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铁二十局集团有限公司--项目管理计划编制作业指导书内容摘要:

提出意见和建议, 7 以及工期、进度、质量、过程控制等;并会同计财部就设计变更的信息与顾客达成一致,建立相关记录,参照执行集团公司 CX06 程序 条款。 顾客满意 安质部通过主动收集“顾客意见调查表”以及被动汇总“顾客投诉意见”等形式进行有关的信息收集,对顾客要求及时解决或处置,对收集的顾客信息进行分析、评价顾客满意情况,必要时制定并实施改进措施。 协商与交流 由责任部门对有关生产状况、产品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的情况及时同各部门、上级对口部门进行内部沟通,办公室对内部沟通进行督促和检查。 沟通方式可采用会议、板报、广播、电话、文件和征求意见及汇报等方式,必要时填写有关记录。 与相关方的沟通,应由责任部门(如分 供方由保障部负责)以合同、协议、通知、电话传真等形式实施。 职责和权限 组织机构:见《管理体系组织机构图》(附录一)。 管理体系职能分配表:见《项目管理体系职能分配表》(附录二)。 职责和权限规定: a)受法定代表人委托 行使工程项目施工的经营管理权,实施向业主做出的承诺。 b)组织科学施工,保证施工进度、工期、质量、安全、环保,确保项目管理目标的实现; c)对工程项目实施管理策划,批准项目管理计划、施工组织设计和管理方案; d)配备必要的资源,建立并组织实施 项目管理体系,确保管理体系在本项目持续有效运行; e)参加公司管理评审,报告项目管理体系运行状况,组织实施管理评审决议。 8 a)审批本指挥部所采用法律法规的适宜性; b)组织制定本指挥部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目标和指标;(体系负责人、指挥长) c)组织实施环境和职业健康管理方案; d)负责组织关于环境、职业健康安全基本知识、技能培训学习; e)负责指挥部内部协商与交流工作,代表员工制定和评审有关事项的规定。 a)对指挥长负责,主持编写、评审并组织实施“项目管理计划”,保证本项目管 理体系有效运行,并定期向指挥长报告管理体系运行的情况和需改进事项。 b)主持质量检查,对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绩效抽查,实施有力的过程控制,保证符合规定要求; c)组织配合对本项目的管理体系审核,并负责组织实施改进措施; d)组织召开质量会议、开展各项管理活动, 实现项目管理目标。 a)主持制定科学的施工方案和技术措施,审核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组织项目科技攻关和“四新”技术的应用,负责对环境、职业健康安全因素的识别及评价的审核; b)对项目工程质量和技术措施负技术责任; c)主持工程质量事故调查分析 ,提出处理意见,督促落实整改措施。 (主管生产) a)对指挥长负责,贯彻实施项目管理计划,负责生产过程的监视和测量; b)根据指挥长要求,主动做好工程资源的合理配置; c)对工程的质量负责,采取有效措施,预防和纠正不符合质量体系和产品质量要求的行为; d)主持项目职业健康安全 /环境检查,督促有关部门和人员落实检查提出的整改措施; e)对施工生产负责,参加管理会议和活动,督促落实各项管理措施; f)负责组织应急准备和响应预案的实施及必要时的演练; g)对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工作中出现的不符合,组织有 关人员进行整改,必要时采取纠正或预防措施。 