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20xx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及20xx年计划草案的报告(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持各地区开展多种形式的区域合作,鼓励成都等地区保持快速发展的势头,支持丘陵地区加快发展,从项目、资金、政策等方面加大对老少边穷地区的扶持力度。 (二)夯实发展基础,做强做大优势产业 中国最大的管理资源中心 第 12 页 共 27 页 促进三次产业协调发展,培育壮大特色产业,不断提高经济综合实力和市场竞争力。 大力发展现代农业。 坚持 “ 多予、少取、放活 ” 的方针,落实各项支农政策,加大 “ 三农 ” 投入力度,促进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推动农村经济全面发展。 高度重视粮食生产,稳定播种面积,提高单产水平,力争粮食总产量恢复到 3320 万吨以上, 保障我省粮食供求基本平衡。 着力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加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大中小型水利工程建设,整治病险水库,大力改造中低产田,提高农业技术装备水平,加强农业科研和技术推广,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 促进农民增收,大力发展畜牧业,努力壮大龙头企业,积极培育农村专业合作组织,加快发展劳务经济,力争全省劳务输出 1950 万人,劳务收入 950 亿元。 推进新型工业化。 大力实施工业强省战略,着力提高工业发展的质量和效益,促进工业大省向工业强省的转变。 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立完善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 系,进一步加大技术改造力度,推动工业结构调整和节能降耗,重点抓好 100 项技改项目和 300 项技术创新项目,工业技改投资力争突破 1000 亿元,技术创新投资完成 92 亿元。 做强做大特色优势产业,重点发展优势资源、装备制造、高新技术和农产品加工产业,做好资源的开发和转化,推进金沙江、雅砻江、大渡河等流域的水电开发,加快建设全国最大水电基地的步伐,支持川东北地区搞好天然气开发,加快建设天然气化工产业基地,加快军转民科技成果转化及产业化进程,打造具有独特优势的航空、航天、核技术、军工 中国最大的管理资源中心 第 13 页 共 27 页 电子等战略高技术产业基地。 培育大企业集 团和产业集群,重点发展以攀钢为核心的钢铁集团、以五粮液为核心的食品饮料集团,以长虹为核心的家电集团,以东电和二重为核心的重大装备制造联合体。 加快发展中小企业,引导中小企业向 “ 专、精、特、新 ” 方向发展。 充分发挥全省 43 个国家级和省级开发区的作用,引导产业化项目向园区集中,建设一批集中度大、关联性强、集约化水平高的产业集群。 加快发展服务业。 坚持市场化、产业化、社会化的方向,大力发展具有资源优势和市场需求潜力大的服务业,提高服务业的比重和水平。 重点发展旅游业,着力发展生态旅游和文化旅游,积极发展休闲度 假旅游和乡村旅游,大力发展入境游。 不断提升五大精品旅游区管理水平,加快新五大旅游区建设步伐,办好第三届世界自然遗产大会和省旅发大会,促进旅游大省向旅游强省的转变,力争实现旅游总收入 1150 亿元。 大力发展现代物流、金融、信息、交通运输等主要面向生产的服务业,积极发展商贸、餐饮、房地产、社区服务等主要面向生活的服务业。 加快发展证券、保险、会展、咨询、中介等新兴服务业,运用现代经营方式和信息技术改造提升传统服务业,促进连锁经营、电子商务、物流配送等现代流通方式发展。 (三)增强发展动力,努力扩大市场需求 投资重点调结构,消费着力扩规模,出口继续做总量,发挥投资、消费和出口三大需求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 狠抓重点项目建设。 充分发挥重点项目对经济的带动和支撑作用,保持投资适度增长,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达到 5430 亿元。 加强重点项目 中国最大的管理资源中心 第 14 页 共 27 页 建设,按照 “ 四个一批 ” 的要求,组织实施好 300 个省重点项目建设,完成投资 960 亿元,竣工投产新光硅业 1000 吨多晶硅、遂渝高速公路、成铁枢纽北编组站等 60 个重点项目,加快建设成都 80 万吨乙烯、康定机场、溪洛渡、向家坝水电站等 90 个重点项目,争取开工锦屏二级水电站、亭子口水利 枢纽工程、普光气田、成绵峨城际铁路、兰渝铁路等 60个重点项目,做好 1000 万吨炼油厂、内遂铁路等 90 个项目的前期工作。 