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头猪场标准化规模养殖及新农村绿色家园一体化建设示范园区项目可行性报告-50页内容摘要:

室生产区内,每栋温室各打一眼小井,共计 50 眼,用以满足浇灌需求。 建给水池一座,容积为 100 立方米,消防水池一座,容积为 300 立方米。 厂区管网为环状,管材为铸铁管,石棉水泥打口。 电力工程。 建变电室一处,实施变压器及电力管 线配套。 l OKV电源由就近 1 0KV 高压供电线路供给,经变压器变压后供给场区,场 19 区供电线路选用电缆,敷设方式为直埋。 ( 1)猪舍配电 配电箱选用 MCC 型动力配电箱,生产车间一般设控制按钮,对较大型的电机选用降压启动设备,配线采用电缆沿桥架敷设,也采用导线穿铁管沿地暗敷设。 ( 2)猪舍照明 猪舍照明没有一般照明和事故照明,一般照明照度不低于 40 勒克斯,对工艺要求较高照度的局部设局部照明灯。 突然停电时仍需要照明的地方设事故照明灯,一般照明为交流 20 伏,局部照明为交流24 伏,事故照明为直流 36 伏。 供暖工程。 建容积为 10 吨的锅炉房一座,配置管暖管线。 猪舍由热风炉提供热源。 排污工程。 建排污明沟、暗沟及相关排污系统。 保证污水处理达到当地环保要求,场内污水排泄畅通。 通讯工程。 通讯设施,包括电话、有线电视、宽带入网连接到办公室和各生产生活区域。 绿化工程。 在园区周边及各小区,栽植树木,种植草坪,建设花坛和各种园林小品等,达到绿化、美化环境的效果。 绿化面积达到 4000 平方米。 设备购置 猪场建设购置 土建工程所需建筑材料的购置。 猪栏、饮水器、料箱、清粪车等生产所需物品的配套 购置。 日光温室建设购置 土建工程所需建筑材料的购置。 20 节水浇灌设备 50 台套,每栋一套。 蔬菜加工设备 1 台套。 卷帘机 50 套,每栋一套。 办公设备购置 土建工程所需材料的购置。 办公用品,像电脑、桌椅等物品的采购。 其他设备的购置 运输设备采购。 供水、供电、供热及其他设备的采购。 项目占地与用工 该项目占地 50 万平方米,南北长 1000 米,东西宽 500 米。 项目建设单位以 30 元 /平方米的价格从当地农民手中流转得到。 用工以当地农民为主 ,签订长期用工合同。 本项目总平面布置 原则 总平面布置应首先考虑运输车辆通行的顺畅。 满足规划、消防、安全、环保、节省土地、节省能源、经济合理、降低造价。 注意建筑物之间的协调统一,使环境设计与总体效果相一致,搞好卫生与绿化。 设计指标 园区总面积 50 万平方米,其中猪场占地 4 万平方米 建筑物占地面积: 89540 平方米,建筑系数: % 场外道路: 6000 延米。 场内道路: 2020 延米 21 场内绿化: 4000m2 场内绿化率: 10% 主要运输设备选择 因 工厂不设铁路专用线,因此企业的全部厂外运输均为公路运输,企业拟购买 3 台货车用于场外运输,不足部分依靠外协解决。 接《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 GBJ57— 83,并结合本工程实际,猪舍等均按三类建筑物做防雷设计。 主要措施是凡超过 6 米的建构筑物均设避雷装置。 各猪舍及附属间在其电源入口处均须做一组重复接地,接地电阻小于 1 0 欧姆。 变电所内设接地网与变压器中性点一起与室外接地极连接,猪舍内凡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均采取接零接地保护。 第六章 技术方案 标准化规模养猪 养殖规模 年出栏生猪 20200 头,特种野猪 4000 头。 猪群结构 存栏种公猪 26 头,生产母猪 600 头,哺乳期仔猪 1400 头,保育猪 3000 头,生长育成猪 10000 头,生长育成特种野猪 2020 头。 