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财政支持奖励职业技术教育实训基地项目建筑技术实训基地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内容摘要:

使他们受到专门的技 术训练,以迎接劳动力转移与企业升级的挑战。 党的十六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加快我国城镇水平,进行西部开发。 根据建设部高等教育指导委员会的预测,在 2020 年,我 11 国基本实现工业化,在这一阶段,城镇化水平将从现有的 27%上升 50%,城市人口将增加到 8 亿人,年增 亿人,按小康住房标准人均 30 平方米计算,将新增住房面积 135 亿平方米,新增投资 135000 亿。 考虑交通、能源公共服务配套投资,在 20 年内将有 270000 亿投入,年均投资将达 13500 亿。 为此建筑行业随国民经济发展,建设人才的培养工作将体现出高产、量大、超前的基本特征。 绵阳市水利资源丰富,国家级重点工程武都引水工程、涪江流域十五期间 100 万千瓦水电站建设等水利工程的建设需要大量的测量工、钢筋工和混凝土工等建筑类施工人员。 目前建筑行业从业人员素质总体水平不高,大多是未经过培训的农民工。 绵阳市在常年输出 万劳务工中,就有近 20 万劳务工是从事建筑。 加上我校的招生区域及近区绵阳市周边德阳、遂宁、广元等地的农民工培训,我校建筑专业技术培训人数常年将达到 5 万人以上。 XX省水电建筑类人才需求预测 水是人类生存的生命源泉,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资源,是实现 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要实施二十一世纪可持续发展战略,开发、利用水利资源,人才的培养是先决条件,只有源源不断地注入新的人才活力,才能够使“珍惜水、保护水,让水造福人类”不成为现实。 合理开发利用“永不枯竭”的水利水电资源、培养水资源利用的中等专门人才,是保证清洁绿色的水源源不断地为人类服务、为子孙后代造福的根本。 12 根据 XX 省水利厅、省电力工业总公司及部分县(市)水利水电行业的统计分析,现有的人员数量和专门人才比例,远远不能适应水利水电建设和发展的需要。 西部开发,水利水电建设在四川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并已开 始了较大规模的建设工作,如紫坪舖水电站、槽鱼滩水电站、向家坝水电站、武引二期工程等。 作为国家基础产业的水利事业,需要大量的水利水电工程技术、建筑施工技术、发电厂及变电站电气运行等专业的人才。 地方水利水电建筑工程人员层次结构、知识结构不合理,不能适应地方经济和西部大开发对人才的需求。 仅以广元市水电系统为例,该系统共有职工 2981 人,其大中专以上学历的人才 321人,占总数的 %,中专学历的占 %,没有经过专业培训的高中及以下学历的高达 %。 学术、技术带头人缺乏,高级技术人才年龄老化、复合型、 外向型人才缺乏等。 按 XX 省水利水电主要工程建设和管理单位初步统计,对江油、三台、安县、广元等县市进行抽样调查分析,预计四川水电建筑类人才需求状况见表 1。 表 1 XX 省水电建筑类人才需求预测表 水电行业单位 数量 (个 ) 现有职工 (人 ) 中等以上专业人才需求数 (人 ) 2020 年 2020 年 省直水利单位 42 10950 5285 7470 市级水利单位 21 3150 2950 3580 县级水利单位 202 40400 15100 26700 省属电力公司 97 67800 40350 64000 市州电力公司 18 4200 11260 22100 地方电力公司 176 52800 35900 46500 13 四、建筑技术实训基地建设的必要性 经济增长和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教育领域改革逐步深入,社会对教育的认识也按照客观规律在不断发生变化。 因改革过程中一度出现的错误导向,致使社会对职业教育普遍产生偏见,使几乎所有的职业学校招生难、办学难。 但是,人才需求的金字塔结构是客观存在的规律,经过几年来产业结构的调整,我国被全球誉为“世界工厂”的格局逐渐形成,其技能型人才 供求矛盾愈来愈明显。 社会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急切需求大量的技能型人才。 从 2020 年起,我校建筑类专业人才十分抢手,次年毕业的学生一般在上年十月就被一抢而空,许多企业与我校签订了用人协议,一些专业 2020 年的毕业生已被用人单位预定,市场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不仅数量大,而且时间要求迫切。 职业人员技能培训的需要 党的十六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极为关注农村、农民、农业问题。 在 2020 年党中央一号文件中,明确提出了认真解决有关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问题,要求各级政府、要认真对待“三农”问题,国家一系列相关政策措施的出 台,最广大的农村人口形成国家经济建设的主力军,提高他们的素质是党和国家的战略性决策,对职业教育学校来说是一个机遇,也肩负着不可推卸的重任。 2020 年 5 月教育部在成都召开了农村劳动力转移经验总结会,强力推进了此项工作的开展。 14 在市场对人才的需求中,基础的一线工人占有较大的比重,通过我校建筑技术实训基地的培养,可以造就大批的建筑技术工人。 目前,我国高级技工、技师仅占技术工人总量的 %左右,远远低于发达国家 20%至 40%的水平,农村剩余劳动力是一个非常巨大的市场。 建筑技术实训基地的建设,可以实施对绵阳市、德阳 市、广元市、遂宁市等地的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分期培训。 