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mt选煤厂毕业设计内容摘要:
圆锥破碎机破碎过程 圆锥破碎机工作时,电动机的旋转通过皮带轮或联轴器、圆锥破碎机传动轴和圆 锥破碎机圆锥部在偏心套的迫动下绕一周固定点作旋摆运动。 从而使破碎 圆锥的破碎 壁时而靠近又时而离开固装在调整套上的轧臼壁表面, 使煤料在破碎腔内不断受到冲 击,挤压和弯曲作用而实现煤料的破碎。 电动机通过伞齿轮驱动偏心套转动,使破碎 锥作旋摆运动。 破碎锥时而靠近又时而离开固定锥,完成破碎和排料。 支撑套与架体 连接处靠弹簧压紧,当破碎机内落入煤料等不可破碎物体时,弹簧即产生压缩变形, 排出异物,实现保险,防止机器损坏。 圆锥破碎机在不可破异物通过破碎腔或因某种 原因机器超载时,圆锥破碎机弹簧保险系统实现保险,圆锥破碎机排料口增大。 异物 从圆锥破碎机破碎腔排出。 二、筛分过程 本洗煤厂设计中选用的筛分顺序为先粗后细筛分 : 筛分顺序的优点是由于粗粒先筛出, 细了筛面上物料数量少, 故细孔筛面磨损小, 细粒级筛分效率较高,粗粒级在筛分过程中破碎较少;同时,因筛面重叠,可节省厂 房面积。 其缺点是清理和更换下层筛面不方便,在 厂房中占的高度较大,而且产物的 运输也较困难。 图 44 由粗到细筛分图 本车间来煤皮带上方设有除铁器,一般在正常情况下,原煤经皮带机通过除铁器 后分配到溜槽通过筛下溜槽进入原煤分级筛,筛孔为 80mm,经分级后 +80mm 级原煤进入手选胶带运输机,而筛下 的原煤运送到重介车间三产品重介旋流器洗选。 小于 的原煤经皮带轮运送到车间设浮选回收。 第二节 选煤方法的确定 一、 选煤方法的比较 跳汰选与重介选煤方案比较: 目前,选煤厂常用的选煤方法有跳汰选和重介选。 两种选煤方法各有优点,本厂 入洗原煤属于中等可选煤,利用跳汰工艺洗选,洗选效率较低,另外该原煤具有末煤 含量大,原煤易碎的特点,采用跳汰选和重介选相比,重介选则有更多的优势。 末煤含量大事造成跳汰机分选精度降低的一个主要原因,由于跳汰机是在一 定的风水制度下,物料在重力 作用下实现分层,来达到分选的目的。 所以原煤中细粒 物料越高,透筛的几率也就越大。 这就使一些细颗粒的物料透过跳汰机筛板损失到中 煤和矸石中。 造成了精美实际产率降低。 重介旋流器分选,物料是靠强大的离心力分选,该离心力可达到重力的几倍 甚至于几十倍,这非常有利于细粒物料的分选,并且重介质旋流器具有功耗低,分选 精度高的特点。 重介旋流器分选对煤质的适应性强,产品结构灵活,系统操作自动化控制水 平高,人为控制因素少。 跳汰分选工艺对煤质适应性相对较差,且生产用水量远大于重介工艺。 这不 仅不利于易 泥化原煤的分选,而且还加重了后续煤的泥水作业的负荷。 通过近几年国内选煤技术的发展,特别是通过国家九五、十五期间选煤技术 的攻关,选煤技术取得了较大的成果,重介质选煤更加成熟,重介分选工艺系统大为 简化,随着双给介大直径无压三产品重介旋流器、大 型脱介筛、离心机、浮选压滤设 备的研和应用,自动控制水平的提高,系统管理更加方便,生产成本也得到了大幅下降。 分选精度得到了改善和入料泵功耗得到了一定程度的降低。 综上所述,对于本厂入洗原煤,重介选工艺优于跳汰选工艺,所以采用重介分选工艺。 