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行贷款-小城镇发展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建议书内容摘要:

XX 河 (主流) ,自北向南流经 XX 镇 ,另一源名 南 XX河 ,自 东北向进入 XX 镇,在来龙桥处由东南方向与北 XX 河汇合。 XX河 主流流经共兴镇、 XX 镇,经荆溪镇汇入嘉陵江,全长 30 公里 , 流域面积 460km2。 XX 河 流域属中浅丘地形,两岸多梯田,耕地成片,农业发达。 流域内人口 稠密,房屋等人工建筑较多 , 流域植被近年来有较大改善。 设计流域内无大型水利设施,没有对本工程水文特性造成影响的项目建 议 书 12 工程。 本工程位于 XX 河 末 段 ,工程区河段河道蜿蜒曲折,水流较平缓。 气象 设计流域属中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夏季受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和孟加拉湾潮湿气流影响,冬季受西北利亚和蒙古冷空气影响,加上盆地特殊自然地理环境,本地区四季分明,且秋暖,春旱,夏长,霜雪少。 一年中春夏多旱,夏季炎热,降雨集中,秋多绵雨,冬无严寒雨量少,多阴天,日照少,无霜期长。 降水量年内分配极不均匀, 5~10 月份雨多,强度 大,约占全年降水量的 80%。 整治河段位于 XX 场镇,距 XX 市政新区仅 4 千米,根据 XX 市气象站资料统计:多年平均气温 ℃,极端最高气温 ℃( 1972年 8 月 14 日),极端最低气温 ℃( 1975 年 12 月 15 日),多年平均降水量 ,年最大降水量 ( 1952 年),多年平均蒸发量 ,多年平均风速 ,最多风向 N,实测最大风速 ( 1976 年 8 月 15 日),相应风向为 NE,多年平均相对湿度 79%,年平均日照 小时。 地质条件 XX 市属丘陵及低山区,第四世纪以来,由于地壳的间隙性上升,地貌呈现三级阶地。 一级阶地:高出河床 717m,阶地完整且较平坦;二级阶地:高出河床 3045m,阶地面被切割破坏;三级阶地:高出河床 6070m,阶地平面已遭破坏,地形坡度变化较大。 本项目实施位置位于 一、 二 级阶地上,无大的不良物理地质现象。 沿线地层,地表为耕植土和坡、冲积粘性土,下伏阶地卵石 土 层;基岩为中侏罗系砂 泥岩。 全区地质结构简单,地层构造简单,地层倾角平缓。 项目建 议 书 13 根据国家地震局 1990 年出版的《中国地震烈度区划图》,本地区基本地震烈度小于 VI 度。 、地貌 XX 市位于 XX 台向斜川褶皱带的东北,在次级构造单元中主要为川台陷。 项目所在区域的地质状况主要是侏罗系上统的遂宁组。 XX区构造的背斜轴还有侏罗系中统的沙溪庙组地层出露。 其岩层多为紫红色砂、页岩及泥岩夹砂岩,岩层疏松,易于侵蚀。 根据现场调研,规划区范围内,山地(坡度在 30%以上)约占 20%左右;丘陵缓坡地(坡度为 10%30%)约占 35%;较平坦的土地约占 45%。 场地内标高一般 279m 以上。 地貌单元较为简单,分为河流堆积漫滩( I1)、二级阶地( I2)、三级阶地( I3) 、高阶地( I4)四种亚区。 地层岩性 整治 河 段 呈北~南向延伸,河道弯曲。 根据工区内的地貌形态和水流条件,河段以冲刷为主,水流缓时(局部)表现为堆积。 区内属构造剥蚀丘陵区。 其地形多呈丘间指状,相对高差 45~ 80m。 自然坡度角一般 25186。 ~ 55186。 之间。 区内物理地质现象以岩石风化为主,基岩风化主要受地形、岩性、构造控制,强风化带厚度一般 ~。 弱风化带厚一般 7~。 区内出露地层为侏罗系中统遂宁组地层( J2sn)、第四系全新统河流冲、洪积层( al+plQ4)、人工堆积层( mlQ4)。 水文地 质条件 本区水文地质条件简单,主要为松散层中的孔隙潜水与上层滞水。 ( 1) 、孔隙潜水:主要分布于 XX 河 Ⅰ级阶地后缘一带的冲、洪项目建 议 书 14 积层中,因势而异,沿岸一带稳定水位为 ~ 米,相应的高程为 ~ 米,层中富水性较差,水量欠丰沛;补给来源主要为大气降水、城 镇 居民生产、生活用水、河水及侧向地下水的补给,向 XX 河 排泄。 其中补给、排泄受河水位变化的影响,在枯水期间河水位低 ,地下水位高,地下水补给河水;在洪水期间,河水位抬高,地下水位低,河水补给地下水。 ( 2) 、上层滞水:主要分布于杂填土层中 ,分布不稳定,水量较小,主要接受城市排污管道中的污水、大气降水的补给。 根据区域地下水水质分析资料,该工区地下水属重碳酸钙型低矿化度淡水,对钢筋混凝土无侵蚀性。 不良地质现象 规划区域内未发现较大规模不良地质现象,仅在局部地段存在表层软土及基岩斜坡风化散裂剥落现象。 设计洪水 XX 镇 城区基本座落在弯曲的北 XX 河、南 XX 河和 XX 河三条河流两岸的台地上,高程一般在 ~ 之间。 由于地势平坦,位置较低,加之原有的河道防洪排涝标准不能满足要求,且部分河道的管理范围不是非常明确,多年来未 曾进行清淤。 目前河内水草丛生,污水横流,淤积严重,阻塞河床,致使现有河床断面萎缩,影响了河道行洪、排涝能力的发挥。 每逢汛期,遇有大暴雨,洪水排泄不畅,洪水难以及时排除,城区经常遭受洪水威胁。 XX 河属季节性山溪河流,雨季随着暴雨的发生而爆发山洪,给城区带来威胁。 流域内无实测水文资料, 故设计洪水只有采取暴雨洪水 途径推求。 根据流域 上游 的西充站 年最大 24h 暴雨参数及 XX 站 年最大 24h项目建 议 书 15 暴雨参数可以看出,桓子河流域内 24h 暴雨参数梯度较小,参考《 XX省中小流域暴雨洪水计算手册》 (以下简称《手册》 )的年最大 24 小时暴 雨等值 线 图, XX 河 流域被 100mm 等值线包围其中,内无梯度变化。 采用设计暴雨推求得 XX 河二十年一 遇 洪峰流量 为 814m3/s。 由于流域内无水文资料,上游无已建工程,而临近也找不到可供参考比较的参证站。 为分析证明设计成果合理性,采用综合瞬时单位线重新计算设计洪水。 推求得 XX 河二十年一遇 洪峰流量 为 810m3/s。 从 以上 可以看出,推理公式法与瞬时单位线法计算结果基本一致,说明选用参数是合理的, XX 河整治工程 工程设计洪水成果能满足设计要求。 确定 二十年一 遇 洪峰流量 为 814m3/s。 堰的过流 在堤线起点 黄石岩桥下游 40m 和堤线末点欢喜桥上游 120m 有两处石河堰,石河堰由浆砌条石砌筑而成,成一字形布置。 在河道整治中,石河堰横亘于河道中,成为阻水建筑物,会抬高堰上水位加剧洪水的淹没范围。 堤线起点黄石岩桥下游 71m 的石河堰距 XX 镇较远, 考虑到目前堰上游的农田还有灌溉和村民取水等要求,同时因堰身高度较低,长度较短,抬高上游水位带来的淹没影响较小,故对本座 石河堰采取保留方案,待 桥 上游河道整治时再重新改造。 堤线末点欢喜桥上游 220m石河堰距 XX镇较 近 ,因堰身高度较 高 ,长度较 长 , 会较大的 抬高上游水位 ,加剧洪水的危害 ,会增加建堤的高度,因场镇对面河道左岸农田地面高程较低,不利于左岸拟建开发区的建设和雨水管出口的布置, 故对本座 石河堰采取 撤除 方案。 项目建 议 书 16 结论与建议 ⑴ 全区地层、地质构造、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比较简单,无较大的不良地 质 现象,道路建设工程地质条件良好。 ⑵ 可采用可塑、硬塑状态粘性土、密实卵石层、基岩等作为路基天然基础。 ⑶项目 区内的人工填土( 素 填土)经压实后可作为路基天然地基土,垃圾土应予清除并填石压实。 ⑷ 在填方过程中膨胀土不得作为填料使用,并应考虑排水设施,以防积水浸泡路基。 ⑸ 对城市废水、农业生产、生 活污水应采取排导措施。 区域现状 河道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现状 XX 河 蜿蜒曲折,左岸较平、地势较低,加之原有河道防洪标准未达到 20 年一遇洪水要求,故极易引发河道两岸低洼地带遭受洪灾。 因河中两座石河堰的影响,更加剧了洪水的危害。 此外,河道管理范围不明确,有弃土、垃圾乱倒、乱堆现象,多年未曾进行清淤,目前河内水草丛生,污水横流,淤塞严重,致使本已狭窄的河道断面更趋于萎缩,影响了河道行洪能力的发挥,每逢汛期,遇有大雨,洪水难以及时排放。 加之右岸居民和企事业单位的污水直接排入河中,如遇干旱,导致河水发 臭,水环境极差,严重影响居民的身心健康和场镇形象。 XX 河左岸为未开发的土地,农垦发达,无重要的建筑物;右岸为场镇所在地,农贸市场桥上 游 150m, 下游 110m 部分楼房修建 靠近水边 或临水 坡地上, 房屋 采用桩基础,离水面 最近处仅为 4m,其余河项目建 议 书 17 段均无重要的建筑物,沿河两岸均 无 已建堤防。 