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xx届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毕业设计任务书内容摘要:

层)、柱和梁 混凝土工程 、 基础、柱和梁 等 钢筋工程 和 垫层、 基础、柱和梁 模板工程工程量 计算 ,分别计算出清单 工程量及 计价 工程量 ,并分别列项 , 书写格式按 附表 1 的工程量计算单写。 具体任务分配如下: 学号为 1~ 16: 计算④ 轴线的 一榀框架的工程量 ; 学号 为 17~ 34: 计算⑦ 轴 线的 一榀框架的工程量 ; 学号为 30~58: 计算⑤线的 一榀框架的工程量 ; 3 设计成果 19 ( 1) 工程量计算书 1 份 : 每位同学 计算 完毕要上交一份完整的工程量计算 书 和钢筋计算单 ( 用 A4 纸按附 附 2 的 格式写 ) ,要求字迹清 楚、书写工整、计算准确 , 在规定的时间内上交。 附 1:工程量计算单格式 工程量计算单格式 序号 项目编码 项目名称及特征 单位 数量 计算式 1 010401002020 现浇混凝土独立基础 1)、 V 清 = 2)、 A479 V 定 2 附表 2: 钢 筋 计 算 单 构件 名称 钢筋 编号 简 图 直径( mm) 钢筋 级别 单根长度( mm) 单位 根数 总 长 质量(Kg) 附计算过程,并将级别和直径相同的进行汇总。 五 、 毕业设计 考核方法 答辩: 先由学生简述 毕业设计 的基本情况,然后 答辩老师提问, 学生回答。 满分 30 分。 毕业设计最后总评成绩评定:总评成绩由平时成绩、成果成绩、答辩成绩三部分组成(比例为: 20%: 50%: 30%),最后换算为优、良、中、及格、不及格等级。 20 ① 平时成绩由指导教师根据学生 平日工作开展 、过程汇报阶段的表现和答辩是否按期完成, 进行综合评价,该部分成绩占总成绩的 20%。 ② 成果成绩占总成绩的 50%。 ( 根据 学生应提交 毕业设计成果评定 ) ③ 答辩成绩占总成绩的 30%。 ④ 总成绩为 “优 ”者控制在 10%左右,总评成绩不及格者,必须重做毕业设计。 六 、 毕业设计 指导老师 10 工大一: 彭仁娥 电话: 13879490133 : 413510141 10 工大二: 张小军 电话: 18975688905 : 113248697 10 工大三: 陈 翔 电话: 13007381756 : 1805196932 10 工大四 : 阳小群 电话: 13762297872 : 965436713 10 工大 五: 童腊云 (单号) 电话: 18973815538 : 342431150 曾梦炜 (双号) 电话: 13307382020 : 10 工大 六: 舒 丽 电话: 13973859009 : 411473000 建筑与艺术设计系建筑工程教研室 每个同学的毕业设计成果(建筑结构构件计算书,施工组织设计成果,工程量计算书)在 2020 年 6 月 15 日前务必交指导老师处,否则不准 参加答辩。 2020 届 建筑工程技术专业 毕业 设计指导书 一、毕业设计目的: 毕业设计是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一个重要的实践性教学环节,是综合运用所学专业知识,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系统训练。 通过毕业设计的实践应该达到下列目的: 综合应用所学的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技术知识、运用计算、绘图等技能,解决一个一般工程技术问题,巩固、深化和熟练所学的专业理论知识及技能,并在毕业设计中得到灵 活应用。 熟悉建筑、结构和施工组织设计的方法;掌握工程预算的方法;提高绘制施工图的能力;提高专业技能和独立工作的能力。 学生毕业设计 21 以手工制图、手工计算为主。 培养学生独立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工作能力及实际工程设计的基本技能,培养实事求是、严肃认真、扎实的工作作风。 培养认真执行国家法律、法规和规范,对任务进行调查研究,掌握查阅和使用有关设计手册、规范及其它参考资料,绘制图纸,编制技术资料的能力。 毕业答辩是学生进行完毕业设计之后,对学生进行的理论和实践知识的综合考查,考查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管理能力等综合素质。 进行毕业设计的学生,均需进行毕业答辩。 二、毕业设计内容 及相应的指导书: 第 1 部分: 建筑结构设计 ( 掌握一般简单构件的设计 ) 梁设计要点: 一、构造要求 截面尺寸 b=1 150、 180、 200、 2 250、 300、 350、 400mm h=250、 300、 350、 400„ 750、 800、 900、 1000mm 钢筋布置 ① 纵向受力 钢筋直径常用 1 1 1 1 2 25 mm; 上部净距 d1≥ 且≥ 30mm ;下部净距 d2≥ d 且≥ 25mm,尽可能排成一排,两排时上下对 ② 弯起钢筋 弯起部分承受斜截面 V,端部弯起水平段承受支座处负矩产生的拉力, h≤ 800mα =45176。 , h> 800mmα =60 ③ 侧向构造钢筋(腰筋) HW≥ 450mm, @=200mm,每侧 %, 并用 S 形的φ φ 8 拉筋固定 ④ 架立钢筋 L< 4m 架立钢筋直径≥φ 8 4≤ L≤ 6 架立钢筋直径≥φ 10 22 L> 6 架立钢筋直径≥φ 12 ⑤ 箍筋 h≤ 800mm ≥φ 6 h> 800mm ≥φ 8 ⑥ 截面有效高度 ho=h35 mm (一排纵向受力钢筋时) ho=h60 mm (两排纵向受力钢筋时) ho=h20 mm (板) ⑦ 配筋率 ρ =( As/ bh0)179。 100%≥ %和。 二、设计步骤 选择混凝土强度等级 截面尺寸 L0=Ln+a 取小者 L0= h=( 1/12) L0, b=1/( 2~ 3) 求荷载 q、 、 M、 V 正截面承载力计算( T 型截面先判断第一类还是第二类) 斜截面承载力计算 先 复核梁截面尺寸,如不满足,( bh)↑, C标号↑,直到满足要求为止, 计算箍筋数量 柱 设计要点:一、构造要求 轴心受压柱构造要求 1)截面( bh) min=250mm179。 250mm 2)砼强度等级 C20~ C40 3)长细计控制 L0/b≤ 30 L0/h≤ 25 L0— 计算长度 L0/d≤ 25 4)纵向钢筋 ① dmin=12mm 宜优选直径 较粗 钢筋 12~ 32mm ② HRB335 HRB400 RRB400 不宜使用高强钢筋 ③ %<ρ< 5% HRB335 方形截面最少 4 根 %<ρ< 5% HRB400 RRB400 圆形截面最少 8 根 ④沿四周均匀布置 净距≥ 50mm 梁 25mm 中距≤ 300 mm 23 ⑤搭接位置 楼面大梁顶面 详见 P85 图 4)箍筋 dmin=6mm ≤ 15dmin纵 ①封闭式 ② 且≥ ③ @ ≤ 400mm dmin=8mm ≤构件的截面短边 ④ρ> 3% @≤ 10d min纵。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