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氧化还原反应【第一课时】1内容摘要:
① Zn+2HCl= H2+ZnCl2 ② 2Na+Cl2 2NaCl ③ 2KClO3 2KCl+3O2↑ ④ MnO2+4HCl(浓 ) MnCl2+Cl2 +2H2O ⑤ CaCl2+Na2CO3= CaCO3+2NaCl ⑥ NaOH+HCl= NaC。第三节氧化还原反应【第一课时】1
相关推荐
英)普利斯特利 (Joseph Priestley) 的实验 这个实验说明什么问题。 失败的原因可能是在无光的条件下做的。 绿色植物可以更新空气 他的实验有时成功,有时失败,试想一下可能的原因是什么。 1779年,(荷兰)英格豪斯 重复普利斯特利的实验 500多次 结论: 问:英格豪斯的实验设计与前人相比,改进在什么地方。 设计了对照实验;控制单一变量;对实验过程进行重复
则水流缓慢,泥沙淤积,河床升高 ,有长江“地上河”。 呈现出“船在屋上走 ,人在水下行”的情形 ,极易泛滥成灾 ,所以有万里长江 险在荆江之说。 中游段 (宜昌 — 湖口)特征 宜昌 湖口 鄂 湖 洞 庭 洪湖 枝城 城陵矶 岳 阳 藕池口 荆 江 湘 资 修 信 抚 赣 澧 沅 宜昌 湖口 * 多支流、多湖泊 上游 —— 落差大、峡谷多、水流 急 ,水能丰富 中游 —— 河道弯曲,支流
城市生态系统 海洋生态系统 淡水生态系统 森林生态系统 农田生态系统 草原生态系统 湿润地区,生物种类较多 干旱地区,生物种类较少 海洋和海洋生物组成 多水和过湿条件下形成 淡水和淡水生物组成 人工生态系统,生物种类较少 消费者主要是人,生物种类较少 一、“山林多栽树,如同修水库,雨多它 能吞,天旱它能吐。 ”这则谚语说 明了森林生态系统具有哪些作用。 参考答案: 涵养水源、调节气候、保持水土
、 通过大屏幕出示张骞两次出使西域的时间、经过、结果的对比表格。 思考:( 1)张骞通西域有什么意义。 (开辟了通往西域的道路;加强了汉与西域的联系;奠定了西汉对西域的管理与开发的基础。 公元前 60年,西域都 护府设立,这是新疆地区正式归中央统辖的开始。 ) ( 2)从张 骞身上我们可以学习到哪些优秀的品质。 ( 二 ) 丝绸之路 正是在张骞通西域的基础上,一条贯 欧亚大陆的古老商路也随着开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