猪的品种选择 以高产系列长白、大白、杜洛克、大约克、黑猪、野猪为种猪源,繁殖培育生猪。 繁育技术 遵循现代化规模化集约化养猪生产模式,采用二元或三元杂交,采用人工受精技术进行自繁自育。 22 饲养密度 引进欧美现行的技术标准,结合我地实际饲养情况设计饲养密度。 一般情况下:种公猪 3— 头 / m2 ;空怀母猪 — 头 / m2;妊娠前期母猪 — 头 / m2;妊娠后期母猪 — 头 / m2;断乳仔猪 — 头 / m2;后备猪 头 / m2;生长育肥猪 头 / m2。 饲养要点 母猪平均年产 2 窝 (胎 ),平均窝 (胎 )产仔猪 9 头,仔猪哺乳期37 天,成活率 90%;仔猪保育期 42 天,成活率 95%;生长期 56 天,成活率 96%;育肥期 49 天,成活率 97%; 172 日龄出栏,体重平均重 240 斤/头,全程用饲料 350 公斤/头,饮水量母猪日 30 升,育肥猪日 15 升,日给料三次,饮水 用嘴咬式龙头,日人工清理粪尿,保持猪舍内无氨臭味。 防疫按国家规定由专业队伍进行。 种猪繁育期为三年淘汰制,每年更新约 30%。 本项目饲养场周围设有防疫沟,在防疫沟内侧筑有围墙,把生产与生活区围起来,这样既可避免外界干扰,又可减少疾病的交叉传播。 猪场应合理布局,根据猪的不同生长时期的生理特点,与其对环境的不同要求, 把种猪舍大体分五部分,即:产仔舍、妊娠舍、保育舍、人工受精舍、育肥舍,妊娠舍为窗封闭,产仔舍和保育舍也为窗封闭,并配有夏季防暑、冬季保温设施。 各类猪舍之间设有中央通道,公猪舍为前敝式带运动场。 主要技术指标 根据我国目前实际情况和现有生产水平,对年产 24000 头肉猪生产线实行工厂化生产管理方式,采用先进饲养工艺和技术,其设计的生产性能参数选择为: 平均每头母猪年生产 窝,提供 20 头肉猪,母猪利用期为三 23 年。 肉猪平均日增重 700 克以上,达 90— 100 公斤体重的日龄为 160天左右( 23 周)。 肉猪屠宰率 75%,胴体瘦肉率 65%。 具体生产指标如下: 生产技术指标表 单位:%,头,千克 项目 指标 配种受胎率 90 配种分娩率 85 胎均总产仔数 ~ 胎均活产仔数 10 出生活体个重 ~ 胎均断奶活仔数 21 日龄个体重 7 周龄个体重 23 周龄个体重 断奶仔猪成活率 保育期成活率 育成期成活率 全期成活率 24 存栏猪结构标准 妊娠母猪数 =463 头 临产母猪数 =26 头 哺乳母猪数 =76 头 空怀断奶母猪数 =36 头 后备母猪数 =60 头 成年公猪数 =12 头 后备公猪数 =6 头 仔猪数 =760 头 保育猪 =960 中大猪 =3824 合计: 6100 头(其中基础母猪为 600 头) 说明 : 1. 妊娠母猪数 =周配母猪数 15 周 2. 临产母猪数 =周分娩母猪数 =单元产栏数 3. 哺乳母猪数 =周分娩母猪数 3 周 4. 空怀断奶母猪数 =周断奶母猪数 +超期未配及妊检空怀母猪数(周断奶母猪数的 1/2) 5. 后备母猪数 =(成年母猪数 30%247。 12 个月) 4 个月 6. 成年公猪数 (全人工授精 ) 7. 仔猪数 =周分娩胎数 3 周 10 头 /胎 8. 保育猪 =周断奶数 4 周 25 9. 中大猪 =周保育成活数 16 周 生产计划一览表 基础母猪数 600 满负荷配种母猪数 周 23 月 108 年 1300 满负荷分娩胎数 周 21 月 91 年 1092 满负荷活产仔数 周 210 月 910 年 10920 满负荷断奶仔猪数 周 200 月 867 年 10400 满负荷保育成活数 周 194 月 841 年 10088 满负荷上市肉猪数 周 192 月 832 年 9987 生产工艺程序 26 本方案的肉猪生产程序是以“周”为计算单位,工厂化流水生产作业程序性生产方式,全过程分为四个生产环节。 按下列工艺流程图示进行。 待产母猪阶段。 在配种舍内饲养 空怀、后备、断奶母猪及公猪进行配种。 