二、原煤分级脱泥入 洗和混合入洗方案的比较 原煤脱泥洗选方案 优点是:选前脱泥,避免了煤泥在系统中的循环,不仅有利于煤泥分选的后续作业, 减少进入重介系统的煤泥, 降低悬浮液的粘性, 提高分选精度和分选系统稳定性, 增加煤泥回收率, 而且通过洗前脱泥, 可以提高脱介筛以及磁选机的单位面积处理量, 降低分流量,减少脱介筛和磁选机台数,降低介耗,同时相配套的工艺系统设备相应 减少;选前脱泥,避免了煤泥在系统中的循环,有利于减少次生煤泥量,并有利于煤 泥分选的后续作业。 缺点是:工艺流程较复杂,工艺环节相应增多,由于增加了洗前 脱泥作业,生产 用水量增加,增加了后续煤泥水处理成本。 原煤混合入洗方案 优点是:工艺流程简单,不需要分级脱泥系统。 全级进入重介系统分选,在厂房 布置上也有利于降低厂房高度和体积, 对降低基建投资费用和生产运行成本具有一定 的优势。 缺点是:由于采用宽级别分选,细粒煤用大直径旋流器分选效果较差。 综合上述分析, 根据山西腾阳能源有限公司提供的鑫隆煤源有限公司矿井煤层煤 质情况和中阳离石地区相邻矿区煤质情况,结合本厂入洗原煤的煤质特征,并参考周 边地区的一些资料以及大土河一、二厂的质量周报,原煤中煤泥含 量多在 2535%之 间,末煤含量大, 级达到 %,且末煤灰分不高,浮选回收率高,适应于采 用脱泥分选工艺,原煤选前脱泥入洗重介分选,煤泥直接浮选的工艺。 三、细粒煤泥处理方法:煤泥重介和浮选方案对比 细粒煤泥处理方法: 由于大直径旋流器的有效分选下限约为 ,煤泥分选在炼焦型选煤厂中占有 很重要的位置, 而且是煤泥水处理的重要环节并且直接关系到最终产品结构和经济效 益。 根据煤质资料和产品要求,对 的粉煤可以使用两种方法分选 :煤泥重介和浮选,现对两种细粒 煤泥处 理方法做一对比: 煤泥重介处理煤泥方案 优点是:细粒煤泥处理采用煤泥重介工艺较浮选工艺工艺系统简单、便于生产管 理; 缺点是:是粉煤的分选下限只能达到 左右,由于 粒级煤泥中的精 煤一般只能混入尾煤,造成部分精煤损失,并且分选密度和分选精度不容易控制。 浮选处理煤泥方案 优点是:浮选对煤泥的分选下限为 0mm,适应性较强,根据该地区煤质特点,煤 泥具有很高的可浮性,达到 88%以上,利用浮选有利于提高精煤产率,浮选较煤泥重介来说,有分选下限低,精煤产率高的优势。 缺点是 :运行成本较高。 综合以上分析,并考虑节能环保的要求根据该厂原煤的煤质资料特点,细粒煤泥 采用浮选工艺,具有精煤回收率高,技术成熟的优点。 所以本设计采用浮选回收细粒 煤泥。 四、原煤三产品重介和两产品重介比较 两段两产品工艺在分选时可以方便地调节分选密度, 两段介质 密度可以分别 控制,控制精度高。 缺点是需要主、再选工艺,这样就需两套重介系统和密度控制系 统,因而基建费用高,运行成本大。 高、低两 种密度的介质系统并存,而且多了一 台介质桶和介质泵,工艺流程和工艺布置复杂,设备管道磨损大,电耗大, 生产费用 高,投资也会随之增加。 两产品旋流器分选,原煤与悬浮液用泵打入旋流器,大大增加原煤的过粉碎 现象及功率消耗。 次生煤煤泥量也会增加,加重了煤泥水系统的负荷,增加生产成本 和管理难度。 采用无压三产品重介旋流器工艺通过低密度的介质系统就可以实现高密度分 选,生产出三种产品,简化了介质流程和工艺环节,紧凑了工 艺 布置,也减少了对 设备管道的磨损,所以低成本、高自动化的三产品重介旋流器分选流程受到了选煤厂 的青睐精煤和中煤可掺和一起满足市场需求,简化了介质流程和工艺环节,工艺系统 简单,管理 方便,节省生产运行成本,属于国内外先进的选煤方法。 ( 1)无压三产品重介旋流器第二段介质密度的自动控制很难实现。 虽 然第二段 介质密度的自动控制很难实现, 但是通过采用一些简便办法可以调节第二段旋流器的 分选密度,以弥补不能实现自控的不足。 ( 2)综合以上分析,设计采用无压三产品重介旋流器分选工艺。 五、浓缩浮选 首先不可避免的承认,采用浓缩浮选,会增加一套浓缩系统,这不仅是在投资方 面还是在操作成本方面都会相应的增加成本。 但是一个不容回避的事实。 若不采用浓 缩浮选,经计算知,浮选入料浓度只有 ,如果直接浮选,不仅浮选效果不好, 而且还会增加操作成本,因为浮选入料的增多意味着浮选机台数增多,还有药剂使用 的增多,众所周知,浮选是一种成本很高的选煤方法。 所以本流程中采用浓缩浮选。 六、浮精压滤处理 目前,关于浮精的处理有三种方法,圆盘真空过滤机、加压过滤机和压滤机。 压 滤机具有处理能力大、 过滤速度快、 卸料速度快、 压榨水分低、 自动化程度高等特点, 特别是对来料的适应能力强,受矿浆特性影响小,主要体现为其排料周期及排料量不 因浮选精矿性质的变化而大幅波动。 当矿浆泡沫量及细泥含量增大时 ,该压滤机工作 效果没有明显变化,且随矿浆浓度的增大工作周期缩短,处理能力增大。 而在同等情 况下, 真空过滤机及加压过滤机排料时间却成倍增加, 排料量也明显降低。 不仅如此, 圆盘真空过滤机随着工作时间的增大,其工作效果大幅下降,主要表现在处理量显著 降低 ,滤饼薄、粘度大、水分高。 所以选择加压滤机作为浮精的处理方式。 第三节 选煤工艺流程 一、典型的工艺流程 典型的炼焦煤精选工艺流程 ( 1)跳汰、煤泥浮选工艺流程 适用条件:原煤可选性属中等或偏难选的炼焦煤,对产品灰分要求不严,不要求 出低灰精炼时 常用此流程。 本流程生产操作容易,当原煤属易选时,可获得较高精煤 产率。 ( 2)跳汰、中煤重介旋流、煤泥浮选工艺流程 适用条件:原煤可选性 属难选,中煤含量大,为了充分回收炼焦煤资源,提高精 煤产率和经济效益,可采用此流程。 、 ( 3)块煤重介、末煤跳汰、煤泥浮选工艺流程 适用条件: 块煤含量多且难选、 末煤较易选的原煤宜采用此流程。 采用本方案时, 应在重视各粒级可选性差异的前提下,既要考虑适当减少重介入选量,又要考虑提高 分级和脱介筛的效率,综合权衡利弊,确定分级粒度。 ( 4)块煤重介、末煤重介旋流、煤 泥浮选工艺流程 适用条件:原煤可选性属难选和极难选的优质、稀缺煤种应采用此流程,分级粒 度应根据各粒度级的分选密度的相近性来划分,尽量取偏小值( 13mm 或 6mm)为宜, 以减少重介旋流器负荷,简化介质回收系统,降低选煤费用。 ( 5)跳汰粗选、重介旋流精选、煤泥浮选工艺流程 适用条件:此流程适用于分选难选和极难选原煤,且对产品有特殊的要求,如: 气煤出高灰分块精煤和低灰分配焦精煤两种产品;或者对稀缺煤种炼焦煤,将跳汰块 22 阳泉职业技术学院 毕业设计说明书 阳泉职业技术学院 毕业设计说明书 术学院 粗精煤破碎后与末粗精煤合并作为重介旋流器原料,出合格精煤。 这种流程可以利用 较简单的跳汰选特点,减少重介旋流器负荷,以达到提高产品产率和降低选煤费用的 目的。 ( 6)块煤跳汰、末煤重介旋流、煤泥浮选工艺流程 适用条件 :块煤易选末煤极难选通常采用此流程。 如气煤夹配焦煤,要求出较高 灰分混中块和低灰分炼焦精煤时,宜采用此流程。 有时炼焦用煤中块煤灰分较高,不 能选出灰分精煤时。 可将末原煤单独精选出低灰分炼焦精煤。 ( 7)全重介旋流器、再选、煤泥浮选工艺流程 本流程尚未被采用。 它优点是:分选效率高,介质系统较简单,体积小,占地少, 精选深度较深,可减轻浮选负荷等。 动力煤选煤流程:我国动力煤的洗选,主要是洗选高灰分长焰煤、气煤、弱粘结 煤、无烟煤、贫煤及少量褐煤。 