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盐安徽红四方股份有限公司-新型肥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建设可行性报告内容摘要:
种类不断扩大,所用菌种已不限于根 瘤菌,目前适用菌种达到 80 多种;生物肥料的应用效果在增产、改善品质、减少化肥用量、防病等肥料效果逐渐被农民认识,应用面积不断扩大,累计近 500 多万公顷。 国家农业部在1996 年将生物肥料纳入国家检验登记管理范畴,对生物肥料的生产、销售、应用、宣传等方面进行监管。 我国生物肥料研究除了在工程菌构建技术,关键发酵设备与技术等方面不及发达国家外,总体水平并不低。 国家目前在产业政策对生物肥料行业的发展给予了一定的支持,科研投资力度和产业化示范项目建设不断加强。 我国生物肥料产业正在步入良性循环,并向健康、有序方向发展。 据专家测算目前我国年产生物肥 150 万吨,可 增产粮食 100 亿公斤的效果。 同时还能得到减少农民投入、减少环境污染、提高农产品品质等巨大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据分析,到 2020 年,生物肥料将占有 10%左右的份额,即年需求量在 1400 万吨。 省内的现状及技术需求 近年来,由于巢湖流域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农药、化肥、农膜过多、过量和不科学使用,畜禽粪便、农作物秸秆等废弃物无序排放,导致农业面源污染日趋严重,威胁到该流域 170 万农户、 790 万人的身心健康。 当前,巢湖水环境特别是局部水域的蓝藻 时有发生 , 严重影响安徽中枢地区经济发展和社会安全, 引起各方高度关注。 巢湖是安徽社会经济发展的命脉,长期以来,针对巢湖水体富营养化及其防治的研究和实践从未间断,但情况并没有好转,反而有加剧之势,现已成为滇、太、巢之首。 亟需 对农业面源污染的防治研究 方面 找到行之有效的方法。 省内研究控 /控释肥料 、生物肥料 的单位很少,需 在控制化肥养分流失研究方面 进行创新 , 研发新型控 /控释肥料 , 以 有效控制养分流失,从而在面源上减轻了化肥对江河、湖泊造成的污染,克服巢湖水体富营养化这一世界难题。 安徽农业大学程扶玖教授多年从事黄腐酸研究,与中国 科技大学等教授协作,研制开发了黄腐酸活性肥料该产品性能稳定,抗硬水能力强,作物吸收快,生理活性强,无毒、无害、对环境无污染,是抗灾、减灾、防 10 病、抗病和绿色农产品生产的优质、特效肥料。 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研究的控失复合肥是通过复合材料控失剂对复合肥进行改性,将其中的养分固定在土壤(植物根际)中,满足植物生长发育对养分的需求,所谓“固定”就是利用上述材料的协同作用,架桥、卷扫、网捕及电荷吸附使潮湿的土壤形成分子网格吸附和固定化肥元素,阻止其流失或挥发而被农作物有效吸收。 能有效地控制农业面源污染,其 发展 前景很好。 机理是通过对天然纳米材料进行物理和生物改性,研制出化肥纳米分子控失剂,利用其离子的交换性能和高吸附性能“捕住”化肥营养元素,再利用生物表面活性剂和壳聚糖等材料“网住”棒晶。 控失复合肥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具有原创性。 我公司与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合作已于 2020 年底开发成功“控失型”肥料,这对控制巢湖流域的农业面源污染有重大意义。 安徽农业大学马友华教授开发了“一种生态抗旱保水复合肥”专利技术,其核心成果融材料科学、作物栽培、土壤、植物营养和化学工程技术为一体,在深入研究节水材料与肥料的相互作用机 理基础上,将节水材料、常规复合肥和调理剂等通过特殊的工艺,解决了节水材料遇盐保水性能降低或消失的难题,研制出抗旱复合肥。 抗旱复合肥富含氮、磷、钾和硫等营养元素,同时能够吸收和保持水分,随植物生长缓慢释放,给其提供充足的水分和养分;既具有蓄水、保水、供水,提高肥料利用率,促进农作物对养分的吸收特点,又具有改善土壤的团粒结构,增加透水性和透气性功效,达到提高农作物收获量的目的。 