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乌兰浩特物流园区建设可行性研究内容摘要:

专业人才不足。 掌握现代物流规律与特征,能从事物流实践的人缺少,物流设计方面的人才和网络、信息管理方面的人才十分缺乏。 第五章 乌兰浩特市所属经济区物流业发展情况 一、内蒙古自治区物流业发展情况 (一)物流业发展现状 社会物流总量显著增加 2020年,内蒙古自治区各种运输方式实现货运量 73082万吨,是 “九五 ”期末的 倍。 其中:铁路 22060 万吨,是 “九五 ”期末的 倍,占总量 30%。 其中,出区物流货运量达到 16000万吨左右;公路 51020万吨,是 “九五 ”期末的 ,占总量近 70%,其中,出区货运量达到 30000万吨左右;民航 2万吨,与 “九五 ”期末持平;煤炭、化工产品、钢铁、农畜产品等是内蒙古自治区主要外运货物。 物流运输收入增长较快 2020年,内蒙古自治区各种运输方式实现运输收入 224亿元, “十五 ”期间年均增长近 20%。 其中,铁路货运收入 111 亿元;公 21 内蒙古乌兰浩特物流园区(一期)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 路货运收入 113亿元;民航货运收入。 与物流相关的交通运输仓储业增加值达到 , “十五 ”期间年均增长高达 %。 物流基础设施初具规模 ( 1)交通运输线路里程有所增加 截止 2020 年底,内蒙古自治区铁路线路里程 万公里;公路通车里程 万公里;民航通航里程 万公里;分别比 “九五 ”期末增加 510 公里、 11683 公里、 14749公里。 ( 2)交通运输场站设施明显改善 内蒙古自治区拥有铁路货物运输场站 400 余个;公路货运场站 40 个;办理民航货运业务的机场 9个,其中口岸机场 3个。 ( 3)商品市场规模不断扩大 全区各类商业网点 32万多个,各类 交易市场 1821个,其中,建筑面积在 5000平米以上的大型商场 354个。 物流经营企业成长较快 ( 1)截止 2020年底,全区注册并已开业的物流企业 977户,经营范围以运输业务为主的物流企业 496户,占总数 %;以仓储业务为主的物流企业 281户,占 %;其它物流企业 200户,占 %。 ( 2)内蒙古自治区物流企业大致可划分为以下几种类型:一是铁路、公路、民航、邮政部门利用既有的运输资源优势,开办创设的以大宗物资、快件运输为主的物流企业。 二是国内一些大型物流公司以及区内一些传统运输、仓 储公司改制设立的物流企业。 中远、中外运、中铁集装箱、宅急送、敦豪等大型物流集团 22 内蒙古乌兰浩特物流园区(一期)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 公司,纷纷落户内蒙古自治区,参与市场竞争。 同时,内蒙古自治区传统运输企业也积极向现代物流业转型。 三是以商业连锁配送为主的物流配送企业。 北京华联、国美电器等国内较大的商业连锁企业纷纷进入内蒙古自治区。 此外,以 “为车找货,为货找车 ”为主的配载服务部,也从事物流的相关业务。 运输和仓储能力明显改善 截止 2020年底,全区共有 ,其中营运汽车 ,核定载货能力总计 141 万个吨位,是 “九五 ”期末的 倍和 倍;境内铁路部门拥有机车 892辆,运用货车 5000辆;民航飞机 15辆。 目前内蒙古自治区专门从事仓储业务的企业达到 500多家,遍布全区各盟市、旗县,大都拥有上万平米的仓库,仓储货物包括粮食、食油、化工产品、土产五金、日用百货等各类生产物资和生活物资。 工业企业物流需求持续增加 工业企业生产经营发生的交通量占全社会交通量比例大约为 90%。 内蒙古自治区 60 户重点企业积极推进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切实转变增长方式,总体呈现出运行稳、质量高 的发展态势。 实现利润首次超过 100亿元,达到 ,同比增长 38%,占全区规模以上工业的 33%,涌现出大唐、蒙牛、希望铝业、包钢、北方电力、伊利、东升庙矿业、鄂尔多斯羊绒、包铝、亿利资源等一批上规模、上档次的企业。 2020 年,内蒙古自治区重点煤炭生产企业煤炭运量快速增长。 据统计, 30 户重点煤炭企业完成铁路运量 ,同比增长 %,其中,出区运量完成 ,同比增长 %,区内 23 内蒙古乌兰浩特物流园区(一期)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 运量完成 ,同比增长 %。 