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鄂前旗毛盖图苏木年出栏6000只肉羊养殖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内容摘要:

世纪以来,我国开始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鄂尔多斯市“二次创业”也向纵深方向发展, 2020 年,农村牧区实行舍饲圈养、休牧、禁牧,农牧业经济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鄂前旗畜牧业经济在“西部大开发”、“鄂尔多斯市二次创业”中快速发展,畜牧业经济结构得到调整优化。 发展具有高质量、高效益的畜牧业势在必行。 本项目由此而产生,该项目对鄂前旗畜牧业经济快速、健康发展起到带动作用。 9 项目初步拟定以鄂前旗毛盖图苏木形成基地 农牧户的肉羊养殖经营格局。 根据区域划分,在辖区 2 个嘎查 30 户农牧民中实施该工程,通过联户生产、经营的格局,形成一 定规模的育肥出栏网络。 这将对毛盖图苏木的广大农牧民脱贫致富,增加收入,对发展舍饲圈养畜牧业,减轻草场压力,全面开展生态建设、治沙防沙、建立“生态型高效益规模化家庭牧场”等都将起到推动作用。 第三节 项目提出的必要性及意义 鄂前旗毛盖图苏木位于毛乌素沙漠腹部,自然生态环境严重恶化,草场逐年退化,十年九旱,沙尘暴频发,是边远地区。 本项目建设十分必要,一是尽快解决贫困人口脱贫致富,是 毛盖图苏木经济建设的首要问题,所以有必要认认真真、切切实实解决这一重大问题。 二是随着农村牧区经济不断发展,改造沙漠,推动生态建设 ,恢复草场植被,给子孙后代留下“山川秀美”壮丽草原,有必要进行舍饲圈养、休牧、禁牧、退牧还草。 而高效益、高附加值的养殖业正适合于这个形势。 项目的提出正是现阶段农村牧区生态建设的必要。 三是毛盖图苏木是个纯牧业苏木,而且以土种山羊和绵羊为主体经济,经济结构单调,单位产量不高,且品质不优,效益低。 因此,以养殖肉羊调整优化牧业经济结构,大力全面发展优质畜牧业,提高现代畜牧业的经济效益和结构优势。 现阶段正是产业结构调整的关键时期,因此,项目的提出正是畜牧业经济发展的必要要求,从各个方面考虑,多方面考查,建设肉羊养殖工 程是当地畜牧业经济发展的重要出路,也是农牧民增加收入的有效途径。 10 第三章项目建设的条件 第一节项目区概况 (一)地理位置 毛盖图苏木位于鄂托克前旗政府所在地 30 公里处,东邻昂素镇,南与敖勒召其镇相连,西毗布拉格苏木,北依鄂托克旗。 总土地面积293 万亩,其中可利用草场 190 万亩,主要由毛乌素沙地和鄂尔多斯梁地两大地貌构成,地形为起伏梁地和沙丘交错地带 ,地理坐标为东经 107176。 21′ — 107176。 53′ ,北纬 38176。 14′ — 38176。 47′之间。 (二)自然资源 地处温带大陆性干旱、半干旱气候,干旱少雨、风大沙多,光照时间 长,年均 ℃,最高 36℃,年均日照 2800小时,年均降雨 340mm,蒸发量 2505mm。 属鄂尔多斯闭流区,静水位 5— 10m,成井深 40— 200米,单井日涌水量 40— 60 吨,土壤类型为棕钙土、草甸土和固定风沙土,土质肥沃,养份含量高。 (三)社会经济状况 毛盖图苏木下辖 8 个行政嘎查, 34 个牧业社,现有人口 3399 人,2020 年地方财政收入 63 万元,农牧民人均纯收入 3031 元。 路、电、讯、邮等基础设施公益事业完善,各项服务体系健全。 (四)项目关联产业发展现状 毛盖图苏木是一个典型的农牧结合区, 2020 年度水浇地面积达 万亩 ,各类灌溉井达 600 多眼,牲畜饲养量达到 19 万头 (只 ),建立模式化养殖大户 486 户,年出栏牲畜 万头 (只 )。 