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建施工作业指导书(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加 ld 的焊接压缩量。 (2) 钢筋下料后,端头面要平整,钢筋端面附近 50— lOOmm 范围内的铁锈、油污等必须清除干净。 (3) 通过卡具连接钢筋后 (连接卡具内径比钢筋直径大 5mm)。 首先对钢筋适 当预压 (1020MPa),用强碳化火焰对焊面加热,约 30— 40s,当焊口呈桔黄色 (有油性亮光,温度 1000— 1100℃ )立即再加压 (30~ 40Mpa)到使缝隙闭合,然后改用中性火焰对焊口往复摆动进行宽幅 (范围约 2d)加热,当表面出现黄白色珠光体 (温度达到 1050℃ )时,再资助顶缎加压(3040Mpa)镦粗,当镦粗头达到 1. 4d,变形长度为 1. 31. 5d,即停止加热,待焊冷到暗红色,拆除卡头焊接即告完成,整个时间约 100—120s。 钢筋电渣压力焊操作要点: (1) 施焊前,应将钢筋端部 120mm 范 刚内的铁锈、杂质刷净。 焊药应在 25%烘烤。 (2) 钢筋置于夹具钳 u 内。 应使轴线在同一直线 l178。 并夹紧不得晃动,以防止上下钢筋错位和夹具变形。 (3) 采用手工电渣压力焊,宜用直接引弧法。 先使上下钢筋接触,通电后将上钢筋提升 23roan,然后继续提数毫米,待电弧稳定后,随着钢筋的熔化再使上钢筋逐渐下降,此时电弧熄灭,转化为电渣过程,焊接电流通过渣池而产生电阻热,使钢筋端部继续熔化为电渣过程,焊接电流通过渣池而产生电阻热,使钢筋端部继续熔化,待熔化量达到规定数值 (约 3040mm)后,切断电源,用适当 压力迅速顶压,使之挤出溶化金属形成坚实接头,冷却 1— 3 分钟后,方可卸掉夹具,并敲掉熔渣。 中国最大的管 理 资料下载中心 (收集 \整理 . 大量免费资源共享 ) 第 17 页 共 102 页 (4) 采用自动电渣压力焊,可采用 10— 12mm 长铁丝引弧,并事先试焊几次,以考核焊接参数的可靠性,再批量焊接。 (5) 接头处钢筋轴线的偏移不得超过钢筋直径的 o. 1 倍,同时不得大于 2mm,接头处弯拆不得大于 4 度。 (6)焊接时应加强对电源的维护管理,严禁钢筋接触电源,焊机必须接地,焊接导线及钳口接线处应有可靠绝缘;变压器和焊机不得超负荷使用。 钢筋电弧焊操作要点: (1) 焊接前必须清除焊件表面铁锈、熔渣 、毛刺残渣及其他杂质。 (2) 采用帮条焊,两立筋端面之间的间隙应为 2— 5mm,采用搭接焊时应保证两钢筋的轴线在一直线上,绑条和主筋之间应用四点交位焊固定。 搭接筋时,用两点固定,定位焊缝应离帮条或搭接端部 20mm 以上。 (3)钢筋坡口平焊时, v 形坡口角度为 55176。 — 65176。 ,坡口定焊时,坡口角度为 45176。 ~55176。 ,其中下钢筋 O176。 — 10176。 上钢筋为 35176。 — 45176。 (4) 钢筋址口加工宜采用氧乙炔焰切割或锯割,不得采用电弧切割。 (5) 焊条应保持干燥,如受潮,应先在 100 度 — 350 度下烘 13 小时。 钢筋点焊操作要点: (1) 点焊前,钢筋表面浮锈和污垢应清除,保持表面清洁、平整。 (2) 焊点压人深度,热轧钢筋点焊时,压入深度为较小钢筋直径的30— 45%;当冷拨低碳钢丝点焊时,压人深度为较小钢筋直径的 30~35%。 (3) 焊接骨架和焊接网片的焊点,当焊接骨架的受力筋为Ⅱ级时,所有相交点必须焊接;焊接网片受力钢筋筋为Ⅱ级或冷拉 I 级钢筋时,如只有一个方向受力,网端边缘的两根锚固横向钢筋的全部交点必须焊 中国最大的管 理 资料下载中心 (收集 \整理 . 大量免费资源共享 ) 第 18 页 共 102 页 接;如为两个方向受里,则沿网四周边边缘的二根钢筋的全部相交点均应焊接,其余可不必每点焊满。 (4)焊接网受力钢筋为冷拨低碳钢丝面另 — 方向的钢筋间距小于lOOmm 时,除网端边缘的二根锚固横向钢筋全部交叉点必须焊接外,中间部分焊点距离可增大到 250mm。 钢筋锥螺纹接头 (1) 钢筋锥螺纹接头所用的钢筋与连接套必须有出厂合格证 (或质量证明书 )进 场后应进行复检。 连接套的受拉承载力不应小于被连接钢筋的受拉承载力标准值的1. 10 倍。 (2) 钢筋应采用无齿锯切割,叨口断面应与钢筋轴线垂直,不得有马蹄形或挠曲,不得用气割下料。 (3) 加工的钢筋锥螺纹丝头的锥度、牙形、螺距等必须与连接套 的锥度、牙形、螺距一致,且经配套的量规检测合格。 (4) 所连钢筋直径差不宜大于 9mm。 (5) 加工钢筋锥螺纹时,应用水溶性切削润滑液;当气温低于 0℃时,应掺入 15% — 20%亚硝酸钠,不得用机油作润滑液或不加润滑液套丝。 (6) 钢筋丝头加工完成后,操作工人应按要求逐个检查外观质量,自检合格后,由质检部门按规定批量抽检 10%,且不少于 10 个,如有 1个丝头不合格,即应对该加工批全数检查,不合格丝头应重新加工,经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7) 已检验合格的丝头应加以保护。 (8) 连接钢筋时 ,钢筋规格和连接套的规格应一致,并确保钢筋和连接套的丝扣干净完好无损。 (9) 采用预埋接头时,连接套的位置、规格和数量应符合设计要求, 中国最大的管 理 资料下载中心 (收集 \整理 . 大量免费资源共享 ) 第 19 页 共 102 页 带连接套的钢筋应固定牢,连接套的外露端应有密封盖。 (10) 接头必须用力矩板手拧紧。 (11) 设置在同 — 构件内,同一截面内受力钢筋的接头位置应相互错开,在任一接头中心至长度为钢筋直径的 35 倍的区域范围内,有接头的受力钢筋截面积占受力钢筋总截面积的百分率应符合下列规定: ①受拉区的受力钢筋接头百分率不宜超过 50%; ②在受拉区的钢筋受力小部位, A 级接头百分率不 受控制; ③接头宜避开有抗震设防要求的框架梁端和柱端的箍筋加密区,当无法避开时,接头应采用 A 级接头,且接头百分率不应超过 50%; ④受压区和装配式构件中钢筋受力较小部位, A 级和 B 级接头百分率可不受限制。 (12) 接头端头距钢筋弯曲点不得小于钢筋直径的 10 倍。 (13) 不同直径钢筋连接时,一次连接钢筋直径规格不宜超过一级。 (14) 钢筋连接套的砼保护层厚度宜满足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中受力钢筋混凝土保护层最小厚度的要求,且不得小于15mm,连接套之间的横向净距不宜小于 25mm (15) 连接钢筋 时 ,应对正轴线将钢筋拧入连接套,然后 用力矩板手拧紧,拧紧值应符合有关规定,不得超拧。 (16) 力矩板手的精度为177。 3%,要求每半年用扭力仪检定一次。 (17) 质量检验与施上安装用的力矩扳手应分开使用,不得混用。 砼施工作业指导书 施工方法及操作注意事项 水泥 进 场必需有出厂合格证和进场检验报告,并应对其品种、标号、包装或散装仓号、出厂日期等检查验收,对所用水泥应标验其安定性和 中国最大的管 理 资料下载中心 (收集 \整理 . 大量免费资源共享 ) 第 20 页 共 102 页 强度,骨料应按品种、规格分别堆放,不得混杂,骨料中严禁混入煅烧过时的白云石或石灰块。 砼配合比 普通砼配合比应按国家现行标准《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和JGJ55 的有关规定,根据砼强度等级,耐久性和工作性等要求进行配合比设计。 由于条件限制无法试配时,可根据用料情况按下表配合比参考选用。 