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投入统计培训讲义(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工作月长度 / 月劳动生产率 = =(件 /工日) 来自 中国最大的资料库下载 3.按不同劳动成果计算的劳动生产率指标 劳动成果数量,根据研究任务的不同,可以有多种不同的表示方法。 与此相适应的,劳动生产率指标也有多种: (1)劳动生产率的实物指标 = ( 2)劳动生产率的劳动量指标 = ( 3)劳动生产率的价值指标 = (二)企业劳动生产率的统计分析 1.企业劳动生产率动态分析 为了反映企业劳动生产率的动态变化,需要计算企业劳动生产率指数。 企业平均劳动生产率受两个因素的影响,即受企业内各生产单位劳动生产率变动的影响,以及受劳动生产率水平不同的各单位劳动力人数占总人数比重的结构变动影响。 因此,企业劳动生产率指数包括企业劳动生产率总指数(或称劳动生产率可变组成指数)、企业劳动生产率固定构成指数和企业劳动生产率结构影响指数。 劳动消耗量产品实物量劳动消耗量定额工时产量劳动消耗量企业产出的价值量来自 中国最大的资料库下载 2.企业劳动生产率的因素分析 ( 1)劳动力结构变化对全员劳动生产率影响分析 全员劳动生产率指数 =工人劳动生产率指数 工人占全部人员比重指数 例 34 某企业有关资料见表 表 33 企业劳动生产率分析表 指标 基期 报告期 指数( %) 总产值(万元) 3200 6000 全部职工人数(人) 1600 2600 其中:工人平均人(人) 1280 2210 工人占全部职工人数( %) 80 85 全员劳动生产率(万元 /人) 工人劳动生产率(万元 /人) 来自 中国最大的资料库下载 由表 33可知,报告期的全员劳动生产率比基期提高了 %,绝对量增加 /人 2万元 /人 = /人。 这是由于工人劳动生产率提高和工人占全部职工比重提高两个因素共同影响的结果。 其中,由于工人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使全员劳动生产率增加( )万元 85%= /人;由于工人比重的提高使全员劳动生产率增加( 85%80%) /人 = /人。 三者之间的关系为: %≈% % /人 ≈ /人 + /人 (2)劳动时间利用情况对企业劳动生产率影响的分析 q=abc 式中: q:月劳动生产率 a:时劳动生产率 b:实际平均工作日长度 c:实际平均工作月长度 这种关系在动态分析中相对数关系表现为 绝对数关系上表现为 00011101cbacbaqq010101ccbbaa 00011001110101 )()()( bacccabbcbaaqq 来自 中国最大的资料库下载 例 35 某企业资料见表 34所示 表 34 企业劳动生产率分析表 根据表 34资料进行如下分析: ①相对关系 %=120% 104% 110% ② 绝对关系 1030件 /月 — 750件 /月 =280件 /月 说明月劳动生产率提高了 280件,其原因是: 1) 由于时劳动生产率提高而提高的月劳动生产率 指标 基期 报告期 指数( %) 时劳动生产率(时 /件) 5 6 120 工作日长度(工时) 104 工作月长度(工时) 20 22 110 月劳动生产率(件 /月) 750 1030 01010101ccbbaaqq 2022567501030 来自 中国最大的资料库下载 ( 6- 5) 22=172件 /月 2)由于工作日长度的增加而提高的月劳动生产率 ( ― ) 5 22=33件 /月 3)由于工作月长度的增加而提高的月劳动生产率 ( 22―20 ) 5 =75件 /月 三因素影响量合计: 172+33+75=280件 /月 ( 3)劳动力的技术装备程度及其利用情况变动对劳动生产率影响分析 表明劳动力技术装备程度一般用平均每一劳动者装备的固定资产数量(实物量、价值量、能力)表示,表明技术装备利用程度一般用固定资产利用效果(率)表示。 与劳动生产率之间的关系可表示为: 劳动生产率 =劳动力技术装备率 固定资产利用率 不难看出,在劳动力技术装备程度既定的情况下,固定资产利用率愈高,劳动生产率亦愈高。 然而,固定资产利用率的高低,又受固定资产的技术效率和生产能力利用程度的影响。 三者之间的关系为: 固定资产利用率 =固定资产的技术效率 生产能力利用率 于是可以得出下列关系式: 固定资产数量劳动成果活劳动消耗量固定资产数量活劳动消耗量劳动成果 产品生产能力劳动成果固定资产数量产品生产能力固定资产数量劳动成果 来自 中国最大的资料库下载 劳动生产率 =劳动力技术装备率 固定资产的技术效率 生产能力利用率 (三)企业劳动生产率变动对劳动成果及劳动力影响分析 1.企业劳动率变动对劳动成果的影响分析 ( 1)企业劳动成果 =企业劳动力平均人数 劳动生产率 ( 2)企业劳动成果 =时劳动生产率 实际工作工时 =日劳动生产率 实际工作工日 =时劳动生产率 实际平均工作日长度 实际平均工作月长度 平均人数 2.企业劳动生产率的变动对劳动力数量影响分析 若以 Q表示劳动生产率,以 T表示劳动力数量,则由于劳动生产率的变动而节约( +)或浪费(一)的劳动力数量为: (四)企业生产定额统计及其分析 企业生产定额是在一定的生产技术和生产组织条件下,生产每件产品或完成每道工序计划规定应达到的劳动效率,它是衡量车间班组和个人劳动成果的根据。 