机复位。 看门狗计时完成后, RST 脚输出 96 个晶振周期的高电平。 特殊寄存器 AUXR 地址 8EH 上。 ALE/PROG:地址锁存控制信号( ALE)是访问外部程序存储器时,锁存低 8 位地址的输出脉冲。 在 flash 编程时,此引脚( PROG)也用作编程输入脉冲。 在一般情况下, ALE 以晶振六分之一的固定频率输出脉冲,可用来作为外部定时器或 时钟使用。 然而,特别强调,在每次访问外部数据存储器时, ALE 脉冲将会跳过。 如果需要,通过将地址为 8EH 的 SFR 的第 0 位置 “ 1”, ALE 操作将无效。 这一位置 “ 1”, ALE 仅在执行 MOVX 或 MOVC 指令时有效。 否则, ALE 将被微弱拉高。 这个 ALE 使 能标志位(地址为 8EH 的 SFR 的第 0 位)的设置对微控制器处于外部执行模式下无效。 PSEN:外部程序存储器选通信号( PSEN)是外部程序存储器选通信号。 当 AT89S52 从外部程序存储器执行外部代码时, PSEN 在每个机器周期被激活两次,而在访问外部数据存储器时, PSEN 将不被激活。 EA/VPP:访问外部程序存储器控制信号。 为使能从 0000H 到 FFFFH 的外部程序存储器读取指令, EA 必须接 GND。 为了执行内部程序指令, EA 应该接 VCC。 在 flash 编程期间, EA 也接收 12 伏 电压。 XTAL1:振荡器反相放大器和内部时钟发生电路的输入端 [14]。 XTAL2:振荡器反相放大器的输出端。 三、 单片机控制部分电路 如图所示为单片机组成的控制电路,其中晶振与其相连构成时钟电路,而复位开关与其相连构成单片机小系统。 如图 32 所示。 图 32 单片机控制电路电路图 第二节 红外线发射电路 红外线发射电路主要由 D7~D12 六个红外线发射管组成。 红外发射管的负极依次接到单片机 ~ 口,当电源接通时,单片机的 P1 口设为 输出状态,当 P1 口输出均为“ 0”时,各个二极管均成导通状态,发出红外光,覆盖包括了接收电路的一定的区域。 正常情况下没有遮挡时 P1 口输出为 00H。 红外线发射二极管在使用时,须由电流驱动, 在进行设计时,最重要的是在 IF 电流的控制,设计出的驱动电流 IF 不能太大,若大于 IF 则元件有烧毁之虑, IF 若太小,则其发射束就会变小。 通过查阅资料可知 IF 在 20mA 左右,通过计算可得限流电阻的最小值为 200 欧,本电路选取 470 欧如图 33 所示。 图 33 红外线发射电路图 第三节 红外线接收电路 红外线接收电路主要由 D1~D6 六个红外线接收二极管组成,主要功能是用来接收 D7~D12 发射的红外线,正常情况下能够成功接收,如果有人闯入,中断红外线,将接受不到红外线,此时判断为应当报警,由单片机控制报警。 具体电路连接如下图, D1~D6 六个红外线接收管的负极与反相器芯片 74LS14D 的 A1~ A6脚,当没有遮挡时接收管正常接收到红外线时并导通, +5V 电源通过 D1~D6 的正极加到反相器 74LS14D 的输入端,进行反相为低电平,输出管脚 Y1~Y6 接单片,这时的 ~ 口为低电平:而当有人闯入使红外线被遮 挡时,接收管截止,反相器输入端为低电平,反相后输出高电平,这时的单片机的 ~ 口为高电平。 当在一定得时间内检测到位于不同位置的光束被遮挡时,则由 口输出高低电平间隔为 1S 的脉冲报警信号 [16]。 此脉冲信号驱动声光报警电路,直至断开开关 SW2。 如图 34 所示。 图 34 红外线接收电路图 第四节 声光报警电路 声光报警电路与单片机 口相连,当单片机的 口输出一系列脉冲方波,开始驱动报警电路报警。 声光报警部分主要由发光二极管和蜂鸣器组成,当报警开始时,发光二极管闪烁,蜂鸣器发出声 响,声光并用,同时报警 [17]。 声光报警部分电路图如图 35 所示。 图 35 声光报警部分电路图 第五节 电源电路 电源开关 SW1 送入 220V 经过保险丝后送入变压器,保险丝起保护电路的作用 [18]。 