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时放射性元素的衰变核能内容摘要:
期可言. 2 .原子核衰变时质量数守恒,但并非质量守恒;核反应过程前、后质量发生变化 ( 质量亏损 ) 而释放出核能,质量与能量相联系. 热点四 核反应的四种类型 特别提示 1 . 核反应过程一般都是不可逆的,所以核反应方程只能用单向箭头表示反应方向,不能用等号连接 . 2 . 核反应的生成物一定要以实验为基础,不能凭空只依据两个守恒规律杜撰出生成物来写核反应方程 . 3 . 核 反应遵循质量数守恒而不是质量守恒;遵循电荷数守恒 . 题型探究 题型 1 核反应方程及反应类型 【 例 1 】 现有五个核反应: 101269442422 1 6862 2 0880124122411109438102 3 59210423121( 1 ) 是发现中子的核反应方程, 是研究两弹的基 本核反应方程式. ( 2 ) 求 B 项中 X 的质量数和中子数. ( 3 ) 判断以上五个核反应的反应类型. E AB 思路点拨 根据核反应方程式遵循的基本规律,正确书写方程式,还要注意衰变、人工转变、裂变、聚变的区别 . 解析 (1)E 是查德威克发现中子的核反应方程, A 是氢弹, B 是原子弹的核反应方程. (2) 由电荷数守恒和质量数守恒可以判定 X 质量数为140 ,电荷数为 54 ,所以中子数为: 140 - 54 = 86. (3) 衰变是原子核自发地放出 α 粒子或 β 粒子的反应, C是 β 衰变, D 是 α 衰变, E 是人工控制的原子核的变化,属人工转变,裂变是重核吸收中子后分裂成几个中等质量的核的反应, B 是裂变,聚变是几个轻核结合成较大质量的核的反应, A 是聚变. 答案 (2)140 86 (3) B.裂变 C. 衰变 D. α 衰变 E.人工转变 方法提炼 1. 电荷数守恒和质量数守恒是正确书写核反应方程式的关键 . 2 . 熟记几种核反应类型的基本概念 . 变式练习 1 下面列出的是一些核反应方程 其中 ( ) A . X 是质子, Y 是中子, Z 是正电子 B . X 是正电子, Y 是质子, Z 是中子 C . X 是中子, Y 是正电子, Z 是质子 D . X 是正电子, Y 是中子, Z 是质子 ZLiHeHeYBHBeXSiP734242105219430143015D 解 析 根据核反应前后的电荷数守恒和质量数守恒可知 X 为 0+ 1 e( 正电子 ) , Y 为10 n( 中子 ) , Z 为11 H( 质子 ) . 解题时由第一式得出 X 为正电子,可立即将选项 A 、 C 排除;由 Y 为中子,可判断选项 D 对, B 错;由 Z 为质子,可进一步确定选项 D 正确 . 本题采用排除法可迅速获得正确结果 . 答案 D 3 . 一个2 3 5 9 2U 原子核在中子的轰击下发生一种可能的裂变反。第2课时放射性元素的衰变核能
相关推荐
汝窑天青长颈瓶 宋代 汝窑天蓝釉长颈镶金瓶 南宋,官窑穿戴瓶 乾隆御提诗(金字) 宋 钧窑玫瑰紫釉尊 北宋 钧窑月白釉碗 5)宋代:制瓷技艺大放异彩,名窑不断涌现 元延佑款青花瓷器 6)元代景德镇,全国制瓷中心(青花瓷器) 【 元 】 青花鱼藻凸花牡丹大盘 【 元 】 景德镇窑青花缠枝牡丹纹瓶 7)明清时期,青花瓷、五彩瓷、珐琅瓷达到很高水平 清康熙珊瑚红珐琅彩莲纹碗 清乾隆胭脂红珐琅 彩鼻烟壶
九卿制 御史大夫 丞相 太尉 三公 官制的特点 : 分工明确 牵制配合 权力集中 作 用 : 确保地主阶级的统治 标志着中央集权制确立 三、地方郡县制 1) 历史沿革 2) 主要内容 3) 历史影响 春秋时期:某些诸侯国开始实行郡县制 商鞅变法时:废分封,行郡县制 秦统一后:全国范围内实行 郡 :全国分 36郡 最高长官称郡守 县: 郡以下设县 县令或县长 有助于中央对地方直接有效的控制
《史记•秦始皇本纪》 ( 1)从材料一、三的“皇帝”称号及“制”“诏”“朕”“玺”等规定中,你能得出什么认识 ? ( 2)根据材料 二 所涵历史信息,说明了什么 ? ( 3)根据材料一,皇位是怎样继承的 ? ( 4)综合以上信息,扼要指出皇帝制度的基本特征及其本质。 【 经典例题 】 1. ( 10 年 全国 ) 柳 宗元在《封建论》中评价秦始皇废封建、行郡县说: “ 其为制,公之大者也
诗情画意的文句告诉我们 ( ) A. 异性同学之间不会有真正的友谊 B. 异性同学之间不可能有正常交往 C. 要珍爱青春年华和纯真美好情感 D. 男女交往要把握相同原则与尺度 C 7. “ 真正的爱情是专一的 , 爱情的领域是非常狭小的 , 它狭小到只能容下两个人生存;如果同时爱上几个人 , 那便不能称做爱情 , 它只是感情上的游戏。 ” 席勒的这句话说明 ( ) A. 爱情就是男女双方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