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单元第11课时能量之源——光与光合作用内容摘要:
光合作用的原料,缺水既可直接影响光合作用,又会导致叶片气孔关闭,限制 CO2进入叶片,从而间接影响光合作用。 ⑵应用:根据作物的需水规律合理灌溉。 6.叶龄对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 曲线分析: ①随幼叶不断生长,叶面积不断 增大,叶内叶绿体不断增多,叶绿素 含量不断增加,光合作用速率不断增加 (OA段 )。 ②壮叶时,叶面积、叶绿体、叶绿素都处于稳定状态,光合作用速率基本稳定 (AB段 )。 ③老叶时,随叶龄增加,叶内叶绿素被破坏,光合速率下 回扣基础 突破考点 检测落实 第 11课时 能量之源 —— 光与光合作用 第三单元 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 栏目 步步高 37/82 7.多因子对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 ⑴曲线分析: P点时,限制光合作用速率的因素应为横坐标所表示的因子,随其因子的不断加强,光合作用速率不断提高。 当到 Q点时,横坐标所表示的因素不再是影响光合作用速率的因子,要想提高光合作用速率,可适当提高图示中的其他因子。 降 (BC段 )。 ⑵应用:摘除老叶、残叶。 回扣基础 突破考点 检测落实 第 11课时 能量之源 —— 光与光合作用 第三单元 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 栏目 步步高 38/82 ⑵ 应用:温室栽培时,在一定光照强度下,白天适当提高温度的同时也可适当提高 CO2浓度以提高光合作用速率。 当温度适宜时,可适当增加光照强度和 CO2浓度以提高光合作用速率。 回扣基础 突破考点 检测落实 第 11课时 能量之源 —— 光与光合作用 第三单元 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 栏目 步步高 39/82 2.下列①~④曲线图均表示光合作用与某些影响因素的关系。 在下列各选项中,不正确的是 ( ) 对位训练 回扣基础 突破考点 检测落实 第 11课时 能量之源 —— 光与光合作用 第三单元 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 栏目 步步高 40/82 A.①图中的 X因素可表示 CO2浓度,植物在较强光照时的 a点值一般要比在较弱光照时的低 B.②图中 Y因素最有可能代表光照强度 C.③图中,阴生植物的 b点值一般比阳生植物的低 D.④图中 Z因素 (Z3Z2Z1)可以表示 CO2浓度,当光照强度小于 c值时,限制光合速率增加的主要因素是光照强度 答案 B 回扣基础 突破考点 检测落实 第 11课时 能量之源 —— 光与光合作用 第三单元 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 栏目 步步高 41/82 3. (2020 江苏卷, 4)某研究组获得了水稻的叶黄素缺失突变体。 将其叶片进行了红光照射光吸收测定和色素层析条带分析 (从上至下 ),与正常叶片相比,实验结果是 ( ) A.光吸收差异显著,色素带缺第 2条 B.光吸收差异不显著,色素带缺第 2条 C.光吸收差异显著,色素带缺第 3条 D.光吸收差异不显著,色素带缺第 3条 实验技能提升 —— 绿叶中色素的提取与分离 典例引领 考点 34 回扣基础 突破考点 检测落实 第 11课时 能量之源 —— 光与光合作用 第三单元 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 栏目 步步高 42/82 解析 水稻的叶黄素缺失,则对蓝紫光的吸收减少,对红光的吸收无明显差异, A、 C项错误。 色素层析条带从上至下依次是胡萝卜素、叶黄素、叶绿素 a、叶绿素 b。 叶黄素缺失,则色素层析条带从上至下缺第 2条,故 B项正确, D项错误。 答案 B 排雷 ⑴明确叶黄素吸收光的种类 —— 吸收蓝紫光不吸收红光。 ⑵明确叶黄素在滤纸条上的位臵 —— 从上至下为第 2条;从下至上为第 3条,注意审题。 