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安市集控区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内容摘要:

经反复比选论证,确定南安市集控区选址于水头镇上林村东北角 ,其中电镀集控中心用地原 为杏林工业区。 选址 所在地东临福厦高速公路, 西临后峰、田头材,南至上林、韦厝、尾头村,北接官桥镇 ,距泉州市区约 31公里, 距青阳机场约 18公里,距南安市区约 39公里,交通便捷, 地势平坦 ,场址建设条件良好,周边地区配套设施完善,扩展性强,可对建成后项目区产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6. 3 用地 布局 南安市集控区 (电镀集控中心 )工程 预可行性研究报告 17 根据 建设 要求, 电镀 集控 中心 应建成高起点、高水平、新技术、统一协调,统一管理、环境优美、安全高效的集控区。 按拟入驻 企业数量, 确定土地 开发 面积为 278亩。 集控中心 以 福厦高速公路和 大深公路为 右下边 界,沿南北向 呈 带状分布。 并以中部东西向规划道路分隔成南北两个区域,其中南部区域作为搬迁厂房的安置用地,并临福厦高速公路侧规划约 亩的地块作为污水处 理及供热设施用地,北部区域作为新入驻电镀企业标准化厂房建设用地,东南侧设置统一的物流集散区域。 各区域间 以绿化带有效隔离,尽量减少工业气体、噪声和固体废物对周边地区的影响。 结合现状与自然条件,考虑整体环境效益,充分利用边角地,预留足够公共绿地,提高工业园区整体环境水平。 根据福建东南沿海其他乡镇的经验数据,平均约 50 平方米的工业用地可提供一个就业岗位。 电镀 集控 中心 用地面积为 278亩 ,预测该项目建成后可 创造 3707个就业岗位 ,规划指标参见下表: 电镀集控中心 用地平衡表 表 6- 1 序号 用地性质 单 位 用地面积 备注 1 总用地面积 m2 278 亩 污水供热用地面积 m2 场外 道路用地面积 m2 建设用地面积 m2 ① 建筑占地面积 m2 ② 绿化占地面积 m2 ③ 区间道路占地面积 m2 18040 ④ 区间广场占地面积 m2 2 总建筑面积 m2 175309 ① 标准化厂房建筑面积 m2 167800 ② 污水处理设施建筑面积 m2 6948 南安市集控区 (电镀集控中心 )工程 预可行性研究报告 18 ③ 配套建筑建筑面积 m2 561 3 容积率 — 4 建筑密度 % 5 绿地率 % 6. 4 方案内容 规划用地现状 为林地、田地、零星建设用地及部分村民住宅用地 , 区内沟壑纵横, 场地高程在 24m~ ,总体地势由由 北 向 南 降低。 本工程的竖向规划要点是合理确定建设用地标高,使雨、污水顺利有序排入市政干管。 竖向标高要达到 防洪防灾标准,重点是抵御汛期雨季时的洪、涝灾害。 在满足 排涝要求必须填挖土方的同时,降低土方量,节约投资,最大限度地提供满足建设要求的建筑空间。 场地 标高 参照 大深公路路面高程 适当提高 ,最低高程为 ,最高为。 经测算,工程 需填 方 万方,挖方 万方,挖填方基本平衡。 土方工程量估算表 表 6- 2 序号 区域 工程量(万 m3) 备注 1 填方 2 挖方 3 需方 ( 1)建筑 布局 厂房以区内南北间 道路 为轴, 分两列 布置,南区安置 标准 厂房不高于二层设计,北区标准厂房 ,不高于三层设计,厂房建筑形体以围合式为主,中庭辅以绿化景观设计提升厂区环境舒适度,建筑外形设计纯净、明快、整体性较强,通过曲线、面体的南安市集控区 (电镀集控中心 )工程 预可行性研究报告 19 协调运用,打破工业建筑的沉 闷, 厂房总建筑面积 167800m2。 ( 2) 建筑结构 采用 钢筋混凝土 框架结构,建筑抗震设防分类为丙类建筑,建筑结构重要分类安全等级为二级。 地基基础等级:乙级 风荷载为基本风压: 0. 80KN/ m2 地面粗糙度: B 类 地震设防烈度: 7 度 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 o. 15g 混凝土强度等级:柱、梁、板 C20— C 35 钢筋等级: I、 II级 填充砌体:混凝土空心砖砌体 间 道路规划 ( 1) 按照《城市道路设计规范》,确定道路规划标准如下: 电镀 集控 中心 区 内 道路规划一览表 表 6- 3 道路 类型 红线宽度( m) 道路长度( m) 人行道面积( m2) 机动车道面积( m2) 中央绿化带面积( m2) 道路面积合计( m2) 主干道 32 301 2107 6923 602 9632 次干道 24 1268 11412 19020 30432 支路 15 339 2034 3051 5085 区间干道 22 172 688 1720 1376 3784 区间支路 12 1188 4752 9504 14256 合计 3268 20993 40218 1978 63189 以道路中线为规划红线的界限则本工程 场外 市政道路用地面积分摊为 ,区间 道路用地面积为 18040m2。 南安市集控区 (电镀集控中心 )工程 预可行性研究报告 20 区间 道路为规整的方格网状道路系统,并以环线组织保证突发事件时的有效供给和疏散,同时区内道路宽度和转弯半径应能够满足消防车辆通行的要求。 ( 2) 道路横断面 道路横断面布置按道路类别、设计车速、现状地形等因素进行合理布置, 以保障车辆行人交通的安全通畅,同时合理布设地下市政管线,为以后的维护提供便利,道路横断面形式详见附图。 道路横断面布置如下表: 道路断面布置 一览 表 表 65 道路 等级 红线 宽度 断面布置形式 主 干道 32 (人行道) +(机动车道) +2(人行道) +(机动车道) +(人行道) 次干道 24 (人行道) +15(机动车道) +(人行道) 支路 15 3(人行道) +9(机动车道) +3(人行道) 给排水工程 ( 1)给水工程 1)供水情况 根据《南安市沿海三镇供水 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水头镇需水量见下表: 南安市集控区 (电镀集控中心 )工程 预可行性研究报告 21 水头镇各水平年需水量 表 6- 6 水平年 保证率 (%) 总需水量(万 m3) 90 75 50 2020 水头 2020 水头 8123 7862 7597 2020 水头 9541 水头镇境内现主要供水水源为蓄水工程,属水资源贫缺地区,为解决用水紧张局面,南安市拟从晋江(金鸡拦河闸库内)通过压力管道跨流域引水至官坑 水库调节后,再通过管道直流(或部分加压)引水至各用水区水厂制水,从晋江调水规模拟定为引水量 / s,日调水 m3/ d,该工程现已开始实施,实施后,镇水资源供需平衡见下表。 水头镇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成果表 表 6- 7 镇别 保证率 (%) 2020 年 (近期规划水平年) 2020 年 (远景规划水平年) 本地可供水量 余缺 本地可供水量 余缺 水头 97 3640 4286 3640 6127 95 3719 4286 3719 6048 90 3853 4270 3853 5915 75 4169 3693 4169 5372 50 4778 2819 4778 4534 95 4139 1966 4139 3307 90 4278 1828 4278 3169 75 4570 1355 4570 2720 50 5011 730 5011 2119 为保证 集控区内 生产不受停水影响, 区内 应设有大容量的贮水池,用于用水低峰时蓄水,确保生产用水, 本选址方案毗邻 石壁水库,且镇区 内 已有一座供水能力达 / d的水厂, 因南安市集控区 (电镀集控中心 )工程 预可行性研究报告 22 此近期可不考虑自备水源。 2)需水量预测 根据单位工业用地水量指标预测 ( 包括职工生活用水及管网漏失水量 ) , 集控 中心 用地 规模 278亩 按 万 m3/ ,本项目 用水规模约为 m3/ d。 3)输配水 输水采用管道送水,为满足 电镀 集 控中心 用水 规模与近期建设要求, 同时考虑到大深公路至水头镇水厂现状管线未能满足供水要求,需对该段场外供水工程进行扩容,以提高供水保证率,扩容改造主要为更换老的输水管,并采用较大管径的 D500 承插铸铁输水管。 管线工程量详见下表: 给水 管线 工程量一览表 表 68 管线类型 工程量 (m) 备注 D500给水管 1750 承插球墨铸铁管 D200 给水管 1360 PE 管 ( 2) 排 水工程 1)防洪及雨水工程 根据场址的地形特点及雨水排洪现状,采用以下原则进行防洪规划: ①充分利用地势条件,自流排放 ; ②紧密结合雨水工程,统一考虑 ; ③充分利用现有排洪沟及水体进行 整 治 ; ④防洪工程应与整个区域防洪工程密切结合,处理好局部与整体的关系。 南安市集控区 (电镀集控中心 )工程 预可行性研究报告 23 2)雨水工程 暴雨强度公式采用福建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编制的南安市暴雨强度公式。 Q= 重现期: 管道取 1年 ,主干沟取用 5年 ,并按 小流域洪峰流量公式 20年一遇标准校核。 初始集雨时间: t1=810min 地面径流系数: 本 选址方案临近大盈溪可设置 截 洪沟, 接纳附近山体排入的洪水。 雨水管渠系统布置结合防洪排涝、道路及竖向考虑,尽量利用原有的河流沟道、疏通、补漏、改造后作为雨水排放沟渠,沿新建道路布置新雨水管道,与现状沟道构成完善的雨水系统。 经测算,雨水管径采用 D600~ D1200,雨水管线工程量如下: 雨水工程量一览表 表 69 序号 管线类型 工程量 (m) 备 注 1 雨水管 D1000 608 钢筋混凝土平口管 2 雨水管 D600 2660 钢筋混凝土平口管 ( 3)污水工程 1) 污染源分析 ① 污水量 由城市分类污水排放系数, 规划区内 生活污水按原水用水量的 80%、工业 污水 按原水用水量的 70%确定。 ②污水管网 (1+) (t+) (L/) 南安市集控区 (电镀集控中心 )工程 预可行性研究报告 24 电镀集控中心内 规划 一座处理能力为 10000m3/d的电镀废水处理厂 , 工业废水 与生活污水 统一 ,由电镀废水处理厂配套管网统一收集 ,处理达标后由专 用 管线排入 安溪湾入 海 口。 污水管道管径 为 300— 600, 推荐采用 HDPE增强 管,弹性密封圈接口;管道敷设在行车道 下 ,按照规范要求污水管道最小设计流速 ≥ O. 6m/ s,污水管道 起点管道顶最小埋深 1. 7m,并应满足管线综合的需要。 经测算,生活污水管网。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