变压器 L1 将 220V 的交流电源经磁场耦合转换成 12V 的交流电源,四个全波整流二极管将 12V 交流源整流为直流 12V 电源提供给后面电路。 由电容组成的滤波电路将整流后的电源进行纹波滤除,滤除频率较高的干扰纹波。 再经直流开关电源,转换出 5V 电源为后端供电,具体工作过程:经整流、滤波的 12V 电源,经直流开关电源 U1 第 6 脚供给电源, 8 脚为电源芯片的比较输入端RA 为大功率限流电阻,电源经芯片的 2 脚输出, TL1 为功率电感,电源经 TL1的 2 脚输出。 D2 为快速开关二极管。 C1/BC3 组成电容滤波电路。 如图 36 所示。 第四章 红外线防盗报警器的软件设计 系统的软件设计,主要集中在单片机功能流程的设计上,要监视是否有人闯入,红外线接收是否中断、如何控制声光报警等。 软件设计的好坏也直接决定了系统的运行质量,在编写软件之前,对系统的流程进行设计是十分必要的,这样可以保证在编写软件时思路清晰,不易出错,修改也变得容易。 程序流程图 的设计遵循自顶向下的原则,即从主体逐步细分到每一个模块的流程 [20]。 第一节 系统的主流程 ( 1)下图 41 为系统。基于单片机红外防盗报警器毕业设计
相关推荐
论,又称为多尺度分析,是用小波函数的二进伸缩和平移表示函数这一思想的更加抽象复杂的表现形式。 它是由 Mallat于 1989年提出的,是建立在函数空间概念上的理论。 MRA不仅为正交小波基的构造提供了一种简便的方法,而且为小波的分解和重构提供了快速算法即 Mallat算法。 一般而言,小波函数的对称性与正交性不相兼容,如 Daubechies 正交小波族 就不具有对称性
资源目录体系与交换体系建设项目 233 杭州市信息化办公室 杭州市政务信息资源目录体系与交换体系建设 (二期 )项目 211 二滩水电开发有限责任公司 雅砻江流域集控中心数据交换平台系统及其附属设备采购与实施 838 南昌市信息化办公室 南昌市数字城管系统建设项目 1662 杭州市人民政府城市管理办公室 杭州市数字城管扩建和升级软硬件开发及集成项目 641 杭州市人民政府城市管理办公室 2020
口 , 一个触摸屏接口。 JTAG 接口 9V 直流电源 H/W 复位建 运行状态指示 LED 灯 嵌入式系统 嵌入式系统的概述 嵌入式系统的定义如下 :是一种以应用为中心、以计算机技术为基础,软件硬件可裁剪,适应应用系统对功能、可靠性、成本、体积、功耗严格要求的专用计算机系统。 由嵌入式系统的定义可见,嵌入式系统具有以下几大特点 : (1) 技术密集
电容 C5 的充电作用在 RST 端产生一个尖的正脉冲,只要脉冲高电平超出 2 个机器周期持续时间,就能实现复位。 手动复位用按键 S1 完成。 图 24 复位电路图 单片机的时钟信号由两种电路产生:内振荡电路和外 振荡 电路。 在任一时刻,只需要一种 振荡 电路便能使单片机正常工作。 使用内振荡电路提供时钟脉冲,需要在 XTAL1和 XTAL2 之间外接石英晶体振荡器,这时的内部 振荡
微观上】 F=qvBSinθ 地磁场 ( geomagic field)是从地心至磁层顶的空间范围内的磁场。 地磁学的主要研究对象。 人类对于地磁场存在的早期认识,来源于天然磁石和磁针的指极性。 地磁的北磁极在地理的南极附近;地磁的南磁极在地理的北极附近。 磁针的指极性是由于地球的北磁极(磁性为 S 极)吸引着磁针的 N 极,地球的南磁极(磁性为 S 极)吸引着磁针的 N 极。
内部震荡方式, 选用 12MHZ 的晶振,另外有两个 22pf 的电容组成。 AT89C52 中有一个用于构成内部震荡器的高增益反相放大器,引脚XTAL1 和 XTAL2 分别是该放大器的输入和输出端。 这个放大器与作为反馈元件的片外石英晶体或者陶瓷谐振器一起 构成自激振荡器,像内部时钟提供震荡时钟,振荡器的频率主要取决于晶体的震荡频率,电容的大小对震荡频率有微小的影响,可取频率微调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