入选级主要是含矸量较大的块煤和高灰分末煤,选后 一般都按粒度分 成几种粒级的产品,产品灰分应根据不同用户要求和产品价格确定。 典型的动力煤洗选工艺流程 ( 1) .块煤重介选矸工艺流程 适用条件:原煤中块煤含量大且含矸率 高,可选性属较难,而末煤灰分不高,水 分较低, 易于分级时, 可采用此流程分级粒度一般为 25mm 或 13mm, 当原煤水分较高, 分级粒度在 25mm 以下时,分级效率可能偏低,且块煤表面粘附有煤粉,因此对分级 后的入选块煤须预先脱泥。 ( 2)块煤跳汰工艺流程 适用条件:原煤中大块含量较少,入选块煤含矸率较高,可选性较易或中等,含 矸较稳定时宜 采用本流程;当原煤水分较高,分级效率偏低时,更宜采用此流程。 分 选粒度一般在 13mm。 ( 3)块煤重介、末煤跳汰工艺流程 适用条件:大型矿或露天矿生产的动力原煤,各粒级灰分均较高,特大块矸石含 量较多,必须经过洗选才能满足用户要求时,可采用此流程。 其分级粒度是各粒级分 选密度的相近性和原煤水分大小而定,一般取 2035mm。 综上所述,针对原煤煤质特点,最终确定如下工艺流程 : 综上所述,针对原煤煤质特点,最终确定如下工艺流程 : 针对本选煤厂入洗煤质特性及产品要求,通过对多种选煤方法比选,设计最 终确定采用先脱泥再重介的入洗工艺,即为:采用 粒级三产品无压重介旋 23 阳泉职业技术学院 毕业设计说明书 阳泉职业技术学院 毕业设计说明书 术学院 流器分选, 细粒煤泥直接采用浮选工艺,尾煤浓缩压滤脱水。 采用上述选煤 方法使整个系统最为合理,系统灵活,稳定性高,加工成本最低,确保了系统满足产 率最大化原则。 工艺流程说明如下: 入选原煤经过筛分破碎准备后入主厂房, 80mm 通过 分级脱泥后,再经过分级浓缩后,底流进入到无压三产品重介 旋流器进行分选,重介 旋流器分选出的精煤、中煤、矸石三种产品。 精煤经弧形筛和振动筛脱介脱水后, 8018mm 的粒级直接做为精煤产品, 粒级进入精煤离心脱水机后,与块精 煤一起。18mt选煤厂毕业设计
本资源仅提供20页预览,下载后可查看全文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相关推荐
新人教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第二课时两位数减两位数[1]
40 8 25 17 65- 48= 1 刚才学习的这两道题有 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今天学习的都是两位数 减两位数的口算。 65- 54是不退位的 减法, 65- 48是退 位的减法。 两位数减两位数 口算在计算时要 注意什么。 个位不够减,要 从十位退 1。 (三)观察对比 1 探究新知 你能提出其他数学问题并解答吗。 先算 - = 再算 -
文言文两则-两小儿辩曰
• 一儿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 • 一个小孩子说:“我认为太阳刚出来时离我们近,而正午的时候离我们远。 ” • 另一个小孩认为太阳刚出来时(离我们)远,而正午时(离我们)近。 理解 《 两小儿辩日 》 ,熟读背诵。 • 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 • (第)一个小孩子说:“太阳刚出来像车上的罗伞那样大,到了正午就像盘子那样(变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