项目区各农牧 11 户饲草料基地都很好,最少有 20 亩水地,最多有 100 亩水地,养殖业基础良好,饲草料充足,资金、劳力、技术等条件已具备,饲养潜力很大。 项目广大农牧民已把草场围封,建立了“生态型高效益规模家庭牧场”,户均种植饲草料 50 亩,家家户户都已建立起了棚圈和青贮窖,饲草料自给有余,已创造了舍饲圈养养殖的各项条件。 敖达黑色公路贯穿于项目区,邮电通讯普及全苏木,程控电话遍布 项目区。 文化娱乐、农贸集市也很发达,南邻敖勒召其镇,北依鄂托克旗,经济社会条件优越,项目具备取得良好的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的条件,对毛盖图苏木乃至鄂前旗的畜牧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第二节 项目开发的有利条件及可行性 近几年来,畜牧业在农业经济中的地位逐渐突出,比重增大,发展快,效益高。 中央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中央及地方“十五”规划中草场保护、退耕还林还草、以草为主、生态环境建设、休牧禁牧、舍饲圈养等方针都为本地区发展优质、高效畜牧业创造了良好的、前所未有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条件,给毛盖图苏木难得的机遇,苏 木党委政府已下定决定,一定要紧紧抓住这一机遇,扎扎实实的把以优化畜群畜种结构作为畜牧业的重点工程来实施好,把该地区建设成为鄂前旗良种肉羊繁育基地。 从拟定项目区自然环境、社会环境、资源环境及农牧林水等基础建设来看,项目具有可行性,具备了各方面的条件,一是牲畜改良舍饲圈养,有利于减轻严重恶化的草场的负担,恢复植被;二是该地有足够的饲草料和人工草地,尤其适合于进行青贮,养殖有了最基本的保证,项目实施有现实的可行性。 从国家牧区 12 经济建设角度来看,一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央和国务院制定了一系利有利于牧区经济建设的政策,该地 区基础建设大大增强,尤其是实施“农业综合开发草原建设项目”、“生态建设项目”、“退耕还林还草”、“天然林保证工程”、“人畜饮水工程”、“千村扶贫开发工程”等国家和自治区项目工程以来,基础建设发展更快,取得了显著的经济、社会、生态效益,对发展优质、高效益养殖业创造了经济、社会、生态方面的雄厚基础。 二是毛盖图苏木认真贯彻落实了上级有关农村牧区各项经济工作政策,农牧林水电机全面发展,交通、通讯、邮电、文化等方面长足发展,基础建设牢固,防灾减灾能力增强,畜牧业发展前景广阔,适应于入世后的新形势,优质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很强,肉羊养殖体系建设十分可行,只要认真实施项目,采取妥当科学措施,该项目一定会很好的实现。 第三节 主要制约因素及解决办法 项目实施主要制约因素是资金问题。 因此,项目将想办法多渠道筹措资金,充分发挥各界的积极性,通过群众自筹、争取国家项目资金,多方面筹集资金,尽快立项,扶持项目顺利实施,把科学的饲养管理方法推广到千家万户,提高科技含量,增加农牧民收入,脱贫致富。 13 第四章 项目建设单位基本情况 鄂前旗毛盖图苏木位于鄂托克前旗东北部,处于毛乌素沙漠腹地,南与敖勒召其镇毗邻,东与昂素镇相接,北靠鄂托 克旗,是一个以牧为主,农牧并举的牧区苏木。 全苏木共辖 8 个嘎查, 34 个牧业社,有农牧户 906 户、 3399 人,总土地面积 293 万亩,其中可利用草场 180 万亩,沙化、盐碱化面积 40 万亩,占总土地的 15。 全苏木气候适宜,光照充足,水资源丰富,无霜期长,土质肥沃,为发展粮。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