且制造工艺简单易行,成本低,效益高,为一种新型的缓释抗旱复合肥。 我公司与安徽农业大学合作“抗旱复合肥产业化项目”,这对干旱、半干旱地区 的农业生产具有重大意义。 11 (四 )依托单位和合作单位现有的基础条件和优势 在该技术领域的研究、开发、设计及成果转化情况 中盐红四方股份有限公司正在打造复合肥发展战略,与科研院所合作开发控失肥、抗旱肥、高浓度结晶烟草肥、有机 无机肥等,实现产品和技术升级,为企业发展提升后进,增强企业活力。 近几年完成项目有: ⑴ 自行研究开发 15 万吨 /年尿基复合肥,年增销售收入 亿元。 年增利润 2020 万元。 ⑵ 10 万吨 BB 复合肥,可年增销售收入 亿元。 年增利润 1000 万元。 ⑶ 与安徽农业大学合作开发抗旱肥项目,已生产中试产品 1000 多吨。 ⑷ 与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院合作开发控失肥项目,已生产中试产品 1万多吨。 是 2020 年度安徽省科技攻关计划项目。 ⑸ 专用缓释肥料创制及产业化: 2020 年,公司与合肥工业大学合作,开展“专用缓释肥料创制及产业化”研究,是 2020 年度安徽省科技攻关计划项目。 ⑹ 保护地专用功能肥料及施肥工程技术: 2020 年,公司与合肥工业大学合作开发,是合肥市 2020 年度科研项目。 公司已承担的省、市级与肥料有关的课题: ⑴ 公司“新型肥料产业化”被评为合肥市首 批“ 3820”产业英才岗位。 ⑵ 公司“‘控失’型专用复合肥研发”被评为 2020 年合肥市“ 3820”产业英才岗位。 ⑶“保护地专用肥及施肥工程技术”是 2020 年合肥市科研计划项目。 并向国家知识产权局申报发明专利 1 项:发明专利名称:“一种保护地二氧化碳气体肥料”。 ⑷ 公司与合肥工业大学合作项目“水稻专用缓释肥料创制及产业化”是 2020 年安徽省科技计划项目。 ⑸“‘控失’型专用复合肥的研制和产业化”项目是 2020 年安徽省科技计划项目; 12 ⑹“化肥控失技术成果转化”是 2020 年科技成果产业化项目。 有关人员队 伍、基础设施、试验装置等情况 中盐安徽红四方股份有限公司现有员工 2215 人, 大专以上人员数 574人。 各类专业技术人员 571 人,占职工总数的 26%;其中高级职称 19 人,中级职称 203 人,高中级职称人数占职工总数的 10%。 领导班子由 9 人组成,文化程度均在本科以上,是一支年富力强、勇于开拓创新的领导队伍 ;主要管理人员数 176 人,大中专以上学历 ;生产 人员 1152 人,占 52%, 销售人员 122 人,占 %。 技术中心现有人员 365 人,其中高中级职称的有 198人,占中心人数的 54%。 已拥有一支从市场调研、产品开发到技术设 计、施工安装等技术过硬的队伍。 公司组建合肥市新型肥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拟定 人员 56 人 : 其中, 高级工程师 8 人,中级 29 人,初级 19 人;硕士生 3 人。 管理人员 10 人。 公司省级企业技术中心,是公司技术改造、创新、开发的核心。 主要任务是为公司的技术进步服务,为公司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强劲生命力的后备产品。 技术中心建立了中心实验室、农化中心和分析室,技术中心成立了技术委员会和专家委员会。 技术委员会由开发、设计、生产、销售和财务等部门人员组成,对重大问题的决定进行咨询、指导、检查和监督;专家委员会由中化国际咨询公司(原 化工部规划院)、东华工程科技公司(原化三院)、 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 中国科技大学烟草学院、安徽农业大学、合肥工业大学、安徽省化工研究院等单位的专家组成,对中心的研究发展方向、重大技术问题和重点项目进行咨询。 技术中心的技术开发条件在省内同行业中处于领先水平。 ⑴ 研究试验设施 公司拥有一套大型复合肥试验装置,在这套装置上已成功开发了高浓度有机结晶烟草肥、抗旱复合肥和多个复混肥新品种。 