使用材料: 325 号水泥、碎石、中砂、二级粉煤灰 P21 页表格 P22 页表格 上表适用于粗骨料为连续级配的配合比没计,其中材料均为干料,标准应符合现行有关技术规程。 选用时,应根据原材料变化和砼质量检验结果加以必要调整。 属以下情况之一者,不允许任意套用常用配合比,应进行专用配合比设计: ①重要工程、地下防水工程及对砼性能指标有特殊要求的工程。 ②所用原材料的品 种、产地或质量有明显的变化。 在确定配合比之前,各项原材料的质量技术指标应满足现行技术规范要求。 砼拌制 搅拌砼前,加水进搅拌筒空转数分钟,然后将积水倒净,使搅拌筒充分湿润。 搅拌第一盘时,考虑到筒壁上的砂浆损失,石子用量应按配合比规定减半。 装料顺序按照石子→水泥→黄砂进行,每盘装料数量不得超过搅拌筒标准容量的 10%,装料前严格按照规定进行计量。 砼搅拌所需最短时间应满足下表要求 单位:秒 混凝土坍落度 (mm) 搅拌机类型 搅拌机出料量 (L) 250 250~500 500 自落式 90 120 150 中国最大的管 理 资料下载中心 (收集 \整理 . 大量免费资源共享 ) 第 21 页 共 102 页 30 强制式 60 90 120 30 自落式 90 90 120 强制式 60 60 90 注意掺有外掺剂叫,揽拌时间应适当延长, 当少量砼采用人工拌制时,一般应用平整、光滑的铁皮作拌板,拌合时先干拌均匀,再按规定边加水边拌合至合格为止。 砼下料 使用吊机入仓卸料时,其吊斗出口处应制成漏斗状,对准入仓部位后在开启门下料。 对柱、断面宽度较小的梁、墙及不宜砼直接冲撞的仓面,应在仓面旁设置人工拌合砼用的拌板,先卸 料至拌板上,再由人工用铁锹入仓。 使用人工于推车入仑卸料也必须按上述方法操作。 砼下料重点应防止分层离析,出料点距仓面自由倾落高度一般不宜超过 2M,若因条件限制直接人仓大于 2M,应供助溜筒 (串筒 )、斜槽等设施下料。 对仓面狭窄,钢筋密集,结构高度大于 3M的墙,不具备条件设溜筒、溜槽时,应在模板适当部位开下料窗口,使砼下料自由倾落高度在 2M以内。 砼振捣 插入式振动器的操作,要做到“快插慢拔”。 快是为了防止先将表面砼振实而与下面未振实的砼发生分层、离析;慢拔目的是使振动棒抽出时的空 间砼能填满。 采用插入式振捣器操作,一般砼厚度超过 500mm 时应分层浇筑。 操作方法:砼分层台阶式向前推时,分层浇筑应计算准确砼供料强度,保证下层砼在上层砼覆盖前不初凝,避免造成“冷缝”。 振动器不宜紧靠模板作业,同叫距离模板不应大于振动器作用半径的 0. 5 中国最大的管 理 资料下载中心 (收集 \整理 . 大量免费资源共享 ) 第 22 页 共 102 页 倍。 分层浇筑,每层砼厚度应不超过振动棒长的 1. 25 倍;振捣上 — 层时,振动棒应插入下层中 50mm 发右,以避免在上下两层问造成“冷缝”。 振捣时间:一般每点振捣时间为 20— 30 秒,使用高频振动器,最短不应少于 10 秒。 肉眼观察,振捣合格应视砼表面呈水平不再显著下沉,不再出现气泡,表面泛出灰浆为准。 表面振动器在同一位置上连续振动时间一般为 25~40 秒,也可以砼表面均匀泛出浆液为准,作业时前后位置搭接应有 50mm 左右,防止漏振。 附头式振动器应待砼人模后才能启动,承受附着式振动器的模板支撑应考虑附有振动器工作的情况。 当构件有一定高 (长 )度时,一般每隔 1— 1. 5m 设置一个附着式振动器。 浇筑过程中若发现仓面滞留大量浆水,宜适量调整减少砼配合比用水量。 施工缝 施工缝的位置应设置在结构受剪力较小及便于施工处,具体留缝位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柱留置在基础的顶面、梁或梁牛腿 的下面,吊车梁的上面、无梁楼板柱帽的下面。 梁:除有二期砼要求,一般梁不宜分。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