及时协调解决重点项目报批、用地、环保、资金等方面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切实做好移民、征地、拆迁等工作。 建立项目管理长效机制,完善项目的监管和服务体系。 优化项目布局,将政府投资重点转向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支持基础教育和公共卫生等社会事业发展,支持节能环保和自主创新,支持老少边穷地区加快发展。 积极筹措项目资金,争取国家支持,安排好省财政预算内基本建设资金,推行 BOT 等多种方式融资,努力争取设立产业 投资基金和发行企业债券,鼓励和引导社会资金和外来资本参与特色优势产业、基础设施、公用设施等项目建设。 不断扩大市场消费。 实施积极的消费政策,改善消费环境,拓展消费领域,提高消费对经济的拉动作用,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3832亿元。 提高居民消费能力,努力增加就业,完善收入分配制度,健全社会保障体系,落实增加居民收入的各项政策,提高城乡居民的收入水平。 培育消费热点,努力扩大住房、汽车、通信、文化、旅游、娱乐、健身、保健等消费,推动消费结构升级。 改善消费环境,加快农村商品流通市场设施和商业网点建设,鼓励 流通企业向农村延伸网点,大力实施 “ 万 中国最大的管理资源中心 第 15 页 共 27 页 村千乡 ” 市场工程。 整顿规范市场秩序,强化事关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的食品、药品的监管,加快商业诚信体系建设。 大力发展对外贸易。 稳步扩大出口 ,抓好医药、电子信息、重大装备、新材料、猪肉等出口基地建设,鼓励机电、高新技术、纺织服装、精细化工、食品等优势特色产品出口,出口额达到 76 亿美元。 转变外贸增长方式,推动出口加工区内加工贸易向研发设计、自创品牌、物流配送、自主经营销售方面延伸,鼓励扩大重大装备关键件、先进技术和设备以及国内短缺的资源性商品进口。 扩大对外工程 承包和劳务输出,积极发展服务外包。 (四)提高发展质量,推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 促进能源资源的节约利用,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搞好生态保护。 稳步推进天然林保护、水土保持工程,巩固退耕还林、退牧还草工程成果,加快发展退耕还林后续产业。 进一步加强川西北草原沙化和鼠虫害治理,合理利用水、森林、矿藏、土地等自然资源,森林覆盖率达到 31%以上。 加强环境治理。 重点整治工业、城市和农村污染源,抓好 200 家重点污染企业的限期整治,做好岷江、沱江、嘉陵江等重点流域 的治理,加强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的管理,确保人民饮水安全。 节约集约利用土地。 坚持依法依规、从严从紧、有保有压、节约集约的原则,加强新增建设用地审批管理,控制好用地总量,掌握好用地节奏,优先保证国家、省重点建设项目用地和加强经济社会发展薄弱 中国最大的管理资源中心 第 16 页 共 27 页 环节建设项目用地。 全面推进节约集约用地,清理盘活存量土地,提高土地使用效率。 严肃查处违反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突破土地利用年度计划和越权批地、以租代征、未批先用等土地违法违规行为,坚决制止土地浪费的现象。 大力节能降耗。 制定和完善有利于节能降耗的政策措施 ,推动资源节约和污染减排工作。 严格执行节能降耗目标责任制,实施 “ 十大重点节能工程 ” ,强化工业节能、推进建筑节能、加强交通运输节能、引导商业和民用节能、抓好农村节能、提高机关节能。 加快建设节能型产业体系,遏制高耗能产业过快增长,推动能耗低、污染少的服务业加快发展,支持节能设备的研发、制造和使用,加快企业节能技术改造,抓好 239 户重点用能企业的节能工作。 发展循环经济。 形成有利于低投入、高产出、少排放、可循环的发展机制,大力推进清洁生产,突出抓好 6 个重点城市、 80 个重点县(市、区)、 100 个重点园区、 200 家重点企业发展循环经济的试点示范工作,形成资源循环利用的产业链和产业集群。 (五)激发发展活力,改善经济运行环境 强化经济运行保障,拓展发展空间,缓解要素 “ 瓶颈 ” 制约,为经济发展营造宽松的环境。 深化体制改革。 继续推进以乡镇机构改革、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和县乡财政管理体制为主要内容的农村综合改革,建立健全县乡政府债务偿债机制。 深化投资体制改革,改进和完善企业投资项目管理方式,深入推进政府投资体制改革,积极探索建立社会资金引导机制。 中国最大的管理资源中。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