拥有一套精细化工产品中试装置,在这套装置上进行了三聚氰胺精制技术研究、工业氯化铵产品开发研究以及高浓度有机结晶物研究等。 建设了污水治理中试装置,进行了氨氮废水治理的多项试验。 13 ⑵ 检测设施 技术中心建立了中心实验室、农化中心和分析室,中心现有关键仪器设备约 100 台,其中国内同行业中处于领先水平的约有 15 台,如:气相色谱仪、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自动电位滴定仪等,占总台数的 15%。 ⑶ 信息化设施 公司成立了微机信息中心,建立了内部局域网,实施了“企业资源计划信息管理系统”、“进销存网络”以及“安徽省土壤养分与肥料信息系统”。 应用 CAD 等数字技术。 另外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加快公司核心技术的开发。 精细化工产品的技术风险较大,为节 省投资费用,公司与科研院所合作,利用他们先进的科研装备条件来加快技术的开发步伐。 如公司利用中国科技大学的结构分析室进行脲酸结晶长效复合肥的结构分析,利用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的试验室进行控失复合肥的控失原理理论研究。 14 (。中盐安徽红四方股份有限公司-新型肥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建设可行性报告
相关推荐
,就会使苗徒长交高变细,给移栽带来不便,同时在移栽后因不定根吸收功能尚弱,无法向细长的茎提供足够的水分,成活率会大大降低。 移栽时 间 的选择 试验中发现,移栽最佳的时间为生根接种后 25d左右,这时的幼苗己长出几条长度约为 1. 5cm不定根,如培养时间延长,根系和茎生长过长,成活率也不高。 炼 苗 前不定根的最佳长度 0. (因为炼苗需要一周左右,这时期根还会生长 O. 30. 5cm)。
能停留。 打这个轴线也是这样。 方法也不是一个,思路就 更多了。 工程中不是所有的都是一成不变,有些事是可以改变的。 放样轴线就是如此。 就看这个人的准备怎么样了。 水准仪放样结构 1 米线注意的问题 大控制线是控制平面的话,那么高度的控制的话,就要用到水准仪,其原理很简单,就是在塔吊那有最原始的高程点,是结构标高 米,然后上返到二层结构一米那位置,每次在上返一个层高 米。
栽培。 本项目利用都匀市摆忙乡环境好 ,无污染的优势 ,发展种植市场紧缺的金银花 ,市场空间巨大。 金银花产业化前景看好。 全国市场金银花实际需求量是 28000 万千克 ,而现在全国金银花产量只有 1600 万千克 ,质量好的金银花尤其少。 本项目就是利用环境破坏少 ,无污染的优势 ,发展种植市场紧缺的金银花。 建立相应的原料基地 ,本项目产品市场有巨大的发展空间。 银花盛产期每年每株收鲜花
建物流管理队伍 在公司原有的基础上 ,投资是一项经营人才的业务 ,以最快的速度组建一支在物流领域具有专业知识的人才队伍 ,他们在《物流操作、物流营销、物流资讯收集、 公共关系、人事管理都各种有影响的岗位上具有直接的技术与丰富的经验。 要以最少的人数担任公司各类职务 ,这项工作要由人力资源部门负责办理 ,或先从组建管理团队组织开始。 对于公司所需人才必需要由从事过社会性物流、企业内部物流
保洁安人员,并对他们进行上岗培训,达到中海及发展商的管理要求。 同财务部的联系 对新接项目进行物业管理费的测算,并报市物价局审核批准。 建立售楼处账目,收取或支付所发生的费用。 同质量管理部的联系 提供中海物业管理公司的对外宣传资料,协助发展商及售楼人员了解中海物业的管理 模式,需要时可为其培训。 同人事部的联系 为售楼处、样板间工作人员制作工牌。 同办公室的联系 负责提供合格供应商
途为文化综合用地、规划容积率见附表、规划建筑密度规划、规划建筑限高,规划绿地率等规划指标。 通过对项目所在区域内物业业态的调查了解得知:该区域主要物业业态为文殊院配套的商业用房。 项目所处历史文化地位、内涵,景观较好;道路通达度较好,对内对外交通便捷;生活配套设施较为齐全。 由此,我们通过研究分析认为:项目的在达到法律上允许、技术上可能、经济上可行、价值最大化的前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