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样子沟生态农业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精品完整版内容摘要:

农村生产力的发展、农民的富裕程度、农民的居住状况及农村的文明程度是衡量我们的综 合国力的重要标志。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十一五规划”中加速农村建设的重 要举措,也是党中央按照科学发展观做出的重大战略步署,是总揽全局,着眼未来,与时俱进的历史性选择,党中央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出了新的明确要求,即“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党中央这一英明决策给辽北黑土地 上 205 万农民带来了希望和福音。 铁岭市地处辽宁省北部,农业资源十分丰富,生物物种 繁多、分布广泛、野生比重大、经济利用价值较高。 而且地 理位置以及气候条件都比较适合农业经济作物的生长和发展,另外辽北地区还有着 丰富的人力资源,这些都是建立绿色生态农业生产基地得天独厚的条件。 因此, 该项目有着相当优越的资源优势、地理位置优势、生态环境优势,其效益及市场发展前景可观。 样子沟屯是铁岭市清河区张相镇前马村的一个自然屯, 该屯方圆 20 平方公里东西长 5 公里南北宽 4公里,该屯四面环山,只有一道山沟成为出入该屯的通道。 屯内共有 60户村民长年在此居住,屯里 80%的土地为山梁、沟坎、山坡地,靠北山仅有占总土地面积不到 20%的 300亩较平土地,种植玉米、杂粮等。 当地农民一年四季靠种点玉米杂粮,辅之上山放牛、 外出打工来维持基本生计,生活 过得十分的艰难困苦,而且这里无通讯网络,交通十分的不便,山道狭窄车辆无法通行,村民外出、孩子上学只能靠步行,该地区属山区,山上虽然有土层但因长年随意放牧,而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早春风 起刮走山皮土,不但破坏了山体植被,而且也污染了周围的生态环境,使本地区形成了山秃、水恶、人贫穷的落后 境况。 另外, 辽北地区由于地理位置、季节、气候条件等因素的影响,农业生产不能实现周年生产,所以形成了辽北农村半年干、半年闲,冬天猫冬的习俗。 造成辽北地区农业生产力水平及劳动生产率低下的局面。 该 建设项目的实施,将彻底改变辽北农村 的农业生产格局。 使土地、劳力、春秋四季充分利用,冬闲变成冬忙,淡季变成旺季,实现了冬季也进行生产的周年生产格局。 由于地下沼气,地上种养,四季利用,实现了作物的多茬收获,可使劳动生产率、土地利用率、土地生产率大大提高。 温室种植的蔬菜能周年产出,畜禽暖棚养殖缩短了饲养周期,仔猪增重快,每头猪平均提前出栏 12 月,从而降低了饲养成本,增加产出量满足了市场供应。 该项目 自立项以来得到了清河区政府和张相镇两级政府的大力支持和全力协助。 现该项目一 期工程已完成 80%, 目前 项目已经投入资金 1200 万元,完成 项目部分基础设施 建设及项目的 部分 土建施工工程 ,其中: 河道疏通治理 千千米,构筑护河堤坡 5000 平方米,构筑涵水坝 19 道 ,建筑面积 2600 余平方米的土建施工。 第四章 项目 申请人基础条件 清河样子沟生态农业项目,是由铁岭市九顶生态农业研发有限公司开发建设的。 该 公司成立于二 00 六年九月二十六日,是由开原市金客莱餐饮娱乐有限公司的董事长刘宝明先生及农业科研专家王京平共同发起设立的,公司住所设在铁岭市清河区张相镇前马村样子沟屯,公司注册资本金为 200万元 (人民币 ),公司的经营范围是种植、养殖、干鲜果品、蔬菜、杂粮、加工、 物流贸易、测土配肥、洁净能源开发、生态农业观光、农技培训、农业研发。 铁岭市九顶生态农业研发有限公司不但具有较强的经济实力,而且专业技术力量较 强, 公司现有员工 66 人,其中工程技术人员 16 人,占职 工总数的 24%,高级技术职称 1 人,中级技术职称 6 人,初级技术职称 9 人。 