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慧论文—“高效课堂”背景下“三步十法”有效激发学生语文学习兴趣内容摘要:

生发现错误的能力,又使爱写错别字的同学引以为戒。 比如:写《爱莲说》板书时,作者周敦颐的名字写成周孰颐,一时间下面议论纷纷,爱溜号的同学也仔细观察这两个字。 趁 此机会,我请同学们给改错,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也有时,写板书时,我便将难写的字、易错的字,干脆空着不写,然后请爱写错别字的同学到前面去填空,激发了学生改错别字的兴趣。 ( 3) 变换表述形式 提炼教材内容时,尽可能不只用横行续写这一种形式,而应经常变换形式,或用表格式,或用网络式,或用金字塔式,或用树式。 如:表述语文知识结构,用树式;进行单元教材总结,就大多采用表格式;总结汉语知识,就用网络式。 ( 4) 图表、图画式 如讲《 劝学 》、《 师说 》、《 阿旁宫赋 》等文章时,我尽可能用画图表的方式,激发同学们的学习兴趣, 对文章理解得更透彻。 也有的文章、诗词,为了使学生明白,我随手画一幅简笔画。 讲古代以山之阳,水之阴为南,山之阴,水之阳为北时,学生不好理解。 我便随手画一座高山,山下有一条大河。 山河的南面画一轮红日。 学生一看,马上理解了,能见到阳光的是山的南面和水的北岸坡,所以山南水北为阳,反之亦然,学生觉得很有趣。 板书是一门艺术,一门学问,钻进去,我觉得教书多了一分乐趣,学生也感觉上课多了一分乐趣。 点评: 语言要幽默风趣,富有文彩 语言是重要的交际工具,在教学中是实施教学的主要手段。 有的老师讲课讲得有声有色,学生愿听也乐于听,且意味盎然。 有的教师讲课整节课是枯燥无味的,只知道在黑板上不停地写写划划,用黑板语言代替教学语言,这样的课对学生来说是意味索然,不愿意听,也不想听。 用学生自己的话来说 “ 听起来有点头痛 ”。 我曾听过魏书生老师的一堂公开课,发现他的课之所以深受学生的欢迎,就是因为他们注重了教学语言的运用,整堂课是轻松愉快、幽默风趣,文彩飞扬。 正如魏书生自己所讲 “ 每堂课都要让学生有笑声 ”。 这种笑就会自然而然地营造一种良好的课堂气氛,在这 种气氛中学生的学习兴趣就会得到激发,学生在愉快中迅速掌握知识。 一句话有一百种说法,同一句活,会说的人让人听了笑起来;不会说的,让人听了跳起来。 富于变化的语音显然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语音变化可以从五方面入手。 ( 1) 调整音量 大音量容易引起学生注意,有时在大音量讲儿句之后,再用小音量,学生反倒更感兴趣。 有时我讲课,讲到精要之处时,便问学生: “ 老师是小声讲好,还是大声讲好呢。 ” 学生纷纷要求小声讲。 于是我便用极小的音量讲,学生纷纷伸颈,侧目,全神贯注地听,我便用较小的力气,获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 2) 调整 音调 同一句话可以用 A、 B、 C、 D、 E、 F、 G 等不同音调说出来。 有的教师讲课调值较高,但音量不大,很好听,叫做高音教学。 有的教师说话调值尽管低,但音。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