西部地区水资源开发建设的需要 XX 省已建成水利工程 万处,年供水量近 200 亿 m3,有效灌面 3641 万亩。 在已成水利工程中有水库 6636 座,其中大型 5 座,中型 94 座,小(一)型 983 座,小(二)型 5554 座,总库容 亿 m3。 十五期间,我省大型灌区配套建设项目有都江堰、升钟水库、通济堰、玉溪河灌区等 4 个。 正在建设中的大型水利工程有紫坪铺、武都引水工程二期、大桥水库等 3 处;中型水利工程有 45处。 它们建成后,不但可大幅增加有效农田灌溉面积,还将 大大增加长江上游的防洪渡汛能力,同时还在发电、养殖、旅游、保护生态和解决生活用水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为实现五至十年时间,使四川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有突破性进展的目标,水利部提出的四川水利发展的指导思想是:充分认识和把握四川水资源的特点和社会经济发展趋势,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届全国人大会议精神,坚持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把水利建设放在其它设施建设的首位,把水电建设人才的培养,尤其是高等专门技术人才的培养作为重点,融入到四川发展 15 建设的规划之中,全面规划、统筹兼顾、因地制宜、优先西部,以促进水利水电的可持续利用 和保障四川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表 2 四川已建水利工程统计表 项 目 水利工程 水库合计 大型水库 中型水库 小(一) 水库 小(二) 水库 数量(个) 598487 6636 5 94 983 5554 年供水量 (万 M3) 1944876 901000 205000 164000 276000 256000 灌面(万亩) 3641 1664 379 303 510 472 表 3 四川在建和规划建设水利工程统计表 XX 省水能资源丰富,每平方公里可开发的年水力发电量,为全国平均值的 倍,为世界平均值的 倍。 全省水能资源理论蕴藏量、技术可开发量、经济可开发量均占全国的四分之一以上。 四川共有大小河流 1400 余条,水力资源在1 万 KW 以上的有 850 条,理论蕴藏量为 亿 KW,技术可开发量 亿 KW,占全国的 27%,居全国第一位,但目前开发利用率仅为 10%,低于全国 %的水电平均开发利用率,开发潜力巨大。 XX 省可开发的水电站中,容量在 1000KW 以上的电站有 1910座,其中 大型电站有 57 座,装机容量 8120 万 KW,占技术可开发量的 78%左右;中型电站 286 座,装机 1913 万 KW,占技术可项 目 大型灌区 大型工程 中型工程 小型工程 数量(个) 4 3 45 1364 16 开发量的 %左右;小型水电站 1567 座,装机容量 万KW,占技术可开发量的 %左右。 大、中、小水电站齐全,便于因时、因地、因财力有选择的开发。 在我国 12 个大型水电基地中,四川就占有 4 个。 十五期间,XX 省将水电业的建设作为六大支柱产业之首,除开发建设金沙江、雅碧江、大渡河三条河流外,还将重点开发岷江、嘉陵江等河流的水能资源。 XX 省 2020 年重点建设项目中,瀑布沟水电站、溪洛 渡水电站、向家坝水电站等大型水电工程已陆续开工,还有其它不少中、小型水电工程也在兴建之中。 此前,中国长江三峡开发总公司已拉开了开发金沙江的大幕,溪洛渡水电站总装机容量达 1260 万 KW;而国电公司也计划在 2020 年,使大渡河水电装机达到 1500 万 KW;已开发雅砻江二滩电站的二滩水电开发公司,也将建设该流域装机 800 万 KW的锦屏一、二级电站。 绵阳市境内的涪江河段,水能资源丰富,自 2020 年起中国华能电力集团和绵阳市共同投入 36 亿元,开始了全流域的水电开发,到 2020 年,将梯级开发建成 24 座中小水电站,总装机 容量达近 80 万千瓦。 大量水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大量水电工程建设与管理均需要大量的相关高技能的应用型人才,需要有实训基地进行培训培养。 学校自身发展的需要 绵阳水利电力校于 1964 年迁现址办学,之初是仅按在校学 17 生 640 人的规模圈定校址,校园有效使用面积仅为 60 多亩。 随着社会的发展,学校的办学规模与层次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办学的层次由当初单一中专层次发展成了现在的中专、大专、本科的多层次办学,办学形式既有脱产又有函授,形成普通教育与成人教育、职前与职后教育、中等与高等职业教育相结合的立体交叉构架。 在册学生达 5340 人,由于场地狭小, 拟开设的部分技能实训项目无法完全实施。 在绵阳市委、市政府大力支持下,学校已在绵阳市农科区征地 386 亩。 在新校区的规划中,拟用 100 亩土地先期建设技能培训中心,内设建筑、电子、电气、机械等四大培训中心,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学生进行专业培训。 建筑技术实训基地建设,作为我校已经批准立项的技能中心扩建工程项目的子项并首先实施,是学校规模扩大的需要。 既满足了现代技能人才培养的需求,又能缓解在校生人数增加与占地面积不足的矛盾。 五、建筑技术实训基地建设规划 建筑技术实训基地项目的定位 根据国 家关于要以中等职业教育为重点加快发展职业教育的精神,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指导思想。 按我校土建类专业建设和发展需要,实训基地项目定位于年培训人才 1 万人规模建设,培养社会紧缺的技能型、应用型人才。 把实训基地建设成为立足于绵阳,面向川西北的技能型、实践型人才培养的摇篮,资源与周围相关院校和企业共享,并向全国辐射。 实训基地项目建设与学校技能培训中心扩建工程统筹规划、 18 分布实施,坚持。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