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时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和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内容摘要:
认 为地方行政是 “ 汉代好,唐代较好,宋代太差 ”。 钱穆评价三代好坏的依据是 ( )。 A.地方行政机构设置 B.人才选拔权由谁掌握 C.能否合理调动地方积极性 D.宰相权力的大小 解析 中央集权制度发展到宋代,地方无权,虽然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但是导致了积贫积弱,这是它最大的缺点。 汉唐地方均为郡 (州 )县两级制,排除 A项;人才选举权至隋朝科举制已收归中央,唐宋无法比较,排除 B 项。 宰相为中央官员,与地方无关,排除 D 项。 答案 C 10. (2020河南商丘高中模拟 )明朝永乐帝时设立了内阁制以内阁作为皇帝处理国政的助理机构。 英国 “ 光荣革命 ” 之后,国王威廉三世逐渐以内阁代替枢密院,成为国王直辖的最高行政机关。 下面关于两国内阁制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内阁制的形成标志着两国的皇权 (王权 )得到空前强化 B.内阁已经成为两国最高权力的象征 C.明朝的内阁长官称丞相,英国的内阁长官称首相 D.明朝内阁是君主专制加强的结果,英国内阁是君主立宪的象征 解析 A 项不符合英国情况; B 项不符合中国情况。 明代内阁成员均为阁臣,其中为首者被视为 “ 首辅 ” ,明太祖废丞相制度后,无丞相。 因此也排除 C。 答案 D 11. (2020福 建漳州调研 )2020 年 7 月 23 日,胡锦涛主席在省部级领导干部专题研讨会上强调: “‘ 郡县治,天下安 ’ ,县级政权的体制改革已刻不容缓。 ”纵观历代地方行政机构变革,下列不属于其变革规律的是 ( )。 A.中央集权是推动地方行政机构变迁的主因 B.沿袭为主、变革为辅是历代地方行政机构变迁的主线 C.县作为地方行政层级的基层组织,具有相对稳定性 D.地方行政机构的权力不断增强,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统一 解析 本题考查历代地方行政机构的变迁规律。 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层级变化规律是地方权力不断被分割或日益集中于中央,总体趋势 是削弱, D 项表述错误。 答案 D 12. (2020山东烟台模拟 )《兴盛与危机 —— 论中国封建社会的超稳定结构》(金观涛、刘青峰著 )在 “ 历史的奇观:超稳定系统 ” 栏目中认为中国史是从秦汉开始到晚清政权覆亡,王朝更迭不已,然而其轨迹几乎始终摆脱不了一个简单循环的怪圈,你认为其根源在于 ( )。 A.专制体制和封建割据 B.小农经济和皇权专制 C.儒家传统和科举制度 D.大河流域和封闭环境 解析 无论王朝怎样更迭,其小农经济的根基未曾动摇,皇权专制的政治制度更加强化。 故 B 项符合题意。 答案 B 13. (2020北京海淀区高三模拟 )中国的政治制度随着时代发展,历经变化。 阅读下。第2课时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和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
本资源仅提供20页预览,下载后可查看全文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相关推荐
第2课王安石变法的主要内容[教案]【人教版】
2 富的地方工作经验, 为他以后的变法改革 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在调到中央任职后,他把自己的一系列改革意见写成长达万言的 《言事书》 ,进献给仁宗皇帝,要求变法改革,但未被仁宗采纳。 直到 1068年,年轻的宋神宗即位,才起用王安石变法。 王安石为人刚正,意志坚强,以 “天变不足畏,人言不足恤,祖宗之法不足守” 的“三不足”精神推行新法,冲破重重阻力,人称 “拗相公”。 在变法过程中
第2课时指数与指数幂的运算
(1)3 3 3 63。 (2) 6 463 )12527( nm. 解: (1)3 3 3 63 =3321 3 3 1 3 6 1 =3 6131211 =32=9; (2) 6 463 )12527( nm=( 6463 )12527( nm =( 646333 )53( nm =646643643643)()5()()3(nm =42259nm = 42259 nm . 例 4
第29课劳山道士课件语文版八上
望。 〕 饯我于月宫可乎。 ”三人移席,渐入月中。 众视三人坐月中饮,须眉毕见 〔 须眉毕见 (xi224。 n):胡子眉毛全都看得很清楚。 见,呈现。 〕 ,如影之在镜中。 移时 〔 移时:过了好一会儿。 〕 ,月渐暗,门人然烛 〔 然烛:点蜡。 然,现在写作“燃”,点着。 〕来,则道士独坐而客杳 〔 杳 (yǎo):没有踪迹。 〕 矣。 几上肴核 〔 肴核:菜肴果品。 〕 尚存,壁上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