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改造扩建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文库内容摘要:
3.合理确定办学规模 参照相关要求,预计 河北省徐水县漕河镇南留中学改造扩建工程项目 实施后 将 达到如下建制规模: 班级数量: 18 个班规模; 规模标准: 55 人 /班; 学生人数: 1000 人左右, 河北省徐水县漕河镇南留中学改造扩建工程 项目(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报告 第 13 页 二、功能定位 本项目的实施 满足了 社会对优质基础教育综合水平的需求 ,以及学校的中长期发展 要求。 徐水县漕河镇南留中学 综合 教学 楼、宿舍楼建成后 应 为学校 提供简洁实用,功能齐备, 现代化的学习、生活场所,并结合 实际 为校际特色交流搭建平台,同时为学生、教师创造优美静谧、学习氛围浓郁的校园环境,突出 体现学校的新活力、新面貌,使其在众多学校中展现自己独特的魅力。 河北省徐水县漕河镇南留中学改造扩建工程 项目(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报告 第 14 页 第四章 建设规模和建设内容 一、建设内容 本可研报告第三章“项目需求分析”中预测的未来学校班级规模、学生人数规模等指标为基础,按照河北省相关建设标准, 并根据实际需要, 确定河北省徐水县漕河镇南留中学改造扩建工程项目 的 建设内容和建设规模。 河北省徐水县漕河镇南留中学改造扩建工程项目 的 使用功能划分 为教学 、办公 、住宿 等 功能。 二、建设规模 1.建设用地规模 本项目总用地面积为 1600 平方米。 2.建设规模 根据省政府的要求,必须按照 河北省规范化学校建设标准 进行学校建设 ,结合现有教育用地条件,并考虑到具有一定的前瞻性,本项目综合规划了教学及教学辅助用房等配套设施。 为达到 农村普通中小学校建设标准 的要求,本项目合理利用有限的土地,使相应设施达到建设标准,满足教学要求。 建设规模: 新建综合教学 楼 一栋,占地面积 935 平方米,总建筑面积 3200平方米;三层学生宿舍楼一栋,占地面积 665 平方米,总建筑面积 1600 平方米。 该项目 总占地 约 1600 平方米 ,建筑面积共计 4800 平方米。 河北省徐水县漕河镇南留中学改造扩建工程 项目(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报告 第 15 页 第五章 项目场址与建设条件 一、 项目场址 项目建设地点位于 河北省徐水县漕河镇南留中学 院 内。 二、 建设条件 自然条件 ( 1)自然地理 徐水县位于太行山东麓,河北省中部。 地处北纬 38176。 09’39176。 09’,东经115176。 19’115176。 46’。 东与容城县、安新县交界,南与清苑县、北市区为邻,西与满城县、易县接壤,北与定兴县相连,总面积 723 平方公里。 辖 7 镇 7 乡 ,一个城区办事处, 304 个行政村。 2020 年末,全县实有耕地 678090 亩,总户数 158556 户,总人口 561567 人,其中,非农业人口 73847 人。 县内以汉族 为主,回、满、壮、蒙等民族合睦相处。 地势西北高,东南低。 最高点是县城西北象山,海拔 447 米,最低点在县城东南大因镇的李家迪城村,海拔 8 米。 依照形态和成因不同,全县可划分为两个不同的地貌单元。 大致以大王店为界,以西为剥蚀堆积作用形成的丘陵区,面积 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 %,以东为堆积作用所形成的山前倾斜平原区,自然坡度 1‰ 左右。 土地肥沃,地势平坦开阔。 耕作条件良好,水利设施完善。 2020 年末,农村拥有大中型拖拉机 965 台,农用排灌机械 13320 台,机井 11389 眼。 2020 年,粮食播种面积 902185 亩 (含复种面积 ),粮食总产量 365120 吨,主要作物有小麦、玉米、花生等,年实现农业总产值 138637 万元,农业商品率 ℅。 河北省徐水县漕河镇南留中学改造扩建工程 项目(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报告 第 16 页 西部山区矿产资源品种多样,储量丰富,品质优良。 目前已探明的矿藏有板石、高岭土、白云石、铁矿石等。 板石资源主要分布于东釜山乡、义联庄乡,储量为 4 亿立方米,是世界三大板石主产区之一。 产品具有稀缺、不可替代的独特优势,耐腐蚀、无放射、色泽鲜明、永不退色,质感和强度俱佳,在国际建材市场享有很高的声誉,主要用于房屋内装,出口美国、加拿大、德国、意大利、日本、西班牙等十几个 国家。 高岭土资源主要分布在义联庄五香坡附近,储量为 350 万立方米,主要用于日用陶瓷、造纸、化学工业等。 石灰石资源主要分布在西部山区,埋藏浅、易开发、品位高、储藏十分丰富。 白云石为冶金用溶剂原料,矿床位于象山西北侧及釜山脚下,开采潜力大,经济价值高。 水资源比较丰富。 主要河流由瀑河、漕河、萍河,平均降水量 毫米,工业、农业和生活用水能够保证。 城市供水管网布置合理,水质良好。 南水北调中线总干渠从满城县白堡村东北进入徐水县,先后穿越义联庄、大王店、东釜山 3 个乡镇、 13 个行政村,渠线长 13 公里。 ( 2)气候 条件 徐水县属温带半干旱气候区,大陆性季风气候特点显著,四季分明,光资源充足,境内旱涝频繁。 