污水收集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XX 镇区内没有污水处理设施,部分生活污水经化粪池处理后排入管渠,大部分工业废水、生活污水未经处理直接排入 XX 河中。 由于污水量大、河流自净能力差,水质己急剧恶化。 河道景观现状分析 镇区内 景观破碎,基本无有序组织的景观系统,右岸建筑乱搭建现象严重。 镇郊河段,自然河岸待整治,杂草丛生,沿河交通困难,景观属自然原生态,人工痕迹较少,无明显节点和旅游、休闲设施。 现有建筑造型及色彩单调而无地域特点,缺乏景观建筑的点缀及烘托,缺少集中性人文景观节点。 远郊及近郊土生植物长势较好且有一定规模,城区内河道两岸乔木长势较好但灌木及草本植物杂乱无章,缺乏管理和修整。 道路现状分析 XX 河右岸为老城区,对外交通的主干道穿镇而过,建筑密集,其中农贸市场段的房屋建筑离河较近。 左岸为拟建开发新区,沿河建筑少 ,农业较发达,左、右岸间有农贸市场处的公路桥连接。 目前道路交通存在的主要问题: 规划路网未形成。 主要过境道路穿越城区,干扰影响大。 已成道路标准较低。 局部道路节点交通组织可以进一部优化。 停车场缺乏,交通管理落后。 项目建 议 书 18 第四章 项目 位置 及建设内容 项目 位置 本项目 位置 位于 XX 市 XX 区 XX 镇建设规划区域内。 起于 XX 镇黄石岩桥 ,止于 XX 镇欢喜桥。 城镇距 XX 市政府新区 4 公里,距 XX 火车客站 公里、距 XX 长途汽车站、成南高速公路、 XX 机场约 15 公里。 212 国道及省道潆新公路交汇于此 ,交通十分便捷。 项目建设内容 因本次基础设施建设的三个子项目(将景观建设纳入河道整治建设中)间存在一定的交叉作业,为节约工程投资,减少施工难度和工期,将三个建设项目以河道整治为中心, 综合考虑。 XX 河综合整治。 XX 河整治起于潆新公路黄石岩桥,止于欢喜桥。 两岸整治总长 千米,其中左岸 千米,右岸 千米。 整治内容包括堤防建 设、截污治污、清淤疏浚、生态修复、景观绿化。 截污干管建设。 两岸埋设截污干管 总长 千米。 左岸截污干管起于潆新公路黄石岩桥,沿河左岸堤顶公路绕行,止于欢喜大桥,线路长 千米;右岸截污干管起于 XX 镇来龙桥,沿河右岸绕行,止于污水处理厂。 线路长 千米。 截污干管 建设内容包括管道埋设、检查井、倒虹管等。 左岸滨河道路建设。 将防洪堤堤顶加宽布置成沿河道路,既项目建 议 书 19 可满足防洪通道功能和城镇交通要求,也可满足居民亲水、休憩等需要。 左岸滨河道路长 千米,宽 24 米。 道路建设包括路基及路面、雨污水管、弱电线预埋、路灯、行道树、绿化等。 项目建设目标 以河道整治为中心,结合 截污干管和 左岸滨 河道路建设,提高城镇的设防标准,减少人们生产、生活对环境特别是水环境的破环,满足出行需要,改善城镇的人居环境,改善城镇形象, 促进本地经济的发展。 项目建 议 书 20 第五章 工程建设初步方案 河道功能及目标 XX 河位于 XX 镇中心,鉴于其重要的地理位置和该河肩负的河道使命,结合《 XX 市城市总体规划 (1993 年 )及 XX 市城市总体规划修订方案 (2020 年 )》、《 XX 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 十五 ” 计划 》和《 XX市 XX 区 XX 镇规划 图 》,将 XX 河河道功能定位为以排洪为基础、以生态景观为表现特色的生态景观之河, 在满足河流应有的防洪泄洪功能的基础上实现景观、游憩、生态功能等,为居民提供丰富的最具活力的城市滨水空间,充分发挥“水”的生态环境价值,使 XX 河水景生态走廊更能体现新 XX 的独特风貌。 结合现状客观条件,力求以相对较省的费用使 XX 河防洪标准达到规划要求,减免洪水灾害带来的各项损失,并改善水环境面貌。 截污干管工程及目标 将截污干管 统筹进 XX 河综合整治工程中进行建设,节约工程投资,减小施工难度和工期。 景观功能及目标 景观工程将紧紧围绕绿色生态城镇建设的目标,进行“绿色生态”建设,构筑绿地 系统,改善区域环境,提高居住环境质量,提升城镇形象,促进经济发展。 项目建 议 书 21 道路工程及目标 结合 XX 镇地理条件和社会经济发展,建立适度超前的城镇交通网络体系。 协调处理好各种交通运输方式之间、城镇道路交通与对外交通之间,以及各片区之间的道路交通联系,不仅使整个城市道路交通网络系统完整,而且各片区的道路交通网络系统也相对。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