该公司董事长、法人代表刘宝明先生是土生土长在样子沟生活成长的山村人,近些年来刘宝明先生经过努力奋斗、艰苦创业,在事业上可谓是功成名就。 虽然他富了,但是他念念不忘生他养他贫穷落后的家乡,他对自已的家乡有着十分深厚无以言表的情感,他满怀一颗赤子之心,决 心为改变家乡一穷二白的贫穷面貌而贡献出自己的心血和财富。 他曾十分感慨的说:“做为一个合格的企业家连养育自己的家乡都建设不好,那还算什么企业家”。 因此,这些年在他经营企业有了一定积累后,他多次请有关专家、教授来家乡进行实地考察、评估、论证,与当地政府及时沟通思想,征求领导意见,他还多次走进农民家与农民促膝谈心,听取农民兄弟的看法意见。 经过反复论证后,最后下决心样子沟生态农业项目开始立项运作,他表示一定要让样子沟屯彻底摆脱贫穷落后,让他真正成为闻名辽北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第一村。 高级农艺师 、 “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辽宁省 劳动模范、国务院津贴享受者王京平先生 是 该项目 的农科技术的带头人 及项目的主要组织领导者。 王京平先生专著《北方庭院生态农业模式》及《畜菜互补型无公害蔬菜生长环境主栽培技术的研究》等农业科研成果, 是该项目的主要科研依据。 本项目结合北方地域、土壤、气候等特点,开发应用农科专家王京平教授发明的“五位一体生态温室”现代化的生态农业生产技术,以太阳能为动力,把作物种植技术、畜禽养殖技术、沼气发酵技术、厕圈积肥技术有机结合起来,通过科学种植、养殖,实现互补、互促、互为利用的生态良性循环农业生产,延伸食物链,加强物流、 能流循环。 真正达到高度利用土地资源、高度利用能源资源、高度利用时间资源、高度利用饲料资源、高度利用劳动力资源的目的。 项目拟解决的关键技术:以太阳能为动力,以沼气能为纽带,以五位一体塑料大棚立体式种植、养殖为手段,发展北方农村的沼气、 养猪、温室生产一体化循环经济,尤其重点解决北方地区冬季的温室大棚太阳能利用和沼气生产关键技术问题。 第五章 合作单位基本情况 该项目是发展 以 “五位一体生态循环温室”生产模式为主体的农业生态循环经济。 项目合作单位为 沈阳农业大学。 沈阳农业大学是以农业和生命科学为主攻方向的全 国重点大学,有 54 项科研成果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196 项科研成果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70%的科研成果在农业生产上得到了大面积应用。 合作单位自项目立项到项目的建设为项目建设提供农业科研理论依据,并为该项目做可行性研究分析,为该项目建设培训农科技术人才骨干多人。 第六章 项目进度和实施方案 一 、项目进度及实施方案 整个 项目 建设期 为 五年,分三期完成, 自 2020 年 5 月至2020 年 5 月,一期工程 为项目的基础设施及 辽北民俗 “农家乐”生态观光游区建设, 自 2020 年 5 月至 2020 年 5 月两年完成, 二期工程是 以“五位一体生 态循环温室”为主体的生态农业庄园区建设 ;预计在 2020 年至 2020 年两年内完成, 建五位一体生态循环温室 100 栋。 三期工程为项目的大发展期, 完成农业科研基地、 野生榛子的开发、繁育示范基地 、农产品加工基地、农副产品批发市场 的 建设 ,拓垦榛林 1 万亩,繁育榛苗 3 亿株 , 并 完成 普及发展 , 扩大规模 ,发展养榛村 100 个,养榛农户 1 万户,拓垦榛林 10 万亩,实现将铁岭市周边地区 10 万亩荒山全部变成以榛子为主的百果园的目标。 形成辽北生态农业产品基地 ,实现本地区榛子与果业产业化、组织程序化、市场信息化、农业工业化的目标。 现该 已 完 成项目 部分基础设施建设及项目的部分土建施工工程,其中:完成 河道疏通治理 千千米,构筑护河堤坡 5000平方米,构筑涵水坝 19 道 ,完成建筑面积 2600 余平。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