春季干旱多风,风速最大,平均气温 ℃,相对湿度 57%;夏季炎热多雨,多东南风,平均气温 ℃,相对湿度 73%,降水量占全年降水量的 %,形成汛期;秋季昼夜温差大,多西北风,平均气温 ℃,相对湿度 71%;冬季严寒少雪,盛行西北风,气候干燥,平均气温 ℃。 多年平均气温 ℃,气温年较差平均为 ℃ .极端最高气温 ℃,极端最低气温 ℃ .多年平均降水量 毫米, 多集中在河北省徐水县漕河镇南留中学改造扩建工程 项目(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报告 第 17 页 七八月份。 多年平均风速为 19 米 /秒。 徐水县多年平均日照 小时,平均日照率 62%,属北方长日照区。 常年初霜日期平均在 10 月 18 日,终霜日期平均在 4 月 16 日,平均无霜期 184 天,最长 206 天,最短 167 天。 稳定通过≥ 0℃的初日至终日持续时间平均为 274 天。 社会条件 ( 1) 经济发展状况 徐水县经济发展迅猛,建有农业高科技示范园和新兴工业区,是亚洲最大的吊索具生产基地,工业发展已形成酒类饮品、吊索具制造、玻璃钢制品、生物工程、建筑建材、毛纺针织、造纸印刷、仪器仪表、机械电子、铸造冶炼、服装鞋 帽等特色行业。 在市场建设上,建有华北最大的县级商业城和西红柿批发市场,形成了六大专业市场和 54 个集贸市场。 农业形成了商品粮、棉油、蛋鸡、肉鸡、瘦肉型猪、蔬菜、奶牛养殖、林果八大龙型经济带,成为全国商品粮大县、商品粮基地县、节水工程示范县和瘦肉型猪基地县;外向型经济更为活跃,对外交往十分频繁,合作卓有成效,全县初步形成结构合理、特色明显、潜力巨大的城郊型经济发展格局。 徐水县物华天宝,人杰地灵。 徐水人民以勤劳、勇敢、智慧创造了辉煌的历史,正以开拓、创新、务实的精神谱写美好未来。 ( 2)交通通讯 徐水县是华北地 区的重要交通枢纽。 地处太行山东麓,京、津、石金三角地带,北距首都北京 120 公里,东望天津 145 公里,南离省会石家庄 150公里,距保定市 25 公里,是保定市规划“一星三城”之卫星城。 且 京广铁路、107 国道、京深高速公路纵贯南北;保霸铁路、津保公路,津保高速公路在河北省徐水县漕河镇南留中学改造扩建工程 项目(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报告 第 18 页 境内接壤;县内公路总长 1200 多公里,县乡村形成交通网络。 通讯发达,程控电话可直拨 180 多。中学改造扩建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文库
相关推荐
残灰等),影响面砖铺贴凸出墙柱面部分应凿平,过于凹陷墙柱面应用 1: 3水泥砂浆分层抹压找平。 (先浇水湿润后再抹灰)。 施工工艺 ( 1) 、工艺流程 基层处理 → 选砖 → 吊垂直、套方、找规矩 → 贴灰饼 → 抹底层砂浆 → 浸砖 →排砖 → 弹线分格 → 镶贴面砖 → 面砖勾缝与擦缝 ( 2)、 施工方法 1) 基层处理 光面:凿毛,对油污进行清洗,并用清水洗涤。 毛面:清洗
学校园网的必要性 是否在学校采用最先进的信息和传 播技术是一个有决定性意义的问题,而且十分重要的是,学校应该处于影响整个社会深刻变革的中心地位。 随着计算机多媒体和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与普及,校园网信息系统的建设,是非常必要的,也是可行的。 主要表现在: 当前校园网信息系统已经发展到了与校际互联、国际互联、静态资源共享、动态信息发布、远程教学和协作工作的阶段
学校园网的必要性 是否在学校采用最先进的信息和传 播技术是一个有决定性意义的问题,而且十分重要的是,学校应该处于影响整个社会深刻变革的中心地位。 随着计算机多媒体和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与普及,校园网信息系统的建设,是非常必要的,也是可行的。 主要表现在: 当前校园网信息系统已经发展到了与校际互联、国际互联、静态资源共享、动态信息发布、远程教学和协作工作的阶段
防潮处理采用防水水泥砂浆散水全部用混凝土浇筑室外踏步平台全部用地砖铺设拟建的学生宿舍楼结构均按 8度地震裂度设防建筑装修力求体现朴素典雅清新的特点符合青少年学生学习生活活动的心理环境学生宿舍楼装修材料拟采用中档标准外墙采用外墙丙烯酸涂料等较高标准的装饰材料室内采用减少回音噪音的材料处理地面全部以水泥砂浆铺设采用木制门和铝合金窗窗台用水泥砂浆处理不刷涂料 434 结构设 汁
学校指标 对比表 占地面积( m2) 总 建筑面积( m2) 教室数( 不 含专用教室) 学生 (人) 现 南留中学 23746 3258 9 430 建设后的 南留中学 23746 8058 18 1000 本项目是以规划的“ 河北省徐水县漕河镇南留中学改造扩建工程项目 ”内建筑物 的 建设为主。 建筑工程的功能设置要满足教学等要求,主要建筑 为综合 教学 楼 、宿舍楼。
视和 投入 情况 政府 支持 我校是四川省和绵阳市的职业技术教育先进单位,主管部门绵阳市水务局是四川省行业支持职业技术教育先进单位。 充分 发挥行政职能,在全市水利、地方电力及所属建筑企业内提出了,“人力资源、物资资源、设施设备无偿提供给绵阳水电校作为人才培养实训基地”的号召,学校以此建立了 20 多个校外实训、实习基地。 1999 年绵阳市委、市人民政府对绵阳市所属中等专业学校进行了结构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