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计划与生产作业计划(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        27 ① 概念 ② 经营状态判断 ③ 提高经营安全率的途径 ( 2)经营安全程度分析法 28 ① 概念 :利用 CVP分析的数据,对企业经营安全状况进 行评价,并据此作出提高经营安全程度决策的 分析方法。 其指标为经营安全率。 • 经营安全率公式: %100%10000iiiiSSSZQZACZ  如图Q0 Qi Q Qi A B C 费用 经营安全区间 29 ② 经营状态判断 评价指标 经营安全程度 安全 尚好 不太安全 警惕 危险 经营安全率(%) 30 30~25 25~15 15~ 10 10 ③ 提高经营安全率的途径 :增大经营安全区间 Q i ● • 例 6 0 Q PVF● 30 例 6 某纸浆厂纸浆每吨售价 P= 600元,销售税金 tα= 30元(税率 5%), V α=360元, F= 840, 000元,计划产量 Q= 5000吨,年盈利 M=210, 000元。 计算①经营安全率,②若经营安全率目标为 30%,探讨各种可行措施 解:① ( ) ( ))%(2050004000500040003603060084 00 000不太安全ZtVtPFQtxxxx5714%304000 增大产量到② ● ● 降低保本点产量到 Q0x 31 ● 若降低保本点产量到 Q0x ( )( ))(632%51)(60035003608 4 0 0 0:)(3303500306008 4 0 0 0)(7 3 5 0 0 0350036030600)(3500%305000500039。 39。 39。 39。 00元税前价格元纳税后价格提高到不变,、设税率、成本元+降低到不变,使、元降低到不变,、xxxxxxxxxxxxxxPPPPPPPVFCVVVVFtPBFFFFVtPAt32 • 适用于:运输、生产任务的分配、生产计划安排和资源合 理利用 •一般步骤:提出问题 → 建立数学模型 → 求解数学模型 当决策仅有两个变量时,可用图解求解 当决策有三个变量时,可用单纯形法求解等 •例 7 某工厂经市场调研,决定生产甲、乙两种产品,其单台利润分别为 60元和 30元,两种产品共用一种钢材、一台设备,其资源及获利情况如下: ( 3) 线性规划法 甲 乙 现有资源 钢材消耗定额(公斤 /台) 2 4 600公斤 台时消耗定额(小时 /台) 3 1 400小时 配件(件 /台) 2 0 250件 利润(元) 60 30 求利润最大的产品结构决策 解: 33 ( )( )( )( )( )50,42 5 0234 0 0326 0 04213060m a x211212121xxxxxxxxxP解 :① 设变量:设甲生产 x1台,乙生产 x2台,可得最大利润 ② 确定目标函数及约束条件 —— 建立数学模型 目标函数: 约束条件: ③ 将不等式变为等式并在 x1- x2坐标图中作出直线 )(45 003015 0)(75 006012 5)(82 5030256012 5)(90 0010 03010 060元元元元ADcbMMMM④ 最优点在凸边形的顶点,代入( 1)式可得 maxP 34 0 50 50 100 100 150 150 200 250 300 350 200 250 300 350 400 ( )34003 21  xx( )26 0 042 21  xx1251 xx1 x2 A(0,150) B(100,100) C(125,25) D(125,0) (4) 35 计划期 (分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平均日产量 ④ ③ ② ① ① 平均分配 ②分期递增 ③小幅度连续增长 ④抛物线递增 生产稳定情况下的几种产量分配形式示意图 36 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月份 40 30 25 20 15 10 5 产量(千件) 需求量累计线 生产量累计线 需求量 生产量 生产量 需求量 需求具有季节性情况下生产进度的均衡安排方式 37 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月份 40 30 25 20 15 10 5 产量(千件) 需求量累计线 生产量累计线 需求具有季节性情况下生产进度的变动安排方式 38 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月份 40 30 25 20 15 10 5 产量(千件) 需求量累计线 生产量累计线 需求具有季节性情况下生产进度的折衷安排方式 库存量 外协 39 例 8 产销进度方案的优选 设某企业某产品月销售计划,生产能力资料如 表,若均衡生产 36月销量 生产能力, 12月、 712月销量 生产能力。 且生产能力多余 370台。 • 现拟定三个方案, 如表 第一方案:生产量与销货量相适应;生产不稳定, 负荷不均衡,但库存资金占用少 第二方案:各月生产任务稳定,生产能力利用合理; 但库存量大,占用资金多 第三方案:各月生产量平均安排,销量由库存保证, 生产能力负荷均衡,便于组织管理,但库存大,占 用资金多 • 定量评价 40 产品进度方案表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 销量 116 196 343 604 498 302 296 232 172 135 148 180 3230 生产能力 300 300 300 300 300 300 300 300 300 300 300 300 360。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