9 (主管经营、物资、设备) a)负责生产设施、设备等基础设施的管理; b)负责顾客有关过程要求的确定和信息沟通; c)负责物资采购、供应商、工程分包方评审; d)负责物资和工程产品的防护和质量检查; e)负责环境保护、职业健康安全管理工作以及绩效检查; (以上职责可视具体分工情况调整) a)负责组织有关部门编写《项目管理计划》,协助领导制定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目标、管理方案,并组织实施; b)辩识环境因素和危险源,进行风险评价,并实施 控制措施; c)负责生产环境、职业安全事务的内部沟通和顾客满意度调查; d)负责施工过程员工职业健康安全设施、保护用品的配置,安全措施的制定; e)负责潜在重大环境影响和事件、事故的应急准备预案的制定,并负责实施; f)负责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绩效的测量和改进以及运行控制工作; g)负责组织环境、职业安全不符合的整改和纠正、预防措施的制定和实施; h)负责本项目记录的管理; i)负责过程监视和测量、分部分项工程检验、单位工程检验; j)负责集团公司管理评审决定涉及本项目内容的落实。 a)负责技术文 件和资料的编号、标识、收发、管理; b)参与本项目施工过程的策划,编制施工组织设计,并对施工过程(包括特殊过程、关键过程)和服务进行控制,制定技术规范和管理制度; c)负责施工过程的监视和测量、工序的检验; d)负责不合格品的控制,组织质量事故的调查、分析,提出处理意见,制定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必要时),并组织实施监督检查; e)负责产品检验状态的标识和可追溯性的监督、检查; 10 f)负责防护、交付的组织实施和监督检查; g)负责本项目数据分析的工作计划和指导检查及信息的收集与分析改进; h)负责确定施工过程 中与顾客的要求及评审、沟通; l)在生产过程控制能环境的影响和事故、事件以及应急响应; j)负责监视和测量设备的控制。 a)负责采购计划的编制,供应商的调查、评价、选择和控制; b)负责顾客提供产品的控制; c)负责采购产品标识的监督检查; d)负责进货检验和试验及搬运、贮存的监督检查; e)对供应商的环境、职业健康安全行为提出相应要求; f)负责本项目基础设施的管理工作(不含监视和测量设备)。 a)负责管理性文件的编号、收发、标识、控制; b)负责员工培训计划的编制、实施和考核; c)负责适用于本项目的环境、职业健康安全法律法规收集、整理、编目、登记和宣传等; d)协助指挥长确定本项目各部门职责权限和工作目标,并定期汇总其履行情况; e)协助领导进行内部沟通,收集和通报有关信息; f)配合内部审核工作,并对审核发现的问题牵头实施整改和验证; (由工程部划入 ) h)负责员工的职业健康的设施配置和健康体检和有害作业人员的管理; i)负责职业健康特殊事故、事件的应急准备和响应和职业健康不合格的处置、制定纠正和预防措施并组织实施。 a)负责合同修订评审的组织实施; b)负责制定分包 计划、分包商的调查、选择评价和控制; c)对分包方的环境、职业健康安全行为提出相应要求; c)负责保修服务的实施; 11 d)负责环境保护、职业健康安全所需设备、用品费用的测评; e)负责节能降耗目标的实现情况的评估。 a)贯彻执行国家及有关部委的政策、法规、标准、公司方针、公司和指挥部目标; b)组织实施各项管理活动,接受指挥部职能部门的监督、检查; c)执行指挥部制定各项规定、办法、计划、措施; d)制定具体措施实现本队的各项管理目标; e)实施事故、事件的应急响应; f)对施工过程中出现的不符合 进行整改,必要时制定并实施纠正措施。 管理者代表 执行管理手册 规定条款,并向全体员工传达。 本指挥部由总工程师(或生产副指挥)兼任管理体系负责人,其职责见 C) 人力资源管理 指挥部根据岗位能力要求配备具备相应的技术人员和施工人员,办公室应掌握本项目各类人员“任职要求” (各类人员名册,名册应反应各类人员岗位资格)及其需求。 办公室应根据工程质量、环保、职业健康安全需要,编制工程项目培训计划,经指挥长批准后组织实施,并上报集团公司劳人 部备案,保存培训记录。 办公室组织或督促工程队(含工程分包方)进行员工的上岗前培训、岗位培训、转岗培训、安全培训等,并对培训的效果进行评价。 应保存相应培训记录。 从事特殊工作的人员必须经过培训和资格考核,持证上岗。 办公室组织对各种培训效果考核,可以采取现场操作、答卷方法进行。 