每个班组或个人在单位时间规定应完成的产品数量,称为“产量定额”;为生产单位产品或完成每道工序规定所消耗的劳动时间,称为“工时定额”。 提高劳动生产率,归根到底,是减少单位产品消耗的劳动时间,或提高单位时间内的产品数量。 1.企业生产定额统计 ( 1)基本工时定额和补充工时定额。 基本工时定额指在企业正常劳动条件下对单位产品规定应消耗的工时。 补充工时定额指由于企业实际生产条件不正常而规定增加(在基本工时定额基础上)的定额工时。 1010 TT 来自 中国最大的资料库下载 ( 2)合格品产量和非工人过失的废品量。 企业生产活动的有效成果应为合格品。 由于生产工人本身的过失引起的废品,属于工人的责任;由于企业生产管理、劳动条件不正常所引起的废品,属于企业的责任,称为非工人过失的废品量。 ( 3)用劳动时间统计。 这方面统计的主要指标及它们之间的关系,如图3 — 2所示。 图3 — 2 耗用劳动时间构成图 实际计件 非全日停工 非全日调任 工时 、缺勤工时 从事非定额 工作工时 实际计件工作工时 全日停 非全日调任 工、缺 从事非定额 勤工时 工作工日 月实际计件工作工日 来自 中国最大的资料库下载 2.企业生产定额分析 企业生产定额主要可通过下列统计分析指标进行: (1) . 生产定额完成率 = =合格品定额工时完成率 +劳动条件失常增耗工时占实际消耗工时的比重 (2). 日生产定额完成率 = ( 3)月生产定额完成率 = 生产定额完成率指标的计算 ( 1)单一产品生产定额的计算。 在单一产品的条件下,生产定额完成率可按产量定额和工时定额两种方法计算。 生产定额完成率( %) = 100% 生产定额完成率( %) = 实际计件工时工时劳动条件失常状态下的合格品基本定额工时 工时非全日停工、缺勤计时实际计件工时合格品基本定额工时时全日停工、缺勤计时工工时非全日停工、缺勤计时实际计件工时合格品基本定额工时单位时间产量定额单位时间平均实际产量%100单位产品平均实耗工时 单位产品工时定额( 2)多种产品生产定额完成率的计算 由于不同产品的实物量不能直接相加,因此,要计算多种产品的生产定额的综合完成率只能采用工时定额,而无法采用产量定额。 其计算公式如下: 生产定额综合完成率( %) = 其中: Q1表示实际产品产量; t1表示生产单位产品实际消耗工时; tn表示表示产品工时定额; T1表示生产某种产品实际消耗工时。 公式中,分子是一定时期完成的定额工时数总和,分母是该时期实际消耗工时总数,两者之比,表明生产定额综合完成程度;两期实际消耗工时总数,两者之差表示实际消耗比定额规定所节约或超支的劳动时间数。 %100%100111111  TTtttQtQnn第二节 物力要素投入统计 一、劳动资料投入统计 (一)劳动资料投入对生产成果及产品成本的影响 企业的生产经营除了需要劳动力和劳动对象之外,还需要劳动资料。 劳动资料是人们用以改变或影响劳动对象的一切物质资料或物质条件。 在当今高科技发展时代,劳动资料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一个企业拥有的劳动资料的数量和结构、质量及新旧程度是企业生产能力的决定因素。 劳动资料要素更新快,科技含量高,就会促使企业产品快速提高质量、更新换代,不断满足消费者快速增长的消费需求,以而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创造更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二)固定资产统计 企业的劳动资料主要包括其使用的各种机器设备、运输设备、房屋、工具器具等。 按其使用时期的长短和价值的大小,一般可将劳动资料分为固定资产和低值易耗品。 其中低值易耗品是指价值低廉,易于损耗且时间不很长的劳动资料,本节主要介绍固定资产。 1.固定资产的相关概念 ( 1)固定资产的概念 固定资产是指使用年限在一年以上,单位价值在规定标准以上(各企业具体标准不一样),并在使用过程中保持原有物质形态的资产。 (2)固定资产的分类。 A、企业的固定资产按经济用途可分为生产经营用固定资产和非生产经营用固定资产。 其中: 1)生产经营用固定资产指用于生产经营过程和管理、服务于生产过程的各种固定资产。 包括 ①房屋:指企业生产经营场所和直接为生产经营服务的行政管理部门所使用的房屋(包括与房屋不可分割的各种附属设备)。 ②建筑物:指除房屋以外的各种建筑物:如矿井、道路、停车场、油库、水塔、烟囱、围墙等。 ③机器、设备:包括动力设备、传导设备、工作机器及运输设备等。 ④工具、仪器:指具有独立用途的各种工作用具、仪器和生产用具。 ⑤管理用具:指计量用具、消防用具、办公用具以及其他经营管理用器具等。 ⑥其他生产用固定资产。 2)非生产经营用固定资产是指与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无直接关系,用于非生产方面的各种固定。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