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区司法行政业务用房投资可行性研究报告内容摘要:

管衬塑镀锌焊接钢管 DN 50mm时采用螺纹连接 DN≥ 50mm时采用卡箍及法兰连接室外给水管采用高密度聚乙烯 HDPE给水塑料管热熔及电熔连接 室内污水管及裙房雨水管采用离心机制排水铸铁管柔性接口室外污水管采用 UPVC 双壁波纹管粘接主楼雨水管采用离心机制排水铸铁管柔性接口 强电设计 1 设计依据 《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 JGJ162020 《建筑照明设计标准》 GB500342020 《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 GB5005295 《建筑物电气装置》 GB16895242020 《建筑防雷设计规范》 GB5005794 2020 年版 2 供电设计 负荷等级本楼属三级负荷 低压供电系统变压器装机容量为 200KVA由附近开闭所敷设一回路 10KV电缆引入变配电室本楼外 变配电所变配电室集中本楼附近设有独立的变配电室变配电值 班室采用组合式布置变压器采用带 IP30 外壳的干式变压器低压开关柜组合安装 继电保护与计量 10千伏电源进线断路器设电流速断及定时限过电流保护 10千伏出线断路器设电流速断及反时限过电流保护干式变压器设温度保护低压总进线断路器不设置短路瞬时保护以提高供电可靠性 计费方式采用高压计费方式在高压计量柜内设电度表在本楼低压侧装设电力分表电力和照明分开计费在各层设置电力照明分表作内部考核用 低压配电系统低压采用 380220 伏供电 TNS 制设专用保护接地线 PE 随线路通配全楼低压系统采用放射式及树干式混合供电对重要负荷或大容 量电力负荷采用放射式供电其余为树干式由低压配电柜配出的线路采用 ZRYJV 或 NHYJV 防火电缆供消防设备用电缆桥架敷设至竖井或用电设备竖井内的照明电力干线采用封闭母线敷设及采用电缆沿电缆桥架敷设封闭母线经插接开关接至各层配电箱 功率因数补偿本工程采用低压集中补偿方式在变压器低压母线上设置静电电容器自动补偿柜低压侧功率因数补偿至 095 归算至高压侧为 093 3 照明设计 照明电源各层照明电源从电气竖井内的封闭母线接电 380220伏 TNS制专设PE 保护线 照度及光源 照度推荐值 房间名称 参考平面及高度 推荐 照度 lx 普通办公室 075m水平面 300 高档办公室 075m 水平面 500 会议室 075m 水平面 300 接待室 075m 水平面 300 档案室 075m 水平面 200 门厅 地面 100 走廊 地面 50 梯间 地面 30 卫生间 地面 75 车库 地面 75 室内照明采用高光效光源光源的显色指数≥ 65 光源色温 33004300k 灯具设备选择办公室的荧光灯采用嵌入式格栅灯具卫生间设防潮型吸顶灯走廊采用方形带乳白罩嵌入式节能荧光灯 应急照明电梯前室楼梯间走道等处设疏散 指示和安全出口指示灯楼梯间设楼层指示灯 线路敷设正常照明干线采用封闭母线在电气竖井内敷设支线采用 ZRBYJ 型铜芯线穿钢管埋板埋墙及吊顶内敷设 4 防雷设计 本建筑按二类防雷设计 防直击雷沿屋顶女儿墙四周用 D12 镀锌圆钢敷设避雷带作接闪器网格不大于 10 10M利用外墙柱内 2根大于 D16的钢筋为一组作引下线利用基础内钢筋作接地装置将三者焊成电气通路屋面所有突出金属体均与避雷带连接 防雷电波入侵进出建筑物的各种金属管道电缆钢铠等均于入出户处与防雷接地装置连接 接地电阻应不大于 1 欧 5 接地设计 本工程采用共用接地系统 即保护接地及弱电系统接地等共用防雷接地装置大楼内实施总等电位联结 大楼内电气线路采用 TNS 接地系统在电气竖井低压配电室和每部电梯井道内设置接地点用 100 100 10 的预埋钢板通过柱内主筋与基础钢筋连接从低压配电室至电气竖井敷设一条 40 4 镀锌扁钢作辅助接地干线 网络中心消防控制中心内各弱电系统工作接地分别采用绝缘铜芯线穿钢管引下至地下层 通过接地端子箱与基础钢筋连接 卫生间内设 LEB 板金属管道及设备与楼板钢筋等应作辅助等电位连接 建筑物内所有设备外露可导电部分和装置外可导电部分均应可靠接地 PE 实施等电位 联结 强电系统供电电源在变配电所进线柜及各层竖井总箱各重要设备用房分配电箱内设三级防雷电电磁脉冲破坏的措施 弱电设计 1 设计依据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 GB5005794 2020 年版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 GB5011698 《有线电视系统工程设计规范》 GB5020094 《智能建筑设计标准》 GBT 503142020 《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 GB 503432020 2 