随着内蒙古自治区工业企业规模的不断扩大和工业产品生产的持续增长,预计对物流的需求的增长速度也将保持在 30%以上。 区域物流中心开始形成 由西向东逐步形成各具特点的区域物流中心:以蒙西、巴运物流园区和庆鑫物流中心为核心的 “小金三角 ”焦炭、水泥、高载能产品物流基地。 以包头市九原区、包钢钢材交易中心为核心的包头煤炭、钢铁等生产资料物流基地。 以呼和浩特经济技术开发区、和林格尔经济技术开发区为核心的呼和浩特牛奶制品、电子产品物流基地。 以通辽蒙东物流园区、霍煤物流中心为核心的通辽物 流基地。 以满洲里口岸木材加工贸易为主的满洲里物流基地。 商业连锁经营发展较快 国内有影响力的华联、王府井、家世界、苏宁、国美等连锁企业集团,纷纷在内蒙古自治区开设连锁经营店。 内蒙古自治区以福瑞药业连锁公司为代表的连锁药店,成为药品零售的主力。 (二)存在问题 现代物流意识不强 一方面,企业运用现代物流理念管理和组织企业物流的主动性较弱。 另一方面,由于第三方物流发展滞后,使得大部分企业固守传统经营模式,不愿将物流业务外包。 目前,自治区 60家重点企业、 20家重点煤炭企业物流费用占生产成本比例高 达 20%,仅有霍煤集团、大安钢铁、伊利、蒙牛、乌海君正等部分企业不同程度地实行了物流业务外包。 24 内蒙古乌兰浩特物流园区(一期)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 物流管理缺乏统筹协调 物流业是跨行业、跨地区的综合性产业,需要统一协调和整体推进。 现有的物流管理体制是按照行业分设部门进行管理的,影响物流资源的整合和一体化运作,容易造成条块分割,形成了物流业发展的障碍。 政策体系有待完善 2020 年,自治区出台了促进第三产业发展的 60 条政策,对促进服务业发展起了很大作用,但与现代物流发展的有关政策尚 需进一步完善,如市场准入、税收征管、口岸通关、物流设施、第三方物流等,这是影响内蒙古自治区物流业快速发展的政策性原因。 基础设施相对比较薄弱 目前内蒙古自治区每万平方公里公路和铁路里程水平较低,公路、铁路运力一方面长期不足,另一方面返程空载率较高。 公路运营车型单一,普通载货汽车运输比重高达 97%,集装箱运输车仅占 2%,客观上制约了物流发展。 物流统计核算体系不健全 2020年,国家有关部门下发了《关于组织实施社会物流统计制度及核算表式(试行)的通知》; 2020年,发布了《关于组织实施社会物流 统计核算与报表制度的通知》,对建立物流统计核算体系提出了要求,但目前内蒙古自治区统计核算制度尚未建立,对物流运行的总体情况难以准确把握和分析监测。 二、东北经济区物流业发展情况 (一)物流业发展现状 25 内蒙古乌兰浩特物流园区(一期)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 东北经济区涵盖辽宁省、吉林省、黑龙江省和通辽市、赤峰市、呼伦贝尔市、兴安盟、锡林郭勒盟的内蒙古东五盟(市),区域现代物流业发展时间虽短,但速度较快,现代物流发展总体水平不断提高。 2020 年,东北经济区物流总量已经达到 22 亿吨左右,其中辽宁为 亿吨,吉林约为 4 亿吨,黑龙江约为 7 亿吨,内蒙古东五盟(市)约为 1亿吨。 东北地区具有发展现代物流业良好的物质基础。 东北地区具有发达的交通运输条件,高速公路网、铁路提速网、水运及航空网四通八达。 (二)存在的问题 从总体上看东北三省物流业发展水平滞后;东北行政区划阻碍物流市场的形成;物流设施分布和物流方式不合理,规模化、专业化程度低;物流人才匮乏且专业素质较差;网络及网络技术落后,与现代技术大相径庭。 尤其是 “万事不求人,肥水不流外人田 ”的观念使东北地区很多企业都有自己的运输车队和仓库,企业自备的物流 近距离还能应付,一旦跨出省界,走出国门,就显得无能为力了,成本高得惊人且时间无法保证。 据有关部门统计,东北地区货运车辆空载率为37%左右;在工业生产产品总成本中,物流费用占 40%;生产企业原材料库存期达 30天,产品库存期达 45天。 三、兴安盟盟区物流业发展情况 (一)物流业发展现状 公路是兴安盟物流业的主要载体。 截止 2020 年底,全盟公路总里程达到 8119公里,其中一级公路 339公里,二级公路 287公里, 26 内蒙古乌兰浩特物流园区(一期)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 三级公路 1111 公里,四级公路 5604公里,等外公路 778公里。 省际大通道自西南至东北贯穿全盟,与 302 国道、 101 省道、 2。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