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九年级上教科版第一章分子动理论与内能单元测试内容摘要:
时,向外放热,这个“热”字表示 1下图 15是用两个相同的瓶子,分别装有空气和有颜色的二氧 化氮气体,中间用玻璃隔开,然后轻轻抽去玻璃片,待一段时间后观察两个 瓶子都充有颜色,这实验说明。 1如图 16是一个同学用相同的酒精灯给质 量相等的甲、乙两种物质加热时,根据测量结果描绘的温度 时间图像, 由图可知,甲物质的比热容 乙物质的比热容(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1将一壶水置于炉火上加热,水的温度会升高,它的内能将 ,这是通过 的方法改变水的内能。 1如图 17所示的实验中,薄壁金属管固定在桌面上,里面倒入少量乙醚,用塞子塞紧,拿一根绳子绕在金属管上迅速来回拉绳子,我们看到的现象是,塞子 ,这是 使金属管的内能 温度 ,通过 把金属管子的一部内能转移给乙 醚,使乙醚的 增加,温度 1“城市尚余三伏热,秋光先到野人家”,说明在陆游那个时代,人们就已觉察到城市暖于郊区。 分析其中的主要原因:一是工厂、交通工具排放大量的 ;二是建筑群、马路中的砂石、水泥的 小,在相同日照条件下湿度上升更明显;三是城市水面小,水的 ;四是楼群难于形成对流。 人类对内能的大量利用,好处是给人类文明 ,其缺点是由于燃料在燃烧时会产生 和 等,会造成 ,大气污染不但直接有害人体健康,而且会影响植物的 甚至影响全球的。 2 1克水温度升高 10C,吸收热量为。物理九年级上教科版第一章分子动理论与内能单元测试
相关推荐
min 它消耗 J 电能; (“能”“不能”)算出在 10min 内产生的热量。 18.两个灯泡分别标有“ 6V 3W”和“ 12V 12W”的字样。 若将它们并联使用,允许加在它们两端电压的最大值是 V;若将它们串联使用,允许加在它们两端电压的最大值是 V。 19.将电阻 R R2以某种方式接入某一电路中, R R2两端电压之比是 2: 3,则 R1: R2= ,将它们以另一种方式接入电路时,
声 到客船”诗句中体现出的物理知识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写出两点)( 2分) ,口技演员惟妙惟肖地模仿一些动物和乐器的声音,他主要是模声音的 ____ ______,台下观众听到口技演员的声音是靠 ___ _______传播的。 ( 2分) ,向海底垂直发射超声波,经过 s收到回 波信号。 该处海水深 m(声音在海水中的速度约
度升高 13.下列现象中不能用分子热运动观点解释的是 ( ) A.酒香不怕巷子深 B.把青菜用盐腊成咸菜 C.沙尘暴起,尘土满天 D.衣橱里的樟脑球逐渐变小 1用两个相同的电热器给质量相同的物质甲和水加热,它们的温度随加热时间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据此判断物质甲的比热容为( ) A. 103J/(kg℃ ) B. 103J/(kg℃ ) C. 103J/(kg℃ ) D.条件不足,不能确定
开普勒第一定律:所有行星绕太阳运动的轨道都是 椭圆 , 太阳处在 椭圆的一个焦点 上 . 问 4:这一定律说明了行星运动轨迹的形状,不同的行星绕大阳运行时椭圆轨道相同吗 ? 不同 . [教材做一做 ] 可以用一条细绳和两图钉来画椭圆.如图 6. 1— l 所示,把白纸镐在 木板上,然后按上图钉.把细绳的两端系在图钉上,用一枝铅笔紧贴着细绳滑动,使绳始终保持张紧状态.铅笔在纸上画出的轨迹就是椭圆
单位选取计数点 即 T= 5s= ,又可减少误差。 (也可取多个间隔为一个计数间隔时间要看具体情况灵活选定;原则上能取六、七个计数点为宜。 ) 参考表格一: 计数点编号 0 1 2 3 4 5 6 时间 t(s) 0 相邻两计数点间 S01 S12 S23 S34 S45 S56 距离 s(m) 对应计数点速度m/s 参考表格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