回扣基础 突破考点 检测落实 第 11课时 能量之源 —— 光与光合作用 第三单元 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 栏目 步步高 43/82 1.实验过程 考点剖析 回扣基础 突破考点 检测落实 第 11课时 能量之源 —— 光与光合作用 第三单元 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 栏目 步步高 44/82 2.注意问题 ⑴关键词与试剂对应关系不能颠倒。 提取色素 —— 无水乙醇 分离色素 —— 层析液 ⑵用丙酮或其他有机溶剂代替无水乙醇提取色素,但丙酮有毒,研磨时需采取措施防止挥发;也可用汽油代替层析液进行层析;可用其他绿色叶片代替菠菜,但不能用大白菜等不含叶绿素的材料。 ⑶色素提取液呈淡绿色的原因分析 ①研磨不充分,色素未能充分提取出来。 ②称取绿叶过少或加入无水乙醇过多,色素浓度小。 ③未加碳酸钙或加入过少,色素分子部分被破坏。 回扣基础 突破考点 检测落实 第 11课时 能量之源 —— 光与光合作用 第三单元 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 栏目 步步高 45/82 ⑷ 叶片绿色:①叶绿素 ∶ 类胡萝卜素= 3∶1 ;②最不吸收绿光,反射回来;③叶片变黄:低温破坏了叶绿素,呈现出了类胡萝卜素的颜色;④叶片变红:低温破坏了叶绿素,呈现出液泡中花青素的颜色。 回扣基础 突破考点 检测落实 第 11课时 能量之源 —— 光与光合作用 第三单元 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 栏目 步步高 46/82 3.如图表示某同学做“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的改进装置,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 对位训练 A.应向培养皿中倒入层析液 B.应将滤液滴在 a处,而不能滴在 b处 C.实验结果应得到四个不同颜色的同心圆 (近似圆形 ) D.实验得到的若干个同心圆中,最小的一个圆呈橙黄色 答案 D 解析 所有的色素都从 a处扩散,呈橙黄色的胡萝卜素扩散速度最快,因此在若干个同心圆中,最大的一个圆是橙黄色。 回扣基础 突破考点 检测落实 第 11课时 能量之源 —— 光与光合作用 第三单元 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 栏目 步步高 47/82 4. 1880年美国生物学家恩格尔曼设计了一个实验研究光合作用的光谱。 他将棱镜产生的光谱投射到丝状水绵体上,并在水绵悬液中放入好氧细菌,观察细菌的聚集情况 (如图 )。 他得出光合作用在红光区和蓝光区最强。 这个实验的思路是 ( ) 关注生物学史 —— 光合作用的探究历程 典例引领 考点 35 回扣基础 突破考点 检测落实 第 11课时 能量之源 —— 光与光合作用 第三单元 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 栏目 步步高 48/82 A.细菌对不同的光反应不一样,细菌聚集多的地方,细菌光合作用强 B.好氧细菌聚集多的地方, O2浓度高,水绵光合作用强 C.好氧细菌聚集多的地方,产生的有机物多,水绵光合作用强 D.好氧细菌大量消耗 O2,使水绵光合作用速度快,则该种光有利于光合作用 解析 好氧细菌是需要氧气的,因此在好氧细菌聚集的地方应该是氧气多的地方,也就是水绵光合作用强的地方。 答案 B 排雷 回扣基础 突破考点 检测落实 第 11课时 能量之源 —— 光与光合作用 第三单元 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 栏目 步步高 49/82 实施者 实验过程及现象 实验结论 普利斯特利 点燃的蜡烛与绿色植物,密闭 —— 蜡烛不易熄灭小鼠与绿色植物,密闭 —— 小鼠不易窒息 植物能更新空气 (提醒:更新何种气体当时不知道 ) 萨克斯 遮光 — → 绿叶光合作用产生淀粉 恩格 尔曼 水绵 好氧菌 O2是叶绿体释放出来的,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 鲁宾和 卡门 向植物 H218O、 CO2—— 释放 18O2 提供 H2O、 C18O2—— 