每周参加配种的母猪 25 头,保证每周能有 21 头母猪分娩。 妊娠母猪放在妊娠母猪舍内饲养,在临产前 1 周转入产房。 母猪产仔阶段。 母猪按预产期进产仔舍产仔,在产仔舍内 3 周,仔猪平均 3 周断奶。 如果有特殊情况,可将仔猪进行合并,这样不负担哺乳的母猪提前转回配种舍等待配种。 仔猪培育阶段。 断奶后仔猪进入仔猪保育舍培育至 7 周龄转群,仔猪在保育舍 4 周。 中大猪饲养阶段。 7 周龄仔猪由保育舍转入到中大猪舍饲养 16周 ,预计体重可达 95 公斤左右出栏上市。 粪污处理 强制通风静态垛堆 肥技术模式工艺流程 养殖→固体粪便→一次发酵→强制通风静态垛→臭气→生物过滤→腐热→二次发酵→初级有机肥→农业利用。 妊娠舍 15 周 配种舍 1 周 产房 3 周 育仔舍 4 周 中 、 大 猪舍 16周 种猪 910 周 肉猪 23 周 出栏 上市 27 液体尿污田园利用技术模式工艺流程 猪圈→集污池→污水调节池→分离机→高效厌氧池→氧化塘→灌溉利用。 猪场内污水处理应按当地环保要求进行。 全厂污水以排泄通畅为原则。 温室技术方案 发展温室蔬菜、果品和食用菌等各业生产。 在蔬菜品种上力求新、奇、特,形成拳头产品,增强市场竞争力。 发展温室经济动物养殖。 重点发展林蛙、珍禽、甲鱼、肉用犬、观赏鱼等。 进行育种 和商业养殖,为社会提供优良品种,并负责回收和加工、销售。 提供立体服务 利用温室工作间发展生态餐饮、休闲度假,给城里人提供体验农民生活,休闲观光的好去处。 第七章 组织管理及安全生产 组织管理 企业组织 企业正式运营时实行总经理负责制,在总经理统一领导下,公司下设生产、经营、技术、人事和财务等职能部门,对生产经营和行政事务统一领导,各负其责。 项目建设期要成立筹建办公室,项目的建设将严格按照国家基本建设程序进行,实行规范化管理,即按规定立项,按项目进行动态管理,按计划组织实施,按进度 安排建设资金,按要求进行考核。 建 28 立项目质量管理和技术监督体系,完善项目法人责任制,公开招标制,工程监理制,资金运行监察制和项目验收制等有关制度,定期对项目建设情况进行考察和评估,确保项目质量。 要强化审计监督力度,确保项目资金安全运行。 工作制度 饲养人员工作天数为 365 天,二班倒。 劳动定员 企业定员为 134 人,其中:饲养工作 108 人,技术人员 7 人,管理人员 5 人,业务员 6 人,饲料加工车间 4 人,勤杂工 4 人。 人员来源本项目所需专业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及工作由公司面积社会招聘,择优录取。 人员培训 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及生产人员的素质是企业形象的体现,特别是在市场经济的今天,从业人员的素质是企业发展的关键,许多企业的生产实践证明,人员培训十分重要,直接关系到该项目建成投产后能否迅速转入正常生产。 因此,本项目投产前,生产关键环节的有关人员,根据供货方协议到指定的同类型企业考察及进行培训,其他人员由企业组织就地培训,请经验丰富的专业技术人员讲课,使生产人员能够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并要严格考核,持证上岗。 培训人员应不少于一线操作人员中的 60— 70%,培训时间应根据岗位操作的复杂程度 确定,通常为 l 一 2 个月。 试生产之前,全体正式职工均应达到独立上岗工作水平。 项目建成后,企业实行现代企业化管理,在管理体制上,实行管理模式企业化,管理手段现代化,管理措施科学化。 29 企业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形成能相互制约的决策指挥和监督机制,建立健全各项规章。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