火灾自动报警及联动控制系统 根据本项目的特点设置火灾自动报警及联动控制系统具体详 消防专篇 3 有线电视系统 本系统设有接收有线电视信号的输入接口在会议室等处设电视终端接口 有线电视系统采用分配 — 分支形式水平支干线暗敷设 设计要求本 CATV 系统载噪比不小于 43db 交扰调制比不小于 46db 载波互调比不小于 57db 3 综合布线系统 根据本项目的特点和建设方的要求本项目设置综合布线系统 综合布线系统包括电话通信和计算机通信两部分分为工作区子系统、水平配线子系统、管理子系统、垂直配线子系统、设备间子系统共 5 部分 水平配线子系统采用六类 4 对双绞 UTP 满足 100M 双向传输的需要 管理子系统位于每层的弱 电设备管理间内配备标准机柜和六类非屏蔽配线架 本项目主设备间设于一层网络中心设备间配置总语音配线架和总数据配线架 综合布线系统提供结构化的语音通信和计算机物理连接计算机连接的网络实现另由网络供应商和承包商完成 4 保安监控系统 根据本项目的特点设置闭路监视系统 在楼内各出入口楼层通道等处设置摄像机 控制中心设于消防控制中心直接接收各楼层的监视信号和控制信号控制室内配置录像机进行 24 小时录像 监视系统采用计算机矩阵切换控制系统系统另配置 16 路画面分割器进行视频信号环接可同时满足多台摄像机视频信号的监视、控制和记录 本监控系统摄像机与闭路监控中央主机之间摄像机控制采用直接控制方式 监视室设彩色监视器并配置录像辅助监视器 系统垂直干线在弱电竖井内穿金属线槽明敷水平支线电缆沿金属线槽在吊顶内明敷设 5 火灾漏电监控系统 当探测到漏电电流过电流等信号时发出声光信号报警准确报出故障线路地址并监视故障点的变化额定剩余电流报警设定值为 300mA 火灾漏电监控主机设于消防控制中心内挂墙安装 导线采用 ZRRVS 及 RVVP 型穿管敷设 6 弱电系统的防雷与接地 所有系统皆采用一点接地共用建筑物结构基础钢筋作接地体冲击接地电阻不大于 1欧在每个弱电机房配置专用接地连接板通过截面 25MM2的铜芯电缆引至基础钢筋 弱电系统供电电源以及引出室外的信号线芯皆采取防雷电电磁脉冲破坏的措施 暖通设计 1 设计依据 《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 GB50019- 2020 《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43- 2020 2 分体空调及采暖系统 1 室外设计参数参照恩施地区 夏季大气压力 hpa 9550 冬季大气压力 hpa 9717 夏季空调室外日均温度℃ 299 夏季空调室外计算温度℃ 342 夏季通风室外计算温度℃ 320 冬季空调室外计算温度℃ 00 冬季采暖室外计算温度℃ 20 冬季通风室外计算温度℃ 50 夏季空调室外计算相对湿度 263 冬季空调室外计算相对湿度 800 2 室内设计参数 设计温度℃ 24 相对湿度% 50 3 本工程空调面积 18051 ㎡ 工程空调体积 64832m3 经空调逐时负荷计算软件计算制冷负荷 9603kw热负荷 5892kw小空间采用热泵型分体空调机大空间采用热泵型分体柜式空调机预留空调插座 节能节水措施 节能措施及能耗指标分析 设计依据 本报告节能章节依据国家计委国家经贸委和建设部《关于基本建设和技术改造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增列节能篇章的暂行规定》计资源 [1992]1959 号文中的有关内容和要求进行编制设计依据如下《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20 节能措施 1 建筑节能措施 1 在总平面规划上综合考虑朝向风向的关系力求达到良好的自然通风充足的自然采光并强调室内通风及蓄热 2 在设计满足功能及立面造型需要地同时注重控制外窗的面积并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窗的节能设计 ① 开窗面积考虑节能要求每个朝向的窗墙面积比均不应大于 07 ② 外门窗采用单框断热铝合金低辐射中空玻璃达到节能要求 ③ 外门窗安装中其门窗框与洞口之间采用发泡填充剂堵塞以避免形成冷桥 ④ 外门窗气密性不低于 GB7107 规定的 4 级幕墙气密性不低于 GB7107 规定的 3 级 3 本工程对建 筑外围护结构和材料进行了节能设计外墙采用 30 厚胶粉聚苯乙稀泡沫塑料板保温地面采用 160 厚炉渣砼保温屋面采用 30 挤塑聚苯板保温节能的细热工指标如下 外窗 K 27 屋面 K 055 外墙 K 08 架空楼板 K 074 地面热阻 K 173 2 电气节能措施 1 照明节能 本项目照明设计的宗旨是采用自然照明与人工照明相结合的方式充分利用自然照明达到节能高效有益环境和提高工作效率的目的 人工照明设计的目的就是在正常天气情况下对自然采。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