释放 O2 光合作用释放 的氧全部来自水 黑暗 12 h 曝光 —— → 深蓝色 遮光 —— → 无颜色变化 碘蒸气 碘蒸气 黑暗 无空气 好氧菌只分布在叶绿体被光束照射部位的周围 极细 光束 — 完全 曝光 — 好氧菌分布在叶绿体所有受光部位 回扣基础 突破考点 检测落实 第 11课时 能量之源 —— 光与光合作用 第三单元 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 栏目 步步高 50/82 回扣基础 突破考点 检测落实 第 11课时 能量之源 —— 光与光合作用 第三单元 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 栏目 步步高 51/82 回扣基础 突破考点 检测落实 第 11课时 能量之源 —— 光与光合作用 第三单元 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 栏目 步步高 52/82 回扣基础 突破考点 检测落实 第 11课时 能量之源 —— 光与光合作用 第三单元 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 栏目 步步高 53/82 回扣基础 突破考点 检测落实 第 11课时 能量之源 —— 光与光合作用 第三单元 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 栏目 步步高 54/82 回扣基础 突破考点 检测落实 第 11课时 能量之源 —— 光与光合作用 第三单元 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 栏目 步步高 55/82 1.实验常考易错点 ⑴萨克斯实验中黑暗处理的目的:消耗掉叶片中原有的淀粉。 曝光与遮光形成对照,检验试剂为碘蒸气。 ⑵恩格尔曼选用水绵做实验材料的好处:叶绿体大且呈带状,便于观察,所用细菌异化作用类型为需氧型。 ⑶鲁宾、卡门用的实验方法为同位素标记法。 ⑷卡尔文选用小球藻做实验,用同位素标记法揭示了暗。第3单元第11课时能量之源——光与光合作用
相关推荐
全年多雨型 全年湿润型 夏季降水多,冬季降水少 冬季降水多,夏季降水少 全年各月降水都很少 全年各月降水都很多 全年各月降水均匀 根据五城市降水柱状图填写下列表格 第 3课 降水的变化与分布 北京 第 3课 降水的变化与分布 雅典 第 3课 降水的变化与分布 伦敦 第 3课 降水的变化与分布 比尔马( Bilma) 第 3课 降水的变化与分布 新加坡 第 3课 降水的变化与分布 降水的形成 第
② 青春的梦想需要探索 ③ 青春渴望自由 ④ 要追求梦想 , 为实现梦想而努力 A. ①②④ B. ①②③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A8. 你想对漫画中的人物说 ( ) ① 充满自信 , 勇于探索 ② 自强可以让我们更自信 ③ 要战胜自己 、 超越自己 ④ 要及时行乐 , 享受青春 A. ①②④ B. ①②③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B 9. 青春的我们要做到独立飞翔 , 需要的羽翼有
代政治制度 在汉元时期 演变的特点。 课时安 排 一课时 教学设备 多媒体教学设备与自己制作的导学案和 课件。 教学方法 “自主、合作、探究 ”教学模式、图表法等。 教学过程设计 【课程导入 】 材料导入:诗歌 好了歌 出示课件 问题: 说一说皇帝愁什么 ?该诗歌反映了哪些矛盾 ? 引导:秦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它虽然时间短暂、二世而亡
进去,觉得自己和劳动人民的差别太大了,自己问心有愧。 诗歌主旨 赤壁 杜牧 折戟沉沙铁未 销 ,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 赤壁 】 地名,在今湖北省。 【 折戟 】 指折断的戟。 【 销 】 锈蚀。 【 将 】 拿起。 【 前朝 】 以前的时代。 【 周郎 】 吴国的年青将领周瑜 【 铜雀 】 即铜雀台。 【 二乔 】 三国时吴国的美女,大乔嫁孙策,小乔嫁周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