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测评b内容摘要:

强城市排污能力 ② 增加城市空气湿度 ③ 美化城市环境 ④ 增大城市气温年较差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解析 :第 16 题 ,随着人口的急剧增长 ,粮食需求增多。 为扩大耕地面积而排水造田致使湖泊数量、面积减少。 第 17 题 ,湿地具有降解污染的功能 ,但不是用来净化城市污水的 ,所以不能增强城市排污能力。 湿地可以减小城市气温年较差。 答案 : (2020四川高考 )降雨量指一定时间内的降雨平铺在地面的水层深度。 一定时间内的河流径流总量平铺在流域地面的水层深度叫径流深度。 下图是我国某地气温、降雨量和所在流域径流深度统计图。 读图 ,完成第 18~19 题。 ( ) ( ) 9 解析 :第 18 题 ,主要考查河流补给形式的判读 ,解题关键是根据气温和降水量数值准确推断图中所示地区的气候类型。 材料信息说明该地为我国某地 ,根据图中全年气温和降水量的数值变化特点推知该地为温带大陆性气候 ,年降水量小于 100 毫米 ,应位于我国西北内陆 ,夏季河流的补给来源主要是雨水和冰雪融水。 故选 C 项。 第 19 题 ,考查中国各区域的自然环境特点。 该地位于我国西北内陆地区 ,地表多风沙 ,山麓多绿洲 ,不会有亚热带水果。 该地夏季气温近 30 ℃ ,不是青藏地区 ,所以不会出现 “草场牦牛跑 ”。 故选 B 项。 答案 : 20.(2020浙江高考 )中亚位于 “丝绸之路经济带 ”的中部 ,中亚国家与我国之间已形成由铁路、公路、航空和管道等多种交通运输方式构成的综合运输体系。 读我国与中亚部分地区略图 ,某贸易代表团 7 月从吐鲁番出发沿铁路前往中亚考察 ,有关沿线的自然环境描述正确的是 ( ) 、顶部有积雪的山峰 解析 :本题考查中亚地区自然环境的特点。 咸海、阿拉木图、乌鲁木齐都地处亚欧大陆内部 ,远离海洋 ,降水稀少 ,所处的自然带为荒漠带 ,A 选项错误。 乌鲁木齐地处天山山脉北麓 ,其基带为荒漠带 ,天山山脉的北侧为迎风坡 ,山体到了一定的高度 ,降水量增加 ,有植被的分布 ,天山山脉海拔高 ,山顶有冰川积雪分布 ,所以 B 选项正确。 锡尔河河水的补给形式主要是高山冰雪融水 ,主要来自上游的山区 ,因沿线地区工农业生产需从锡尔河中取水 ,所以锡尔河的流量从上游到下游不断减少 ,C 选项错误。 从阿拉木图往北 ,纬度不断增加 ,相同海拔的热量不断减少 ,所以山地针叶林分布的海拔高度不断降低 ,D 选项错误。 答案 :B 10 二、综合题 (共 40分 ) 21.(2020全国课标 Ⅰ )(12 分 )阅读图文资料 ,完成下列各题。 下图所示区域海拔在 4 500 米以上 ,冬春季盛行西风 ,年平均大风 (≥ 8 级 )日数 157 天 ,且多集中在10 月至次年 4 月。 青藏铁路在桑曲和巴索曲之间的路段风沙灾害较为严重 ,且主要为就地起沙。 风沙流主要集中在近地面 20~30 厘米高度范围内。 (1)分析错那湖东北部沿岸地区冬春季风沙活动的沙源。 (3 分 ) (2)说明上述沙源冬春季易起沙的原因。 (3 分 ) (3)简述风沙对该路段铁路及运行列车的危害。 (3 分 ) (4)针对该路段的风沙灾害 ,请提出防治措施。 (3 分 ) 解析 :本题考查风沙灾害的成因、危害及防治措施。 第 (1)题 ,考查读图获取信息、分析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 由图可以看出错那湖东北部有多条河流注入 ,输沙量大。 冬春季青藏高原地区气温低 ,河流水量小 ,河滩泥沙裸露。 错那湖水位低 ,湖滩泥沙出露水面面积大。 第 (2)题 ,考查风沙的形成。 冬春季青藏高原地区降水少、植被覆盖差 ,又多大风 ,而图示地区盛行西风经过湖面 ,摩擦力小 ,湖东北部地区为河谷 ,由于狭管效应 ,故风大沙多。 第 (3)题 ,考查风沙对铁路运输的影响。 结合风沙灾害的特点和所学知识阐述即可。 第 (4)题 ,考查风沙灾害的防治措施。 针对该路段风沙灾害的原因提出针对性的防治措施。 答案。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