考核证书按公司 CX05 程序文件规定执行。 资源提供 指挥长负责配备施工设备、测量仪器和试验仪器、材料、财力、人力、技术等资源, 12 以满足本项目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的需要,各有关 部门和工程队应建立相应台账和管理、使用等规定,并负责实施。 基础设施 本指挥部的基础设施包括临时设施 ,施工设备、测量、试验仪器,通讯服务设施。 项目上场后,指挥部按照业主规定设置或确定临时设施,包括:办公场所、现场预制厂或拌和站、便道,等等。 指挥部依据施工组织设计和工程实际,对施工设备、测量、试验仪器的规格型号、数量进行进一步策划,形成相应的计划,通过新购、租赁、调拨等方式组织设备上场。 指挥部保障部对上场的施工设备进行技术鉴定,并填写《施工设备技术状况鉴定记录表》。 如需新购设备,按《施工设备管理程序》对供应商进行调查、评价、选择,符合集团公司招标条件的应按《设备招标办法》执行。 设备使用和维修管理 a)施工设备维修和管理执行公司《施工设备管理程序》中的 条款和集团公司设备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 b)指挥部可根据现场实际编制和实施更具体的管理措施。 c)设备特种工作人员经培训合格后持证上岗。 本指挥部使用的通讯服务设施主要包括程控电话和移动电话,其中程控电话 X 部,移动电话 X 部,以保证正常施工生产的需要。 工作环境 指挥部负责创造员工 和设施适宜的工作环境,确保员工包括有害作业人员和特种作业人员及监视和测量装置等设施正常工作。 在 、 、 等章节有具体描述,工程部应掌握工作环境状况。 13 产品实现的策划 ,由生产副指挥长组织工程部、安质部、保障部、财务部、办公室等采取会签、研讨、现场勘察等方式对本项目施工所需人员、技术、设备、物资等进行策划, 安质部根据策划的结果组织有关部门编制《项目管理计划》, 工程部根据策划结果编制《施工组织设计》和《创优规划》。 施工组织设计基本内容为: a) 工程基本要求; b) 工程各目标、指标及措施; c)设备、人员等资源配置和所需的技术标准、规范、法规; d)检验、试验的阶段、内容和方法; e)验收机构、准则、方法; f)确定本项目所需填写的过程检验、试验、验收等记录。 本项目根据工程实际,编制 XXX 工程施工技术方案(方案中应含质量、安全、环保的具体措施及要求 )。 创优规划的基本内容 规定创优保证措施 a)落实责任部门和人员; b)实现过程所需的技术措施、设备保证条件。 环境因素和危险源的辨识与评价 环境因素和危险 /危害因素的识别过程考虑三种状态、三种时态、七个方面,采用现场调查、讨论方法进行识别,并从中判定重大的环境因素和危险源。 安质部组织对环境因素的调查识别,填写《环境因素调查表》,并经过讨论、评价确定重要环境因素,填写《环境因素评价表》、《重要环境因素清单》,管理体系负责人批准后将《重要环境因素清单》发放到各施工队和有关职能部门,并报上一级主管部门备案。 14 安质部组织辨识危险源,填写《危害辨识和风险评价表》、《危险 /危害因素清单》,并聘 请有经验人员讨论、判定重大危险源,填写《重大危险因素清单》,由生产副指挥长批准,发放到各施工队和有关职能部门,并报上一级主管部门备案 辨识与更新等要求执行《环境因素、危险源辨识控制程序》的有关规定。 法律法规管理 办公室应主动获取与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有关的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地方法规和地方规章。 办公室针对本项目特点,在集团公司《有效法律法规清单》的基础上删减(不适用的)、补充当地方适用法规后,建立本项目《有效法律法规清单》。 对于识别的有关法规, 办公室应组织有关部门、施工队学习,并在工作中贯彻。 应定期对与重大环境、安全因素有关的法规的遵循情况进行。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