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中考必记常量内容摘要:
,所见甚小 ” ,确定视野(一叶障目),判断能否看见物体或像 常见光的反射现象: 平面镜成像,水中的倒影,看见不发光的物体,潜望镜,自行车尾灯( 角 反射器 :平面镜相互垂直 )。 常见折射现象 :看水中的鱼等物体,鱼民叉鱼时要向下叉。 放在水中的筷子会向上弯折。 透过篝火(水气)看到的人会颤动。 看日出。 海市蜃楼,放大镜,星星在眨眼睛(闪烁)。 16.成像: ⑴ 成实像 :小孔成像(太阳光斑);照相机(电影);幻灯机(凸透镜 uf) ⑵ 成虚像 : ① 平面镜成像:照镜子、潜望镜、 水中的倒影、光滑表面上的影子; ② 透镜成像:放大镜(老花镜)看物体、凹透镜成正立缩小的虚像(近视镜); ③ 折射现象:看水中的物体:透过水和玻璃看物体、琥珀 ⑶ 成放大的像: 凸透镜 u2f时成的像 ⑷ 成缩小的像 :凸透镜 u2f所成的像、凹透镜成的像 ⑸ 成等大的像 :平面镜、潜望镜、凸透镜 u=2f 成的像 (6)平面镜成像特点 :等大,等距的虚像。 ( 7)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 ① .当 u> 2f 时 ,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像距 f< u< 2f。 应用:照相机、眼睛看东西。 ② .当 u=2f 时,成倒立、等大的实像,是放大与缩小像的分界点。 ③ .当 f< u< 2f 时 ,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应用:投影仪、幻灯机、电影放影机。 ④ .当 u=f 时,得到平行光 ,不成像,是实像与虚像的分界点。 ⑤ .当 u< f 时,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应用:放大镜。 ⑥ .成实像时,物距增大,像和像距减小。 ⑦ 近视眼看远处的物体,像成在视网膜前面,用凹透镜矫正;远视眼看近处的物体,像成在视网膜后面,用凸透镜矫正; 方向 大小 重力( G):竖直向下 G=mg=ρvg 压力( F):垂直指向受压面 F=G(物体放在水平面上,且在竖直方向上不受其它外力时) 支持力( N):垂直接触面向外 N=F 压 (支持力与压力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摩擦力( f):与相对运动方向相反 f=F 拉 (物体做水平匀速直线运动) 拉力(外力)( F):与用力方向一致(如与绳子、手方向一致) 合力( F 合 ):与大力相同 F 合 = F1+F2=(同一方向) =F1— F2(相反方向) 浮力( F 浮 ):竖直向上 F 浮 =G 排 =ρ 液 gv 排 18.常见的扩散现象(本质是分子在做无规则的运动): 1)、用盐水腌蛋,蛋变咸。 2)、八月遍地桂花香。 3)、墨水(糖、 盐)放入水中过一会儿,满杯水都变黑(甜、咸)了。 4)、长期放煤的墙角处被染黑了。 5)、在水果店能闻到水果的香味,吵菜时闻到菜香味。 (闻到各种味道都是扩散)。 6)、蒸发、升华也是扩散现象:酒精涂在皮肤上,能闻到酒精味;樟脑丸过段时间变没了。 19 增大摩擦的方法 : ① 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② 增大压力; ③ 用滑动代替滚动。 如( 1)塑料瓶盖的边缘常有一些凹凸竖直条纹( 2)在冰封雪冻的路上行驶,汽车后轮常要缠防滑链,( 3)自行车刹车把套上刻有花纹的塑料管( 4)刹车轮胎上印有花纹( 5)手握油瓶要用很大的力( 6)鞋底有花纹( 7)捆重物用麻绳( 8)克丝钳口刻有花纹( 9)拿起重物要用力( 10)车陷在泥里,在轮胎前面垫一些石头和沙子 减小摩擦的方法 : ① 减小压力 ② 使接触面更光滑。 ③ 使接触面彼此分离,如加润滑油,气垫,磁悬浮。 ④ 用滚动代替滑动。 如:( 1)搬动笨重的物体时,人们常在重物下垫滚木,( 2)给机器上润滑油( 3)自行车轴上安着轴承( 4)向锁孔里加一些石墨或油,锁就很好开 20.解释常见惯性现象: A、甩掉手上的水。 B、汽车到站前关闭发动机仍能前进一段距离。 C、在行驶的列 车上行走的人,火车突然刹车时会向前倾倒 D、汽车行驶时,坐在前排的人必须系上安全带,以防紧急刹车 E、飞机投弹要命中目标,必须在未到目标正上方时,就提前投掷 F、用铲子把煤抛进煤灶内 G、摩托车飞跃障碍物 H、拍打衣服,使附着在衣服上的灰尘掉下来 I、抖掉理发师围布上的头发 J、运动员跑到终点时,不能立即停下来 21.增大压强的方法: ① 磨刀不误砍柴工(刀口常磨得很薄) ② 医生注射用的针尖做得很尖 ③ 铁钉越尖越容易敲进木块 ④ 图钉都做得帽园尖细 ⑤ 啄木鸟的嘴很尖 ⑥ 滑冰的冰鞋要装冰刀 减小压强的。物理中考必记常量
相关推荐
min 它消耗 J 电能; (“能”“不能”)算出在 10min 内产生的热量。 18.两个灯泡分别标有“ 6V 3W”和“ 12V 12W”的字样。 若将它们并联使用,允许加在它们两端电压的最大值是 V;若将它们串联使用,允许加在它们两端电压的最大值是 V。 19.将电阻 R R2以某种方式接入某一电路中, R R2两端电压之比是 2: 3,则 R1: R2= ,将它们以另一种方式接入电路时,
声 到客船”诗句中体现出的物理知识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写出两点)( 2分) ,口技演员惟妙惟肖地模仿一些动物和乐器的声音,他主要是模声音的 ____ ______,台下观众听到口技演员的声音是靠 ___ _______传播的。 ( 2分) ,向海底垂直发射超声波,经过 s收到回 波信号。 该处海水深 m(声音在海水中的速度约
分析能力。 ( 2)利用已知的直线运动规律来研究自由落体运动。 : ( 1)培养 学生仔细观察、认真思考、积极参与、勇于探索的精神。 ( 2)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实事求是的科学作风。 四 、 教学环境 □√ 简易多媒体教学环境 □ 交互式多媒体教学环境 □ 网络 多媒体 环境教学环境 □√ 移动学习 □其他 五、信息技术应用思路 ( 突出三个方面:使用哪些技术。
时,向外放热,这个“热”字表示 1下图 15是用两个相同的瓶子,分别装有空气和有颜色的二氧 化氮气体,中间用玻璃隔开,然后轻轻抽去玻璃片,待一段时间后观察两个 瓶子都充有颜色,这实验说明。 1如图 16是一个同学用相同的酒精灯给质 量相等的甲、乙两种物质加热时,根据测量结果描绘的温度 时间图像, 由图可知,甲物质的比热容 乙物质的比热容(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度升高 13.下列现象中不能用分子热运动观点解释的是 ( ) A.酒香不怕巷子深 B.把青菜用盐腊成咸菜 C.沙尘暴起,尘土满天 D.衣橱里的樟脑球逐渐变小 1用两个相同的电热器给质量相同的物质甲和水加热,它们的温度随加热时间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据此判断物质甲的比热容为( ) A. 103J/(kg℃ ) B. 103J/(kg℃ ) C. 103J/(kg℃ ) D.条件不足,不能确定
开普勒第一定律:所有行星绕太阳运动的轨道都是 椭圆 , 太阳处在 椭圆的一个焦点 上 . 问 4:这一定律说明了行星运动轨迹的形状,不同的行星绕大阳运行时椭圆轨道相同吗 ? 不同 . [教材做一做 ] 可以用一条细绳和两图钉来画椭圆.如图 6. 1— l 所示,把白纸镐在 木板上,然后按上图钉.把细绳的两端系在图钉上,用一枝铅笔紧贴着细绳滑动,使绳始终保持张紧状态.铅笔在纸上画出的轨迹就是椭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